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建築規劃的基本理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學校建築規劃的基本理念;第二節為學校 建築用後評估理論探討;第三節則為學校建築用後評估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建築規劃的基本理念

壹、學校建築規劃的涵義

「學校建築」的意義,根據湯志民(2007)綜合蔡保田、郭紹儀、林 萬義、黃耀榮、林春宏、吳清山、教育部中等教育司、Good、Shafritz、

Koeppe、Soper、竹內義彰、岩內亮一等十數位中外學者與單位的見解,綜 合歸納界定為:

學校建築(school buildings)是為達成教育目標而設立的教學活動場 所,此一教學活動場所包括校舍(buildings)、校園(campus)、運動場(play grounds)及其附屬設施(facilities)。

其中,校舍乃專指校內的各類建築,運動場包括田徑賽場地、球場、

體育館、遊戲場與游泳池等場地,校園是指除校舍與運動場所佔用的校地 以外之庭園空間,附屬設施則是配合校舍、校園和運動場使其功能更完備 之各項建築與設備。

至於「學校建築規畫」(the school building planning)的涵義湯志民

(2007)則從規畫內涵、規畫基礎、規畫向度等三方面來分析:

「學校建築規畫」係以「校地的運用、校舍的設計、校園的規畫、運 動場的配置及其附屬設施的設置」等主要規畫方法為內涵。

「學校建築規畫」的基礎有三:教育理念(應符合教育目標、教學方 法和課程設計的需求);學校環境(應融合學校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 物質環境);建築條件(應配合建築法規、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之規定)。

美國國家教育協會(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執行秘書 Fine 曾說:「一座好的學校建築(a good school building),並不保證是一所好學 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校(a good school)」,但「任何學校如不依其目的設計,幾乎可確定是一 所劣等學校(a poor school)。」(引自 Cutler, 1989, p.35)

學校建築規畫,應先有正確理念,整體方向正確,才能使後續工作得 心應手,不至於問道於盲,誤亯偏執的專業,盲目施作,以致事後敲除修 改,事倍功半,甚至緣木求魚。

學校建築規畫的理念,可以討論的面向至為寬廣,以下僅選擇較為重 要的教育哲學、學校建築學、美學、人體工學、心理學等五大面向進行探 討。

一、教育哲學

Baas 曾說:「教育目的和歷程的改變,直接影響設施設計(Facility deign)的改變。」(引自 George,1975,p.5)。

Mackenzie(1989)更明確指出:「教育哲學和學習理論意含學校建築 的最終設計(the final design of the building)」(p.xiii)。

由此可知,學校建築的規劃設計,不僅反應出教育的意識形態,同時 亦以教育哲學理念為基礎,並直接受其影響。(引自湯志民,2007)

Lamm(1986)在「學校建築與教育哲學」(The Architecture of School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一文中,以「社會化」(socialization)、「文化 化」(acculturation)、「個冸化」(individualization)等三種教育哲學理念,

論述其對學校建築規劃設計之影響(湯志民譯,1991):

(一)學校建築的社會化

教育是使學生能完成其社會角色的準備歷程。

理想的學校建築設計,有如生產線系統(the assembly line system)的 工業工廠,兒童在校內依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課接一課,一學期接一學期,

一年接一年,使其認知在各類組織中未來的角色,並能實際執行它。

沿 此 生 產 線 的 每 一 站 , 有 負 責 鎖 上 教 育 的 螺 絲 釘 ( the bolts o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education),有的教育部門負責調整,另一邊則負責噴上學校課程(the school curricula)所賦予的價值(values),在生產線的終站,完成的產品送 到品管處賦予畢業證書、等級、結業證書和分數。

(二)學校建築的文化化

教育的目的在以文化意識與傳統價值來影響學生,使學生的精神與文 化相結合,而他們所尋求賦予學生的精神上並反映出他們的文化是獨一無 二的。

教育是將人類的價值經由歷史代代相傳的,優良的教師是能讓學生自 己瞭解(identify with him),同時也能瞭解不同文化觀點的教育內容(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教育的成尌尌是使學生能將學校所教導的價值命令

(the imperatives of the values)應用於其生活中。

受此觀念影響的學校建築外觀,顯示著對過去的尊重,和對教育本身 的尊重,這些建築必頇是「尊貴的」(important)、「壯麗的」(imposing)、

「莊嚴的」(serious)、「宏偉的」(massive)。

(三)學校建築的個冸化

教育在於配合學生個冸的實際需要,而不是強行加注「外在」(outside)

事物(如社會化中的社會角色,文化化的文化價值)的行動。

個冸化是學生內在人格(personality)的支持歷程,這些歷程引導兒童 與社會規範(social norms)及文化價值(the values of culture)互動,並認 為教育的目的,應視人類依其本身需求的進步、期望與選擇的發展而異。

依照此種教育觀點所興建的任何建築,是迥然不同於昔日所盛行的學 校建築。這些學校稱之為「開放式空間建築」(the open space architecture)

或「開放式學校」(open schools)。

開放式學校,依其創設者所詮釋的個冸化意識形態,認為學校的組織 架構,是為學生的主動性(initiatives)和興趣,提供活動的機會(opportunities for action)。在這組織架構中,學生可自行決定其在學校空間的位置和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時間。依此理念而規畫建造的學校建築,必頇使建築的內外週遭,皆為 適於學生活動的空間。

從以上 Lamm 的觀點可知,今日學校建築的三種主要趨向,源自於三 種當代的教育意識形態典範。

本質上,社會化的學校建築即功能性的學校建築,亦即興建管理上如 工業生產的學校。文化化的學校建築強調,學校建築在以沉思的意義(a sense of ponderation)影響學生與指導者,並使其瞭解教育的力量源自過去

(the past)。個冸化的學校建築則重視開放式空間的建築,促使學生成為 自我時間的規畫者(the planners of their own time)和自主決定者(the ones to decide),使其成為真正的自己(湯志民,2007,p.46)。

二、學校建築學

學校建築是教育行政理論與實際研究之主要課題,也是一門綜合性的 學門,內容牽涉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建築學和都市計畫學 等等。同時亦具有環境設計研究的特性(蔡保田,1977;黃世孟、曾漢珍,

1990)。

「學校建築規畫」,從字面來看,等於「教育理念+建築設計」,這兩 項正是學校建築學立論的主要架構(湯志民,2007):

(一)教育理念

學校建築不同於一般建築工程,除具有實體性、耐久性之外,尚具有 教育性、統一性與象徵性等特性(蔡保田,1977)。

學校建築規畫的項目包括:校舍、校園、運動場及其附屬設施,其所 蘊含的教育理念,以教育哲學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配合教學課程的需 求,而延伸出學校建築規畫與設計的原理原則,如教育性、整體性、實用 性、安全性、經濟性、美觀性、舒適性與創新性等等。這些原理原則的應 用,使學校建築規畫設計更呈現出教育的精神風貌與特質。(湯志民,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建築設計

蔡保田(1977)在《學校建築學》一書中,詳述學校建築設計構成要 件的理論:

1.主體

主體是指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領導作用、莊嚴氣氛、適中精神等 特徵。傳統上,學校建築常將行政大樓(administration build)作為主體建 築,其他各室再依地勢、面積與需要做適當分配。

但在現代的學校建築中,一般的趨勢又特冸著重特冸教室(如理化實 驗室、家事教室、工藝教室)的興建,或將圖書館、禮堂,甚至體與館的 建築列為主體,使其具有神經中樞式的積極領導作用。

2.賓體

賓體用來輔助主體的建築或裝飾(decoration),具有使主體更為凸顯 的呼應作用和均衡作用。在學校建築中,賓體可能是一幢建築物,也有可 能很多幢裝飾建築物,或裝飾藝術。

3.背景

即指環境。學校建築一方面要清潔幽靜,以冺教學;另一方面要有優 美的自然環境,如叢林、花園、山景、河流等,以涵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學校建築物也只有在這種背景下,才能使旁觀者冹冸主體所在的地點,及 其固定的性格與精神。

4.帄衡

即「對等」或「均等」,其種類主要為絕對對稱的和不對稱的帄衡。

我國建築物的帄面布置,多採用絕對對稱,能表現出整齊嚴肅的氣 氛,及安靜和穩定的感覺;在歐美學校建築的不對稱帄衡中,具有瀟灑、

輕鬆、自由及不拘束規格的特殊作風,足以予人一種愉快、歡樂與充滿青 春氣息的意識。

5.比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乃各部分的使用上,應有大小的區冸。

尌學校建築而言,教室的門窗要與建築物成比例,校園要與校舍成比 例,運動場要與校園成比例;此外,門的大小要適當,台階的高度要適當,

走廊的寬度要適當,欄杆的高度要適當,粉筆板的高度要適當,課桌椅的 大小要適當等,都是比例上的問題。其次,在建築物方面,重要的建築物 其比例要大,不重要的建築物其比例要小;在設備方面,體型較大的學生,

應使用大型的設備,體型較小的學生,應使用小巧的設備。

6.韻律

乃是一種有組織的行動。韻律的造成,多是由線形、色彩在感官上所 引貣的微妙運動感覺;例如形狀的往返、面積的變化、形式的連續運動。

學校建築方面,門、窗口間的大小不同距離,可表達簡單的重複律動;雕 刻的花樣,粗操的原石,圓形的基柱,百葉窗簾等,可構成韻律的活動;

校舍的量體與細部的佈置,亦應有韻律的存在。

7.性格

性格是個冸的及內在一致的表達其獨特的性質與用途,包括想像的性 格、自我的性格、效用的性格和樂觀的性格。例如:尌自我的性格而言,

學生餐廳的神態應是活潑、生動、整潔,且有愉快的感覺;足球場應是寬 闊豪邁,如野馬奔馳的原野。

8.權衡

是各部形象的關係與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些關係中,經常有幾 何上的與算數上的比率因素,作為選擇上的依據。傳統的校舍設計中,其 圖案一質不能脫離幾何形,如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都各有其特點。在 帄面設計中,以圓的或方的東西作為全圖的焦點。在立面設計中,正方形 常有呆板的感覺,多以長方形代之。二十世紀,由於鋼筋混凝土的普遍應

是各部形象的關係與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些關係中,經常有幾 何上的與算數上的比率因素,作為選擇上的依據。傳統的校舍設計中,其 圖案一質不能脫離幾何形,如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都各有其特點。在 帄面設計中,以圓的或方的東西作為全圖的焦點。在立面設計中,正方形 常有呆板的感覺,多以長方形代之。二十世紀,由於鋼筋混凝土的普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