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問卷採李克特式(Likert type)四點量表方式作答,分別標示:「非常 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四個選項,分別獲得 4、3、2、1 分,

由填答者自我知覺,就四者中圈選,最後計算各向度及總量表的得分,得分愈高 代表情況愈好。本研究依據填答者於調查問卷得分之平均數,將表現水準區分為 依平均數分為四種程度,分別為:高程度(3.5-4 分)、中高程度(2.5 分以上未 達 3.5 分)、中低程度(2 分以上未達 2.5 分)、低程度(1 分以上未達 2 分)。

壹、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特質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由表4-1可知,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歷程各層面平均數介於3.13至3.22 之間,

標準差介於.463 至.521 之間,各層面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承擔責任」

(M=3.22)、「尊重信任」(M=3.16)、「共享資源」(M=3.14)、「共同願景」(M=3.13)。 其中以「承擔責任」層面的現況表現最佳,而「共同願景」層面的現況較低。

整體而言,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特質的平均數為中高程度,顯示其發展歷程現 況良好,這與吳彣雪(2003)、黃淑卿(2006)、孫淑柔(2007)和陳兪琪(2008)

等人研究結果相符,學校已有夥伴關係重要性的覺知。是以,教育環境生態逐漸

的教育環境下,必須懂得透過夥伴關係進行合作,進行專業自我成長,促進學校 績效有所提昇。以下茲就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特質各層面之現況,逐一分析討論:

表 4-1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特質現況分析摘要表 層面 題數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共同願景 8 397 3.13 .521 尊重信任 8 397 3.16 .480 共享資源 8 397 3.14 .466 承擔責任 8 397 3.22 .463

一、就「共同願景」層面而言

本層面共 8 題,平均數為 3.13,雖表現水準亦在中高程度,在國民中學學校

夥伴關係發展現況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最低之層面。由表 4-2 探究其層面各題項 的平均數,分數較低的前三選項依次為:「本校教師均贊同學校的目標」(平均 數 2.97)、「本校教師能採納當前學校教育政策的理念。」(平均數為 3.09)及

「本校教師能共同參與學校政策的研擬。」(平均數為 3.09)。其餘選項平均數 皆有在 3.16 分以上。

陳又慈(2006)的研究認為夥伴的共同目標、投入的程度與私人情誼的維繫 是影響夥伴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從研究結果發現,共同願景之現況表現較低皆 是有關學校教師的題項,比起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學校教師在認同學校目標與 參與學校校務的表現尚有待加強。教育行政政策是一項專業性工作,它必須建立 在行政專業、系統思考與理性對話的機制上才能發揮其效能(吳清山,2007)。學 校校長雖能引領成員共同參與決策,但對於凝聚成員共識,兼採成員意見想法尚 有努力的空間。

二、就「尊重信任」層面而言

本層面共8題,平均數為3.16,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現況為學校成員

知覺程度第二之層面。此結果顯示,學校成員在尊重信任層面已有不錯的表現,

與吳彣雪(2003)、黃淑卿(2006)、孫淑柔(2007)和陳兪琪(2008)等人的研 究結果相符應,認為瞭解學校夥伴關係的首要步驟乃是基於雙方互信、尊重的基 礎。

由表4-2結果得知,分數較低的選項為:「本校教師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平均數3.00)、「本校教師能坦誠溝通。」(平均數3.03),其餘題項的平均數 皆在3.18分以上。此結果顯示,學校成員在尊重信任層面的表現,學校教師在同理 心及人際溝通部份表現較不足。學校教育人員必須具備有益於成功溝通的特質,

如同理心、親和力、公信力、理性和容忍等,才能有效進行溝通,此必須靠平時 的培養和薰陶,能於溝通時適時發揮(謝文全,2007)。

三、就「共享資源」層面而言

本層面共8題,平均數為3.14,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現況為學校成員

知覺程度第三之層面。進一步對照結果發現,在此層面表現較低的題項為:「本 校校長能喚起學校成員領導的動機。」(平均數3.06)、「本校教師會推廣或教導 同儕相關教育新知」(平均數3.08)、「本校教師會定期進行同儕教學觀摩與回饋。」

(平均數3.12)和「本校教師會彼此學習專業經驗或教學檔案」(平均數3.12),

其餘選項平均數皆在3.16分以上。顯示學校校長在分享權力、鼓勵成員角色轉換的 部份尚有待加強,學校教師除了定期參與教學觀摩之外,亦採取主動友善的態度,

適時提供必須訊息給相關人員。

四、就「承擔責任」層面而言

本層面共8題,平均數為3.22,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現況為學校成員

知覺程度最佳之層面。顯示學校成員不僅能善盡其責,更能為組織目標的達成,

協助他人解決問題,並督促彼此共同專業成長。於「承擔責任」層面,只有「本

校各領域召集人能帶領同儕進行教學的發展。」平均數為3.12,其餘題項平均數皆 在3.15分以上。推其原因,有些學校的各領域召集人的角色功能並無獲得確立,對 於引領同仁進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知能尚未純熟,或者缺乏熱忱經驗,無法落 實領域共同備課及活化教學活動。

貳、學校夥伴關係發展困境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困境可分為「個人困境」、「團體困境」、「組織困境」等三 大層面,由表4-2可知,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困境各層面平均數介於2.00至2.18之 間,標準差介於.537至.561之間,各層面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組織困境」

(M=2.18)、「團體困境」(M=2.13)、「個人困境」(M=2.00)。由此可知,學校夥 伴關係發展困境平均數乃中低程度,表示學校在經營夥伴關係發展上未深受困境 所影響。茲就各層面表現逐一分析討論如下:

表 4-2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困境現況分析摘要表

層面 題數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個人困境 6 397 2.00 .561 團體困境 6 397 2.13 .560 組織困境 6 397 2.18 .537

一、「個人困境」層面

本層面共六題,平均數為2.00,為中低程度表現,且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 發展困境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最低之層面。顯示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展很少 面臨個人困境,學校成員已具備締造學校夥伴關係發展的專業知能態度,此符應 陳虹君(2010)的研究,認為學校教育人員對於夥伴關係是抱持肯定且正向的態 度。

然而,該層面平均數較高的題項為「本校教師流於本位」,平均數為2.14分,

間,現今講求學校本位課程,需考量各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規劃符合學生教學 需求的課程內容,倘若教師能多反省思考,斟酌他人意見,便能更加多元創新,

有利提昇學生學習需求。

二、「團體困境」層面

本層面共六題,平均數為2.13,為中低程度表現,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 展困境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第二之層面。該層面平均數較高的題項為「本校團體 管理仰賴少數成員主導。」(平均數為2.32)、「本校團體決定優先考慮自身利益。」

(平均數為2.15)及「本校團體歷程缺乏相互支援體制。」(平均數為2.15),其 餘題項平均數低於2.10分。

Byun、Ryu和Cervero(2009)認為團體內部成員在參與決定時,必存在不對 等的權力關係,需與他人溝通協調,進行利益辯護。然而,該團體決定的負面作 用的可能原因可能是少數成員過於強勢突出,其他成員易受他人宰製,就算是教 師同儕共同討論學年(或學科)課程與教學時,也都是部份較強勢的人說的算數。

然而,在學校場域中,活動的推展可能沒有充份徵詢所有教師的意見,有關教師 專業學習活動,也大都沒有提供教師對學習內容作選擇,亦不理會教師對學習活 動的需求,所以,其效果就不言可喻(謝文全,2007;丁一顧,2011)。

三、「組織困境」層面

本層面共六題,平均數為2.18,為中低程度表現,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 展困境中學校成員知覺程度最高之層面。該層面平均數較高的題項為「本校組織 資源不足。」(平均數2.33)、「本校組織文化保守。」(平均數2.32)與「本校 組織結構僵化。」(平均數2.22),其他題項平均數皆低於2.08分。然而,為滿足 多重組織夥伴關係的共同目標,化解多方面利益權力所帶來的衝突,學校夥伴關 係所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必須花費長期間的心力時間去突破學校組織環境與結構

的限制(Byun et al., 2009)。

參、學校夥伴關係發展效益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效益可分為「學校績效的提昇」、「學校教育的創新」、「學 校氣氛的優質」等三大層面,由表4-3可知,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困境各層面平均 數介於3.05至3.13之間,標準差介於.472至.559之間,各層面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

「學校氣氛的優質」(M=3.05)、「學校教育的創新」(M=3.08)、「學校績效的提昇」

(M=3.13)。由此可知,學校夥伴關係發展效益平均數乃中高程度,表示學校夥伴 關係發展良好,已帶來不錯的效益。茲就各層面表現逐一分析討論如下:

表 4-3 學校夥伴關係發展之效益現況分析摘要表

層面 題數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學校績效的提昇 5 397 3.13 .472 學校教育的創新 5 397 3.08 .504 學校氣氛的優質 5 397 3.05 .559

一、「學校績效的提昇」層面

本層面共五題,平均數為3.13,為中高程度表現,在國民中學學校夥伴關係發 展效益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最高之層面。然而,在此層面得分為平均數以上的題 項為「本校能照顧師生的學習需求。」(M=3.17)、「本校能接納成員的多元價 值。」(M=3.15)、「本校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M=3.15);低於平均數 的題項為「本校能增進教師的教學品質。」(M=3.12)、「本校能促進行政的工 作效率。」(M=3.07)。此結果顯示學校夥伴關係發展對於學校績效的增進有不 錯的成效,有助於師生學習需求的滿足,並能融入多元價值文化。

二、「學校教育的創新」層面

展效益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第二高之層面。然而,在此層面得分為平均數以上的 題項為「本校能致力學校的永續發展。」(M=3.16)、「本校能提昇成員的專業 知能。(M=3.10);低於平均數的題項為「本校能擴大組織的學習視野。」(M=3.07)、

展效益為學校成員知覺程度第二高之層面。然而,在此層面得分為平均數以上的 題項為「本校能致力學校的永續發展。」(M=3.16)、「本校能提昇成員的專業 知能。(M=3.10);低於平均數的題項為「本校能擴大組織的學習視野。」(M=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