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二、 外文部分

Agrell, A., & Gustafson(1994). The team climate inventory (TCI) and group innovation: A psychometric test on a Swedish sample of work group.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67, 143-151.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95). Attributions of creativity: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4), 423.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Colorado, Boulder: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Lazenby, J., & Herron, M. (1996).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5), 1154-1184.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Bessmer, S. P. & Treffinger, D. J. (1981). Analysis of creative products:

Review and synthesi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5, 158-178.

Csikszantihalyi, M. (1990). The domain of creativity, In M. A. Runco & R.

S. Albert (Eds.), Theory of creativity, 190-212,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shing.

Dasgupta, S. (1996). Technology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chmid, B., & Goldschmid, M. L. (1972). Modular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 Service No. ED061 158.

Guilford, J. P. (1986). Creative talents: Their nature, uses and development. Buffalo,NY: Bearly Limited.

Hong, J. (1997). An explorative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ity Development in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altsounis, B., & Honeywell, L. (1980). Additional instruments useful in studying creative behavior and creative talent: Part IV.

non-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strument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56-67.

Scott, R. K. & Bruce (199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580-607.

Shalley C. E. & L. L. Gilson (2004). What leader need to know: A review of soci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can foster or hinder creativit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5, 33-53.

附 錄

附錄一 科技競賽教學模組

壹、主要概念

Amabile 在 1983,1996 年提出創造力成份模式(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理論,將創造力定義為「是一種能力,其為創新、適合、有用、正確或對工作有價 Amabile 創造力成份模式為理論基礎下,設計規劃以製造科技之設計與製作為主題 之「科技競賽教學模組」,提供學生「充分的領域相關技能教學」,「適當的創意思考 資料來源:Amabile(1996:13)

4.有效反應 與溝通

方法教學」,及「多元的教學與評量方式」,加上以能刺激創造力發揮的「問題解決 導向的科技競賽」環境來當作模組的延伸教學活動,從各角度的刺激引導教學,以 期能激發學生之科技創造力,增進學生之思考變通聯想之能力,以達生活科技教育 之教學目標。

圖 1.2 創造成份模式運用於規劃科技競賽教學模組中

貳、教學目標

此教學模組引用認知領域學習之認知精熟度階層(鄭湧涇,1994)的知曉、了解、

應用、統整四個階層,訂定出本教學模組之教學目標:

一、知曉(Knows, K):知曉製造科技領域之內涵知識與相關概念 1.知曉何謂製造科技及其內涵知識

2.認識製造科技對人類產生之影響 3.知曉何謂創意思考方法

4.知曉問題解決模式

二、了解(Understands, U):了解製造科技領域內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科技競賽教學模組

領域相關技能

社會環境 創造力相關歷程

工作動機

創造力成份模式(componential model)

充分的領域相關技能教學

適當的創意思考方法教學

多元的教學與評量方式

問題解決導向的科技競賽

1.了解各類材料的特性與用途

2.了解製造科技各類工具機械之用途與安全操作模式 3.了解製造科技於生活中的應用

4.了解創意思考方法及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的重要性與幫助性 三、應用(Applies, A):應用製造科技領域專業知識與技術進行操作推論

1.能說出各類材料之特性與常見應用方式 2.有能力對不同材料作分類

3.有能力對不同材料作加工 4.有能力操作各類工具機械

5.有能力運用創意思考方法引導自己思考出新想法

6.有能力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一步步安排問題解決步驟 四、統整(Integrates, I):統整製造科技領域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設計實作

1.有能力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解決所遭遇問題之要求 2.有能力將運用創意思考方法引導出之想法實際做出實物產品 3.有能力操作各類工具,運用不同材料組合出實際產品

4.有能力分辨出物品之製造材料與可能加工方式

参、模組結構與使用說明

一、模組教學概要圖

觀察情境 察覺問題

引導討論 確定問題

你知道所有你身上穿的、戴的、踩的、踢的,坐的,用的、拿的、看的,通通都是「製 造科技」的成果嗎?你了解它對人類造成了哪些已影響嗎?你知道現在製造科技發展的趨勢 嗎?你知道一件對人類有用的物品的設計製作需要有哪些步驟嗎?你想學會怎麼做出一個 好玩又好用的作品嗎?

針對上述問題內容規劃出可探究的問題,例如:

1.製造科技是什麼?內涵知識有哪些?對人類造成哪些影響?

2.怎樣才能設計製造出一件對人類有用的物品呢?需要學會哪些知識和技術呢?

3.有哪些技巧或知識可以幫助我「設計」並「製作」出作品呢?

1. 日常生活常見之用品其設計製造方式、材料特性、及運用範圍?(利用所學去覺察生活中隨

三、主題探討活動

Amabile 所提出的創造力成份模式(componential model) 理論中指出,創造力受 到「領域相關技能」、 「創造力相關歷程」、「工作動機」、「社會環境」等四項成分 的影響。Amabile(1983)所提出創造表現的成份架構如下表 4.1。

表 4.1 創造表現的成份架構

資料來源:Amabile(1983)

理論中的「領域相關技能」主要包含領域內的相關知識、必備的技術技能、以 及領域關聯的特殊才能等三種。在科技產品的發明或創新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具備 發明該產品的相關專業知識(即領域內的相關知識)外,更要能夠具備使用各種機具、

材料或操作各種儀器的技術能力(即必備的技術技能),且最重要的是需能夠運用活 潑的心智意象以產生不同的構思,而結合此三種要素,才能夠適切地發明出一項科 技產品(Amabile, 1983)。

因此,在此理論為基本架構下,研究者配合蔡錫濤(1993)提出之製造科技系統

表 4.2 教學概念:「領域相關技能」部分(續) (Amabile, 1983)。

而「工作動機」則主要包含對工作任務的態度、以及對執行工作任務的觀感等

並利用多元的評量方式及可充分發揮想像的主題作品創作,改變學生對於實作練習

資料來源:陳龍安(2007),湯偉君、邱美虹(1999),研究者整理

綜合前面所描述之本教學模組理論基礎(圖 1.2)、教學概念(表 4.2、4.3)、模組的

表 4.4 教學計畫安排

表 4.4 教學計畫安排(續)

表 4.4 教學計畫安排(續)

伍、延伸/進階教學活動

一、運用創造力成份模式規劃科技競賽教學模組

圖 5.1 運用創造力成份模式規劃科技競賽教學模組概念圖

對各種工具材料特性的了 解,各種材料工具的熟練 運用與搭配,製作出所想 到的各項設計。

利用所學習過之創意思考 方法,小組合作設計出與 眾不同又具功能性之設計

透過設計圖、小組活動單

,與小組遊戲競賽之方式

,從多方的角度來進行評 量,加上適當之獎勵方式

,激發學生工作動機。

提供一個能夠促進創造力 之發揮的公平社會環境,

讓學生藉由所學得的專業 知識技能,配合創意思考 方法的引導,於小組合作 下,進而激發學生科技創 造力與實作技能。

社會環境 問題解決導向的

科技競賽

工作動機 多元的教學與評量方式

創造力相關歷程 適當的創意思考方法

教學 充分的領域相關

技能教學 領域相關技能

創造成份模式 (componential model)

科技競賽教學模組 對參與科技

競賽者的影響

二、問題解決導向的科技競賽活動

表5.1科技競賽教學模組之科技競賽活動

科技競賽主題 載水卡多 ~ 載水車大競走

主題說明 以三~四人為一組,利用大會所提供的材料設計製作出一台可以承載水的車子,並由參賽同學自行操作 進行競賽測試,使其自競賽測試斜坡滑下後可以跨越障礙物並盡可能維持車上原有之承載水量。

條件說明 一、 利用大會所提供之共用工具、材料及自行攜帶之工具,設計製作出一台可以載水100cc.並能行走的車 子。

二、 所製作之車子大小不得超過30cm*30cm*30cm。

三、 製作之車子的載水裝置不能有頂蓋,以便競賽時可以直接從上方倒入100cc.的水。

四、 為公平起見,載水裝置統一由大會所提供的紙碗做為材料,禁止於載水裝置開口四周作出加高或堵塞 之裝置。

五、 競賽滑坡(下圖1.1)坡度固定為30°,坡道寬30公分,滑坡下方垂直延伸為長90公分,寬30公分的跑 道。

六、 載水車需以本身重力加速度滑動行走,並在越過障礙物(方木棒)後碰到擋板後停止,以其剩餘之水量 計算成績(車子碰到擋板才計算成績)

七、 由於載水車需在指定範圍內滑行,請注意機具的平衡與穩定,提高載水車滑行成功機率。

八、 請充分發揮創意與想像力來設計並製作本機具,除滿足功能的要求外,請注意本機具的完整、美觀、

安全與趣味性。

相關規定 競賽流程與相關規定:活動時間共 180 分鐘

一、創意發想階段:競賽開始後 30 分鐘為創意發想階段,請各小組先完成活動紀錄單(見附錄一)的填寫。

二、實際製作階段:紙筆作業階段後之 120 分鐘時間為製作時間。從多個構想中選出最理想的一個構想。依照 這個最佳構想,並運用大會現場提供或允許的工具、材料進行製作。

三、競賽階段:實際製作階段後之 30 分鐘時間為競賽測試時間。

測試程序及 相關規定

(交件前選手依此方式在試場邊測試,交件後選手依此方式正式操作並計分)

一、 參賽者自行拿著載水車於起跑線準備並以以木板擋住,待裁判將水倒入車子後,聽到哨聲才放手,過程 中禁止觸碰作品。

二、 待載水車碰到擋板後,由參賽者將作品拿起,並將剩餘之水倒進量筒中記錄成績(車子碰到擋板才計算 成績)。

三、 載水車行走過程中如有翻覆或跑出跑道之情況發生,則立即實施第二次正式測試,若再次翻覆或跑出跑 道則以0分計算。(於三分鐘測試時間內)

四、 成績計算以兩次剩餘水量加總進行計算,全部參賽組成績進行標準化,依排名進行評分。

競賽滑坡示意圖(單位:公分)

表5.1科技競賽教學模組之科技競賽活動(續)

白木線條板,30cm*8cm*0.8cm*1;密集板,30cm*20cm*0.3cm*1 塑膠瓦楞紙,30cm*20cm*1;珍珠板,30cm*20cm*1cm*1 ψ5mm之圓木棒,30cm*2;ψ3mm之竹籤,25cm*2 方木棒,1cm*1cm*30cm*2;ψ20mm之塑膠管,30cm*1

鋁片,30cm*20cm*1;3分銅釘*15;6分鐵釘*15;3分木螺釘*10

#20鐵絲,60cm*1;橡皮筋*10;氣球*3;棉線,100cm*1;紙黏土半包;吸管*3

223,2-20。

陳文典 (2000a)。教學模組。2007 年 12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phy.ntnu.edu.tw/nstsc/pdf/book2/03.pdf。

陳文典 (2000b)。教學模組表達格式各項功能解說。2007 年 12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phy.ntnu.edu.tw/nstsc/pdf/book2/2/02.pdf。

陳龍安(2007)。創造思考教學的策略與實施。2007 年 12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hceb.edu.tw/epaper/200712/look_3301.htm

蔡錫濤(1993)。製造科技系統之內涵。中學工藝教育,26(10),2-9

鄭湧涇(1994)。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生物學習進展指標(IV). 行政院國家科學

鄭湧涇(1994)。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生物學習進展指標(IV). 行政院國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