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失智症家庭照顧者

照顧者將自己的時間和生命,換取被照顧者的時間和生命。

(曾薔霓、王正,2001)

當我先生得了阿茲海默症,我的人生隨著他的人生一起結束了,

我必須放棄我愛的工作來照顧我愛的人。我的工作是一天8 小時,

而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是一天24 小時,沒有下班的時間。

(Alzheimer Europe, 2006)

壹、照顧的圖像

傳統社會中,家庭擔負照顧弱勢成員的角色,親人間的互賴與互助,是人生 階段生老病死過程中自然而普遍的現象。「家庭照顧」(family caregiving)通常意 指提供超乎尋常(extraordinary)的照顧,包括長期持續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 錢,照顧工作是令人不愉快、不舒服的,並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及生理上的耗竭

(Schulz & Martire, 2004),是照顧者無償照顧因疾病、衰弱、障礙失能而需協助 的家人、伴侶、朋友、鄰居(Eurocarers, 2009)。誠如 Schulz & Martire(2004)所 指,家庭照顧並非新的現象,然而近半個世紀以來,投入照顧的人數、照顧期間、

照顧工作的面向已然改變,照顧工作往往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照顧者也不斷被 要求提供類似專業服務人員所執行的複雜性任務。Keck & Saraceno(2009)認為,

家庭照顧者因身為家庭成員,長久以來未被正式認可,直到近年來因人口老化及 婦女勞動參與率增加,衰弱老人的照顧才成為政策議題(引自Eurocarers, 2009)。

國內外針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研究調查,可讓我們一窺照顧者的圖像。Wang, Shyu, Tsai, Yang, & Yao(2013)研究台灣 176 名失智症者主要照顧者發現,照顧者 平均年齡51.6 歲,平均照顧時間 3.3 年,平均每周照顧 31.1 小時,39.8%有全職工 作,10.8%為兼職工作,而受照顧者平均年齡 78.7 歲,罹患失智症時間為平均 4 年。另外,隨著照顧者年齡的增長,例如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邁入65 歲老年人口 之林,老人照顧老老人是日漸普遍遭遇的難題,若照顧的是失智症者則更加困難。

Black et al.(2010)研究 221 名照顧阿茲海默症父母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其中 35%

表示成為老人照顧者之後,自身健康狀況變差,因照顧負荷而來的情緒症狀加劇,

71%表示工作受到干擾,14%被迫提早退休或辭職,50%利用休假時間來照顧老 人,50%感到工作與照顧的時間衝突。

相關研究皆指出,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日常照顧工作更是辛勞而充滿困難 的。重度失智症、有干擾行為、有遊走跌倒的風險者等,歸類為需密集照顧(intensive care needs)(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3),其照顧需求遠超過其他疾病。

相較於其他照顧者,失智症照顧者花費較多時間照顧,自陳面臨較多的工作困難、

壓力及身心健康問題、家庭衝突,且休閒時間較少(Molinari, 2006)。Schulz &

Martire(2004)同樣指出,相較於照顧身體失能(physically-impaired)老人的家 庭照顧者,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需提供更多的照顧、照顧壓力更大,需放棄休假 及個人興趣、與家人相處時間減少、面臨較多工作上的困難。此外特別的是,失 智症者發病早期的照顧需求不易界定,且其照顧需求是隨著時間而加劇,從工具 性日常生活功能(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ig, IADL)的協助,如:家務 協助、財務協助等,到洗澡、穿衣、如廁、進食等個人日常生活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ig, ADL)的照顧,再到密集的監督看顧(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3)。照顧者隨患者病程處理不同的照顧任務,在失智症初期,主要是學習了解 失智症相關知識、規劃未來需求、提供監督、安排法律財務及家務;在失智症中 期,則為處理家務、安排醫療及個人照顧、確保環境安全,協助工具性日常生活 功能並增加日常生活功能的監督和協助,以及使用醫療器具進行供氧、管灌、注 射等;到失智症晚期,患者則完全依賴照顧者協助日常生活需求(Ostwald, 2006),

照顧者所需從事的照顧工作相當繁重而複雜,且需隨著病程投入更多的時間心力。

失智症的照顧十分困難,需照顧者付出時間、精力與體力,而隨著病程的緩 慢發展,照顧者往往照顧多年且長期處於高度壓力,長久無法休息的不間斷照顧 造成慢性疲勞,更使得這些壓力不斷升高(WHO, 2012: 71)。鄭秀容、曾月霞(2008)

研究發現,失智症家屬平均每日照顧時數為15.9 小時,而長達 17-24 小時者多達 55.6%。Ostwald(2006)即以「照顧者警覺」(caregiver vigilance)描述失智症照 顧者需隨時處於監督、預判、處理干擾行為、進行保護的角色狀態。另外,照顧 者除需因應處理來自失智症者照顧需求等主要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尚可能 會面臨次要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亦即,與受照顧者的關係變差、與其他家 庭成員的衝突(照顧責任之分擔及安排)、工作相關的困難等(Schulz & Martire, 2004)。伍碧濤(2006)研究發現,家庭中出現一位失智症患者,將會使原本家庭 成員的關係發生改變,有時會因此而產生家庭衝突。失智症中期症狀如躁動、失 禁、衣著不當、蓬頭垢面等,會讓家人感到困窘,因此照顧者和患者會自我孤立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2)。照顧工作會阻礙照顧者參與有酬的勞動 市場,照顧者因從未參與勞動市場或僅從事兼職或間歇性就業,而被排除於社會 安全給付之外,形成經濟上的依賴性及脆弱性(呂寶靜,2001)。

貳、照顧負荷

發展「照顧者負荷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的先驅學者 Steven Zarit,

直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照顧者為「隱形的受害者」(hidden victim),他認為没有其 他疾病像阿茲海默症一樣,帶給照顧者如此沈重的負荷(Zarit et al., 1985;引自湯 麗玉,1991)。照顧者負荷(caregiver burden)是指照顧者日常照顧中所經驗的各 種困境(Molinari, 2006)。Sorensen, King, & Pinquart(2006)認為照顧負荷是因提 供照顧所產生之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各層面的影響,可區分為客觀負荷(objective burden):需處理自身生理、認知、行為方面的改變,以及主觀負荷(subjective burden):負向情緒反應如:擔心、焦慮、生氣、挫折、疲憊感、哀傷和失落。

照顧失智老人則比照顧非失智老人多了4 項壓力:(1)患者的認知及溝通能力 逐漸退化且不可逆,(2)生活功能及身體功能逐步下降,(3)病程約 4 至 20 年,逐步 退化,每年呈現新的、比前一年更大的壓力,(4)隨著病情發展,照顧者的社交互 動漸減少,造成照顧者的社交隔離(Zandi, 1990;引自湯麗玉、葉炳強、陳良娟、

謝碧容,2000)。Zarit, Reever, & Bach-Peterson(1980)發展的「負荷量表」(Burden Inventory)是最常用於評估照顧負荷的工具,大量相關研究運用該量表進行研究並 指出,失智症照顧者因照顧付出的代價,包括:(1)心理方面:生氣、憂鬱、罪惡,

(2)生理方面:慢性疲勞,(3)社會方面:家庭衝突、疏離,(4)職業方面:失業(Molinari, 2006)。Alfonso et al.(2010)認為,照顧失智症病患不但勞心勞力,也伴隨情緒壓 力、體力耗竭及壓抑性敵意(suppressed hostility),照顧者也易感到社會孤立(social isolated)。照顧者的壓力隨著受照顧者依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會有生氣、悲 傷、孤寂、悔恨等情緒,大部分照顧者的健康及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相關的照 顧負荷包括:處理干擾行為、照料生理需求、隨時待命,對照顧者的影響包括:

憂鬱及焦慮感提升、精神藥物使用增加、生理健康下降、免疫功能缺乏、高死亡 率(Light et al., 1994;引自 Hellman, 2006)。Mahoney, Regan, Katona, & Livingston

(2005)研究阿茲海默症者的照顧者,發現其中很高比率的照顧者出現焦慮與憂 鬱的症狀。

湯麗玉(1991)整理國外失智症相關研究指出,照顧者負荷是指失智症家屬 所經歷到生理、心理、社會、情緒、經濟等層面問題,生理負荷如:睡眠不足、

胃腸不適、頭痛、疲累;情緒負荷如:因被束縛或無人幫忙而生氣、覺得病人已 成陌生人而憂傷、照顧病人受挫而沮喪憂鬱;社會負荷如:社交機會及娛樂活動 減少、從社會網絡中隔離;經濟負荷如:因照顧而影響工作、需辭去工作或請假。

程少筱(2005)訪談失智症家屬發現,家屬除生理、心理情緒方面的負荷之外,

在社會方面的負荷反應則如:縮減社會活動、外出時亦擔心個案在家的狀況、忽 略與其他家庭成員的相處、照顧責任的分配影響親友間的關係等。湯麗玉、葉炳 強、陳良娟、謝碧容(2000)認為,照顧失智老人對整個家庭系統造成衝擊,照 顧者面臨多重角色之衝突、家人照顧責任分擔之糾葛,終致身心俱疲。

陳昱名(2004)研究發現,患者罹患失智症越久、照顧者照顧時間越長、照 顧者每天花費於照顧患者的時間越多、患者之日常功能越差、患者之行為情緒問

題越嚴重時,照顧者之照顧負荷越重。湯麗玉(1991)指出,照顧者認為照顧失 智症患者最困難的包括:病人大小便失禁、溝通困難、不合作、罵人、半夜不睡 干擾他人、情緒躁動不安、身體清潔及翻身問題、容易出事或迷路、就醫困難、

重覆問問題、無法預測病程進展,這些照顧問題使照顧者本身遭遇多重困擾包括:

無力感、受束縛感、耐心及愛心不足、個人情緒的控制、親友的不諒解、家庭生 活秩序大亂;病人行為障礙愈多,照顧者在社會羞恥層面(對病人的行為感到羞 恥)的負荷也愈重。

參、服務需求

鄭秀容、曾月霞(2008)針對醫院門診失智症患者的 108 位主要家屬照顧者 進行調查發現,最多照顧者感到有需求的項目為:有人提供照顧的知識與技巧、

有人照顧病患讓家屬有時間辦事情、有人照顧病患以讓家屬喘口氣、有相同照顧 經驗的人在一起分享、提供醫療費用補助、支持團體聚會,並建議專業團體應優 先提供家屬有高度需求但未被滿足之項目,包括:及時提供失智照顧的知識與技 巧、舉辦支持團體、提供喘息服務。陳昱名(2004)研究顯示,多數照顧者需要 家庭成員間的肯定與支持鼓勵,在正式服務的需求以喘息服務最高、次為居家服 務及失智症諮詢。林敬程(2000)以量化研究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的服務需求,

研究結果為資訊層面及經濟層面需求最高,心理層面及喘息服務需求較低,在職

研究結果為資訊層面及經濟層面需求最高,心理層面及喘息服務需求較低,在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