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好」共時語義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好」共時語義的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探討語義相關概念,包括各語義間關係的界 定、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其次,進一步探討「好」語義相關文獻研究,最 後小結本節探討。

一、 相關理論概念

相關理論概念主要包括探討語義間的關係,包括多義說、抽象說和同 音詞。其次為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之概念釐清。此兩部分概念的釐清,有助 於「好」在共時平面上語義文獻的探究。

(一)多義說、抽象說與同音詞

根據Sweester(1986:528)的說明,其認為辨別一個字或詞語義間的關係 有兩種,一為「多義說」(polysemy)16,另一為「抽象說」(abstraction)17, 而此分類僅適用於非同音詞的例子。Biq[畢永峨](1994:79)亦採 Sweester(1986:528)的說法,其提出以多義說處理「也」語義之間的聯繫較 為妥當,雖然使用抽象分析法,可以捉住「也」的核心意義,然而,「也」

的用法從命題發展至認知世界,甚至到言語行為層次上,在言語行為層面 上,即使確定語用參數,也不一定可從核心意義來預測所衍生的語義,Biq

[畢永峨]認為這些不同的用法的聯繫以語義擴展機制來解釋較為妥當,即 某個用法為基本意義,其餘用法均由該用法擴展而來,即Biq[畢永峨]主 張以「多義說」來處理「也」的語義較為適當。

除了「多義」和「抽象」兩種語義關係之外,各個「好」之間的語義 關聯尚有另一推測,即無語義上的聯繫,只是語音上同音而已。根據Saeed

(1997,2003:63)說明同音詞(homonym)的定義為:語義上毫無相關 的同音字詞18。換言之,同音詞即同音異義,只有語音上的關係。因此,「好」

16 原文定義:Polysemy refers to a grouping of related but distinct senses of a single lexical item; often there is an observable direc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es, one be more central than, or prior to, others.(Sweester1986:528)

17 原文定義:Such a situation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broad enough in meaning to apply to many different surface referents, or which happens to have many different pragmatically predictable uses.(Sweester1986:528)

18 原文為:Homonyms are unrelated senses of the same phonological word.(Saeed 1997,2003:63)

一詞包含多種語義,語義之間是否有關聯呢?是否僅恰巧同音,語義上毫無 關係,抑或語義間相互聯繫,若相互聯繫,那麼聯繫情況為何?是屬「抽象 說」有個核心語義,其餘為語境變體,抑或屬「多義說」,即這些語義之中 有一為基本義,由此義派生出其他用法?本文將於此節和下一節分別探討

「好」的共時和歷時語義文獻,界定本文解釋「好」各用法間關聯的基礎。

(二)詞彙意義與語法意義

探討語法功能時,首先可把詞分為實詞(content word)與虛詞(function word),實詞能充當句子成分,具有實在的詞彙意義(lexical meaning),而 虛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主要表達各種語法意義(grammatical meaning)。

換言之,實詞為實義詞,虛詞是功能詞,主要表示語法意義。詞彙意義為實 詞所擁有之具體意義,語法意義通常由虛詞來承擔(劉月華等 2006: 4-5,

錢乃榮2002: 165,邵敬敏 2007: 173 & 182),而詞彙意義可分為概念意義和 附加色彩,附加色彩部分為具體情境中產生「言外之意」或特定效果,此言 外之意和特定效果為語用義(陳滿華2007: 142-143),如下圖所示:

圖 二-2 詞義的分類(陳滿華 2007:142)

綜合以上對於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定義,「好」各語義用法中,除複句中 的「好」屬語法意義,其他語義則屬詞彙意義。下文將以「好」的共時語義 研究為主軸加以探討前人研究。

詞性句法功能等

形象、感情、風格色彩

概念意義 附加色彩

詞義

詞彙意義 語法意義

二、 「好」共時語義文獻研究

「好」的語義文獻,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共時(synchronic)平面 的討論,另一是歷時(diachronic)的語義演變,本節以共時探討為主,歷 時語義研究於下一節探討。探討「好」語義文獻時,本文以呂叔湘(1980,

2004)與《現代漢語詞典》(1978,2005)的語義分析為本,並參照其他學 者的研究。

(一)「好」表「完成或達到完善的地步」

根據呂叔湘(1980,2004:256-257)、《現代漢語詞典》(1978,2005:

543)與本文第二章第一節詞性文獻探討,「好」為狀態動詞時的語義包括「優 點多的、令人滿意的」、「健康」、「友愛」、「合宜、妥當」等,「好」為變化 動詞時表「病癒」和「完成(或達到完善地步)」。其中關於「好」表「完成 或達到完善的地步」,此語義較為複雜,本文以莊舒文(2002)、陳怡靜

(2004)、徐芝穎(2005)和陳忠(2008)的研究為基礎,探討如下。

莊舒文(2002:102)認為動詞後置成分「好」有兩個語義,一為表動 作的完成,屬時相(phase),揭示著動詞時間結構上的終點。其可與表「完 成」的「完」互換,例(28):

(28) 那個房間你打掃好了嗎?

=那個房間你打掃完了嗎? (莊舒文 2002:103)

二為表動作結果達到預期目標或有好結果之意,不可與表完成的「完」互換,

此屬結果補語,如例(29)。

(29) A:你父親的病治得怎麼樣?

B:治好了。/*治完了。 (同上)

陳怡靜(2004:38-39)則認為「好」為時相,除了有「完成」的語義,還 隱含「預期中的完善、美好」之義,故與之連用的動詞須含有動作程度的優 劣性。因此,如「吃」就不可與「好」連用,如下例(30),因「吃」不具 有優劣性,其僅可與表完成之「完」連用,如下例(31)。

(30) ?我吃好飯,就去找你。

(31) 我吃完飯,就去找你。 (陳怡靜 2004:39)

徐芝穎(2005:30-40)綜合莊舒文和陳怡靜之研究結果,徐認為「好」有

兩個範疇,一表時相,二則屬「表動作達成的結果語」,且其提出「好」的 語義成分有三,包括[+完結]、[+ 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意圖]等,其 依此三語義成分依序舉例如(32)至(34)。

(32) 饅頭蒸好了嗎? (徐芝穎 2005:35)

(33) 魯班把所有工具都修好了。(原劉月華等1996 例句) (同上 2005:36)

(34) ?他故意把那些菜都吃好了。 (同上 2005:39)

[+ 完結]指動作完成,[+ 達到預期的目標]指動作完成後所產生的結果 評價,[-意圖]則為「好」不得表示[意圖]之義。本文認為例(32)中 的「好」不可與「完」互換,若與「完」互換,語義則與使用「好」時不同,

「蒸好了」表示饅頭皆蒸熟了,「蒸完了」表示尚未蒸過的饅頭都沒了。

陳忠(2008:121-122,128)提出「V 好了」和「V 完了」皆表動作的 終結點,「V 好了」著眼於終結點是否完備,突顯「某狀態在某時點的頓變」,

類似「簡括掃瞄」(summary scanning),而「V 完了」則是著眼於「漸進性」,

為一「漸進性終結」。前者較著重「整體性」,後者較著重「漸進性」,類似

「漸次掃瞄」(sequential scanning)。陳以「*這把椅子擺完了」驗證「完」的 漸進性,此例句若改為「這些椅子擺完了」便合語法,而「好」則不受此限 制,「這把椅子擺好了」和「這些椅子擺好了」皆合語法。換言之,陳指出「好」

與「完」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前者著眼於事件完成的「整體性」,後者則著重 於事件完成的「漸進性」。

莊舒文(2002)、陳怡靜(2004)和徐芝穎(2005)的研究均以「好」

表「完成」為時相,而「好」表「完成且達美善地步」為結果補語,本文認 為此分類不能完全分析動後「好」的分類,本文認為動後「好」有三類,一 表「完成(或隱含結果美善)」為時相,可與「完」互換,如上例(28)「

個房間你打掃好了嗎?」。一類表「完成且結果美善」,為動後補語,不可與「完」

互換,若互換,語義則產生了變化或不合語法。再者,其不僅表「完成」亦 包含「結果美善」的語義,尚未完全虛化為時相,如例(33)「魯班把所有工

具都修好了」。另外,尚有一類為「好」表「優點多的、令人滿意的或達美善

地步」為動後補語19,如「他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

19 劉月華等(2001,2006:596-597)說明用「得」連接的表示動作的結果狀態的補語,主要對動 作或動作的結果進行描寫,為情態補語。如「他唱得好嗎」的「好」即為情態補語。

上述三類動詞後的「好」中,前兩類的「好」由兩個「局面」所形成,

即由變化前和變化後兩個局面所組成(吳凌非2002:24-25),「好」則揭示 著完成前後的不同狀態。其中表「時相」的「好」,本文認為其語義不一定 包含「表達美善」,但常隱含美善(陳怡靜 2004),而位於動詞後為補語的

「好」,表「完成且達至結果美善」和「優點多的、令人滿意的或達美善地 步」則一定包含「美善」語義,如此可看出表「時相」的「好」已慢慢失落 了表美好的語義,下文將由「好」與「完」之對比進一步說明「好」為時相 的特性。

「好」與「完」的研究,並非本文主要著墨的論述。因此,僅於下文提 出本文的論點。筆者承接陳忠(2008)的論點進一步申述,認為「好」與「完」

互換可用認知的角度來解釋,即當動詞後的成分表示一整體之完成(常隱含 結果之美善),則可用「好」與「完」,因「好」與「完」皆可表示「整體性」, 只是前者更側重「整體性」,後者較側重「漸進性」(陳忠2008:121-122),

而當動詞後的成分僅表示一整體之消逝,不相對表示一整體之完成,僅能使 用「完」,不能使用「好」,如例(26)「那個房間你打掃好了嗎」,此句中的「好」

可用兩個視角切入解釋,一是表示房間從髒亂至打掃乾淨,房間整體最後成 為乾淨狀態,另一視角即為房間的灰塵從多至無,最後房間一塵不染,灰塵 消逝無影無蹤。因此,此「好」可用「完」替代,因「好」與「完」為一體 的兩面,「好」表示房間整體的乾淨,「完」表示灰塵消滅而使得房間乾淨。

而「*吃好」卻不合語法,其不合語法的原因在於「好」並不能表示「一整 體之消逝」,只有「完」可表示「一整體之消逝」。故若該動詞可雙向表示「一 整體之完成」和「一整體之消逝」,就可使用「好」與「完」互換,若只有 其中一項特質表一整體之「完成」或「消逝」,則只能使用「好」或「完」。

因此,本文認為「好」與「完」有時不能互換的原因,並非如徐芝穎(2005)

所提出「好」具有[-意圖]的語義成分,因為例(32)即使刪除「故意」,

如「?他把那些菜都吃好了」亦不符合規範。因此,「好」與「完」有時不能互 換的原因除了陳怡靜(2004:38-39)所提出「好」前之動詞必須具有優劣 性,認為「吃」是消耗類動詞,將食物消耗,所以不可用「好」表消耗後的 整體性,僅能使用「完」表減損後的完成狀態。

綜合上述之文獻探討結果,本文將動後「好」分為三類,一表「完成(或 隱含結果美善)」為時相,可與「完」互換。其次為動後補語,表動作或動 作結果達到預期目標或有好的結果,此結果不僅包含「完成」義,亦包含「結 果達到美善」。因此,若與「完」互換,互換後會產生語義改變或不合語法。

第三類亦是動後補語,使用「得」連接動詞和補語,表動作呈現之美善,但

第三類亦是動後補語,使用「得」連接動詞和補語,表動作呈現之美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