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多元文化的課程設計

多元文化課程是依據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所設計的一套課程,多元文化議題 的範圍很廣,包括族群、性別、階級、特殊性等(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

因本研究所欲研究的多元文化課程是有關族群的議題,因此以下有關課程設計的 討論皆以族群的面向來探討,包含課程目標、課程模式和課程內涵。

一、 多元文化的課程目標

多元文化教育從「多元」中看見「差異」,希望學生能藉由了解不同文化差異 的背景,從而學會欣賞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並希望學生能更進一步増能,做到「社 會行動」,以減低對不同團體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由於多元文化教育涵蓋的範圍很廣,各家學者對目標都有不同的看法,劉美 慧、陳麗華(2000)綜合各家學者的看法,將多元文化課程目標歸納如下:

(一)認知方面

1.瞭解與認同己文化 2.瞭解與支持文化多樣性

(二)情意方面 1.培養自我概念

2.消除刻板印象與偏見

(三)技能方面

1.培養群際關係能力 2.培養多元觀點 3.培養社會行動能力

4.培養適應現代民主社會的能力

本研究亦採用上述課程目標的概念,先讓學生瞭解自己以及班上其他同學的 族群文化,再學習族群關係的相關議題,以減低負面的族群關係態度,並能學習 友善的族群關係相處。至於社會行動能力的培養則較適合中高年級以上的學生,

所以在本研究的課程方案中並不採用。

另外,根據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所發布的「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十大 基本能力中與多元文化有直接相關的包括: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新

本研究的課程方案設計並根據上述所列之各領域能力指標進行編寫。

二、 多元文化的課程設計模式

要設計多元文化的課程設計,考量的面向有很多,包括課程目標、課程結構、

課程內容等等,因此,學者們便從不同的觀點提出各種不同的課程設計模式。劉 美慧、陳麗華(2000)則將這些課程設計模式區分成五種觀點,分別為課程架構、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權力擁有者和位置性,研究者整理如表 2-2。其中以 Banks 的課程改革模式最常被應用,Banks(2008)提出的課程改革模式,有四種取向(陳 枝烈等譯,2008;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

(一)貢獻模式(The Contribution Approach)

此模式保留原有的課程結構,但主張將弱勢族群的片斷文化納入課程中,包 括主流文化所認定的英雄人物、特殊節慶,以及食物、器物、舞蹈和音樂等文化 要素。

貢獻模式的優點是簡單而且容易實施,所以對於剛開始接觸多元文化課程的 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最受歡迎而且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但因內容的選擇是以主流文 化的價值判斷為標準,所以無法真正反映出弱勢族群的觀點,學生容易流於表面 的認識,無法真正了解這些文物內容對弱勢族群的意義與重要性,因此可能反而 使學生形成對弱勢族群的偏見,這是貢獻模式的缺點。

(二)附加模式(The Additive Approach)

此模式亦不變動原有的課程結構,而是在既有的課程內容中加入與之相關的 族群議題。通常是以增加一本書、一個單元或是一門課的模式來進行。內容則以 與族群相關的議題來設計,包括文化、概念、主題、觀點等。

附加模式的優點是課程容易實施,而且內容也比貢獻模式加深加廣,但因為 缺乏弱勢族群的觀點以及文化架構,所以在詮釋時仍是以主流文化的觀點來詮 釋,因此與貢獻模式一樣可能會有使學生反而形成偏見的缺點。

(三)轉型模式(The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轉型模式不同於貢獻與附加模式,只是將弱勢族群的文化添加在主流文化的 課程之中,而是在課程中納入不同族群文化的觀點,因此在調整課程的基本假設 與觀點時,必須改變原有的課程結構。

此課程模式可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文化對某一主題、議題或概念的不同觀 點,而主流文化的觀點只是其中的一種,因此有助於學生更平等地看待各種族群 文化,是比較理想的多元文化課程模式,但較不容易實施,因為課程結構需大幅 度修改,工程浩大。

(四)社會行動模式(The Social Action Approach)

社會行動模式除了包含轉換模式的內容外,並期望學生在了解不同族群文化 對某一主題、議題或概念的不同觀點之後,能進一步思索社會產生的相關問題,

討論此問題的解決方法,做出決定之後並採取行動。

此種模式可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做決定和採取社會行動的能 力,讓學生成為社會議題的參與者。但議題的選擇容易引起爭議,學生的社會行 動往往也對社會問題的實際解決幫助不大,因此實施的困難度也較高。

由於這是研究者第一次在班上實施多元文化課程,所以以附加模式的方式來 進行會比較容易。除此之外,亦參考 Grant 和 Sleeter 的人際關係模式,希望可以 透過族群議題的討論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族群態度(Grant & Sleeter, 2008)。Grant 和 Sleeter(2003)建議教師應該要讓學生了解表面的不同,如衣服、髮型、語言、

出生地等等只是個人的選擇,而非個人內在價值觀的指標,並應試圖改善在教室 和學校的人際溝通和情感。不過,由於此研究的教學對象是尚處具體運思期的低 年級學生,因此,尚無法完全使用人際關係模式進行教學。

表 2- 2 多元文化的課程模式

學者 觀點 課程模式

Banks

(1993)

課程架構 1.貢獻模式(The Contribution Approach)

2.附加模式(The Additive Approach)

3.轉型模式(The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4.社會行動模式(The Social Action Approach)

Grant &

Sleeter

(1994)

課程目標 1.特殊性與文化差異教學模式(Teaching the Exceptional and Culturally Difference)

2.人際關係模式(Human Relations)

3.單一族群研究模式(Single Groups Studies)

4.多元文化教育模式(Multicultural Education)

5. 社 會 重 建 模 式 ( Education That Is Multicultural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Gay

(1995)

課程內容 1. 基 本 能 力 模 式 ( Modifying Basic Skill Approach)

2.概念模式(Conceptual Approach)

3.主題模式(Thematic Approach)

4. 文 化 要 素 模 式 ( Cultural Components Approach)

Banks

(1994)

權力擁有者 1.權力共享模式 2.啟發優勢團體模式 花蓮師範學院

(1997)

位置性

(Positionality)

1.F模式:以居於高位者為主 2.B模式:以教育主體為主 3.M模式:混合F模式和B模式 Tetreault

(1993)

兩性 1.貢獻課程(Contribution Curriculum)

2.雙焦點課程(Bifocal Curriculum)

3.女性課程(Women Curriculum)

4.性別均衡課程(Gender-Balanced Curriculum)

Lynch 民族 1. 以 盎 格 魯 為 美 國 人 為 中 心 的 模 式

(1983) (Anglo-American centric model)

2.民族附加模式(ethnic additive model)

3.多民族的模式(multiethnic model)

4.民族國家模式 資料來源:劉美慧、陳麗華,2000;黃政傑,1993。

三、 多元文化課程的內涵

不論是哪一種模式的多元文化課程,都應以概念為課程的基本組織要素,確 定組織要素之後,必須就學生的年齡、認知發展、文化經驗等因素安排組織要素 的先後順序,再進一步組成連結課程要素的通則(gerneralization),並發展成教學 活動(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

在選擇概念的時候,必須先找出高層次的概念,這些概念可以包含許多事實 和低層次的概念(Banks, 2002)。陳麗華、劉美慧(2000)搜尋有關多元文化課程 概念的相關文獻,歸納九位學者在其著作中探討多元文化課程的概念,將之整理 成表格。此統計表格可以作為選擇多元文化課程概念的依據。另外,林明幟(1997)

根據陳麗華和 Banks 的著作,整理出以概念和通則組織減低族群偏見的學習經 驗。因研究者欲發展的多元文化課程也以族群議題為主,所以課程概念參考林明 幟(1997)和陳麗華(2000)所編寫的的概念和通則,以文化和族群關係的議題 為主軸,挑選出的概念和通則如表 2-2。

表 2- 3 多元文化課程概念與通則

核心概念 相關概念 組織通則

文化:包括行為模式、信 念系統、人工製品和人們 所 創 造 的 其 他 文 化 內 容,如科技系統等。

不 同 文 化 以 不 同 的 方 法,來達成類似的目的和 滿足人類共通的需要。

我族中心主義:每個族群 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文化 優於其他文化。

代罪羔羊、歧視 每個族群傾向於認為自 己的文化優於其他文化。

族群偏見:根據錯誤或僵 化的類化,而對某一族群 或該族群的成員不友善。

刻板化印象、歧視、代罪 羔羊、衝突

團體常常因為其族群特 質或文化差異,成為偏見 和歧視的受害者。

文化相對論:要了解一個 族群的文化,唯有從其族 群的觀點,才能掌握完整 的意義。

包容、尊重 人們常因為從其本族的 觀 點 去 評 價 他 族 的 文 化,而產生誤解。應該從 該族的觀點去了解,才能 掌握文化意義。

資料來源:引自林明幟(199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