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好」的篇章功能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好」的篇章功能研究

「好」進入篇章時,已超越了句法,失去本有的語義,產生的篇章組 織功能,本節即探究「好」在篇章層面的相關研究。本節分為三部分,第一 為篇章相關文獻,分述本文所需之篇章相關概念,第二為「好」的篇章文獻 探討,最後將探討結果綜述成表。

一、 篇章相關理論與概念

本小節分為篇章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和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相關概念,從篇章銜接(cohesion)與連貫(coherence)出發,接 著再探討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主位結構(thematic structure)

和焦點(focus),最後至會話分析概念等。

(一)篇章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相關概念

鄭貴友(2002:16)把篇章定義為「一段有意義、傳達一個完整信息、

前後銜接、語義連貫,具有一定交際目的和功能的言語作品」,許餘龍(2002:

203-204)認為篇章不是一連串的句子的組合,而是一個語義上的統一體,

只要構成一個語義上的整體,便可稱為篇章,而篇章的結構體現在兩個方 面,包括篇章中各句子之間在語言形式上的黏連性(cohesion)以及篇章中 各句子所表達的概念或命題之間在語義邏輯上的連貫性(coherence),本文 為行文方便,將此二術語稱為「銜接(cohesion)」和「連貫(coherence)」。

「銜接(cohesion)」和「連貫(coherence)」是篇章中兩個重要的概念,

許餘龍(2002:204)與劉辰誕(1999,2004:18)說明 Halliday & Hasan

(1976:4)認為若對篇章中某一語言成分之理解取決於同一篇章另一成分 之理解,那麼,這兩個成分之間的關係便是一種銜接關係,例:

(51) The following passage needs seven commas. Put them where you think they should be. (劉辰誕 1999,2004:18)

劉解釋例(51)中的「they」和「them」,是靠前文出現的「seven commas」

理解而來。因此透過此銜接使句與句產生聯繫,產生篇章性(texuality)。

透過銜接而使句子間產生聯繫,使語言形式上的表現傳達了意義,此種 篇章整體意義的呈現便是透過「銜接」形式而產生「連貫」的成效。鄭貴友

(2002:23)認為銜接是必須通過特定的形式得以實現的,而為了與「連貫」

區別,還是應該把銜接當作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來看待、加以研究比較妥 當。許餘龍(2002:209)亦認為篇章的銜接與連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 者指的是篇章中各種語言形式或語言成分之間的聯繫,後者指的是篇章中所 表達的各種概念或命題之間的聯繫,但兩者密切相關,銜接是為語義上的連 貫而服務,是內在語義連貫性的表層形式標誌。因此,本文採鄭貴友和許餘 龍的定義,將銜接界定為表層形式,而連貫為篇章深層內部的語義關聯。

篇章是一個有層次的系統,在語言的線性排列中,語言的內容牽涉到 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焦點三個概念。由句子內部的線性結構,至句子之間 的前後銜接,在共同語境背景之下,表現出各句間的種種關係,換言之,透 過句子內部組織的主位結構(themantic structure)與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配合,展現各種聯繫關係。

根據陳俊光(2007a:329-331)的說明,主位結構說明句子可劃分為主 位(theme)和述位(rheme),主位為句子的起始,透過二者的劃分有助於 了 解 句 子 內 部 信 息 分 佈 的 情 況 , 而 信 息 結 構 指 的 是 信 息 的 組 合 關 係

(syntagmatic),以受話者為中心,分為已知信息(對受話者來說是舊信息)

和未知信息(對受話者來說是新信息),而通常語言的表述和理解是遵循著 已知到未知,即從舊信息到新信息的原則。因此,若主位與舊信息結合即成 為主題(topic),而述位跟新信息結合則為述題(comment)。若句子的重心 位於句尾,新信息或未知信息在句尾時,即形成句尾焦點,若經過上下文前 後對比,句子的重心前移,則形成對比焦點。本文第四章第二節「好」篇章 層面分析將釐清「好」所在句子之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焦點以及「好」的 銜接與連貫的表現。

(二)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相關概念

劉虹(2004:8)提出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屬於篇章分析 中之一派別,其研究重點著重於考察在自然情況下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中反覆 出現的模式。何自然、冉永平(2002:295-296)具體指出會話分析即是對

人們日常交際情景中的談話進行分析,研究自然發生的互動式會話,探討說 者與聽者如何彼此理解及反應,其牽涉到話語結構的分析,會話是如何建 立,說者與聽者如何完成話輪交替,亦牽涉到會話中使用的語用策略。本節 此部分主要探討會話結構之相關文獻,至於會話中使用的語用功能則於下一 節語用文獻探討。

根據 Big Yung-O[畢永峨](1998:6)和劉虹(2004:51)的說明,

會話結構中的話輪可分為完整話輪(full turn,FT)21和反饋項目(reactive tokens,RT)22。Biq 說明前者為主要說話者的內容,劉(2004:51)亦說 明此種話輪為一句群話輪,即有一段由句群組成的話語,後者為非主要發言 者所說的話語,劉(2004:51)亦說明此屬於聽話者的反饋用語,其在會話 中信息量不大,但對於會話的順利進行起很大的作用,說者總是注意捕捉反 饋信息,關注聽者是否感興趣或明白了解等,如果缺少,會話便難以進行。

會話分析主要研究說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如何相互理解彼此之間的應 對,其亦牽涉篇章分析概念中的銜接與連貫。根據鄭貴友(2002:77)認為 銜接為表面形式,為有形的網絡,連貫為篇章的底部,為無形的網絡。因此,

說者透過這有形的銜接產生預示,讓聽者可依循而進行推斷與理解,讓人與 人之間的會話交際達到目的。

二、 「好」的篇章文獻研究

依據Miracle(1991)、Wang & Tsai[王萸芳、蔡碧華](2005)、邵敬 敏和朱曉亞(2005)、Lai[賴建閔](2006)和趙聰(2006)等研究,皆已 針對華語口語中「好」做了相當詳盡的會話分析研究,主要說明「好」至會 話篇章層面時為結束(closure)和轉換(transition)標記,研究成果已相當 詳盡。因此,筆者將以上研究成果歸納綜述如下,並加入本文的見解,且另 以信息結構和焦點進一步提出「好」重疊式與對比焦點之間的關聯性。

21 Big Yung-O(〔畢永峨〕1998:6)的原文為「A Primary speaker makes contentful contributions.」

22 Big Yung-O(〔畢永峨〕1998:7)的原文為「Utterances made by a non-primary speaker are termed

“reactive tokens” (RT)」和「Reactive expressions(RX)are short lexical words or phrases that a listener utters or signal her non-floor-taking assessment of the primary speaker’s speech.」

(一)「好」的會話分析

本文根據Miracle(1991)、Wang & Tsai[王萸芳、蔡碧華](2005)、

Lai[賴建閔](2006)、趙聰(2006)和邵敬敏、朱曉亞(2005)的研究為 基礎,將「好」在會話結構中的篇章功能分為表結束標記(closure marker)、

轉換標記(transition marker)等兩類。其次,探討「好」在話輪中的位置的 相關研究,茲探討如後。

1. 結束標記(closure marker)和轉換標記(transition marker)

Miracle(1991:31-56)提出華語口語中的「好」具結束(closure)和 轉換(transition)功能23,Wang & Tsai[王萸芳、蔡碧華](2005:215-236)

亦以Halliday(1994)之概念、篇章和人際互動三角架構進一步研究「好」

並予以分層討論,其說明「好」至篇章層面時表結束、轉換標記24,「好」

表「轉換」標記如下例(52):

(52) L:那整個布置給我們感覺是很溫馨的。好,介紹完它的裝潢設備呢,我 得請這家店的老闆來說明開店史,他們的歷史。

(Wang& Tsai〔王萸芳、蔡碧華〕2005:224-225)

上例(52)中的「好」,例中的 L 用「好」表示停止目前的話題,且開啟新 的話題,即「好」為兩個話題或兩段話之間的橋樑,為一轉換標記。Lai[賴 建閔](2006)亦以語料支持 Miracle(1991)和 Wang & Tsai[王萸芳、蔡 碧華](2005)所提出的功能,其舉「好」表結束標記,如例(53):

(53) A:明天要開班會你知道吧,不要忘記囉!

B:喔,好。

A:還有要記得帶片子給我喔。

B:好。

A:好,那就先這樣子好了。掰掰。 (Lai〔賴建閔〕2006:39-40)

23 原文為:In all of its usages, i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hao remains a marker of closure and transition.(Miracle 1991:56)

24 原文為:Specifically, in addition to functioning as an adjective or a degree adverb at the ideational level, it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of closure or transition at the textual level and as a marker of

agreement or concession at the interactional level. (Wang & Tsai〔王萸芳和蔡碧華〕(2005:236)

Miracle(1991:56)已率先提出在會話中表「結束」的「好」與在概念層 次為動後補語表「完成」的「好」似乎有直接的關係25,此論點本文將於第 四章做進一步論述。Lai[賴建閔]討論例(52)中第三個「好」為發話者 A 欲終止話題,暗示這對話要結束了。然而,此例中,尚有第一和第二個「好」

為會話中聽者的回應,本文認為此二「好」正如劉虹(2004:51)所說明的,

此為聽者的反饋用語,此二「好」使得會話順利進行。本文篇章部分所探討 的「好」不包括表示反饋應答的「好」,而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具會話組織功 能表「轉換」與「結束」的「好」。

Wang & Tsai[王萸芳、蔡碧華](2005:215-243)在文中指出表話題 結束或轉換的「好」已超脫句法,失去「好」本有的詞彙義26,然而,其亦 於該文章末尾時說明「好」表結束標記、(話題)轉換標記皆與其核心義(core meaning)「正面評價」(positive evaluation)有關27。然而,本文認為「好」

為篇章標記提供話題結束或轉換的功能,其語義與「好」表「正面評價」之 語義已無關,成為一中性銜接的角色。

2. 「好」在話輪中的位置

本文此處主要探討篇章會話結構上的研究,至於話輪結構之語用功能詳 見下節。根據趙聰(2006:35-36)和邵敬敏、朱曉亞(2005:137-138)的 研究,二者皆以「好」的所在位置來區分其銜接功能,其歸納「好」的位置 與銜接功能分為三類:

(1) 位於話輪開頭:

提示前面非話語階段的結束,暗示新話語之開始,例:

(54) 〔觀眾舉手〕

A:好,那幾乎現在坐的家長的大部分都是交過錢的,有過擇校壓力的。

(趙聰2006:36)

25 原文為:This core function of closure can be seen to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hao as a resultative complement conveying the idea of satisfactorily finishing something.

26 原文為:Syntax has little to do with hao in (5), since hao in this case makes no syntactic predication.

Nor does semantics have much to do with this item when it is not used with its literal meaning.

27 原文為: …these uses can all be related to its core meaning of ‘positive evaluation.’

(55) 〔上課鈴響〕

老師:好,我們開始上課。 (趙聰 2006:36)

趙說明「好」的作用則是結束前面非話語(觀眾舉手、上課鈴響)之結束,

作一總結(例54)或開啟一新話語階段(例 55)。

(2) 位於話輪末尾:表示當前談論話題的結束。例(56)表示老師說明當 堂課到此為止,課堂即將結束:

(56) ……。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 (同上)

(3) 位於話題轉換處:

「好」為兩個話題轉換的標誌,既提示前一個話題的結束又預示一個新 話題的開始(趙聰 2006:35),抑或是兩階段之話語銜接,「好」表示上一

「好」為兩個話題轉換的標誌,既提示前一個話題的結束又預示一個新 話題的開始(趙聰 2006:35),抑或是兩階段之話語銜接,「好」表示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