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保護的實施

壹、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以「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名聲躍於全球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在南極舉辦「活樂地球演唱會」,其相關於報導中提到演唱會預計 製造垃圾:全球估計有 126 萬 8500 人現場聽歌,產生 1025 萬公噸垃圾,

最多回收三分之一,其餘都進掩埋場。廢氣:150 名歌手用私人噴射機運 載技師、舞者和工作人馬往返各地,總共將飛行 35 萬 6180 公里,將近環 球九趟。觀眾無論搭飛機或坐火車、遊覽車、自己開車,也都有往有返,

台上台下的人 24 小時將排出至少 3 萬 1500 公噸的碳。另聲稱要「對地球 說話」的藝人瑪丹娜,被英國媒體批評最兇,她坐私人噴射機,家裡又有 多部豪華汽車,去年的「碳足跡」是 1016 公噸碳。英國每人平均碳足跡 是十公噸(彭淮棟,2007)。可見即便是許多口口聲聲高呼保護地球的人 在其生活當中仍可能不自覺地對地球造成龐大的危害,地球每年因環境破 壞而衍生的飢荒、旱災、水災、風災、融冰等問題仍是越見惡劣。足見環 境保護已是現今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這些資料在在提醒了我們地球資源 匱乏的急迫性,可是如何讓人們願意為了將來的生活而犧牲目前的享受,

如何在透過社會或學校教育讓人們具備環境保護的理念或是習慣則是政 府、老師應該深思的問題。

目前地球的溫室效應暖化問題已十分嚴重,至少有 279 種動植物將棲

14

息地往高緯度移動、海鷗 2000 年首度出現在北極圈內、北極熊被列為瀕 危物種、植物花期錯亂、動植物生長季縮短…不僅全球生態秩序大亂,人 類生存環境也岌岌可危(吳宗霖,2008),且根據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世界 氣象組織在 1988 年組織了由 100 多個國家的 2500 多名科學家依據對大氣 層、海洋、冰川、冰蓋等研究成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 年 2 月所公佈的

《2007 氣候變遷報告》,報告中指出,氣候變遷小組認為,人類活動導致 氣候變暖證據的正確性至少達到 90%,遠高於該小組 2001 年發表前次評 估報告時的信心水準 66%。報告並指出氣候變暖的趨勢正在加快,表現的 形式包括極端氣溫天氣的增多、空氣移動(風)出現新的模式、一些地區 乾旱加重、冰川融化、冰蓋萎縮、全球海平面上升等等。報告中也首次證 實南極與格陵蘭大量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IPCC,2007),而海平 面上升的問題更是對於沿海低窪地帶面臨被淹沒的危機,季平(2012)在

《研究:海平面上升速度較聯合國預估快 60%》中提及 21 世紀結束時,

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 1 公尺;例如孟加拉,有眾多人口居住在海平面 1 公 尺內的地勢低窪地區,屆時維持他們生計的土地將會消失,從而出現好幾 億氣候難民,同時可能引發資源戰和其他衝突。對於台灣的影響讓位處西 太平洋的我們,每年颱風帶來的降雨量更是逐年上升,1996 年賀伯颱風 3 天降下約 2,000 公釐的雨量,2001 年納莉颱風為 2,300 公釐,2009 年的莫 拉克颱風則在短短三天內降下 3,000 公釐的雨量(李蔓麗,2012),這些多 出來的降雨造成的財物損失傷害不計其數,更是對於在這座小島上的人們 有直接的生命威脅。而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所作的《2012Living Planet Report》顯示,依照現行的使用資源方 式,到 2030 年兩顆地球的資源仍是不足我們使用。

貳、環境保護之理念與發展

15

我國在環境基本法第二條中對於「環境」的定義為係指影響人類生存 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 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

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蹟及自然生態系統等,而國外的權威學者認為可 將環境保護定義為「對環境的合理利用,並盡可能的維持環境最高的生物 歧異度,同時確保人類植基於自然所獲得利益的永續」(劉一新譯,1996);

至於「永續發展」係指做到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之 發展。(環境基本法,2002)

其實環境保護的理念可追溯自春秋戰國時期的禮記禮運篇也有記載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

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闚也。」這段話說明,人類應順 應大自然法則,適當利用天然資源這樣才不會造成資源匱乏,沿自兩千多 年前戰國時代的孟子也曾提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 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 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從其中便可窺知古人 對於人類與自然互相依存關係的重要。

在西方的卡洛瓦茲(Carlowitz)也曾於 1713 年也提出木材砍伐量不應 大於新生長的數量,1972 年羅馬俱樂部發表對於世界趨勢的報告「成長的 極限(Limit to Growth)」由於人口的增加造成資源減少再加上公害的汙染 導致環境不斷遭受破壞,人口的成長將達到極限;1980 聯合國環境規劃 署、世界保育聯盟、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1983 年聯合國大會成立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要求該組織以永續發展為基本綱領提出長程的環 保策略,使國際間有效的處理環境問題,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

16

員會提交「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提出永續發展的模式,

將環境保護的議題與全球經濟成長做結合。

因此世界各國在歷史的進程中不論文化、種族皆能發現若是過度開發 對於環境造成的破壞以及資源的浪費,進而開始想辦法希望能夠在環境保 護及經濟發展中取得平衡,也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希望透過教育、

科技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

而環境保護之重要性眾所周知,而將保育的觀念融入教育的場域,就 必須了解環境教育是一種為了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而實施的 教育,以教導人類關懷環境、善用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與文化、並妥 善處理相關的環境問題(汪靜明,1990);即然要將保育的觀念教育給大 眾,由楊冠政(1997)所整理國內、外之言,認為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 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是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

物理和社會文化成分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 地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問題。

因此教育部也於 97 年將九年一貫課綱中環境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意 圖在學校教育階段即落實環境教育的理念,其中要強調的重要意涵有:

1.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2.含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3.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更在課程目標中強調,用各種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 度,充實學生環境永續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 值觀,並在面對地區或全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 認知與技能,以建立學習者的環境行動經驗,使之成為一具有環境素養之 公民(教育部,2008)。

且從研究中也可發現環境教育雖可透過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來進

17

行,但以學校環境教育較易實施,因其實施的對象、年齡相當,而且影響 的層面較廣而深遠(汪靜明,1990),如在 19 世紀末期至 20 世紀初期,美 國植物學家 Liberty Hyde Bailey 便曾因為擔心城市的兒童會失去他們對自 然的興趣,於是從事著自然研究課程的推廣(蕭戎,2010)。

在 2008 年公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將環境教育列入重 要議題之一,其重要意涵有:

1.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2.含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3.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除此之外將融入實踐、體驗與省思的理念訂定了下列五點作為課程所 強調的目標: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 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以上五點目標;加上希望教師在設計環境教育 課程時能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的敏感度,充實學生環境 永續相關的知識,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值觀,並在面對地區或全 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認知與技能(環境課綱,

2008)。因此如何能夠讓學生瞭解進而改善地區甚至全球性的環境議題,

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便是在教學上非常重要的課題。

更進一步我國在 1987 年成立環境保護署,1990 年成立環境保護小組,

1992 年成立環境教育委員會,一步步漸進終於到 2010 年 6 月 5 日公布環 境教育法,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推沿至全體國民,我國是繼美國、巴西、

日本、南韓及菲律賓之後全世界第六個完成公布環境教育法的國家,足見 政府對於環境教育的決心,也給國民一個可依循的辦法,在環境教育法中 的內涵主要有 1.明確規範政府職責 2.鼓勵全民參加環境教育 3.環境教育多 元化創新化專業化;在此法中寫明為推動環境教育,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 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

18

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 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另外也對環境教育給予明確定義:指運用教育方法,

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 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 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