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壓力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壓力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充斥著無形的壓力,壓力對人而言有其正面價值,也 有其負面影響,為了維持個體身心的健康及發揮個體正常功能的運作,人人均應 對生活壓力有正確的認識。本節就「生活壓力的定義」、「生活壓力的理論模式」、

「生活壓力的測量」、「生活壓力的來源」、「大學生生活壓力的來源」、「背景變項 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分別說明如下:

壹、生活壓力的定義

在今日資訊快速、價值多元的社會中,人們每天都經歷著不同形式的壓力,

壓力儼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種經驗。Selye(1956)認為「壓力 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日常活動的產物」,由於人類生活的複雜化,其所承 受的壓力也隨之日益升高。

長久以來,學者們因研究領域與研究重點的不同,對於壓力一詞的界定,至 今仍是眾說紛紜。Lazarus 和 Folkman(1984)認為壓力可分為三類:(1)壓力為 外在的刺激變項;(2)壓力為有機體體內的反應狀態;(3)壓力為個體與環境間 的某種關係狀態。張春興(1991)認為壓力在心理學上有三種解釋:(1)壓力為 環境中某種客觀存在具有威脅性的刺激;(2)壓力為某種具有威脅性的刺激引起 的一種反應組型;(3)壓力為刺激與反應的交互關係。上述兩種壓力的分類方法 實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 不 外 乎 將 壓 力 的 定 義 分 為 下 列 三 種 取 向 :( 1 ) 刺 激

(stimulus-based)取向;(2)反應(response-based)取向;(3)互動(interactional)

取向。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刺激取向

刺激取向的觀點(如圖 2-1 所示)把壓力視為環境的刺激,強調內在事件,

如飢餓、冷熱;以及外在事件,如離婚、爭吵、車禍等心理與環境變化對個體 的影響。此觀點亦認為外界的刺激施加於個體會造成生理上的反應,故視壓力 為自變項,而緊張為依變項(Feuerstein, Labbe, & Kuczmierczyk, 1986)。

圖 2-1 刺激取向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Feuerstein、Labbe 和 Kuczmierczyk(1986:125)。

刺激取向的觀點乃奠基於工程學。Derogatis(1982)提出工學模式的基本 論述:每一個體先天具有抵抗環境壓力的能力,當所經歷的壓力累積到某一容 忍值,個體的功能便開始衰退。Cox(1978)指出,雖然以工學模式解釋人類 壓力的現象過於簡化,但刺激取向的學者卻經常使用此模式來類比。

其他以刺激取向來定義壓力的學者,包括:

Brown(1974)認為壓力是指對個體具有威脅的事件,或直接威脅維生功 能,或妨礙應變能力的事件,這些事件並非對所有人都產生相同的結果。

Burke 和 Weir(1980)認為壓力是一種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內、外在負向刺 激。

McLean(1980)認為壓力是一股來自外界的力量,一旦形成會對個人產生 嚴重的災禍,進而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

藍采風(1986)認為壓力是某種情境下,個人受到某程度或種類的威脅。

趙傑夫(1988)認為壓力是外在、客觀環境或事件對個體的要求,促使個 環 境

壓 力 刺 激

個 人 緊 張 反 應

體知覺其能力與環境之間的要求無法達到平衡。

周天賜(1991)認為壓力是一種外在刺激,當其超過個體容忍度會造成個 體焦慮或逃避。

綜合上述,就刺激取向而言,壓力是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包括內外在生活 事件。當個體遇到這些刺激事件,生活便會失去平衡,個體為了恢復原有的適 應狀態,必須花費精神和體力去再適應。

二、反應取向

反應取向的觀點(如圖 2-2 所示)認為壓力是個體對環境刺激所產生整體 性的反應,因此把壓力視為依變項來研究(Feuerstein, Labbe, & Kuczmierczyk, 1986)。

圖 2-2 反應取向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Feuerstein、Labbe 和 Kuczmierczyk(1986:124)。

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 Selye(1956)的壓力理論。他認為壓力是身體在 各種要求下所產生的非特殊化反應(nonspecific response)。不論壓力來源是物 理的或化學的,心理社會的或生理的,正向的或負向的,愉快的或不愉快的,

皆可能引起個體相似的心理和生理反應。Selye(1979)將此反應歷程稱為「一 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其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 階段(如圖 2-3 所示):

環 境 壓力源 刺 激

個 人 壓 力 反 應

心理壓力

生理壓力

(一)警覺反應期(stage of alarm reaction)

指個體暴露於不適應的刺激環境下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此階段又可分為 二部分:

1.震驚期(shock phase)

指對於有害的刺激來源最初與立即的反應,並出現不同的傷害信號,

如心悸亢進、肌肉張力喪失、體溫和血壓降低等。

2.反震驚期(countershock phase)

指個體運用防衛力量以圖復原,此時腎上腺皮質擴大,且腎上腺皮質 激素分泌增加。

(二)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

指個體完全適應壓力源,並使徵候改善或消失,但卻同時減少對其他 刺激的抵抗。

(三)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

由於個體的適應能力有限,若個體無法有效因應壓力,或壓力持續出 現,個體能量一直耗損,將導致生病,甚至死亡。

圖 2-3 Selye 壓力反應之 GAS 理論 資料來源:出自 Selye(1979:16)。

正常抵抗層次

低 警覺反應期

抗 拒 期

耗 竭 期

其他以刺激取向來定義壓力的學者,包括:

Fineman(1979)認為壓力是高度焦慮經驗的一種心理狀態。

Miller(1981)認為壓力是外界環境輸入過多的情報量,以致耗費了個體 系統的能量,而使其系統無法負荷所產生的狀態。

Kaplan 和 Stein(1984)認為壓力是一種個體知覺環境要求具威脅性,而引 發生理及心理緊張的狀態。

俞筱鈞(1987)認為壓力是任何引起身體及情緒不愉快的反應。

張春興(1989)認為壓力是個體在心理上或生理上感受到威脅所產生的一 種緊張狀態。這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程一民(1996)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刺激事件時,個人評估此一關係對他 造成負荷或對資源無法應付且危及個人福祉及身心健康的反應。

根據以上論述,就反應取向而言,壓力是一種反應狀態,是個體面臨外在 刺激的情境時,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到威脅,並對此不適感有所反應的一種身心 緊張狀態。

三、互動取向

互動取向的觀點(如圖 2-4 所示)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經過個 體主觀認知過程,產生心理上的威脅和生理上的激動現象,是個體與環境互動 的結果。

在互動取向壓力模式中,Cox(1978)認為壓力是一種個人與環境互動過 程中複雜的動態系統,系統中回饋因素尤為重要。整個系統分為五個階段,茲 說明如下:

(一)壓力源的覺知:瞭解壓力的來源。

(二)應對能力的覺知:瞭解個人的因應能力。

(三)評估與因應:瞭解壓力來源與因應能力不平衡時,會產生壓力。

(四)因應結果:因應反應有正向(positive)和負向(negative),若個體預 期無法應付,仍然產生壓力。

(五)回饋再評估:在壓力系統中每一階段皆有回饋路線,回饋能有效改變 這些階段的結果。有效的因應策略可以改變壓力的性質;無效或不適當的因 應策略會延長或提高壓力的症狀。

圖 2-4 互動取向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Cox(1978:20)。

其他以互動取向來定義壓力的學者,包括:

不平衡=壓力

情緒經驗 壓力反應

認知反應 行為反應

心理反應 生理反應

實際能力

知覺能力

實際要求

知覺要求 認知評估

8

Martin 和 Schermerhom(1983)認為壓力是個人對環境中的要求、限制及 機會,所產生的主觀知覺,進而引發正向或負向的反應狀態。

Lazarus 和 Folman(1984)認為壓力不僅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反應。若 將壓力視為外在刺激事件,則偏重環境因素;若將壓力視為個人反應,則又偏 重個人因素。因此,他們認為壓力是個人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Greenberg 和 Baron(1997)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外界要求時,在情緒、認 知和生理三方面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

林幸台(1986)認為壓力不僅與個人生理上的反應有關,且涉及心理上的 反應,尤其個人對該情境的認知及投入程度更具重要性。

吳英璋(1994)認為壓力是一種與個人主觀知覺有關的現象,其導源於生 活變動對個體的「要求」及其相對應的「因應能力」兩者間之比較。若「要求」

與「因應」兩者間呈現不平衡狀態時,壓力情緒與壓力反應將隨之而起。

葉重新(1995)認為壓力是衝擊個人內外的一種刺激,是個人對內外環境 事件產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反應,也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根據以上論述,就互動取向而言,壓力是一種互動狀態。當個體面臨壓力 情境時,對於情境是否有傷害、威脅、挑戰等性質予以辨別,並評估自己因應 資源與環境要求能否達成平衡。若個體認為威脅很大且無法處理,將感受到很 大的壓力;反之,若壓力情境不構成威脅,則不會覺得有壓力。

綜合上述,刺激取向的觀點,著重以客觀標準來測量壓力,但忽略個人對生 活事件主觀認知感受的重要性及影響。反應取向的觀點,則會忽略壓力的來源與 個人認知的層面。互動取向觀點,則綜合了刺激與反應兩個取向的觀點,視壓力 為個體「認知」到環境的刺激超過個人「因應能力」而產生的一個過程,是較為 周延的觀點。

本研究採用互動取向的壓力定義,將生活壓力定義為:在日常生活中,個體

感受到內在個人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對自我表現的要求,經主觀評估自己的能力 和因應的資源,自覺無法達成而形成一種被壓迫的感受,進而引發身體上、認知 上、情緒上和行為上的連鎖反應。而生活壓力又可分為客觀生活壓力(日常生活 壓力事件)和主觀生活壓力(個體知覺生活壓力的困擾程度)兩類。

貳、生活壓力的理論模式

有關生活壓力的理論研究,傳統上大多從生物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探 討,由於學者們研究角度的不同,理論架構難免有些差異,但大致可分為「生物

有關生活壓力的理論研究,傳統上大多從生物學與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探 討,由於學者們研究角度的不同,理論架構難免有些差異,但大致可分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