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題目(樣本)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工具

研究者 題目(樣本)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工具

研究者 題目(樣本)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工具

Schneider (1985)

Lindle (1992)

Courtney (1993)

Meyers (1994) Peterson、

Marks 與 Warren (1996)

Reynold (1996)

Russell (1996)

1.實施與未實施 SBDM 的中學校教師在參與性授予權能(Participant Empowerment)分數上並無顯著差異

2. 實施 SBDM 的中學教師在專業成長、地位、自主效能感、和衝擊等

Delaney (1997)

Weaver (1997)

研究者 題目(樣本)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工具

Murphy (2002)

Riesgraf (2002)

一、 學校本位管理的相關研究

根據表 2-6「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相關研究摘要彙整表」

內容,研究者依研究主題、方法和對象,綜合探討 SBM 相關研究與本 研究有關之內容如下。

(一)就研究主題而言

有關SBM相關研究的研究主題,主要以SBM現況之研究居多(李天 興,2003;李雪梨,2002;林鴻章,2000;吳智偉,2006;陳國正,2002;

黃國珍,2001)。此外,亦有理論分析與建構之研究 (王順平,1999)。

至於,SBM相關研究的主題搭配,則呈現多元的趨勢。例如,有SBM 與教師滿意度 (林雍智,2000;余景達,2002;閻自安,2000;Schneider, 1985; Meyers, 1994; Reynold, 1996)、教師參與行政決定(鍾肇光,2009)、 成員準備度(Anderson, 2002)、工作士氣(鄭清波,2003)、角色知覺與態 度(劉雅婷,2000;Daniel & Shay, 1995))、組織承諾(Meyers, 1994)、校 長領導方式(閻自安,2000;Delaney, 1997)、學校本位決定會議(Lindle, 1992; Courtney, 1993)、成員利益、不利、壓迫和助益知覺(Leroy, 2002) 、 特殊教育 (劉麗珠,2008;Riesgraf, 2002)、 多元智慧教學(李新民,

2001)、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許嘉政,2003)等。綜上可見,SBM的相關研 究,其研究的主題的取向趨於多元化與多樣化。

此外,若從研究的年代與主題分析,研究者發現SBM與學校組織效 能關係之研究主題採用(吳建鋒,2000;徐雅君,2002;陳鐘金,2002;

柯柏年,2002;蔡家廷,2004;周瓊婉,2005;陳震宇,2007),可謂歷 久不衰,一直是SBM多元研究主題中的主流。準此可見,本研究的主題

「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能扣緊SBM研究主題的 趨勢與潮流,具研究的可行性。

(二)就研究方法和對象而言

關於 SBM 相關研究的研究對象與方法分析,其中以國小為研究對 象者居多(林鴻章,2000;李雪梨,2002;陳國正,2002),也有以國中 為對象(黃國珍,2001;黃顯智,2000;謝義鄉,2002),也有以高中職 為對象(李天興,2003;吳建鋒,2000)。至於研究方法的選用,主要採 量化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居多,少數採質化個案研究方法(范迪慧,

2000;顏慶芳,2003;廖仁智,2002;黃尹竼,2005;Murphy,2002; Weaver, 1997);也有採質量並重的方式研究(朱淑英,2002)。由此可見,SBM 的 相關研究,其研究方法分析,量化、質化或質量並重方法者,兼而有之;

亦即,SBM 之研究既可鉅觀探究,亦可微觀研究。但以量化研究居多。

二、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根據表 2-6「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相關研究摘要彙 整表」內容(詳見頁 46),綜合探討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與本研究有 關之內容如下。

SBM 強調學校自主,相對亦要求學校須擔負績效責任,追求學校組 織效能已是社會各界的期許與共識。所以,學校效能有關的研究亦顯重 要、富研究價值且受認同。

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其主題搭配,非常多樣,例如:校長領 導(江滿堂,2008;吳勁甫,2007;林梓鈴,2008;黃坤謨,2008;葉 惠文,2008)、建構評量指標的變項分析(謝金青,1997)、團體動力(江 志正,2000;柯嚴賀,2007)、衝突管理(林逸青 2003)、組織決策(李 淑芬,1994;陳素慧,1994)、行政管理(吳清山,1989)、校長領導(吳 明雄,2001;張慶勳,2000)、、組織變革(顏士程,2006)組織氣氛(葉 惠文,2008)、工作投入(黃坤謨,2008)、學校組織文化(吳璧如,1990;

張慶勳,2000)等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的研究。

國外學效效能研究的搭配主題,例如學校改革(Heck & Marcoulides,

1996; Hopkins, 1996)、概念架構探討(Cuttance, 1985; Hoy & Ferguson, 1985)、 效 能 知 識 基 礎 研 究 (Creemers, 1996)、 學 校 功 能 歷 程 指 標 發 展 (Reynolds, 1996) ,不一而足呈現多元的面貌。

此外,學校組織效能搭配 SBM 的研究主題設計亦不在少數(吳建 鋒,2000;徐雅君,2002;陳鐘金,2002;柯柏年,2002;蔡家廷,2004;

周瓊婉,2005;陳震宇,2007)。

許嘉政(2010)的研究指出,以學校效能為題的相關研究很多,並以 直接和中介效果模式的設計居多。亦即,大部分「學校組織效能」的研 究設計係以加上一個變項的直接效果模式,以及加上二變項的中介效果 模式。準此,本研究採直接效果模式進行研究設計,搭配 SBM 為題。

就研究結論而言,與本研究有相關者,例如,在現況成效上,不少 研究指出國民小學教師普遍認同學校組織效能的成效(江滿堂,2008;許 嘉政,2010)、在學校規模方面,有研究顯示,學校規模較小的學校,效 能較佳(林聰地,2000;吳明雄,2001;侯世昌,2002;陳承賢,2005;

郭慶發,2001;黃哲彬,2004)、亦有研究結果指出,小型和大型學校有 較高的學校組織效能(許嘉政,2010)或中型「13-24 班」學校有較高的學 校效能(江滿堂,2008)。由此可見,不同研究對象,仍存有差異的研究 結果。

綜上可見,國內外以「學校組織效能」(或學校效能、組織效能)為 題的相關研究數量相當多,所搭配的研究主題多元,研究設計多樣,堪 稱教育研究的顯學與派典。

三、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

(一)相關的研究內容

關於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內容,以研究方法而 言,主要以量化的問卷調查研究方法居多。除此之外,吳建鋒(2000)係 採質化和量化並用的研究方法,透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

以綜合高中教師及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論指出,在 SBM 實 施傾向上會因不同的學校類別及辦理類型而有差異;SBM 的實際參與情 形會因不同的人口和工作背景變項變項而有差異,以及綜合高中實施 SBM 與教職員實際參與學校本位管理均可顯著預測學校效能。

在量化的相關研究上,以 SBM 與學校效能二者為變項,進行直接 效果之研究設計者,其相關研究內容有徐雅君(2002)的研究以台中市國 小為研究範圍,其研究結論指出年齡較輕(24 歲以下)、新學校(歷史 10 年以下)及大規模學校(25-59 班及 60 班以上)的教師認為「學校經 費運用」自主性較高;資深(26 年以上)及師專畢業的教師認為學校「人 事決定」自主性較高;國民小學實施 SBM 與學校效能具顯著正相關,

以及 SBM 對學校效能的預測力很高。陳鐘金(2002)的研究以宜蘭縣全部 公私立國中小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論指出宜蘭縣國民中小學目前實施 SBM 的程度為「中度偏高」;SBM 與學校效能整體與各向度具有中度偏 高正相關;SBM 各層面對整體學校效能具有預測力,其中以「學校本位 行政」最高;學校教育人員對實施SBM 的態度是支持肯定,以及學校 教育人員最希望能將經費權與人事權下放給學校。陳震宇(2007)的研究 以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其研究結論指出中部五縣市國民小 學 SBM 及學校效能之現況良好;不同學校規模、校長任期之學校效能 有差異;實施SBM 與學校效能具顯著正相關,以及「整體 SBM」、「學

校規模」、「縣市別」、「城鄉別」等四個變項聯合能有效預測學校效能,

而「整體 SBM」變項的解釋量為最大。

在量化的相關研究上,以 SBM 為預測變項與學校組織效能效標變 項,再加上第 3 個變項為中介變項的研究設計者,其相關研究內容有柯 柏年(2002)的「我國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 SBM、學校氣氛與學校效 能相關之研究」,其研究結論指出不同學校規模在 SBM 參與上有顯著差 異存在;SBM、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間呈現正相關,以及 SBM 學校效 能具有預測力。蔡家廷(2004)的「國民小學 SBM、組織氣氛與教師教 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其研究結論指出台中縣巿國民小學實施SBM 的現 況良好;以「課程與教學管理」層面最佳,「預算管理」層面,需要再努 力;SBM 與教師教學效能具有密切相關,以及 SBM 對教師教學效能的 預測力良好。

此外,周瓊婉(2005)的「知識管理策略、SBM 與學校效能關聯性 之探討─以台南市國民小學為例」,其研究結論指出 SBM 方面,校務行 政、課程與教學及人事考核與任用表現均佳,但在學校經費的表現較差;

透過 SBM 能力的加強,可協助學校組織辨認本身優勢、劣勢,並加以 培養及迴避,以求學校效能的提升;學校組織透過專業素養的提升,可 協助學校本位自主管理能力強化,學校效能會有較好的表現;SBM 對學 校效能有正向且顯著影響。尤其在校務行政方面實施本位管理,學校自 主性提高,對於學校資源能彈性運用,對學校效能有更明顯的影響。

(二)相關的研究結論

研究者根據表 2-6「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相關研究摘要彙 整表」內容。其中,關於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結論,

可供本研究後續資料分析與討論參照用。

吳建鋒(2000)的研究,以綜合高中教師及行政人員為對象,結合專 家訪談和問卷調查的資料,其研究結果指出在 SBM 實施傾向上會因不

同的學校類別及辦理類型而有差異。

此外,也有研究結果指出,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現況良好 (陳震 宇,2007;蔡家廷,2004) ,不過也有研究指出,程度為「中度偏高」 (陳 鐘金,2002)不同學校規模在 SBM 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存在(柯柏年,

2002;陳震宇,2007),以及學校本位管理對學校效能的預測力很高 (周 瓊婉,2005;吳建鋒,2000;陳鐘金,2002;徐雅君,2002),並且國民 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具顯著正相關(柯柏年,2002;陳鐘 金,2002;陳震宇,2007;徐雅君,2002);透過學校本位管理能力的加 強,可協助學校組織辨認本身優勢、劣勢,並能彈性運用學校資源 (周 瓊婉,2005),

再者,有研究結果指出,國民小學實施 SBM 以「課程與教學管理」

層面最佳,「預算管理」層面,需要再努力(周瓊婉,2005;蔡家廷,2004)。 因此,學校教育人員最希望能將經費權與人事權下放給學校(柯柏年,

2002)。

其他相關之研究,以 SBM 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為例,有研 究結果指出,學校本位管理較佳的學校,教師教學效能較高(蔡家廷,

2004),教師參與的意見,倘能落實於學校的教學與課程上,對於教師權 能感的提升必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