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地方化的崛起

在科技不斷推演進步的發展下,全球化儼然形成,交通與通訊工具的便利,

使得地理邊界和距離已不成為太大的問題,M.Waters 於 1995 指出,全球化是一 個地理因素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限制,逐漸降低的社會過程,且人們也清楚意識到 地理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降低的趨勢。國際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為全球化下了定義,具有四個層面:國際往來與經貿、資本與投資的 流動、知識的傳播、人口流動(IMF,2000)。

全球化使價值觀、各種行為、科技以及產品向全球各國傳播,「全球」使得 區域與區域整合,因此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各種巨大的影響,全球儼然成為人類 活動的單一基礎(Albrow,1996)。

Anthony Giddens 於 1999 指出全球會把各地社會關係深化,聯繫起不同地 方,本地的各種事務會影響遠方的事務,而遠方發生的各種事情會影響本地的事,

讓本地和外地互相影響。

用對社會的權力影響層面來看全球化,它使世界各地的空間的關聯產生一系 列變化,像是跨區域的各種交流行為與互動,而在地的權力也開始分散或進行轉 移。雖然各國各地區方接受全球化的反應是緩慢且選擇與適應性,但仍然在許多 層面受了各種影響。尤其在國家逐漸降低影響著人類生活時顯現(Rodrik,1997)。

全球化是個錯綜複雜且矛盾的課題,既有對社會美善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

面。全球化的優點是,快速的交流,能開闊人們的眼界,更容易獲得知識,並共 享各種先進科技, 也讓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更快速,並且有更多的工具分享資訊,

並跟不同地區共同面臨問題,聯合採取行動 (全球化教育,2008) 。

然而在社會、文化、環境層次上也有著負面的影響。以社會而言,早期的傳 統社會有更緊密的互助關係或照顧情感,在全球化下,經濟、政治與社會的科技 互動模式下,互助關係已逐漸消失,人口開始在原本緊密的社區網絡快速移動,

已逐漸轉變成「異化」、「疏離」(alienation),蓬勃發展的資訊科技讓現代社會,

人際溝通面對面的方式已被網路、手機取代,人際的關係變得冷漠,彼此的不熟 悉,在給予福利的資格愈來愈嚴格 (Daly,1997)。另外,貧窮現象加劇,發展完 備的國家與落後國家在許多事務的差異日益明顯,讓邊緣化且落後的國家,生活 水準下降、不安全、疾病、人權被侵犯、迫遷、弱勢團體被剝削、衝突、個人主 義上漲、種族主義和排外情緒升高。

文化層面,全球化帶來了教育文化危機,Carnoy 以及 Castell 於 2001 指出 因全球化把隱藏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市場邏輯,推波助瀾到世界各地,佔盡優 勢的先進國家文化亦默默標準化、同質化各地的文化與教育體系,消滅了許多原 地方固有的古老傳統。

另外,市場經濟掌控了全球化的文化層面,是現今全球化在文化層面的運作 基礎,多數文化交流和互動,都會因應跟隨著市場、經濟來運作。經濟的強弱會 影響文化是否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文化是否具有市場價值,是否具有消費能力來 接收其他文化,基本上若經濟能力越弱勢的國家,其文化被輸出全球的機會較小。

因此經濟較弱小的本土文化傳統價值在全球化下,常常被主流文化排斥,並漸漸 銷聲匿跡。後現代主義者與批判理論等許多的學者指出,在被主流文化壓迫的狀 況下,知識與教育系統,多樣性會劇烈降低而造成日益貧乏,甚至讓文化具有功 利性,為工具性價值主導(洪如玉,2010) 若忽略了經濟對文化的壓迫而積極的追 求全球化,對個體關懷的理想也可能漸漸消逝。另外,也因為此種方式是從單一 價值與判準所衡量,那些具有特殊意義,可能不被重視的人、地區和傳統文化,

在如此的全球化教育觀下,也漸漸消逝。

環境方面也產生了許多影響,在世界工業化後,環境破壞每況愈下(UNESCO, 1977)影響著像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耗竭、物種絕種和污染。許多學者和思想 家指出,這些的負面全球化影響始於跨國行動和政治決策漫無約束,這些行動大 多以商業市場原則所主導,主要瞄準針對某地區的單邊發展,試圖增加更多消費。

二、地方為本的行動

近年在地視角與聲音,開始慢慢被重視,與全球化相反的「地方」概念與行 動復甦崛起。如何擁有更開闊的全球視野,卻不損傷地方的重要經驗,一場以國 際為尺度,期望邁向永續公平,且接軌地方的社會行動開始發展。地方的意涵顯 現在個體心理、群體社會與經濟文化等層面的互動,地方讓人、地、環境互相影 響產生各種維度的連結(Gustafson,2001)。地理學者 Lukermann(1964)論述重 要的地方概念如地方具有歷史性與變動性等因素,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新舊文化的交替與變化將影響地方的意義。若能更重視地方,更了解地方,更在 乎地方需求,也許能藉由地方開始改善落實永續,翻轉原本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帶 的災難。當永續的概念也跟著流入地方,將讓環境與社會和經濟共同平衡的可能 性逐步地打開。

以地區與遊憩觀光來審思環境永續議題,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與保護區皆 是維護自然生態資源和多元文化資產的重要方式;1970 年代,我國開始推動國家 公園相關政策,呼應著全球保護區與國家公園概念如春筍般,形成永續趨勢(內 政部,2015)。守護珍貴的自然資源與多元文化資產、與在地建立夥伴關係、運用 在地提供教育意涵的休憩活動,是國家公園的幾項重要價值與功能 (Haefele, Loomis,&Bilmes,2016)。

學校與地方社區的連結,也被看重,學校若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將會幫助永 續理念於教育層面被落實。環境教育的重要文獻「關懷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

有指出:希望學校、社區和各種政府部門,都積極推動永續生活的教育 (IUCN/UNEP/WWF, 1991)。

而關於社區與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的在地合作,IUCN 於 1992 年舉辦的第 4 屆 大會指出,和保護區與國家公園附近社區及人民團體建立友善的合作模式,去爭 取在地支持,是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目前的經營管理要項,亦是目前國家公園與保 護區管理的挑戰(Philip,1999;盧道杰,2001;黃文卿,2002);

我國為順應國際潮流發展,交通部觀光局於 2002 年同步配合擬訂「生態旅 遊白皮書」,提出了觀光發展永續經營的整體策略,期望政府與地方自然生態、經 濟產業、在地社區共同幫助彼此,支持我國的生態旅遊能在維護自然生態多樣性、

各地傳統文化保存與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理念下,達到永續的目標,並且減少觀 光遊憩對環境與文化造成衝擊,能夠達成環境、社會、經濟兼具的永續目標(觀 光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