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透過理論與文獻的探討,以公共參與、社區參與觀點探討 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公民參與的研究架構,運用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

去了解受訪者對於公民意識、社區關懷、政治參與、在地認同的看法,

以檢視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公民參與的具體行動。接著按照第四章的實 證結果分析,將於本章提出研究發現及實務建議。

第一節研究發現

壹、 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具有成為有良知公民的潛在條件。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其原屬國政體大多屬於非民主政 體,對於其公民參與的發展確實有受限之虞,畢竟在威權獨裁國家,

僅容許其人民有適度的政治參與空間,但卻不允許有挑戰執政者或掌 權者的權利,因此,在獨裁政體中並不樂見具有高度公民意識的人民,

政府透過強制力或是各種政治社會化工具箝制人民思想,以維護其執 政權力的安定性,在這樣的先天條件下,來自非民主政體的臺北市女 性新移民自難苛求擁有成熟的公民意識了。

但是透過環境的轉變,卻有重新造就公民的可能性,尤其臺北市 本就位於臺灣政治、經濟的樞紐地位,各項公共議題複雜且多元,人 民普遍懂得透過各種管道來爭取、維護各自利益,尤其進入二十一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能力弱化,在處理公共事務面向上必須借重市民社會的力量,已形 成政府、民間、非政府組織、超國家組織等通力合作的政策網絡,這 也是公民參與的最好溫床。原在威權國家成長的女性新移民進入到臺 北市後,接觸到過去無法碰觸的政治議題,或是受到社會運動的刺激,

這些都是提供其成為公民的肥沃養分。

人類既然生而為政治的動物,對於公眾事務的渴求,似乎乃是一 種天性,只不過這樣的本能往往受限於環境給予的刺激強度在發揮上 有所不同。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剛進入臺灣社會時,婆家、社區大樓、

鄰里、街坊對她來說都是十分陌生,地方的風土民情也跟原屬國迥異,

可能只是在乎該怎麼侍奉公婆、照顧子女、柴米油鹽等,生活重心圍 繞在家庭,但在一定期間的適應與磨合後,熟悉了家庭生活後,下一 步不就是向外界探索,為了建構社會關係網絡,從群體生活中找到自 我的定位,也有投身社區服務追求他人的認同與肯定,更成熟者往往 思考如何達成自我實現,追求人生的真善美。此一歷程將會慢慢形成 對社區、社群的認同感,這也是成為公民的模式之一,所以所以臺北 市女性新移民確實擁有成為良知公民的潛在條件。

貳、 普遍而言,新移民家庭不樂見女性新移民有太多社交活 動,但如是政府機關舉辦的活動,較不會阻撓。

臺北市雖然已經是臺灣最具有國際觀、國際化的城市,但是在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般市民生活中仍保有不少傳統觀念,諸如「男主外、女主內」等思維,

雖然此一觀念已日漸淡薄,但要說這種性別不平等的言論已然消失無 蹤,也欠缺說服力,它往往都是我們不經意的時候刻鑿在生活之中,

影響著我們對於生活的評價與態度。

這樣的觀念自然也影響著新移民家庭,對公婆及丈夫丈夫而言,

媳婦遠嫁到臺灣來,尤其是她的家鄉也許是十分純樸的鄉村,可能不 曾受過高度都市化的洗禮,對於人性認知可能是單純的、無心機的,

基於保護女性的立場,往往不贊成來自異國的媳婦有太多社交活動,

除了擔心受騙上當之外,更怕她「學壞了」,這樣的想法大多來自新聞 媒體的灌輸而來。誠如前面所述,臺灣自從解嚴開放以來,民主化過 程帶來高度的新聞自由,各種社會資訊可以透過電視、廣播、報紙、

行動載具等快速流通,然而對於外籍勞工、外籍看護一些不當、甚至 是非法行徑,在媒體的大肆渲染之下,反倒影響了這些新移民家庭,

讓女性新移民的配偶、配偶的父母深怕女性新移民會像外勞一樣喜歡 聚在一起,進而學習到不好的習慣或觀念,自然就會盡可能去避免這 樣的情形發生。其次,就女性新移民本身而言,由於她們大多來自中 國、東南亞國家,這些都是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甚深,以丈夫的意見為 依歸,因此,當丈夫不樂見常外出時,女性新移民多半會妥協、順服 在這樣的意見之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女性新移民自然會對家庭以外的世界產 生好奇,或多或少會徵詢公婆、丈夫的意見,目前臺北市境內各級政 府機關舉辦的活動甚多,活動訊息也十分容易查詢,由於政府機關所 辦的活動較為單純且不易有不法份子參雜其中,基於滿足女性新移民 的社會關係需求,多半允許其在丈夫的陪同下參加公部門所舉辦的活 動。

參、 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對於公共事務的瞭解僅及於社區、鄰 里問題,公民參與層次偏低。

本研究文獻分析發現,公民參與的層次從無參與、象徵性參與至 完全參與,人民的參與程度乃係依據掌權者如何分享權力,乃至於將 權力完全託付給人民,但按權力託付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同等賦予人 民具有相當的能力,即是賦權成為重要的關鍵,透過賦權可以讓人民 習得處理公共事務的技術,進而避免握有權力卻無能力解決問題,產 生權力的誤用、濫用而危害到整個政治系統。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 進的歷程,必須透過不同階段的環境、場域的磨練後,方能使人民達 到完全的公民參與結果。

透過深度訪談發現,臺北市女性新移民開始涉足社會生活時,其 特徵大致上可區分如下:

一、參加社區活動,多以節慶活動為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學校是志願服務的優先選擇。

三、對於較高層次的陳抗活動,盡可能不參加。

臺北市各里辦公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冬至等節日,都會運 用里鄰經費舉辦大型節慶活動,這些統稱之為「睦鄰活動」,但辦活動 主要是要吸引里民參加,這也關係到里長為民服務的評價,往往辦的 有吃有拿又有得玩最受民眾喜歡,除了讓里民能夠品嚐美食外,最好 是有表演活動助興,而這些表演活動往往就是女性新移民接觸里內活 動的重要媒介。透過表演的培訓,女性新移民容易結交到志同道合的 朋友,也可以透過在舞台上的好表現建立起自信心,進而對於里內活 動及大小事務漸漸感到有興趣。

由於子女已開始就讀,學校成為女性新移民拓展人際關係的重要 場所,臺灣的學校系統(尤其是小學)很早就發展出社區協力的關係網絡,

在兒童上下學導護工作、學童伴讀、課後輔導等情,都已經和學生家 長建立有系統的運作模式,而女性新移民加入其中,可以運用自身的 力量守護子女及其他學生安全上下學,並在這樣的關係網絡中,找到 認同與歸屬感。

在更高層次的政治活動,比如選舉、結社、陳情、遊行抗議等,

就鮮少看到女性新移民的身影,這多半來自她們對於這類活動的不熟 悉,成長活動背景並沒有類似的經驗或訓練所致,導致產生排斥等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面評價。

雖然社區參與也是公民參與訓練的場域,它的重要性的確不可抹 滅,但不容否定的是社區參與者所得到的訓練強度,往往不及政治參 與活動。自內政部有外籍配偶的統計資料來看,民國 76 年迄今已達 30 個年頭,對於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公民參與的模式,仍停留在鄉里間的 互動,而未能誘導她們提高到更高層次─實際參與結社、參選、陳情,

以表達此一族群的利益,畢竟在新移民人數日漸增加的當下,此一課 題就顯得格外重要。

肆、 臺北市女性新移民的政治社會化管道狹隘,又參與政府 開辦的課程多以才藝、休閒課程為主,不易培養公民意 識。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女性新移民習得政治活動、社會活動的管道 不多,多是以家庭為主,更甚者可能是透過社區、里辦公處等,相較 於一般國人而言,政治社會化的管道可謂十分匱乏。因此,政府的適 時的介入輔導,就顯得十分重要。如同第一章開頭所述,內政部、臺 北市政府早於民國 88 至 92 年間已注意到此一問題,陸續訂頒了外籍 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臺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及實施方案 等等,實際至今已 18 個年頭,但似乎對於輔導新移民的公民參與效果 並不顯著,這又是為何呢?經過深入了解發現,政府為貼近新移民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生活需求,其所開辦的課程力求豐富多元,盡可能將新移民在臺灣社 會中所需要的知識、生活技能傳授之。但隨著時間的拉長,不難發現 新移民多會選擇才藝類型的課程,比如烹飪班、舞蹈班、拼布班、有 養舞蹈班等,或是休閒課程,比如說故事,這些課程十分搶手,時常 爆滿,但對於一些法律課程、公民教育課程,往往就顯得意興闌珊,

而政府基於預算執行及業務執行績效,自然順著新移民喜歡的課程多 加開辦。

久而久之,臺北市新移民參加政府課程逐漸形成了一種「偏食」

現象,只喜歡參加有興趣的課程,而忽略了那些雖然不有趣、但對於 培養公民意識、公民能力的重要課程,長久以往,政府雖然滿足了政 策標的團體的喜好,但對於培養他們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似乎就顯 得疲軟無力了。

伍、 影響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取得國籍的因素複雜多元,如何 有效引導進入政治系統,尚待確認。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對於國籍取得的態度,往往都落 入了一種迷思─我拿到了身分證,我就是臺灣人,然而當前社會對於女 性新移民的態度與認知,雖不若 30 年前的無知,不再是一昧地把女性 新移民標籤化、商品化,但不免將她們視為外人看待。所以,過去女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女性新移民對於國籍取得的態度,往往都落 入了一種迷思─我拿到了身分證,我就是臺灣人,然而當前社會對於女 性新移民的態度與認知,雖不若 30 年前的無知,不再是一昧地把女性 新移民標籤化、商品化,但不免將她們視為外人看待。所以,過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