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子女教育期望之理論基礎

在華人社會中,教育一向被視為促進社會流動的途徑,父母們普遍相信子女 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將來取得高經濟報酬職業及高社會地位的必要條件,因此對 子女的教育自然有許多期望。許多研究也顯示,教育期望與教育成就,以及經濟 收入、社會地位取得之間相互關係密不可分(黃毅志,1999;謝小岑,1998)。周 新富(2006)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有重大的影 響,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母會將其價值、期望或態度內化到子女的行為模式 之中。侯世昌(2002)表示家長教育期望會透過直接與間接的方式表現出來,這 種期望足以使教育程為事實,並影響子女的具體表現及日後的教育成就。由上述 足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會對子女的成長及未來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力。本 節將針對子女教育期望的意涵、教育期望的相關理論、教育期望的影響模式及影 響子女教育期望的因素進行探究。

壹、子女教育期望之意涵

子女教育期望這個名詞中以「期望」的概念最為重要,所謂期望,是個人對 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意義或潛意識的評價,致使評價者對被評價者表現了視其所 持評價為真的態度,甚至會期許被評價者表現與其所持評價一致的態度,及期許 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Finn, 1972)。張春興(1996)認為「期望」是在有目的的 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或冸人有所預期者,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是先預

期些什麼,是後將得到些什麼,自己的作為將應驗自己的預言;陳冠貝(1999)

認為期望是指對人的一種態度、價值觀、看法或期待;而莊昌憲(2001)認期望 係指某一種特定行動能否導致某項結果的機率,亦即個人在某種情境下作出某種 行為後,可預測隨之而來的酬賞或結果的信念,稱之為期望。綜上所述,期望可 能是機率或是態度,而本研究所指稱之「期望」係指父母對教育子女所產生之一 種心向,因此採 Finn 及陳冠貝的觀點,將教育期望視為是一種態度。

子女教育期望,顧名思義指的即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由於國內相關研 究所探究及解釋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有學者稱之為「父母期望」或「家 長教育期望」。而「教育期望」是指在社會地位取得的過程中,隨著個人所扮演的 角色而來,建立在個人對未來事業成功之價值冹斷與期待,而內化成願意投入精 神與努力的主觀認知,進而展現在參與實際的教育行動上(Spenner &

Featherman,1978)。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向來是華人父母教育子女所信奉的準則,認為 只要孩子能拿到好成績、取得高文憑,就是未來成功的保證。因此,早期國內學 者在探討教育期望時,大多以父母對子女「成績表現」及「未來學歷」上的期待 作為探究的重點,郭生玉(1975)即將父母期望定義為父母對子女日常功課的表 現及對未來教育之期望。有些學者更將子女教育期望直接界定為子女應該受多少 教育,亦即父母對於其子女學歷上的最高期望,包含希望子女最少要接受的教育 程度及最好能接受的教育程度(林義男,1993;黃菁瑩,1999;楊景堯,1993)

有些學者則將教育期望從對學業及學歷上的期待,更延伸至對子女未來職業 及成就上的期望,蕭惠蘭(2003)即將家長的教育期望定義為父母對孩子學業成 就的期許,以及對未來學歷或工作上的最高期望。而這種將教育期望定義為父母 對子女的學業表現及未來學歷及職業期待的定義,顯示出人們將教育當作是獲得 經濟冺益及取得社會地位的一個途徑,然而隨著社會觀念的演變,父母逐漸意識 到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能與學業或學歷畫上等號,品格與能力才是影養孩子一生 關鍵。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除了學業上的成就外,子女的人格、品德、社會適

應能力等,更是父母關注的焦點。因此,有學者從孩子的行為表現與社會適應能 力的觀點來定義子女教育期望。張世帄(1983)即認為教育期望是指為人父母者 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及未來成就所寄予的期望。

近年來,有許多的學者將品德及人際關係等社會適應能力納入子女教育期望 的範疇中,侯世昌(2002)將家長教育期望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學業及成就」

期望:包括子女在校的學業成績、最高學歷取得及未來社會地位的期許;其二是

「品德及人際」的期望:包括子女的操守、道德觀念、行為表現以及受歡迎的程 度。

針對教育期望的定義因學者解釋及探究的角度略有不同,所以定義也因此有 所差異,茲將教育期望的定義整理如表 2-1,以期對教育期望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表 2-1

國內外有關教育期望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教育期望定義

郭生玉(1975) 意指父母對子女日常功課表現及未來教育之期望。

Seginer(1983) 將父母期望區分成「實際的期望」及「理想的期望」,實際 的期望包含父母特殊的信念和學業表現標準的設定,理想的 期望則是有關子女未來成人後的生活目標,實際的期待是「預 期」,而理想的期望是「夢、願望和有希望的預期」。

張世平(1983) 為人父母者或是教師對學生的道德品格、行為操守,以及人 際互動等具有某種程度的期待。

楊敏玲 (1984) 父母依據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日常生活中與子女溝 通經驗,對子女的行為表現與日後發展方向,所賦予的期望 及評價。

楊景堯(1989) 希望子女在學歷上的最高期望。

林義男 (1993) 父母對子女以及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及對未來成就的表 現,包括學業成績的表現、最高學歷的取得及未來社會成就 的期許所懷抱的期望。

曾建章(1996) 在日常生活以及互動經驗中,父母依子女的行為表現,對其 未來學業成就發展方向所給予的期望與評價。

張善楠、

黃毅志(1997)

家長對其子女在學校成績、未來教育成就的期望。

表 2-1 (續)

綜合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於子女期望的看法,可看出隨著全人教育觀點的日 受重視,子女教育期望也從家長對子女學業表現及未來學歷的取得的觀點,到包 含社會適應能力及人格發展。因此,研究者認為,子女教育期望是指父母在教養 子女過程中,對子女學業表現、未來成就、人格發展、社會適應各方面之期待,

而此期待是指父母希望子女接受何種的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一種態度 或心向,並能影響父母對子女之教育投入、成績關注、親子互動等行為實踐。

貳、子女教育期望的相關理論

綜觀國內外研究,並無直接探討子女教育期望的理論,過去的研究也大多從 教師期望理論的角度來探究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然而從社會學、教育心理學 的角度來探究,仍有部分理論可作為子女教育期望之相關理論基礎。以下茲就教 育心理學及社會學兩方面來探究父母期望的理論基礎。

一、教育心理學方面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最初是心理學 家 Merton 於 1948 年在《The Antioch Review》期刊發表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一文而來,意指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 果或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而後兩位美國心理學家 Rosenthal 和 Jacobson(1968)將 這套理論應用在教育上,提出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稱為「教師期望理 論」或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其研究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

會影響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力。教師對學生的積極 期望(例如:學生聰明、能幹),會讓學生產生積極的行為(好成績、更勤奮); 教師對學生消極的期望(例如:認為學生愚笨、無能),則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態度

(不想思考、懶散),因此會應驗教師當初的預言(引自蔡銘津,2010)。比馬龍 效應指出了教師期望對學生學習成效的重大影響力。

若將「比馬龍效應」推論到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上,則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會透過其態度、言行,影響子女對自我的期望,進而影響其日後的行為表現或未 來成就。家長對子女所抱持的希望,會讓父母體認到自己所頇扮演的角色,同時 在適當的情境表現出相對應的行為,這種發自於期望而後表現行為的過程,心理 學上稱之為「角色理論」(role theory)(張春興,2006)。因此,由於家長對子女 有所期待,會使父母產生自身角色的體悟而表現出相對應的行為,當子女感受家 長的期望,便會在其學業與行為上產生影響。而此一觀點,也獲得國內外學者研 究的驗證。Parsons 等學者(1982)以五至十一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父母 信念與學生的期望有直接關係。Buchmann 與 Dalton(2002)的一項跨國研究亦證 實父母對學業表現的態度,強烈地影響到子女的教育期望。Buchmann 與 Dalton

(2002)以及 Cheng 與 Starks(2002)也都支持父母教育期望影響兒童的教育期 望,再進一步影響到本身的學業成就。林義男(1988)以國小學童為樣本的研究 發現父母的教育期望愈高以及對教育價值所持的態度愈積極者,其子女的學業成 就亦愈高。張善楠與黃毅志(1999)以台東地區國小五年級的研究同樣印證父母 教育期望愈高,學童教育抱負也愈高,進一步會影響學業成績。

綜上所述,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比馬龍效應」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期 望會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展現而影響子女的自我期望,而子女的自我期望又會 影響其行為表現,久而久之,其行為和成就便逐漸應驗子女的自我期望,形成了

綜上所述,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比馬龍效應」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期 望會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展現而影響子女的自我期望,而子女的自我期望又會 影響其行為表現,久而久之,其行為和成就便逐漸應驗子女的自我期望,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