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及建議

第三節 建議

一、研究建議

此研究發現地方本位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普遍評定 較為重要性且有共識。而工作現場實習及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議題則重要度較低 且意見紛歧。但議題是地方進步的重要力量,後續研究也許能針對天母地區的議 題進行更完整的普查,以了解目前議題現況,並以此延伸至批判地方本位教育的 各種教育內涵與發展,提供批判地方教育視角內涵及視角。

另外,此次研究接觸與訪談者多屬於影響力大的類群,例如文史團體的負責 人、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和幹部、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社群媒體網站負責人、

學校主任和環教教育業務負責的老師等,都是社會上相較更常站上檯面曝光,社 經地位較優者,相反而言,影響力小的權益關係人,如一般的社區居民甚至是社 會較弱勢的一方的聲音,其實一樣很重要,只是不容易接觸到,也不好分類與標 籤定型。但總希望能如 SDGs16.7 指的確保各個階層的決策回應民意,是包容的、參 與的且具有代表性。只是這的確是此次研究上較難克服,較不足的地方。

雖然這次協助填寫問卷的學校眾多,且都接洽到主任與環境教育的直接業務 負責人,但皆是國小,故此次的內容較適合天母地區之國小學童使用,中等學校 無代表,也許日後研究能針對中等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來做合適的內涵建構研究。

二、實務建議

地方本位教育,不論地方文史和生態、還是社區公民議題或區位發展困境等 資料的掌握,其實沒有組織有完整且有架構的進行,友也多數教片段零散,自然 要讓學校推動也無從推起,學校無地方資料,無教材、教科書提供使用,自然無 法編撰出適合的地本為教育內容,且教師工作繁重,即使有心也無時間去蒐集或 產出。

而相關資料應該能預備如何收集,是不容易的,畢竟沒有相關經費支持,目 前也都是各地方協會和在地組織以該單位相關的視角零碎的收集。此次研究是因 為場域位於天母,有較高社經水準的居民支持研究者進行地方教育的編撰與授課 等相關行動,但相信如萬華、原鄉等社經水平不如天母的地區,相關事務推動更 加困難。以下就各單位層面談實務上的挑戰。

(一)地方發展協會經營者

地方相關組織手上擁有豐厚的地方自然及文史資料,然而平時與正規教育不 一定多有接觸和合作,但以此次天母場域的觀察,許多學校其實擁有對地方教育 的熱忱,甚至會以地方相關內容申請教育部或私部門的計畫,如社區影像紀錄、

地方藝術節等等,只是學校較少方案規劃與操作的實務經驗,對於地方資源的掌 握也不太足夠,甚至不知道該地區有哪些相關組織能夠合作請益。這時地方組織 若能主動接觸學校,其實是能互相幫助的,以此場域,目前團隊有擔任數所國小 的地方教育顧問與方案評審,但最開始也都是主動與校方連繫,才搭上了校方原 就擁有的需求。故地方組織若在操作組織自己的方案計畫時,也能多把正規教育 的學校老師一起想入,也主動接洽學校,是能打開社區與學校共同互助的可能性。

(二)、地方媒體

地方媒體,能融入所有的在地撰寫者,會能夠增加其多元性,也許利用專題 的方式訂出各種主題,讓地方團體、商圈、正規教育者、非正規教育者、學生、

老師、家長等,以自己的角度撰稿,會能夠增加報導的廣度,也讓不同視角能發 聲,對不同族群來講將顯得更新鮮。

(三)、正規教育

若是在正規教育體系教學者,也許能多和體制外教育者互動,也因正規教育 較缺乏在地連結,也許能固定時間請在地的各種團體到校分享,進行協同教學,

各團體能依照自己在社區的位置,給予學校內沒有的內容,也將地方資源依著校 本課程、特色課程等,來打照出適合自己學校的地方本位教育。

三、綜合建議

於整體上,應該建立起社區與學校的合作平台,讓學生與社區資源與居民,

能夠共同學習。活動方面,應該整體而系統係地設計考量,而非單點與單點間關 係薄弱,且事倍功半。若能定期辦理雙方的交流活動,打開溝通,也會降低彼此 的陌生,更達到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的局面,讓社區資源能幫助孩子與學校,學校 與孩子也實際地走入社區,了解真實的世界。 而政策方面也希望能有相關預算或 單位,來有架構、有經費得來支撐地方本位教育的施行,讓相關事務有實質被推 動的可能。在數位時代的同時,也希望有分類完整檢索容易的網路資料能提供,

讓需要的人能夠取用。於在地商家也能合作,不論提供實習場域觀察城鄉與產業 發展的差別,也讓學生能參與在地產業甚至提供創新的可能。操作面,希望能讓 學生實際接軌社區,於社區現場參與互動,建立最真實的體驗。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市:洪葉文化

呂彥億(2008)。以德懷術建構國民中小學美術資優班入學鑑定模式之研究。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全球化教育 (2008)。歐洲委員會北南中心,里斯本。

林明地 (2002) 學校與社區關係 。台北:五南書局。

林喬茵(2014) 。教師群參與地方本位課程設計歷程之環境教育專業發展─以金門一 所國

中的閩式建築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李光中、張惠珠 (2006) 促進東部鄉村學校和原住民部落協力推動社區林業之行動 研究 (I)。林務局。

洪如玉(2012)安居與否?批判地方教育學與相關爭議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十二卷一期 2012 年 6 月,頁 43~73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 究期刊第 5 期。

洪如玉(2013)「地方」概念之探究及其在教育之啟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 學報。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

9/10: 175-185。

許雅惠譯(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五南。

黃可欣 (2007) 促進鄉村學校與社區之夥伴關係以邁向永續發展之行動研究—以 台 東縣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陳吉文(2008) 。地方本位科學課程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與地方感之影響。國 立花蓮

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陳繹如(2013) 。環境學習中心地方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富雄(1999)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議題探索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薇樺(1998) 。以社區鄉土資源結合環境教育理念進行鄉土教學活動課程之研 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葉乃嘉(2008)。《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

楊弘任(200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 造》,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人文與社 會科學雜誌》49(4): 5-29。

楊倍華(2007) 。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與地方感影響分析。國立臺灣 師範大

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勇斌、余瑞芳、白子易、莊順興(譯)(2005)環境科學概論調查與應用(W. P.

Cunningham, M. A. Cunningham)。台中市:滄海書局。(原著出版年 2002)。

賴雅芬(1997) 。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未出 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盧詩欣(2009)。兒童的旅遊經驗對地理知識與地方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新竹市。

環境教育課程編輯小組(2007)。環保與生活。新北市:普林斯頓。

環保署(2012)。環境教育法相關法規彙編。台北市:環保署。

英文部分:

Athman, Julies & Monroe, Martha. (2004)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based

Education on Student’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9(1): 9-25.

Brecher, J., Costello, T. and Smith, B. 2000. Introduction, Globalization and its Spector.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Cassen, B. 2003. "On the Attack. A Movement of Movements?" New Left Review. Vol. 19. January-February.

Cresswell, Tim(2004)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 Blackwell.

Clark, John. 2003. Worlds Apart: Civil Society and the Battle for Ethical Globalization. Bloomfield, CT: Kumarian Press.

Cunningham , W. P. , Cunningham M. A. (2005).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Daly, M. (1997). ‘Welfare states under pressure: Cash benefit in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Epstein, B. 2001. Anarchism and 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Monthly Review.

Vol. 53. No.4. pp. 1-14.

Gruenewald, D. A. (2003a).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A critical pedagogy of pla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Gruenewald, D. A. (2003b). Foundations of place: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place-conscious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Gruenewald, D. A. (2005). More than one profound truth: Making sense of divergent criticalities. Educational Studies.

Gruenewald, D. A. & Smith, G. (Eds.) (2008). Place-based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ag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arvey, David(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Oxford:

Blackwell.

Relph,Edward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Held, D. and McGrew, A. 2002. The New Politics of Globalization: Mapping Ideals and Theories. Globalization/Anti-Global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UCN/UNEP/WWF (1991) Caring for the Earth.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London: Earthscan.

Keck, M. E. and Sikkink, K. 1998. 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roduction.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odrik, D. (1997). 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

tional Economics.

Massey, Doreen(1993)“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inJon Bird, Barry Curtis, Tim Putnam, George Robertson and Lisa Tickner (eds),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pp. 59-69). London: Routledge.

Marschall, Miklos. 2002.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Role in Good Governance.”

McIntyre, A. 2002. Postgraduate Degrees in Agitprop. Review. Pp.17 .

Micklethwait, J. and Wooldridge, A. 2001. The Globalization Backlash. Foreign Policy.

pp. 16-26.

M. Weidenbaum and R. Batterson. (2002). “The Pros and Cons of Globalization”.

Moore, Mike. 2003. A World Without Walls: Freedom, Development, Free Trade and Global Govern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G. A. (2002)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Phi Delta Kappan,83(8),584-594

Smith, G. A. (2002)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Phi Delta Kappan,83(8),584-594

Smith, Jackie. “Behind the Anti-Globalization Label” Dissent

Stapp,W.B.,&Wals,A.E.J.(1944).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Enviromantal Problem Solving.In L. Bardwell,M. Monore&M.Tudor(Eds.),Enviromental Problem Solving:Theory, Practice and Possibilities in Enviromental

Education.Troy, Ohio: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lph,Edward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Relph,Edward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