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多元評量態度之意涵

本節從態度的定義、內涵探討開始;再則,根據生活課程與多元評量與之相 關文獻整理、歸納,對多元評量態度的意涵做一完整之詮釋。

一、態度的定義

態度(attitude)一詞,是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語詞,是一種廣泛抽象的概念。

中外學者們對「態度」的定義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而多數心理學家則認為它與行 為有密切相關。

國外學者的看法,早期的學者 Allport(1935)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與神經的 準備狀態,透過經驗組織起來,個人對相關事物與情境的知覺與回應,即受到其 引導性和動態性的影響;強調的是經驗的作用與行為傾向。1948 年 Krech 等人則 認為態度是:「一種和個人所處環境有關動機情緒、知覺和認識過程所組成的持久 結構」(引自時蓉華,1996)。

後來的學者 Pratkanis 和 Greenwald 在 1989 年對態度的定義:「態度是對某些 人們已有知識之對象物的評量」(楊語芸譯,1997:231)。1993 年 Mayers 表示態 度是對某人或某物的一種喜歡、不喜歡的評價反應,會在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 向性行為中表現出來(引自時蓉華,1996)。Freefmsn 對態度定義為個人對某一 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等所持之穩固的心理傾向,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 組成(引自侯玉波,2003)。Smith 和 Mackic 在 1997 年則認為態度是一種認知表 徵,包括個人對一種態度客體(自我、其他人、事件、活動或觀點)的評價,這 一表徵包括與對象有關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訊息(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

國內學者的看法,有李美枝(1979)認為態度是個人對特定對象內在信念的 評價總和。劉安彥(1986)提出態度是一個人對於四周的人、事、物等,逐漸形 成許多強烈的信念和感受,包括認知的(cognitive)、行為的(behavioral)、評鑑 的(evaluative)三種特質。林仁和(2002)則認為態度是人們對待某人、某種顴 念、某個東西的心理傾向,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成分。葉肅科(2007)

表示態度是指對於人、事、物、地、理念等情感的與評價的回應。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的看法,本研究認為態度可定義為由特定對象所引起的 有關認知、信念、情感、感受、評價、行為意向的總和,為一種持久、穩固的心 理傾向;其對象沒有限制,所處環境中的人、事、物、事件、活動或觀點等都有 可能為之。

二、態度的內涵

態度的內涵,可從其成分和特性二方面來說明:

(一)態度的成分

早期學者 Katz 和 Stotland 在 1959 年分析態度有認知的、情感的或情緒的、

行為的或意動的三個基本元素(楊語芸譯,1997:232)。李美枝(1979)認為態 度分析成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和意向(conation)三個成分。而 Mayers 在 1993 年指出態度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個維度構成(引自時蓉華,

1996);時蓉華(1996)則提出三個維度構成了知、情、意三個因素。綜合學者(李 美枝,1979;林仁和,2002;侯玉波,2003;黃天中、洪英正,1992;劉安彥,

1986)對態度內涵的分析,將態度歸納為以下三個成分並進一步解析:

1.認知成分

認知成分是指對某態度對象所有的事實、知識、理解、思想、觀點、信念所 組成,此部分是理性的,不帶個人主觀情感與情緒。

2.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由某態度對象引起的感覺和情緒反應所組成,包括喜好或厭惡、

尊敬或輕視、贊成或反對等正負面的感覺,帶有評價的意味。情感是態度中最重 要的成分,情感成分會影響認知成分,也會影響行為傾向成分。

3.行為傾向成分

行為傾向成分是指對某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所預備採取的反應、行為或行 動,不是行動本身,而是行動前的思想傾向,即所謂意向成分。

(二)態度的特性

從學者(李美枝,1979;林仁和,2002;侯玉波,2003;時蓉華,1996;張 華葆,1986;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黃天中、洪英正,1992)對態度的定義 和成分分析,可歸納出態度具有下列五項特性:

1.態度有其特定對象:態度一定有一個特定的對象,該特定對象可以是人、

事、地、物、理念、觀念、事件、活動或觀點等。

2.態度是一種內在的結構:態度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無法直接觀察可從個 體的外顯行為,如語言、表情、動作去推斷。

3.態度具有相當持久性:態度形成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態度只要包含了 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個成分時,即具有相當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而情感是態 度三個成分中最強而有力的成分,要改變個人的情感會比改變認知或行為傾向來 得困難些。

4.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態度是指個體對某態度對象反應前的心理與精神活 動狀態,並不是行動的本身,不能直接觀察,可從個人外顯行為去推測內在態度 的性質為何。

5.態度有簡單與複雜之分:人的認知系統有簡單與複雜之分別,態度含有認 知成分,因此態度也有簡單與複雜的分別。態度的複雜度視個人對該特定對象的 了解程度,以及個人的個性。

由上述可知,態度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所構成,有其特定對 象,無法直接觀察,可藉由外顯行為與語言等間接去推測。因此,態度不能直接 測量,但態度的表達卻可以間接測量,心理學家則利用個人口頭陳述或生理測量 來預測其態度。雖然態度可作為預測行為的基礎,然而行為尚受到他人、個人主 觀經驗、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故態度與行為之間並沒有絕對的一對一關係。

三、多元評量態度的意涵

研究者利用台灣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查詢有關「教師實施多元評量的態度」

之相關研究,結果沒有發現。因此,根據前述態度、多元評量、生活課程及其評 量內涵之相關探究,本研究將「多元評量態度」定義為教師在生活課程實施多元 評量時,對評量有關人、事、物及概念所持有之認知、信念、情感、感受、評價、

行為意向的總和,為一種持久和穩定的心理傾向。而人包含有學生、家長、教育 行政人員,事物則氾指評量及行政工作上的所有事情,概念則指教育測驗與評量 理論、評量技術等。由於多元評量態度的範圍廣泛,研究者選擇某些方面加以探 究,故本研究將多元評量態度的內涵包括有評量理念及內涵的認知;評量方式的 評價;評量計畫的看法。茲將三個層面分述如下:

(一)評量理念及內涵的認知

教師在課堂上實施多元評量,必須配合學科性質和教材內容進行多種方式的 評量。然而為達適性化、多元化和專業化的評量,首先教師應對多元評量的理念 與內涵有基本之認知與理解。根據前節的歸納,本研究提出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 量的評量理念及內涵有下列九項:1.評量的設計和實施與教學目標契合,與生活 經驗聯結;2.評量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三領域的學習;3.評量適應學生的個別差 異;4.評量兼顧學習的過程與結果,生活課程的評量大多時候是以形成性評量為 主;5.評量包含不同方式以呈現不同的學習結果;6.評量是師生共同合作的過程,

納入小組長、同儕評量和自評;7.評量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如能協助學生克服困 難、提升學習動機或興趣、激發自主學習、促進能力的增長;8.適當結合學習檔 案與學習成果紀錄;9.評量兼容能力與努力,兼顧質化與量化之紀錄。

謝玲華(2007)表示教師若對多元評量的理念與內涵有正確且充分的了解後,

才會體認其重要性,進而抱持肯定、積極的態度,最後轉化為實施多元評量的動 機。因此,本研究將「評量理念及內涵的認知」層面,定義為教師在生活課程實 施元評評量時,對評量理念及內涵的認識與理解。而在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之

態度中,針對上述九項評量理念及內涵的認知是其重要層面之一,故本研究將之 列入作為探討。

(二)評量方式的評價

以生活課程實施評量來說,多元評量是基本和相當重要的評量方式。然而,

教師對生活課程所採用的評量方式,常帶有個人使用習慣、主觀感受及情緒反應 等因素影響,而產生如認同與否、贊成或反對等正負面的感覺。因此,本研究將

「評量方式的評價」層面,定義為教師在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時,對所採用的 評量方式是贊同或反對等正負面感覺。

根據前節的歸納,本研究將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時,其評量方式分列有口 語評量、紙筆測驗(包含學習單、作業和習作)、檔案評量、遊戲化評量、實作評 量(包含行為量表、態度評量表、行為檢核表)五種。至於教師在生活課程實施 多元評量時,對採用這五種評量方式的評價為何?這是會影響教師對生活課程實 施多元評量的態度。因此,本研究將教師對上述五種評量方式的評價,列為教師 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態度的層面之一,來加以探討。

(三)評量計畫的看法

發展評量計畫是有效評量的先決條件。在進行評量之前,應先擬定評量計畫,

加以規範評量的具體項目、內容、方式等,如此可幫助教師思考整個評量歷程,

以提升評量的效益(王文中等人,1999b)。因此,本研究將「評量計畫的看法」

層面,定義為教師在生活課程實施元評評量時,對發展評量計畫的認同與否。

根據前節的歸納,本研究提出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的評量計畫,其步驟有 下列九項:1.在發展教學方案時,教學與評量活動一起思考;2.掌握教學目標和評 量目標的聯結;3.決定評量的範圍、方式與計分;4.建構評量項目與規準;5.編輯 評量工具;6.實施教學與評量;7.評鑑此評量;8.運用評量結果,修改教學活動與 評量;9.提出教學評量通知單。由於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之前,先行擬定評量計 畫以利進行評量及提升評量效益之看法,是會影響教師對生活課程實施多元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