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屏東縣國小教師之子女教育期望與對子女才藝學習所持態度及 其關係。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 答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 一刻起,便對孩子抱有許多不同的期望,也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的肩 上更多了一層甜蜜的負擔,開始對孩子的教養,投入許許多多的心力。

教育,一向是中國人所最重視的一塊,為人父母者無不費盡心思,投入子 女 的 教 育 , 期 待 孩 子 能 青 出 於 藍 而 勝 於 藍 。 許 多 跨 文 化 研 究 ( Dandy & Nettelbeck, 2002;Peterson, Steinmetz, & Willson, 2003)也一再顯示,傳統以來,

華人父母不分社經階層與背景,都視提供孩子良好的教育是為人父母很重要的 責任之一。時至今日,台灣社會的父母仍認為孩子的教育乃稱職父母的重要職 責(劉慈惠,2006)。

華人父母如此重視教育,是受到中國傳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 觀念所影響。黃毅志(1994)、張英華、薛承泰與黃毅志(1996)在探討民眾對 階級的認同時,更多次指出,在台灣,教育程度是評估個人階級位置的最重要 標準。張怡真(1998)也表示,子女的教育、學習成就不但代表個人的努力,

還代表家庭、父母的教育成果與聲望地位;父母更相信,教育代表子女的未來 整體是否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希望透過教育來鞏固社會地位或促進社 會流動,成為父母不變的信念,也因此對子女產生較高的教育期望。

由於社會傳統觀念不易拋除,早期國內學者(林俊瑩,2001;林義男,1993;

張怡真,1998;張善楠、黃毅志,1997;黃菁瑩,1999;楊景堯,1989)對於 子女教育期望的定義也大多聚焦在孩子的學業表現及未來學歷上的最高期望。

然而,學業表現及學歷成就是否就是個人未來成功的絕對保證呢?隨著教育思 潮的演變,社會大眾對所謂成功教育的想法也有了轉變。

針對「二十一世紀人才所需的能力」,美國學校管理協會曾邀集各領域專 家,集思廣益歸納出以下三大能力:學業能力(包含讀寫算、邏輯推理、科技 應用、資訊處理、外語知識等能力)、個人能力(包含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適應能力、終身學習等能力)、公民能力(包含負責、自律、誠 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對他人尊重和對多元文化理解與欣賞的能力)(周慧 菁,2004);周慧菁(2004)同時也指出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國現正極 力推行品格教育。由上述可知,「品格教育」已成為全球教育界的新顯學,未來 的人才不僅要在學業上積極努力外,更要培養個人的品德及溝通、思考、解決 問題等社會適應的能力。

近來國內學者(沈力群,2009;林淑娥,2002;侯世昌,2002;張世平,

1983;曾建章,1996;黃正弘,2005;黃淑惠,2005;蔡添旺,2006;楊大龍,

2009)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應只是學業及未來成就有好的表現,也希 望子女擁有良好的品格及社會適應能力,而紛紛將「品德」及「人際互動」加 入了父母教育期望的定義中,甚至在侯世昌(2001)、林淑娥(2004)、陳娟娟

(2005)、黃正弘(2005)、蔡添旺(2006)、楊大龍(2009)的研究結果中皆顯 示,家長對子女品德及人際層面的期望高於學業成就的期望。

由上述可知,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然而對於重視的內容因為時代 的變遷而有所不同。教師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高知識分子,其自身的學業或成就 表現在社會上皆屬中上階層,在面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時,是否會將其自身的表 現投射在子女身上,也希望子女的學業或成就能高人一等,或是因為本身的個 人背景,或是所接受的教育養成訓練,而對子女有其他不同層面的教育期望。

由於過去缺乏相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希望了解國 小教師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家庭中子女數減少,在家庭資源固定的情況下,家庭 子女數的減少,使得每個孩子所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相對增多,父母關注的焦 點集中在少數的子女身上,投資在每個子女的教育經費上也相對較高。劉正

(2006)指出,這種教育資源集中的情況,也間接形成了學童們大量的補習行 為。從近年來相關的統計資料,也能證實補習風氣日益普遍。

內政部(2001)曾針對「中華民國九十年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指出,台閩地區之在學學齡兒童(十二歲以下),約有 61.3%上過才藝班。兒童 福利聯盟(2004)針對台灣都會地區兒童家庭生活狀況調查的結果更顯示,都 會區每個兒童都上補習班學才藝,其中學一至兩種才藝者約佔 46%到 67%,調 查中甚至發現有九位同學同時學習十項以上的才藝。根據教育部(2012)針對

「全國補習班最近十年成長統計圖表」顯示,補習班從 2003 年的 7692 家到 2012 的 18982 家,十年間已增加了 11290 家之多;而全國的補習班中以招收國小學 童的補習班(8740 家)佔最多數。由上述種種數據顯示,才藝學習,正是現今 國小學童課後生活的寫照。

才藝班的崛起,是我國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增加的社會現象之一(孫敏芝,

1995)。雙薪家庭的增加,父母為解決孩子無人照顧的窘境,而將孩子送進才藝 班,一方面可安置孩子,一方面又可讓孩子多學才藝。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 傳進台灣後,父母為了發展孩子的各項智能,對於才藝學習更是趨之若鶩,市 面上也因應家長需求,出現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才藝課程。九○年代教育 改革興起,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學生的升學能力,讓教、學更多元化(教育部,

2003)。然而,「多元的」九年一貫課程,讓父母不知該如何指導孩子,產生重 重的無力感;重視「多才多藝」的多元入學制度更帶給家長們深深的恐慌感,

深怕不送孩子學習才藝,無法面對未來的升學競爭。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才藝學習有其興起之時代背景,然而使才藝學習風氣 大行其道的則是「父母對才藝學習所持之態度」。從有錢人的奢侈品,到幾乎人 人都從事的全民運動,所代表的是家長對才藝學習價值的認同,還是自身或環 境所產生的需求動機所致;父母在子女學習才藝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亦是 本研究欲探究的重點之一。國小教師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對於教育的新知 及教育改革議題,通常是最早接觸,也是最主要的執行者,在教育專業背景養 成的薰陶及所身處工作環境的影響下,面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是否和一般家長有 相同的想法,面對「兒童才藝學習」這樣的流行趨勢,國小教師子女是會參與 其中,還是由身為教師的父母自己教導,了解國小教師對子女才藝學習的態度,

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自古以來,教師的形象一直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從這句話可看出,

教師在一般社會大眾眼中所扮演的是一個專業的角色。在教師的職業光環下,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社會大眾來說都有示範作用,因此教師對自己的言行都相當 的謹慎。而教師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態度,是否也以高標準來看待,對子女的學 業、未來成就、品格能力、人際互動等同樣具有高標準的教育期望;在這樣的 育期望下,是否也影響到教師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

才藝學習成為培養孩子競爭力的方式之一,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國小教 師,面對兒童課後一窩蜂參加才藝班的情形必定有深刻感受。在一般家長眼中,

可以兼具教育與托育功能的才藝班,在具有教師身分的家長眼中,又具有何種 價值。從教師的專業角色到教養子女的家長角色,身兼教師與家長的國小教師,

對才藝學習的態度是否和一般家長不同。

在蒐集相關文獻的過程中,發現有關教育期望的研究多偏向子女所覺知的 父母教育期望,或是以一般家長為研究對象,並未有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的 文獻。有關才藝學習的研究多偏重於父母為孩子選擇才藝班所考量的購買動機 與消費決策關係來著手,僅有楊淑雯(2005)、陳怡珊(2007)、徐曉君(2008)、

鄭秀蘭(2008)從對才藝學習的態度、認知、動機、看法等方面來做探討,而

以國小教師為對象者,僅有楊淑雯(2005)一篇。從楊淑雯(2005)對高雄市 國小教師所作的調查結果得知,高雄市國小教師子女參加才藝班的比率高達九 成以上,如此之結果引發研究者欲了解,為何自身從事正規教育工作的國小教 師,亦如此熱衷將子女送至才藝班學才藝,和子女教育期望是否有關;國小教 師對才藝學習所抱持的態度又為何,這些種種過去研究尚未探討的議題,讓研 究者想一探究竟,故本研究以國小教師為對象,從教師的專業角度來探討教師 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及對才藝學習所持之態度。

研究者為屏東縣國小教師,現育有一女,在和同事談論子女教養問題時,

發現同樣身為教師,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期望及對子女才藝學習的態度卻不盡 相同,有的汲汲營營、極力栽培,有的期望孩子快快樂樂成長,未特別安排才 藝學習,同為教師,但彼此間的觀念卻不盡相同。此外,從屏東縣補習班資訊 管理系統(2012)的統計資料發現,屏東縣市的補習班從 2003 年的 103 家到 2011 年的 434 家,十年間增加的 4.3 倍之多,且招生對象以國中階段(205 家)與國

發現同樣身為教師,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期望及對子女才藝學習的態度卻不盡 相同,有的汲汲營營、極力栽培,有的期望孩子快快樂樂成長,未特別安排才 藝學習,同為教師,但彼此間的觀念卻不盡相同。此外,從屏東縣補習班資訊 管理系統(2012)的統計資料發現,屏東縣市的補習班從 2003 年的 103 家到 2011 年的 434 家,十年間增加的 4.3 倍之多,且招生對象以國中階段(205 家)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