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需求與重要性

世界面臨許多環境與社會的問題,如聯合國秘書長 Annan (2001)道出,21 世 紀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永續發展。隨著人類發展,工業化、現代化與消費 主義使得環境被過度消耗也對傳統文化衝擊與消逝(Henderson, 1981)。社會過度分 工,人與土地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慢慢的形成了巨大的斷層,讓人類因不 了解環境,不了解在地,不了解社會與環境與人的互相依存關係,而產生許多環 境與社會問題。讓許多的文化因此消失,而環境也遭到過度的使用與破壞。

聯合國更接續提出了對環境永續的主張與關懷,聯合國於 2012 永續發展大會 產 出 文 件 《 我 們 想 要 的 未 來 》 來 解 決 當 代 問 題 , 擬 定 一 系 列 永 續 發 展 目 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供一套全世界在未來發展的原則,其 中指出我們應該正視全球的各種多元性,如自然的多元性與文化的多元性,讓人 們理解到,永續發展需要所有的文化與文明共存共榮。所以若要解決人與土地斷 裂,造成的疏離問題,讓全民能夠認識文化及生態是很重要的 (UNESCO, 1977) 。

環境教育近年的發展也更加重視永續的議題,尤其在地的關懷。聯合國 UNESCO 國際科教文組織,於 1977 年在蘇俄伯利西(Tbilisi)國際環境教育會議 中,清楚的定義環境教育的意義,指出環境教育的五大目標覺知、知識、態度、

技能與行動,應該讓居民 在童年於自己的家鄉發展 (UNESCO,1977)。而學者 Orr(1992)亦指出保護環境的行動必須始與足下,從小地方開始進行。國內關於環 境教育的相關規定如環境教育法中提到:「主管機關應依前二條國家環境教育綱領 及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參酌地方特性,訂定直轄市、縣(市)環境教育行動 方案,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環境教育法,2010),此一觀點說明了環境教育實施 要因應地方特性並從地方做起。從以上綜合得知,環境保護的推動,可以由孩子 居住的地方開始,因此若以地方作為教學設計的材料妥善運用當地的各種資源,

例如人、文化、地理、產業、景觀與生態等等,透過此教學設計讓孩子能了解在 地,產生認同後進而分享與愛護,增加社會互動、地方情感、解決疏離問題。

而研究者自己居住天母十年,2016 年開始參與天母綠玉聯盟與草山生態文史 聯盟等天母在地的文史與環境團體,共同推動許多事務的過程中,往往感嘆,多 數天母人並不了解天母,研究者於 2017 成立地方教育團隊-善步地方教育工作室,

希望用教育來改善此問題,2017 到 2019 年,研究者團隊運用天母在地資源辦理許 多專案計畫,包含兒童在地探索環境教育營隊,亦與在地各學校建立起連結,而 後常常被學校教師問起該如何運用天母資源進行教學?當下研究者亦感到困惑,

心中無一套較完整有架構的地方本位教育內涵。因此研究,以地方本位與永續之 相關理論,欲架構出天母地方本位教育的重要內涵。

地理學者 Lukermann (1964)認為人們對於特定地擁有特定的意義和信念,任 何空間都可以讓人有不同的經驗與感受。國內教育學者洪如玉(2013)指出,就教育 面向而言,地方學的建立有助於教育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反思地方與教育的關 係,重視地方意識與人地關係,並根據自身環境,發展具特色的地方教育學實踐。

研究者因此相信每個地方都應產出在的的環境教育方案。

天母坐落陽明山籬,富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天母的公園綠地更是許多保育 類動物的生態跳島,天母亦有獨特的文史,如美軍協防時期影響呈現的文化與空 間。研究者與夥伴們希望運用天母在地的資源,編一套有系統的有依據的教學內 涵,讓這裡的人能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除了透過環境教育的方式使參與者能 了解天母地區的自然與文化資源,研究者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思維,使參與者意 識到對社區公共議題參與討論的責任,在社區中實際進行永續行動及永續發展。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究以天母地區為本位的教育內涵,包含運用 Smith 的地 方本位教育架構: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工作現場實習、參與社 區發展與公民議題,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發展天母地區重要的地方本位教 育架構,供未來推動天母地區的方本位教育的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在此將研究問題定義如下

一、 什麼是以天母地區為範疇的地方本位教育內涵?

二、 這些內涵的重要性及對應的 SDGs 永續發展目標為何?

第四節 名詞界定

一、 地方 (Place)

在人文主義地理學取向中,「地方」概念從地理位置轉變為有意義的、與 情感相關的指涉對象。Tuan(1977)的「地方之愛」指的是人與地方兩者之 間的情感聯繫,並提出地方適合於「歸屬」和「價值」的討論,以對抗對人 類主體的簡化,以及空間科學的抽象化;Relph(1976)則著重地方對人類「存 有」(being)的意義。這種取向也常涉及地方感與地方依附的討論,地方感一 方面指的是對於一個地方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有著人對於特定地方的依 戀,地方感強調一個特定地方如歷史特性或空間、物理的具象形式,讓這些 因此擁有特殊象徵意義或值得記憶的地方;地方依附則更強調個人精神層面 的,社區因自己的記憶、身心經驗和個人意向,因此對地方發展出深刻的依 附,更賦予地方深厚的象徵意義。本研究的地方,是指台北市天母地區。

二、 地方本位教育(Place based Education)

Smith(2002)提出地方本位教育有五個重要取向與六大特質。五個重要取向 為: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工作現場實習、參與社區發展與 公民議題。六項特質為:以學生生活周遭的現實現象為教學的基礎、以學習 者為中心,教師幫助建構知識、以學生自身關懷的事物為核心、教師是從旁 協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並且拉起學生與地方的關係、邀請社區人士參與課 程,拉進教室與外界的距離、設立對社區的貢獻與永續評量。本研究的地方

本位教育是以天母為範疇,以文化研究、自然研究、解決真實問題、工作現 場實習、參與社區發展與公民議題為架構,永續發展目標為依歸,對天母地 區師生而言的地方本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