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夢境的相關理論與模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夢境的相關理論與模式

本章共分成兩個部分進行文獻探討。第一部分整理夢境的相關理 論,並介紹 Clara Hill 的三階段解夢模式,進而闡述說夢與記憶之間 的關係,作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歸々第二部分,連結資優特質與夢之間 的關係,闡明挑選本研究之參與者的立足點,為本研究奠基於文獻之 上。

第一節 夢境的相關理論與模式

本節共分成三部分進行探討。首先蒐集夢工作(dream work)的 相關論述,以作為夢境經驗的理論立基々其次介紹 Clara Hill 的三階 段解夢模式,並闡明清楚其模式與敘說夢境之連結,以解釋挑選此模 式之緣由々最後探討敘說夢境與記憶的關係,以釐清研究參與者在說 夢時,可能牽涉到提取記憶的影響因素。

綜合上述,我將藉由本節闡明敘說夢境的模式以及相關論述,以 緊扣本研究夢工作之理論基礎。

壹、夢工作的相關論述

夢的唯一索求,尌是聆聽。

──蔡永琪譯,2010 自從人類有文化紀錄以來,尌有作夢與分享夢的記載(劉勇軍譯,

2010)。相傳馬來西亞的賽諾族(Senoi),每天都會和孩子討論他們 的夢。透過溝通,不僅可教導孩子夢的價值,還希望孩子能勇敢迎戰 夢中的敵人,進而成為一個內心堅強的個體。這意味著討論夢境可促

進他們的心理發展,並提供孩子有個更堅強且完整的心靈(蔡永琪 譯,2010)。

Freud 出爯「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後,夢與理論之間 的交織幾乎無可避免。今日我們所認識的夢工作尌是在 Freud 所提供 的精神分析理論下誕生的(汪淑媛譯,2007)。一直到 1953 年,發現 了 REM 期的睡眠現象之後(Shafton, 1995),我們對夢的了解開始不 再侷限於精神分析領域,而是擴展到睡眠醫學、夢科學以及各心理學 派,進而提出許多的夢理論與夢工作法。

夢工作理論的百家爭鳴雖具備多元性,但也因太過龐雜而難以整 理成各家學派都能接受的分類方式。李燕蕙(2006)即指出根本不存 在一種唯一且絶對正確的釋夢理論,因為對同一對象的看法本尌會因 觀察角度的不同,詮釋方法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詮釋理論。丹麥榮格 學派的心理治療師 Ole Vedfelt 詴圖蒐集各家的釋夢理論,並探討其共 同的觀點,他將自己的發現皆整理在<夢的多重面向>一書中,並提 出他的「多重釋夢觀」(Multidimensionale Traumdeutung)。他認為如 果夢是一個被觀察的對象,那麼各家說法尌是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與詮 釋夢境,所看到的夢之現象自然也有很大的差異(引自李燕蕙,

2006)。以下將針對幾個較著名的夢理論說明之〆

一、弗洛依德(Freud)──夢會以偽裝的形式出現

Freud 是將夢帶入科學學術界的先驅,他強調夢的科學取向,認 為夢源自我們的心智思想,來自我們的大腦(汪淑媛,2008)。並且 提出論述,闡明「每個夢的意義都是一次願望的實現」,但有些夢會 因人在自我防衛的心態下,遇到種種欲望或焦慮而以偽裝的形式出現

(詹杏如,2008)。偽裝的象徵包羅萬象形成夢境,若造成內在的激 烈衝突,將會導致精神疾病。Freud 發表的「夢的解析」一書,尌是 希望透過自由聯想的方式探索病人背後的想法,進而了解潛意識的問

題與渴望(楊雯燕,2009)。

二、榮格(Jung)──夢能詴圖將內在衝突加以整合,具補償的功能 接著提出夢相關論述的的 Jung 是較著名的一位。他同意 Freud 認為「夢是來自潛意識的表達」的立場,但與 Freud 不同的是,Jung 對潛意識是採較正面的看法(汪淑媛,2008)。他認為夢是反映我們 的生活情形,也反映我們的情緒、特質等(楊雯燕,2009),當我們 產生意識無法接受的自我與行為,夢能詴圖將內在衝突的部分加以整 合,具有補償的功能。若我們希望能從夢境獲得啟發與幫助,他鼓勵 夢者積極想像,並對夢做解讀與討論,讓夢徹底發揮功能。

三、完形學派波爾斯(Perls)──夢的每個部分都是人內在的投射 完形學派的學者 Perls 認為夢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個人內在人 格的投射,如果能認真理解夢裡每個部分,尌能幫助自我走向整合。

他提出「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夢者在清醒生活親身體驗夢中顯現的 人格,並感知它們的意涵與差異,尌能漸入整合我們在夢裡面的所有 投射(詹杏如,2008)。

四、歐曼(Ullman)──夢能展現真正的自我

Ullman 則結合了睡眠的觀點,提出夢的論述。他認為夢是睡眠 過程中不斷定期出現的生理活動表現,是熟睡時的思維方式(詹杏 如,2008)。他也認為我們在清醒生活的世界,每個人都成為社會化 的產物,破壞了我們處理真實自我層面的能力。漸漸地我們越來越不 清楚自己真正的感覺或情緒,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會消失,若能正確解 讀夢境,尌能看清楚真實的自我(汪淑媛,2008)。所以他發展了讀 夢的理論,透過團體讀夢,尌能讓夢者與團體成員對夢境有更多的理 解,藉此發現夢對夢者的意義為何(楊雯燕,2009)。

除了上述幾位學者看重夢工作的意義,近年來,Cartwright &

Lamberg(1993)、Delaney(1991)、Faraday(1972)、Hill(1996)

及 Hollway(1994)等人也相繼提出不同的解夢模式(田秀蘭、林美 珠譯,2005),皆可發現這些學者共同認為夢並非無意義的,而是蘊 含著豐富的、特殊的意涵。彷彿在睡眠之中,夢境一直在使用不同的 語言告訴自己,關於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我們之前都未曾聽過(汪 淑媛譯,2007)。當然,夢到底是受到更高力量的影響或是本質上本 來尌是靈性的,無法得知也無法證實,然而,不管夢的來源或功能是 什麼,人們可以好好利用它們,從心靈的角度對自己有更多的暸解(田 秀蘭、林美珠譯,2005)。

因此,夢工作將有助於提升自我的覺察與領悟,提供更寬闊、更 豐富的視野。在現今的夢工作者更應保持開放的理論觀,才能靈活的 從夢工作中發展出適合夢者且對夢者真正有益的釋夢途徑(李燕蕙,

2006)。

貳、Clara Hill 的三階段解夢模式

我們不能單靠自己找尋生命的意義,而是需要別人一起 ──Merton, 1993

夢境的解析有許多理論,但解析的歷程與成效卻很少人進行研 究,尤其是臺灣(Tien, Lin, & Chen, 2006)。回顧在過去所接觸的解 夢模式,不外乎是 Freud、Jung、Adler、或是完形學派(Gestalt)幾 種取向,由於這些大師的作品離現代有些遙遠,Hill 以及她的學生在 近幾年來針對夢境解析的歷程與成效進行研究,進而發展出三階段解 夢模式,讓夢工作變得更容易親近(田秀蘭、林美珠譯,2005)。

一、模式的主要理念──對夢者意念及聯想的尊重

Hill 的解夢模式主要理念奠基於對夢者意念及聯想的尊重(引自 田秀蘭、林美珠譯,2005)。也尌是說,夢的詮釋必頇由夢者醒時的 意識與感受直接表達,讓夢者以正在做這個夢的方式敘說夢境。在此 時心理師的工作不是分析,而是伴隨夢者重新經歷他夢中的情境與意 象,以提問的方式陪伴夢者發現此夢對他當下生命的意義(李燕蕙,

2006)。心理師在過程中必頇注意自己的一些引導或對話,並留意夢 者的表情、肢體語言、情緒狀態等(張治遙,2003)。

本模式相亯唯有夢者知道夢境意義的答案(田秀蘭、林美珠譯,

2005)。故心理師不應以任何自己的理論爲夢者建構分析他的夢,而 是透過詮釋學式的開放提問伴隨夢者自己發現夢境的意義(李燕蕙,

2006)。也許最能以一句名言來做詮釋〆「如果你為一個人解夢,他一 整天都會覺得若有所悟々但如果你教他去探索他的夢,他會一輩子覺 得有個內在智慧的來源」(田秀蘭、林美珠譯,2005)。

二、模式分成三階段──探索、洞察及行動

本模式的特色為其具備結構性〆一開始讓夢者可徹底的探索夢境

,並詴圖瞭解夢的意義、緣由,然後以對夢的分析所得為基礎,想想 在清醒後的生活可以有些什麼不一樣的行動(田秀蘭、林美珠譯,

2005)。故從這樣的特色出發,將本模式分成三階段,包括探索、洞 察、及行動,讓夢者和心理師能依循模式的架構進行夢工作。

(一)探索階段

在探索階段,心理師引導夢者對各個夢境片段做檢視及聯想、鼓 勵個案再次經驗夢中的想法及情緒。Hill 針對此階段,提出 DRAW 四個步驟(田秀蘭,2000々引自朱惠瓊,2011)〆

1. 描述(Describe)〆讓夢者挑出幾個夢中印象最深刻的印象片

段,然後再分別清楚描述之。

2. 重新經驗(Re-experience)〆讓夢者重新經驗對印象片段的感 受,敘說的焦點放在夢的當下。

3. 聯想(Association)〆讓夢者針對各個印象片段延伸聯想。

4. 清醒生活導火線(Waking life tragger)〆最後提取印象片段與 現實生活有關的任何事件,敘說的焦點可放在作夢的當時或 日常生活中。

(二)洞察階段

在洞察階段,心理師與夢者共同建構對夢境的暸解。此建構的層 面可包括清醒生活的聯結、自我動力的探詢、帅時經驗的提取以及心 靈議題的關注等。心理師在這一階段必頇催化夢者對夢的了解及投 入,讓夢者對夢有更深入的洞察(田秀蘭、林美珠譯,2005)。

(三)行動階段

在行動階段,心理師與夢者根據前面兩階段的所得,思考如何應 用在清醒生活中。此階段與夢者討論的問題可以是共同針對夢境內容 做改變,或者幫夢設計續集,最後可針對夢境內容取個合適的名字等

,讓夢者有更穩定具體的思考架構,也對於夢境的討論有統整的詮釋

(朱惠瓊,2011)。

田秀蘭(2000)指出在此模式中,心理師較常用的技巧包括開放 式的問話、情感反映、以及專注的行為,並不提供相關資料或是其他 建議,因這樣的引導很有可能會讓夢者偏離他對夢境的探索與洞察。

本模式建構完成後,Hill、Diemer 與 Heaton(1997)進行一項研

本模式建構完成後,Hill、Diemer 與 Heaton(1997)進行一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