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塔巴教學策略模式

壹、塔巴生涯簡介

出生於愛沙尼亞(Estonia)的 Hilda Taba,身為著名的教育家和杜威

(John Dewey)的弟子,塔巴教授從 Tartu 大學拿到她第一個學位,之後 在 Bryn Mawr College 和 Columbia 大學師範學院進修,並完成她的博士論 文「教育的動態(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在 1938 年擔任 Intergroup Education 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學人際關係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 巴西聖保羅教授,於 1951 年擔任舊金山州立學院(現舊金山州立大學)

研究部主任,曾撰寫七本著作,於 1967 年過世(Costa & Loveall, 2002)。

塔巴曾與諸多當代一流學者共事過,如杜威(John Dewey)、布魯姆

(Benjamin Bloom)、泰勒(Ralph Tyler)、哈維鄧斯特(Robert Havighurst)

也影響了她對於教育應該「教什麼」與「如何教」的想法。她列出知識的 三個階層:

1.事實

2.基礎想法/原則 3.概念

他也告訴我們在挑選最有力的想法時,應考慮是不是有科學的有效 性,必須是在那個年齡可以學習的,也要在當前的文化環境下具實用性

(Costa & Loveall, 2002)。

塔巴曾經被受邀去參訪一個當時最先進的教育機器,當時的負責人詢 問塔巴的意見,她卻說「是百萬等級的機器,卻是十美分等級的想法。」

她很堅定她的主張,認為教育內容因為具備推進經濟與民主的功能,而應 該小心的由那些受過教育的人來篩選(Costa & Loveall, 2002)。

當然在現在先進的社會,教師能夠透過電子設備或其他的教學用具來

30

協助教學工作順利的進行,或是增添其教學的效果,但是不難看出塔巴當 時所欲傳達的教育理念,也是認為在教學內容的篩選上,若是能由具備豐 富經驗的大人來為孩子們作去蕪存菁是更好的;因此在教學上面,教師既 是教室內主要知識的引導者,那當然教師能夠將社會上那龐雜的事實知識 整理成孩子們能懂的方式來教授是比較符應塔巴的教育理念的。而塔巴對 於教育的貢獻就如同 Dr.Zhivago 在其喪禮上所誦讀的一樣,「你的精神將 成為未來的一部份(The spirit that enters the future and becomes a part of it.)」。

貳、塔巴的教學理念

塔巴的教學策略有學者(毛連塭、林建平,1987)評析整理成三個優 點。其一是具有強而有力的研究基礎,第二是能內化、類化與轉換技巧的 能力,其三是此方法的應用性很廣,幾乎能在所有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

學習環境和學習成果造成轉變;而缺點其一則是教師的訓練過程繁瑣、冗 長,其二是訓練手冊並無再版。不過透過相關研究與文獻將可使教師有效 的應用塔巴的策略於資優學生之上。

張玉成(1993)整理塔巴思考教學中的提問、候答與理答技巧中發現 其中的列舉、歸類、標識或分類應有其順序,研究者將其整理如圖 3-4-1,

塔巴認為在發問前宜先充實學生事實知識(即知識廣度),繼而再引向高 層次認知或思考之練習(即知識深度)。好比詢問小朋友,小朋友在學校 看到了些甚麼(列舉),學校有那些不同身分的人?學校進行的課程有哪 些?請歸類(歸類),學生與老師有何不同?國語、體育、數學、音樂、

美術又有何不同?(標識)

31

圖 2-3-1 塔巴思考教學提問技巧

在塔巴的策略中強調教師必須小心地使用內容與思考技巧呈現的順 序、開放式的問題、適當的速度、縝密的問題順序與結構、內容組織以及 種種充分循環的學習體驗(呂金燮、李乙明,2003)。

參、教學策略模式

塔巴所提出來的教學策略模式分做四個階段,如圖 2-3-2 所示分別是 概念發展(Concept Development)、資料解釋(Interpretation of Data)、通 則應用(Application of Generalizations)、衝突分析(Resolution of Conflict)

四個階段。

在概念發展階段教導學生分辨每一個概念的特性,將概念所擁有的屬 性做分類,標明這個概念,並將他分類到廣泛的或其他概念的情境中;在 資料解釋中,學生因果的推論,下結論與概化資料來詮釋資料,使用列表 收集與理解;在通則應用階段,意謂指導學生將歸納出的通則應用到新的 情境;最後衝突分析階段是讓學生學習處理以習得的概念以及導出通則之 後,所得到的相關感覺、情緒、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32

圖 2-3-2 塔巴教學策略模式階段圖 壹、 概念發展

這個策略處理資料的組織、及項目的標示,學生學習分類資料並 驗證他們的分類。教師問問題要求學生列舉項目作為反應,要求學生 注意項目間的相似及區別,概念乃被形成、澄清和延伸。

在概念發展階段的步驟分做六個,分述如下:

(一)列舉:

目的是從龐雜的訊息中找出具體且正確的資料進行列表,此階段 如果學生感到無聊,則引導者應該提出具體的例子或是澄清反應,以 免讓後續的步驟失去成效。

(二)歸類:

留意事物的一般性,把資料中共同的分類項目做結合並 給予解釋,在此階段還可以和其他人進行的歸類進行比較。

(三)標籤:

學生要能夠以一個詞或是一個句子解釋並代表分類的原因,讓學 生能從提出分類的理由中來建立覺查事物鏈結的能力。

(四)通則化:

有額外的機會去檢視資料中不同的關係與新的屬性,也許能從中 找到更好的分類方法,也讓學生能從資料中學習去分析找到更好的解 釋方式。

33

(五)再循環:

這不僅是重複以上的順序重新進行討論,而是強調要能夠以 更具開放性以及靈活性的方式來看待相同的數據。

(六)反思:

第六項步驟並非式塔巴一開始即擬出的策略,而是由美國教育學 者 C. June Maker 于 2005 年所建議增訂的一項步驟,其步驟的重點在 於反思討論,讓學生去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如何改變,或是有什麼新見 解。

貳、 資料解釋

這個策略處理資料的組合和推論,將對於有關的、相似的情境或 事件形成有因果關係的結論和通則,學生必須做適當的推論及敘述,

而教師則要幫助學生能夠從這個步驟中做出結論。在此階段有五個步 驟,分述如下:

(一)列舉:

與概念發展的第一階段任務相同,學生必須透過團體的觀察去判斷 那些是資料是恰當抑或是不恰當的,並且盡量以具體、簡短的資料列舉出 資料。

(二)推論原因與結果:

學生透過應用他們所擁有的經驗、知識還有推論,去構思如何將 資料拿來支持其結論,透過聆聽不同觀點的說法,學生將能夠習得如 何去尋求與尊重不同的想法。

(三)推斷先前的原因或後續結果:

由於事件的因果關係往往並不是單純與直線性,而是錯綜複雜與 交互相關的,如此透過這步驟便能夠將討論的過程帶往下一階段。

(四)要求學生達成結論:

34

即使可能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是他們所喜歡的,但也必須盡可能做 出最足以支持的妥當結論;此步驟是要求學生去篩選已知或是說出的 意見,去評估那些想法決定哪些是導致這個結果最重要的因素或影 響,並讓學生說出會這麼做出結論的原因是什麼,讓他們在進入第五 步驟前能先去思考自己建立結論的歷程。

(五)類化:

在此步驟時,學生能練習將某一情境中所獲得的知識轉換到另一 個可應用的情境之中,要求學生能建立自己的通則並能夠與他人的通 則相互批判、驗證,讓學生練習這個必要的技能,進而讓他們的通則 成為更準確、和具可驗證性。

參、 通則應用

這個策略是幫助學生應用先前習得的通則與事實應用到其他情 境,學生將先前所探究到的通則在假設的情境中做出預測。在此階段 分作五步驟,分述如下:

(一)預測:

鼓勵學生在一些假設的情境之中使用創造力來預測可能的結 果,要求學生預測中必須考量到邏輯性去解釋造成如此結果的可能理 由,如此可以協助學生澄清他們的想法,並透過彼此的交流,讓自己 對於事物的理解可以更加具有深度及廣度。

(二):推論成因:

將討論建基在現實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建立一個合理的,符合邏 輯的關係,此過程也拓展與強化了學生對於多重因果關係的理解,讓 他們知道其實很少有事件的成因是只有單一因素,往往是由很多不同 的原因互相影響所造成的。

(三)推論結果與狀況:

35

基本上是將前兩步驟的再循環,而且目的也相同,然後卻要將預 測與推論的狀況進一步的擴展,比之先前的討論要更加強化其複雜性 以及預測發生的概率。

(四)要求學生達成結論:

與資料解釋的第四步驟相同,學生被要求考量到先前所有討論中 出現可能的預測、條件及推論來判斷,哪一種條件、情境之下,其預 測的結果是最有機會戰勝其他而成成真。

(五)檢驗通則:

強化學生形成自己概括性敘述及評論他人陳述的能力,這些通則 可能流於普遍、不準確或不合標準,因此教師也需要在學生有了發展 一般性通則的陳述經驗之後提供一些發展有效通則的指引。

肆、 衝突分析

這個策略為情感、態度與價值的解釋,引導學生練習探索行為背 後感性的情感、態度與價值,並對行動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分析不同 的方法的結果會是如何,在評估各種可行性之下做出最佳的判斷,在 此階段分作九個步驟,分述如下:

(一)列舉:

與其它策略中的列舉目的相同,讓學生學習如何從龐雜的資料中 區辨適當與不適當的資料,也讓他們在採取行動之前瞭解在實際情境 中的一些現實以及可能發生的狀況。

(二)推論理由與情感:

與其他策略中的目的推論步驟相同,其主要目的在於預視結果,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之前考量到所有人處於衝突情境中可能的動機與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之前考量到所有人處於衝突情境中可能的動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