• 沒有找到結果。

在地認同、國籍取得面向分析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三節 在地認同、國籍取得面向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節 在地認同、國籍取得面向分析

壹、資料訪談分析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係探討臺北市女性新移民針 對取得國籍及在地認同間的關聯性,在研究者不刻意引導受訪者的前 提下,擷取其在瞭解題綱後的自然反應,以作為本研究重要的參考資 料。其中已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臺北市女性新移民,有 3 位係基於認 知自我為臺灣人的前提下申請身分證,而有 1 位受訪者則是婆婆、丈 夫覺得有必要進而取得身分證,不過從訪談過程中也發現,取得中華 民國國籍對女性新移民也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會取得臺灣這邊的身分證,是因為嫁來這邊已經很多年了,在以前 大家對於外籍新娘、越南新娘、外配、陸配比較不瞭解的年代,多多 少少都會有不一樣的眼光。雖然我是從大陸那邊嫁過來的,語言、溝 通那些都沒有障礙,但總覺得還是有股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眼光會一直 盯著你,所以等時間到了,我覺得就去申請臺灣的身分證,想跟大家 說,我是陸配,我也是臺灣人。」(A1-06-01)

「除了想跟別人說我也是臺灣人外,其實拿身分證也是一種保障,其 實我也聽過很多案例,大陸人嫁來臺灣,也有很多適應不良、感情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孩的話還好,有小孩怎麼辦?」(A1-06-02)

「當初會去領身分證,我沒有太多的意見,是婆婆問先生『媳婦來臺 灣多久才能領身分證?既然嫁來了就要有張身分證才行,總不能每年 要出去、進來 1 次吧』,先生也覺得有道理,所以一年多前我們就去領 身分證了。」(A2-06-01)

「我會去申請身分證,大概有兩個原因:就是每半年要出境一次,我 覺得很麻煩,雖然我已經拿到身份證了,但是這個規定能不能在放寬 一點?我不太懂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定,但總歸來說,這是我想拿身 分證的第一個原因。」(A3-06-01)

「第二個原因是,大家都一直叫我們外配、外配,事實上雖然是從泰 國嫁過來沒錯,但這個詞在臺灣感覺就是有種貶低的意味,我不喜歡,

而且我都在臺灣結婚生子了,這樣總歸是臺灣人了吧,也算是一個牛 兒脾氣,就去請了,呵呵。」(A3-06-02)

「這個問題我有問過很多新移民姊妹,為什麼會想拿身分證,在這裡 提供給您做參考,其實對我們來說,拿到一張身分證並沒有額外得到 什麼優惠或利益,甚至可能會讓我們原本國家的權利喪失,既然如此,

為什麼還要去拿身分證呢?其實就像以前很多歐洲的傳教士,像馬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來臺灣行醫多年,在很多人的心裡早就把他當成是臺灣人了吧,這跟 我們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是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已經把臺 灣當成自己的家,所以那張身分證是格外有意義的。」(A4-06-01)

其次,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大多係因為原 屬國仍有一些財產利益未能妥善解決,比如說原屬國的工作年資、土 地財產的利益分配,導致其無意願取得身分證,但若將前揭因素排除,

則有 2 位受訪者可能願意申請身分證:

「好像拿臺灣的身分證沒有特別的好處,雖然每隔半年就要出境一次,

但是我在老家那邊也有一些農田的權利,聽很多姊妹說了,如果拿了 臺灣這邊的身分證,以後泰國那邊的田就必須放棄,所以目前還沒有 想拿身分證的打算。」(B1-06-01)

「因為得放棄大陸那邊的戶籍阿,還有一些福利,但我覺得好像不需 要為了證明自己是哪裡人就非得放棄什麼不可,我聽說很多臺灣人也 有拿綠卡,不就是有兩個國籍嗎?只是因為政治的問題,所以臺灣跟 大陸在制度上沒辦法通融,如果真的要選的話,我覺得放棄大陸那邊 的戶籍很可惜,所以就沒辦臺灣這邊的身分證。」(B2-06-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目前我來臺灣剛滿 9 年,距能拿身分證的年限 6 年也沒差多少,但 最主要是因為老家那邊有些意見需要溝通,比如媽媽不希望我放棄在 大陸那邊的 14 年的工齡,那個會影響到退休金,您知道嗎?大陸那邊 的退休金每年都有在調整,調整幅度挺大的。另外,我聽說有些姊妹 是因為老家那邊有拆院換房的問題,現在大陸發展很快,老家那邊的 破院子,現在也挺值錢的。所以我也不是不願意取得臺灣這邊的國籍,

而是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等處理好了應該就會申請了。」(B3-06-01)

「您問我為什麼想申請啊?我想這原因很簡單吧,就如同我前面說的,

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從我嫁進家裡開始,公公婆婆和先生從沒把我 當成外人看待,這裡就是我的家,所以申請一張身分證是應該做的。」

(B3-06-02)

「我在緬甸家中是獨生女,跟先生商量過後覺得,先不用急著拿身分 證,因為要拿身分證就必須放棄緬甸國籍,會影響到以後繼承的問題,

而且先生每年都會陪我回緬甸一趟,所以也就不急著拿身分證了。」

(B4-06-01)

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詢受訪者,倘若將自身因素排除,僅看待同是 新移民姊妹面對取得國籍的問題時,受訪者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行動 或選擇。在已取得國籍的受訪者中,有 1 位係基於「已經成為臺灣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立場會「主動」鼓勵同是新移民的姊妹取得身分證,有 2 位則是持 正面態度但不主動鼓勵,認為「如果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就該去取得 身分證,餘下 1 位則是認為「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下」,家人希望取得 就該配合去做:

「我會鼓勵她們也取得身分證,同是過來人的立場,我會覺得既然來 到了這塊土地,除了入境隨俗之外,更是要讓自己成為這裡的一份子,

畢竟我們不太可能全家搬去大陸或是自己的國家那邊去住了,既然要 長久的住在臺灣,我覺得這裡就是第二個家,應該要拿身分證。」

(A1-07-01)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耶,但我在想,也許臺灣的婆婆都會有一樣 的想法吧,如果嫁來的姊妹,她們的婆婆有要求去申請身分證的話,

我覺得應該要順著婆婆的意思去申請身分證,這樣跟婆婆的關係才不 會變差。」(A2-07-01)

「我不會主動給意見,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情形、夫妻感情 總總情況都不一樣,適合我的方式不見得適合別人,而且也不一定是 別人怎麼做自己非得跟著做,這不見得是好事,如果她們來問我,我 只會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臺灣人的話,就去申請吧』。」(A3-07-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就像我前面說的,如果嫁來臺灣的姊妹是認同自己是這裡的一份子 的話,我會鼓勵她們去申請身分證,但還是會跟她們說也許會有一些 權利喪失的問題,也要讓她們去斟酌,畢竟那是她們的權利。」(A4-07-01)

其次,在未取得國籍的受訪者中,有 3 位認為「自己都沒取得怎 麼叫別人去申請」、「放棄原屬國戶籍、國籍茲事體大」、「不了解對方 情況」等,無法給予意見,但有 1 位受訪者認為「能理解申請身分證 的新移民是想當臺灣人」,所以會鼓勵申請:

「因為我不知道拿了身分證後會有什麼不同,所以你問我會不會鼓勵 她們去身拿身分證,我自己都沒有去申請了,怎麼還能叫別人去申請 呢?」(B1-07-01)

「那得要看她們的意願了,畢竟要選擇當臺灣人有時候也是要考量很 多事情的,像大陸配偶要放棄戶籍、其他外籍配偶要放棄國籍,這些 茲事體大,我沒辦法回答。」(B2-07-01)

「我覺得這個問題牽涉的層面很廣,並不是一句想拿臺灣的身分證就 能做到,就像我也有家裡的因素要處理,所以在我並不了解對方的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況下,我不會貿然給意見的。」(B3-07-01)

「我雖然因為財產繼承的問題,暫時沒有必要拿身分證,但我內心其 實是想拿身分證的,您可以觀察前陣子陸配有要求縮短年限的問題,

我能理解她們的訴求就是『想當臺灣人』,當然這也包含了一些像健保 的問題,這個問題真的不容易回答,如果是我,我會鼓勵她們去申請。」

(B4-07-01)

貳、小結

在本節主要探討的是「在地認同」與「國籍取得」之間的關聯性,

不論有無取得身分證的新移民,對於取得身分證所代表的含意─「我 已經是臺灣人」,均無太大歧見。這是早年臺灣社會普遍對於外籍配偶 一詞,存在若干貶抑之意,甚至有歧視情形,這也形成女性新移民取 得國籍的一大動力。對於她們而言,嫁到臺灣之後,在其原屬國的親 友多以「臺灣人」視之,但在夫家的親友、鄰居卻不認為她們是臺灣 人,是個外人,產了兩邊都沒有歸屬感的奇異窘境。而且在中國或東 南亞國家,受到中華文化影響較深,傳統觀念認為女性嫁出後,即屬 於該地人士,這一點也影響到女性新移民,所以在取得國籍即是一種 對在地認同的具體表現。

既然取得國籍是取得歸屬感及認同感的重要因素,那為什麼還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為數不少的女性新移民未取得或不願意取得國籍呢?從訪談過程中發 現,多來自經濟因素的影響,因為其在原屬國多有財產利益未能妥適 處理,而當有形的利益與無形的符號象徵發生衝突時,對於女性新移 民而言,實質財富所帶來的安全感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從理性選擇的 角度觀之,似乎較符合人性,故造成她們現階段不願意申請身分證。

但不論如何,可以大膽推論臺北市女性新移民能以「臺灣人」的身分 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生活,這是她們內心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