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青年期(adolescence)一詞,源於拉丁文「adolescere」,原為「生長」或「生 長達於成熟」之意。青年期是個體由兒童轉變為成人的過渡階段,在這個轉變階 段,個體須脫離兒童的依賴心理,學得獨立自主,準備承接成人的社會角色。在 兒童時期,個體遭遇到問題時,多半聽從父母或師長的意見。到了青年期,個體 必須自己負責生活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對其未來生活有重大影響,如職業的 選擇、價值觀念的定向、性別角色的認同…等。面臨這些抉擇時,個體很容易經 驗到心理衝突,進而產生適應上的危機(張郁雯,1986)。以現代社會來說,大 學時代是屬於青年期後期,也是青年們進入成人社會的養成階段,未來能不能在 成人世界上適應良好,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期。

不少心理學與教育學學者都曾提出探討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的理論或研 究,例如 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大學生多半界於「青年後期」

與「成年前期」之間,這個時期剛好是個體在追尋「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的 歷程當中,他們對於自己生涯、學業、身體、心理各方面的轉變與不確定感到焦

慮,並急於想去探索自己在生命中的定位與意義。而 Marcia(1980)則修正並擴 充 Erikson 對自我認同的看法,提出「自我認同狀態」(identity status)分類架構,

以瞭解大學生自我認同的發展情形。而 Chickering(1969)則以 Erikson、Havighurst 的理論為基礎,延伸出一套大學生七向度的發展理論,被眾多大學教育與輔導工 作者運用在實務工作中。以下就 Erikson「自我認同危機理論」、Marcia「自我認 同狀態模式理論」、Chickering「大學生七向度發展模式理論」,分別探討之。

壹、Erikson 自我認同危機理論

Erikson(1963)認為人一生的發展可分為八個階段(如表 2-1 所示),亦即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Psychosocial Theory of Development),每一個階段都有危機

(crisis)產生,危機也是一種轉機(turning-point)。若能克服每階段的危機,則 會增加個體內在的能力,有助於該階段及後面階段的發展,而形成良好的健全人 格;若未能克服每個階段的危機,則會阻礙該階段與後面階段的人格發展。因此,

每一個階段危機的解決,不只影響該階段和下一階段的發展,更影響整個人格發 展的過程。所以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是一整體、互動、連續發展的歷程,

顯示個人由出生到死亡是受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的影響。茲將 Erikson 理論中人 生發展的八個階段分述如下(江南發,1991; Erikson, 1968):

一、「信任」對「不信任」期(trust vs. mistrust, 0~2 歲)

此階段發展任務是在物理世界中,透過身體的覺知、物體的認識和母親的 照顧,感受到連續性與同一性的經驗,產生信任感,進而發展出內在確信感,

以克服不信任的疑懼感,在自我力量上培養出希望(hope)的德性,顯示出對 環境的信心、對未來的樂觀和對自己的自信。

二、「自主行動」對「羞愧懷疑」期(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2~3 歲)

此階段發展任務是能夠更精確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活動、自己站立起來、凡

表 2-1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表

三、「自動自發」對「退縮內疚」期(initiative vs. guilt, 3~6 歲)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活動範圍擴大,參與各種社會遊戲,主動、好奇、觀 察、嘗試、模仿,且渴望加入成人工作,並在活動、創造、想像、扮演中瞭解 性別,發展性別角色的認同。在自我力量上產生目標(purpose)的德性,開始 有責任感、行動有方向,以克服內疚罪惡及缺少自我價值感的危機,進而能夠 堅持理想、期望成功,樂於突破競爭與困難。

四、「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期(industry vs. inferiority, 6 歲~青春期)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開始接受正式教育,願意學習做事情以及關心如何把 事情做好,透過任務工作的完成,學習紀律、毅力與勤勉精神。藉由社會體系 內合作與競爭的功能運作,在自我力量上獲得能力(competence)的德性,具 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並對各種楷模開始進行自我投射,發展出職 業角色的認同,以克服對自己參與工作不力導致的自卑、懊惱、充滿失敗感的 危機。

五、「自我認同」對「角色錯亂」期(identity vs. identity confusion, 青年期)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累積前面數個階段的發展成果,作為建造自我的材 料,將過去片面、零碎的經驗,配合自己的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望、現實 環境、未來希望等層面的覺知,形成一個完整而和諧的整體,對自己產生貼切 感,知道自己是誰,欲往何處去,也瞭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在自我力量上獲得 忠誠(fidelity)的德性,以克服對自己角色混淆的危機。

六、「友愛親密」對「孤獨疏離」期(intimacy vs. isolation, 成年期)

此階段發展任務是個體開始戀愛、結婚、建立家庭,此時自我認同感的獲 得與生產性工作上的投入,明顯地引起新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並以倫理力量來 維繫這種結合,藉由達成穩固關係的結合,獲得真正的友愛親密感,在自我力 量上獲得愛(love)的德性,才能健康地解決孤獨疏離的危機。

七、「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期(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中年期)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以充沛的精力來創造事業、增進生產、養育與教育下 一代,在自我力量上獲得照顧(care)的德性,以克服內心停滯的倦怠感,避 免工作一事無成、事業一敗塗地,身心未老而先衰,成為一個自憐自哀的人。

八、「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期(integrity vs. despair, 老年期)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回顧此生,覺得對個人、家庭與社會盡了最大心力,

問心無愧,並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足,在自我力量上獲得睿智(wisdom)的德 性,以超脫的態度來面對餘生和死亡,克服悲觀絕望的危機,去除人生的懊悔 及對死亡的恐懼。

在人生發展的八個階段中,Erikson(1968)特別重視青年期自我認同的發展 階段,因為此階段青年逐漸要邁入成人世界,而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此時 他必須要從父母、家庭的約束中釋放出來,因此,他必須根據過去的經驗,配合 目前的能力,掌握社會所提供的機會,為自己建構一個自我的價值觀以及所欲成 就的面貌,確立整個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在兒童時期的認同已經不夠引導他的行 為,他自己需要重新組織他的價值、目標和對人、事、物的關係,因而產生「我 是誰?」、「我能做什麼?」以及「我將來想做什麼?」等問題。在尋求這些問題 答案的過程中,個體將自己兒童時期的認同作選擇性的拒絕和同化,然後重新吸 收,組合成一個新形象,這個組合的歷程即是自我認同形成的歷程。

由表 2-1 中可發現,青年期的自我認同發展居於整個發展的樞紐,表中斜軸 代表人生發展的八個階段,分別以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階段的發展危機。

而中間的橫軸則表示認同危機的各個不同層面,也表示認同危機與其他不同階段 危機間的關係。若把認同危機視為「核心衝突」,那麼這個核心衝突就包含了七 個「局部衝突」,這些局部衝突分別是兒童期四階段與成人期三階段中核心衝突 的影子(Gallatin, 1975)。個體唯有成功解決這七個局部衝突,方能建立穩定的認

同感。茲將自我認同危機的七個層面分述如下(林秀玲,1990; Erikson, 1968;

Gallatin, 1975):

一、「時間透視」與「時間混淆」(time perspective vs. time confusion)

個人對現在及未來生活能瞭解且有計畫者,表示其人格成熟、認同順利。

反之,若只回憶過去且對將來毫無計畫者,則表示自我認同尚未形成。這個局 部衝突與人生第一階段「信任對不信任」的危機有關,具有信任感之人格特徵 者能發展出時間透視感;反之,不具信任感之人格特徵者將產生時間混淆。

二、「自我確認」與「自我意識」(self-certainty vs. self-consciousness)

個人能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現在與未來有信心者,表示其人格成熟、認同順 利。反之,對自己一切持懷疑態度而形成過度自我意識者,則表示自我認同尚 未形成。這個局部衝突與人生第二階段「自主行動對羞愧懷疑」的危機有關,

青年自我意識喚起早期羞愧懷疑經驗,早期自主特性將有助於青年期的自我認 同。

三、「角色嘗試」與「角色固著」(role experimentation vs. role fixation)

個人若喜好嘗試接受社會所賦予的不同角色,且盡心盡力完成角色應有的 任務者,表示其人格成熟、認同順利。反之,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過分消極、

固著者,則表示自我認同尚未形成。這個局部衝突與人生第三階段「自動自發 對退縮內疚」的危機有關,早期的內疚感使個人內在充滿自我限制,而不敢進 行角色嘗試。

四、「職業意願」與「工作無力」(apprenticeship vs. work paralysis)

個人若熱愛自己的工作且能對未來職業預做準備者,表示其人格成熟、認 同順利。反之,對工作缺乏興趣且又不瞭解職業的抉擇者,則表示自我認同尚 未形成。這個局部衝突與人生第四階段「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的危機有關,

兒童期勤勉的特質使青年職業學習較為活躍,職業意願也較強;而兒童期的自

卑感往往是青年工作無力感之根源。

五、「性別分化」與「性別混淆」(sexual polarization vs. bisexual confusion)

個人對性別角色認同且與社會規範趨於一致者,表示其人格成熟、認同順 利。反之,對自身性別持退縮或否認態度者,則表示自我認同尚未形成。這個 局部衝突與人生第六階段「友愛親密對孤獨疏離」的危機有關,青年對自己男 性特質或女性特質感到混淆或沒有信心,很容易從兩性交往中退縮孤立或產生 同性戀的偏差,或只投入肉體親密,無法建立心理親密的人際關係。

六、「主從分際」與「權威混淆」(leadership and followship vs. authority confusion)

個人在與人交往互動中,能認識自己和別人,且適當扮演領導者或跟隨者

個人在與人交往互動中,能認識自己和別人,且適當扮演領導者或跟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