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上學生對於族群概念的認識與理解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班上學生對於族群概念的認識與理解

在課程進行前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知道學生對於族群概念的了解程度,依據 參考資料將問題類型分為族群知覺、族群身分認同、族群行為、族群態度及族群 關係五個面向來探討。在第三節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時,會將此節的內容與教學 後的訪談做一個對照比較,以了解學生在多元族群文化課程中對族群概念的轉變。

一、 族群知覺

(一)族群分類的概念

根據附錄五可以知道,七位學生中有五位都能回答出三種以上的族群類別,

並包含自己所屬的族群身分,小賢是班上屬於文化刺激較少的學生,而他能回答 出阿美族和布農族可能是因為這兩種原住民身分在學校的活動中是比較活躍的,

其中阿美族是所有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也最常聽見的名詞;布農族對小賢來說 印象深刻可能是因為布農族的學生族群意識較強,也較常在學校的活動中進行表 演,對學生而言比較熟悉。小庭的回答則是完全跟族群概念無關,原因可能是因 為小庭之前是在外縣市屬於較都會區的地方就讀,所以族群之間的區分較不明 顯,也造成小庭對族群概念的模糊不清。

(二)族群辨識的概念

由附錄五得知,小昀和小礽會覺得跟自己上同一種本土語課程的學生就是跟 自己同一族群的人,而小成、小霖和小財則是會以使用的語言來辨別其他人與自 己的族群身分。小賢和小庭則是沒有特別的族群辨識概念,但回答的方式則很不 一樣,小賢會覺得大家都是一樣的族群,小庭則是以不知道來回答。

不過,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族群概念還沒有很完整的時候會加入自己的 想法,像是小霖會覺得小礽功課很厲害,所以覺得自己跟他是同一個族群,另一 方面,小霖雖然很清楚地知道小財的媽媽跟自己的媽媽一樣都是越南人,但是從 平時的言談觀察中發現小霖並不是很喜歡小財,所以在回答哪些人跟自己是同一 個族群的時候,他會把小財排除在外,另外給一個界線,說是因為他沒有住在山 上,所以是不同族群。

(三)族群辨識的依據

能說出不同族群之間有不一樣的地方的學生大致與能知道與自己同族群的人 一樣,像小昀、小成、小礽和小霖都是以講話方式不一樣來區分不同的族群,小 成還以「你好」來舉例說明阿美語跟國語的發音不一樣。小霖除了有提到講話不 一樣之外,對於自己和小昀的不同之處則是以男女生和身高來區分。小財、小賢 和小庭則是回答不出來,小財很清楚地表達不知道,小賢則是回答不出來,小庭 有提到行為的部分「小財常常會遲到」,但自己可能有意識到跟族群無關,所以又 馬上說不知道。

二、 族群身分認同

(一)對父親的族群身分知覺

班上學生幾乎都能回答出父親的族群身分,雖然很多都不是很確定,但是都 有回答出方向。對自己父親的族群身分比較明確的學生都是因為聽父親敘述,像 是小昀、小礽、小霖和小庭,但小礽的部分比較特別,在之後的訪談中他才修正 自己父親的族群身分。其他不能確認自己父親族群身分的學生則是以父親講的語 言來分辨自己父親的族群身分。

(二)對母親的族群身分知覺

很明確知道自己母親族群身分的有小礽、小霖和小財,其他的學生有一部分 則是因為母親的族群身分是屬於台灣社會的多數族群,沒有特別歸類到什麼族 群,所以說不出口,或是回答沒有族,像是小昀、小賢和小庭。

(三)對自己的族群身分知覺

小礽是以父母親的族群身分來辨別自己的族群身分,但當研究者繼續追問如 果父母親不同族別時的情況,小礽則回答不知道。小昀和小成是以上哪一個族群 的本土語課程來辨別自己的族群身分。

小霖和小財是以使用的語言來辨別自己的族群身分,但因為小霖和小財所面 臨的族群身分選擇比較多元複雜,所以回答的內容也比較豐富,但兩個人的取向 是不太一樣的,小霖知道爸爸是外省人,但因爸爸都是講台語,所以他會覺得自 己是台語的人,但因爸爸沒有跟他講他是越南人,所以他不覺得自己是越南人。

小財的態度則比較開放,他覺得自己會講台語是台語的人,但也覺得自己是越南 人,上本土語課程時雖然是學阿美語,但因他覺得自己不太會講阿美語,所以不 覺得自己是阿美族,但研究者進一步追問,如果會講阿美語是否會覺得自己是阿 美族,他也採取開放的態度,會覺得自己是阿美族的人。

小賢則覺得自己都沒有,因為小賢是閩南人,沒有特別提到是什麼族,所以 就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族,這個部分與相關研究相符,許多多數族群的兒童除非在 學區中有接觸到,否則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屬於哪個族群的(陳麗華、劉美慧,

1999)。小庭覺得自己是阿美族,研究者認為是因為小庭的本土語課程是學阿美語 的關係,但他自己則回答不出為什麼,也沒有想過爸爸是客家人,自己就是客家 人。

(四)知道自己的族群文化

小昀、小成和小礽都能回答出自己的族語名字,小財則是因為媽媽有告訴過 他,所以他知道自己的越南名字,叫做阿改。小昀和小成對於族群文化的認識都 是在服飾上面,小昀還特別提到噶瑪蘭的衣服有黑色和白色,小礽則知道有相關

活動,但沒有回答出是哪些活動。其他學生則沒有反應或回答不知道、沒有。這 顯示學校的本土語課程確實能協助學生保存自己的族群文化。

(五)族群身分的選擇

學生大多是基於經驗的關係做選擇,如小礽和小庭會選擇自己原來的族群身 分,小霖是因為會講台語選擇台語的(閩南人),小財因為媽媽是越南人也有接觸 過越南文化,所以選擇當越南族(越南人),小賢因為只有對阿美族比較有印象,

所以選擇阿美族。小昀則是表示都可以,小成覺得想要嘗試不一樣的身分,所以 選擇了噶瑪蘭族。

三、 族群行為

(一)使用族語

學生在家裡沒有使用族語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熟悉、怕會講錯,再加上大部分 的家長都還是使用國語和小孩溝通,使學生練習的機會又變得更少,但從訪談中 並沒有看到明顯的排斥,只要會講都還蠻願意講的。小霖和小財在家裡則是使用 閩南語溝通,但小霖的父親是外省人,不過因為社區中除了阿美語之外,閩南語 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所以閩南語反而變成小霖家中的第二語言。

(二)接觸族群文化

小昀唱了一首完整的族語歌,小霖和小財則表示媽媽有唱過越南的歌曲,其 他學生則是沒有反應或回答不知道。

(三)族群特定的文化行為

對於族群特定的文化行為,學生的回答有很多面向,小昀認為是跳舞和唱歌,

小成認為是做禮拜,甚至覺得不是阿美族的人就不能做禮拜,小礽和小財雖然是 不同族群,但都有提到會吃檳榔,只有小霖是從語言的部分來看,認為外省人都 講國語、越南人都講越南話。

四、 族群態度

(一)學習族群文化的意願

所有學生的回答都是表示願意學習,只有小成想的比較多,怕會弄到手、怕 不會做之類的,但如果會做的話就會想要做。

(二)參加族群活動的意願

所有的學生都表示願意參加,但從部分學生的回答可以知道學生並不完全了 解族群活動的意義,他們會從自己的經驗去理解,像是小成想到的是教會舉辦的 聖誕節活動會有糖果可以拿,而小財則是想到在越南參加過的接力賽、打棒球等 體育活動。

(三)願意向他人介紹族群文化或族語

有兩個學生的回答就比較負面,像是小成提到不想教小昀,而小財則是覺得 其他同學不會想要學,但在研究者追問如果他們願意學的話,小財則表示會願意 介紹。

五、 族群關係

(一)選擇族群的同伴

小庭因為還沒有形成族群類別的概念,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具 有阿美族背景的小成和小礽則都是選擇噶瑪蘭族,原因都是因為想要學習他們的 文化,這是很特別的地方,其他學生則沒有特別的偏好,表示都很喜歡。

(二)喜歡的族群

小庭一樣沒有概念所以回答不知道,小成和小礽這次則都選擇阿美族,這次 比較特別的是小昀選擇的是阿美族,因為他覺得自己會講阿美語,但後來又表示 都很喜歡,小財一開始說了自己知道的族群類別,有阿美族、布農族和噶瑪蘭族,

透過研究者引導歸納出都很喜歡。

(三)不喜歡的族群

學生幾乎都表示沒有不喜歡的族群,只有小礽基於過去的相處經驗,不喜歡 客家人,但也表示若遇到好的則會喜歡,顯示沒有特別的族群偏見。

(四)關心族群事物

所有學生皆表示會去關心,小成則更進一步談到如果是不好的就不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