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孝經》的撰著時代、作者、文本實謂及詮釋的發展

第二節 《孝經》中蘊含的心性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於《孝經》之論禮法,以《孝經‧卿大夫》章所謂「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192來看,此禮法是經由「先王」

以其自身心性向善之質確實辨別禮義之所在,進而能用禮義辨別善惡是非,並透 過現實生活將「德行」予以肯認理定的。也就是說,是得如此,之後方能以此制 定如是之禮法;因此,《孝經》之禮法亦是符合時宜之恰好節度分寸。此外,法 服、法言、德行其實都可以視為禮法教化下的日常行為之具體規範與分寸。總之,

禮法規範得是符合社會、隨時制宜的,得如此才符合《孝經》思想理路中的禮法

──適當節度分寸之具備。

而〈卿大夫〉章由「非道不行」說到「身無則行」甚至「行滿天下無怨惡」, 首先展現了人能經由已理定的禮法規範以進行是非價值判斷,並經由對規範的不 斷實踐,一直到自身行為都能表現合「道」之節度分寸;其二則是基於自現實的 各種德行說知「道」的行「道」,乃展現了《孝經》之「道」是包含著現實人生 的各種面向,也就是人在面對現實社會上各種人事物時有節度分寸表現的依據。

第二節:《孝經》中蘊含的心性論

當我們進入《孝經》基礎理論之探討時,首先得將《孝經》中蘊含的心性內 涵抽絲剝繭地探查出來,並掘發《孝經》論性展現的特殊性格。我如此強調的原 因在於,孔子之後作為儒家思想承繼者的孟荀兩大脈絡,按理來說對孔子論孝思 想都應該是要有所承繼的。不過,王長坤等卻認為:

性善論完善了儒家孝道的理論基礎,而且樹立了舜這位天子、聖王化身的 大孝至孝典範,提出了「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把 孝道與治道相聯繫。荀子在總結和揚棄儒家孝道的基礎上,提出孝有不同 層次……君恩大於父恩等。193

將「性善論」視為孝道理論系統的最佳基礎,並認為孟子才是「性善論」的代表 者;至於荀子,他們則認為是「揚棄」儒家孝道的。

像這樣將荀子排除在儒家思想承繼之外的情況,當然是個偏頗的說法,不過 卻也是學界的普遍認定。然而,作為儒家後學之承繼與發展的孟子及荀子,兩者

192【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頁 23。

193王長坤等:〈《孝經》: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理論化、系統化的總結之作〉,頁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論孝模式之所以呈顯著大相逕庭的情況,主因在於他們的思維模式、思想理路本 來就殊異之故。是以底下會試著將《孝經》蘊含的心性論之特殊內涵掘發,並將 其與孟荀兩大脈絡作比較、討論,希冀能以此使《孝經》蘊含著的心性論之特殊 性格與進路得以如實展現。

一、「生」與「自然情感、欲望」皆性

承前所論,因《孝經》並沒有針對人性等自身基礎理論作明確說明,是以吾 人只能從其論述中將它對「性」的看法掘發出來,而《孝經》原文中論及「性」

的次數雖然只有三次(兩次出現在〈聖治〉章另一則在〈喪親〉章),但也足以 作為我們探查其所蘊含著的人性論之依據。首先,〈喪親〉章說: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194

以雙親去世三天後便要進食說明不能過度沉浸在悲痛當中而傷及生命,因為傷及 生命是不孝的(也是不合禮的)行為。於此,自其以「無以死傷生」對照「毀不 滅性」看來,「性」在此首先是只能推得一個樸素「生性」的內涵的。

又,上述〈喪親〉中聖人因深知在悲痛當中的人於其身而言勢必會有所毀傷

(如不食造成的體重降低等等),於是聖人才會秉持不殃及生命以為教民之法則 底線;這樣看來,不僅可知聖人教民的法則是能變通的、合理的,更能自此法則 看到《孝經》是肯認人這種自然而然的哀悼之「情」的。這也就是何以鄭玄於此 會注說:「毀瘠羸瘦,孝子有之」195,便是道出了《孝經》乃視自然而發的情感 為人性的一部份。

基於以上將〈喪親〉中涉及「性」的論述述進行分析與探討可知,《孝經》

說「性」是蘊含有「生性」與「自然情感、欲望」在其中的。這便與荀子論性說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196及「情者,性之質也」

197相似,這樣看來,《孝經》與荀子說性都存在有質樸生性與自然情感、欲望之 內涵的。

二、能善的「性」

194【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頁 55。

195【清】皮錫瑞:《孝經鄭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6 年),131 頁。

196【先秦】荀子著,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禮論》,頁 386。

197【先秦】荀子著,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正名》,頁 4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上論可知,《孝經》說「性」時所蘊含著的人性理解其實並不單一。而且,

《孝經》說性所蘊含著的,實際上亦不僅止於上述「生性」與「自然情感、欲望」

二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莊兵在評《孝經鄭注》於〈喪親〉章之注時說:

《鄭注》的說法,莫不如說是在為孝子的「不能守禮」而辯護。……主張 順人性人情,更有親切感和感化力。正是這樣,鄭玄在《孝經鄭注》中以 實踐道德的孝道觀,改換了《孝經》特為主張的「政治孝道觀」。198

他認為鄭玄會這樣注《孝經》乃基於「實踐道德的孝道觀」,並主張《孝經‧喪 親》原文所論應為「政治孝道觀」。首先,這當然是對《孝經》的誤解,原因在 於《孝經》雖不離政治社會,不過也並非只囿於政治的。並且,鄭玄於此注《孝 經》的模式其實就與《孝經》本身的思考模式相當接近了,也就是說,莊兵所謂 鄭玄「實踐道德的孝道觀」的詮釋觀點其實也是《孝經》思想本身就蘊含著的理 論之基礎。

不過,由於《孝經》並沒有明白說明自身所持的人性觀點,然後學者們往往 也就著《孝經》原文的表面義而誤會了其中的人性觀點。因此,底下將會先把對

《孝經》論性的誤會提出,再從《孝經》身上抽絲剝繭以看出其對人性的主張。

(一)本性並非純善

一般而言,將《孝經》視為儒家繼承的研究,多單就〈聖治〉章而將《孝經》

說性視為思孟學派的性本善一路,王長坤、魏宇就說:

其二是人性論的證明。《聖治章》云:「父子之道,天性也。」這一思想是 對思孟學派性善論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認為「親親,仁也;敬長,義 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是自然天 生的情性,所以孝道是合乎人性的。199

顯然就是單就他們所擷取的〈聖治〉章話語的表面義,直接將《孝經》說性歸為 同於孟子理路。

甚至,還有以〈聖治〉章所論進而將《孝經》論孝賦予固有式之「根源」義 者,如謝幼偉就說:

198莊兵:〈《孝經鄭注》文獻真偽與思想價值探究〉,《第十屆漢代文學與思想暨創系 60 周年國際 學術研討會》(2016 年 11 月),頁 23。

199王長坤等:〈《孝經》: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理論化、系統化的總結之作〉,頁 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孝從人性中來。因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又曰:

「父子之道,天性也。」這些話便明白的說出了孝的根源。蓋「天地之性,

人為貴」一語,可說是立人極的說法。200

像這樣將《孝經》天人並列為論的情況視為「根源」、「立人極」的說法,不僅是 只單就〈聖治〉一章而言,而且,亦未發現〈聖治〉章實際所蘊含有的深義。

此外,在無一「性」字的〈庶人〉章中,其實是可以發現一些關於《孝經》

之性之端倪的。只是,許多人往往誤解此處的論述,如涂愛榮就認為:「孝道雖 然有五種類別,但都是基於每一個人的天性來孝順父母的。所以上自天子,下至 普通百姓,孝道是無始無終的,永恆存在的。」201 直接將《孝經》孝順父母視為

「天性」又是「永恆存在」於人的真理。但事實上,《孝經》中「性」的另一蘊 含尚只能說有著「能善」的能力──非純善,然後,還是在〈庶人〉章與〈聖治〉

章皆如此的。

(二)性之「能善」

基於以上對性的誤解情況,是以本論文於此會把〈庶人〉章與〈聖治〉章兩 者一齊做探查,以掘發《孝經》「性」之蘊含。首先,無一「性」字的〈庶人〉章 說: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 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202

〈庶人〉章於此之所以會說「孝無終始」,乃基於《孝經》認為人是得透過其所 重視的教習以及不斷踐行以朝向孝德努力的;也就是說,「孝無終始」在這乃就 行為而言,並非前述涂愛榮認為的固定不變、永恆存在之天性。值得注意的是,

之後的「及」字(「做不到」之意),也是有行為意義的,亦即應該理解成──如 果人能一直持續努力實踐孝道,那就不會有做不到的情況。這樣看來,《孝經》

論「孝」除了不是吾人天性中本有且完滿者外,也並非作為固定在那不變的真理。

總之,都是得通過不斷學習、實踐、操持,甚至經歷一次次嘗試錯誤後,方能漸 漸達至──朝更加完整、美善之「孝」臻至的實際(動態)過程。

不過,從以上這個層面看〈庶人〉似乎仍舊看不出《孝經》說性有能善的能

200謝幼偉:〈孝經與論語中孝道思想的比較〉,頁 125。

201涂愛榮:〈《孝經》中的孝道思想初探〉,《湖北經濟學院學報‧文化研究》(第 8 卷第 4 期,2010 年 8 月),頁 60。

202【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頁 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力,只知道《孝經》論性並非如孟子論性般視性為內在本然之純善者。但事實上,

〈庶人〉章中沒有「不及者」論述的另一面,其實就是《孝經》中人性是否存在 先天善質問題的訴說了。也就是說,〈庶人〉章於此是要說上自聖君下至百姓都 須以盡孝道為應然,並且是要持續實踐的,乃至於認為如果有人擔憂他的資質能 力不夠而無法做到──並不可能。歸根究柢,若單從《孝經》認為人得經由教(學)

善、實踐善、持善並使之不斷才能修成孝德來看的話,《孝經》人性能善便感覺 全歸後天了;不過,若再加上沒有「不及者」看來,就因為人性有著能孝之端與 質,所以才能以此端與質以揀選善(如孝的行為)進而學習乃至於臻至孝德。

善、實踐善、持善並使之不斷才能修成孝德來看的話,《孝經》人性能善便感覺 全歸後天了;不過,若再加上沒有「不及者」看來,就因為人性有著能孝之端與 質,所以才能以此端與質以揀選善(如孝的行為)進而學習乃至於臻至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