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地方的本位教育

一、學校與社區

學校應該盡量與社區產生連結,譬如以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培養學生的知 識、態度、技能,符合社區發展的期望,讓學生能符合道德的公民等。學校社區 化的概念,與實際對學校教育而言並不是新奇的事物。然而,近年推動終身學習 社會的理念,與實際學校必須與社區建立連結的夥伴關係,「學校必須社區化」,「社 區必須學校化」呼聲有系統的日漸強化且正式化(許水德,1994)。

學校與社區的合夥關係此一基礎,可讓學校與社區之間擁有良好溝通,有效 的解決衝突(張德永,1995),換句話說,這是社區與學校資源共享、家長參與學 校活動、相互提供服務,以及彼此合作的根基。學校接受社區居民參與,需要更 多的溝通,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塊,才能讓社區瞭解學校、讓學校瞭解社區、讓社 區居民與家長互相瞭解、讓社區居民接受學校教育措施,省掉許許多朵的行政成 本。

學校社區化的理念,根據文獻早在推展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社會教育 時,就被提出(李麗日,1999;劉仲成,2000),但過去在學校傳統封閉以及升學 主義的狀況下,使得學校與整個社區生活脫節,獨立存在,彼此無聯繫。家長與 社區居民的眼中,教師為「神聖的」專業人員,學校則是「專業的」機構,家長 與社區居民只要把孩子、學生交給他們即可,無互相的互動,此時期學校幫助社 區提升文化水準。以社區與家庭、學校聯結關係的角度進行觀察,有三種階段,

分別是三者彼此「分離的」(separated),強調各自功能獨立,發展到「依序的」

(sequenced),主張運用影響力拉近前後的關係,讓影響力較大者為後者發展的根 基,後續發展到「功能重疊的」(overlapped)關係(Epstein, 1992, p. 1140),讓學 校與社區彼此都有主體性,卻具有專精、可以獨自完成的部份,亦強調彼此可以 互助合作的部份,協助學生、社區與家人的學習與成長發展(Epstein, et al., 1997)。

沈華海與林俊彥(2000)指出:「學校經營社區化乃結合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 的概念,透過實踐終身教育此理念的過程,整合學校與社區的資源, 以正規或非 正規的方式,鼓勵社區人士與教師共同參與,建立以社區為終身學習的場所。」

針對學校與地方的傳播對話,也必須強調,學校應該鎖定特定對象加強溝通,

為那些工作時間不在正常上班時間、不容易以正常管道接觸到的社區居民,例如 工作時間不固定需要輪班的、自由工作者、低社經地位者等等居民與家長,藉此 來發揮相社區與學校互理解的功能。也能透過住在社區之學校成員、透過蒐集大 眾傳播媒體、各式關鍵溝通者,以便瞭解社區時事,利用社區公告欄、大眾傳媒、

網路、學校成員,並出席社區重要的會議、聚會等,也是社區與學校相互瞭解、

接受的重要方法

學校社區化其中一個重要的意涵是,學校與社區彼此的雙向連結順暢。「學校」

與「社區」 這兩者共同成長與發展、共同協助學生學習、共同幫助社區,進行「真 實的」連結, 這樣的連結包括彼此相互參與、雙向溝通、彼此關懷、彼此合作、

資源互惠互享,以及相互服務等。

學校社區化後社區的真實生活面貌會因此展現,例如: 1、學校能運用社區 之人力,當作人才庫:擔任交通導護、校園安全、協助教室教學、圖書編目、圖 書流通、遊戲場安全、輔導教學、園藝、校外教學、資源教學、 學生社團、特殊 學生輔導等義工,以學校而言,學校能出現社區之人力。2、課程教材內容中把社 區生活實際融入:例如計畫並施行鄉土教育,培養學校教職員工及孩子的社區的 意識。從學校生活的而言,把課程與教學生活中融入社區的真實生活內容,能避 免學校和社區脫節,是學校社區化的重要工作。3、學校能重視社區的需求:學校 辦理論壇、研討會、諮詢委員會、焦點團體、關鍵溝通者、非系統化的調查(包 括郵件、電視、報紙、雜誌、電話等)以及系統化的調查方式,瞭解社區的需求,

並列入學校教育的政策制訂中。4、社區能發揮影響力於學校教育過程與內容中:

從真實影響的角度而言,學校社區化同時代表,社區能在學校教育的內容或是過 程中發表意見,接納好意見能適度地發揮影響力。

二、地方本位教育

(一) 地方本位教育的意義

地方本位教育這個專有詞彙是很新,如 Janice L. Knapp, Clifford E(2010)指出 地方本位教育是個出現在近代教育相關文章的新的字彙,在 100 年前其實早已被 提出,但它的內涵是慢慢地被形塑出來的。最早的內涵如同皮亞傑認為孩童從對 環境的行動與反應建立知識。這些知識來自對於所有事情與物體真實的接觸與認 識,若僅用二手資訊如照片、故事、書籍等是無法達到好的效果。地方本位教育 由此萌芽。

Dewey(1915)時指出當代的教育,是讓學生和實際經驗撥離的,課程常常忽 略了學生實際的生活與真實的經驗,學校教育亦予真實世界隔離,故教學常無法 提起學生的興趣。地方本位課程,便想打破此困境,希望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

並運用自己與經驗來學習,與周遭環境、社區環境建立連結,進而產生對地方環 境的出意義。

Bailey 於 1911 指出「我們想要了解外國的渴望,是遠超於自家旁的小溪和樹 林」傳達了對人與他們自身的環境,產生斷裂(1911, 41)。Leopold (1949)所倡導的 土地倫理有道德、經濟、自然生態與審美觀等多重面向,是一個很前衛想法,與 當今地方具多重複雜的意義此一觀點有共鳴。而卡森(1965)強調,身在環境的第一 手經驗,是有助於讓孩子們自身的情感與世界加以連結。

Lim 和 Barton (2010)以民族誌此一研究方法研究 19 位居於紐約市的孩童,如 何發展出他們的地方感,推論出他們各自心中大部分的地方意義。這些研究者發 現,若是孩童與他們的鄰居有所互動,或了解了自身地方的文化、歷史時,他們 就會賦予意義給地方。

地方本位教育指的是,讓學生藉由調查、環境行動,以及親自參與一特定區 域的其他活動,學習到有關在地自然、文化、設施與社會的教育計劃, (Hutchinson

2004; Sobel 2005)。地方本位教育的文獻常常偏重於自然生態的美好與欣賞,而不 一定會以地方感作為其教育計劃的主要成果 (Dubel 與 Sobel 2008; Smith 和 Sobel 2010)。

然而,有一些學者和作家卻主張,這樣的計畫是有目的的試圖要去濃縮地方 感(Semken,2009)或是「創建學生與地方間的連結」(Green 2008),有時「地方感 教育」也可能是地方本位教育的另一名稱(Heimlich 2007)。一般認為,地方本位教 育比起培養地方感是更大的任務,且遠比僅僅促進行為和態度有更多的關注。只 是,就以目前狀況,大多研究觀察到,促進行為和態度培養地方感的教學方法可 用於地方本位教育。例如,一個地方本位方案,試圖要以自身經驗的方法,如戶 外踏青、製作地圖、反思書寫以及對話等,來使人們與地方能創造連結(Wason-Ellam 2010)。

Soble 於 2014 中提到,地方本位教育讓學童能真實了解在地正發生的事,能 實際接觸和參與社區事務,讓學習真實世界的知識。如同英國一鄉鎮的中學 -Littleton High Shcool,高中生的行銷學習方案,學生參與在地糖果店家的運作,

發現糖果店的網路交易成效不佳,而學童幫助店家完成了這塊原本不熟悉的網路 作業。此次合作既讓學童參與實際商家運作,提供學童了解工作增加經驗,也讓 店家的銷售增加。另外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中學,學生發現學校周遭社區的蚊子 過多,學校請蚊子專家來幫忙教導其防治,找到了在地會吃蚊子幼蟲的魚類,學 生開始在各池塘飼養,有效降低蚊蟲數量。這也是運用社區的專家與在地資源的 地方本位教學。

許多學者都有提出,地方感能幫助增加親近環境,而其中牽涉到情意、態度 與行為的偏好,這些都是在環境教育內的重要目標(Heimlich & Ardoin 2008;

Hunger- ford & Peyton 1986; Hungerford & Volk 1990; Monroe, Andrews, & Bied- enweg 2007)。舉例,Relph(1976)提出,地方的根植性是使「對該地方產生深層關 懷與關注」得以被觸發。另外,Olwig (1982)亦寫到,「為了發展孩童的地方感有依 據,使其增加為未來環境付出行動的興趣,那孩子個人的意識就是必要的」(引自

Chawla 1992, 83)。Athman, Julies & Monroe, Martha(2004)針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 400 個高中生進行地方本位教育,研究發現地方本位教育提升了學生們愛護環境的 動機,同時也提升批判思考的能力。故地方本位教育既能提升學生對於地方地認 識,亦能幫助學生的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同樣的,Orr (1992)建立在段義孚(1977)的理論框架上,聲稱若人們有了根植 性的意識,他們就會對周遭環境,採取負責任的行為,做一個環境公民。此外,

憑藉著環境正義,學者們主張讓人連結地方的情感,能促使人們更加了解有在地 環境議題,並對他們的社區做出對環境永續有利的決策(Adams, Ibrahim, and Lim 2010)。最後,基於 Relph (1976)的主張,地方依附將會促發責任感,和 Gould(1991) 提出人們將不會去排斥他們為了土地辛苦所做的一切,而 Walker 和 Chapman (2003) 則指出「一種親近地方的積極關係,介於個人地方感與想去親近該地方之間」。

(二) 地方本位教育的取向、原則和特質

Smith(2002)提出地方本位教育有五個重要取向與六大特質。這五個重要取向 為: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工作現場實習、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 議題,以下探討這五個取向的相關論述。

1. 文化研究

讓學生去蒐集並了解在地的文化與習俗,並且讓學生與在地民眾分享自己的 所學,藉此培育出榮譽感,更增進與地方的連結,以增強對在地的認同。

讓學生去蒐集並了解在地的文化與習俗,並且讓學生與在地民眾分享自己的 所學,藉此培育出榮譽感,更增進與地方的連結,以增強對在地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