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組織效能的理論

本節茲分別探討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理論、學校組織效能的意涵、

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理論基礎

一、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理論

茲分別從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發展、學校組織效能的研究方法、學 校組織效能的研究架構及學校組織效能的測量模式等面向,探討學校組 織效能研究的相關理論如下。

(一)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發展

學校組織效能的研究發展,源起於以柯爾曼等人的報告書,掀起關 於 報 導 學 校 組 織 效 能 的 輿 論 和 研 究 的 熱 潮(Coleman, 1966) 。 接 續 , Weber(1971)則是第一個有系統研究學校效能的人,發展出四個「有效學 校」的多重指標。使得學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研究著重於輸入 與輸出等的結構層面,以及後續的歷程因素與組織文化層面研究焦點上 (Bennett & Harris, 1997)。例如,學校效能的研究從課程與教材,延伸到 校園變革過程的掌握,以及強調科技、政治與文化的研究觀點(張明輝,

1999;潘慧玲,1999)。自此學校效能的研究成唯一門系統化的實徵研究。

關於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發展脈絡的區分,以 Murphy、Hallinger 與 Mesa(1985) 依政策分析目的區分的三個時期,以及潘慧玲(1999)依時間 序列區分的四個時期,最具代表性,且廣為引用,茲分別介紹如下:

Murphy、Hallinger 與 Mesa(1985)依政策分析目的,將學校效能研究 的 發 展 分 為 因 素 確 定(factor specification period) 、 概 念 架 構 發 展 (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eriod) 及 模 式 發 展 (model development period) 等三個時期。

1.因素確定時期

因素確定時期,受柯爾曼教育機會報告書的影響,研究趨向以學生 成就為測量的指標,探討造成學生成就差異的學校因素,分析可變變項 及學校過程的因素,所以此階段著重於學校效能的特徵因素和學校效能 重要指標的探究,並且累積諸多研究成果,奠定後續研究的基礎,並引 發學校改革運動。

2.概念架構發展時期

概念架構發展時期,主要研究在確定學校效能因素的功能,並將這 些因素和功能加以組織,把多樣變項因素加以整理分類,建立指標層次 體系,做為方案和政策發展的行動。例如 Purkey 與 Smith (1983)的研究,

將 13 個 學 校 效 能 因 素 分 類 整 合 為 結 構 及 過 程 兩 個 層 面 。 Murphy、

Hallinger 與 Mesa(1985) 則將 14 個學校效能因素分類整合為技術及教學 環境/氣氛兩個層面。

3.模式發展時期

模式發展時期,以前二期之探究為基礎,透過模式的發展,來解釋 研究發現,並提出學校效能改進的指南。至於研究模式的發展,則是從 單一方向模式,漸朝多元、差異的研究模式,涵蓋不同層面的考量,以 解釋所觀察到的許多現象。並且強調變項的互動性,使內容更趨充實且 複雜,走向概念與因素整合的路徑。例如,鄭燕祥(2001)從組織觀點,

討論可用以解釋及評估學校效能的模式,分為目標模式、資源-輸入模 式、過程模式、滿意模式、認受模式、組織學習模式、無效能模式、及 全素質管理模式,可說是較完整的理論模式。

上述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因素確定、概念架構發展及模式發展三個 時期的研究焦點,張慶勳(1996) 將其歷史發展摘要彙整,詳如表 2-3。

2-3 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歷史發展摘要表

發展分期 起訖年代 研究焦點

因素確定期 1966-1979 探討那些因素是有效學校的特徵。

概 念 架 構 發 展 期 ( 系 統 研 究 及 學 校 效 能 運 動 展 開 期)

1979-1989 認定學校效能變項的功能,及把這些功能轉化 為方案和政策的行動。

模式發展期 1989 以後

學校效能的研究已經逐漸朝向整合的觀點,從 課程與教學、組織結構、學生成就與行為,或 從輸入、背景、過程及產出等的模式進行研究。

此外,學校效能的國際性研究亦逐漸受到重視。

資料來源: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市:五南,頁 231。

至於潘慧玲(1999)則依時間序列分為 1960 年代後期之濫觴期、1970 年代追求平等期、1980 年代初、中期之批判期及 1980 年代中期以後至 今之追求效率期等四個時期。顯示學校效能之研究是歷史發展的進程,

並深受當時社會經濟背景所左右。此一就學校效能研究發展按時間序列 的分期方式,富發展脈絡遞演特性。

1.濫觴期

1960 年代經濟學側重教育投資報酬率,美國在講求績效及追求教育 機會均等的意識型態下,Coleman(1966)的調查研究啟動學校效能研究的 開始,其報告書顯示家庭背景與學生成就間有相關,且家庭背景差異比 學校的影響力,更能解釋學生成就間的差異。這樣的結果被解釋成學校 教育功能的成效不佳,成為學校效能研究的濫觴。

2.追求平等期

此時期的研究將學校效能視為一個整體,研究著重在學校過程變項 與成果變項間的關連,而非單純的檢視輸入(學校資源)與產出(學生成就) 間 是 否 相 關 。 其 研 究 方 式 出 現 教 育 功 能產 出 研 究 取 徑 不 同 的 極 端 組 研 究。企圖透過極端組學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值高出甚多)或負極 端組學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值低落甚多)的探討。找出有效能及 無效能學校的特徵,期多集中在正極端組(有效能學校)的研究。此時期

學者的研究結果與 Coleman(1966)報告書正好相反,肯定學校在學生成 就表現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效能學校,其學生學業成績也會有所不同。

3.批判期

1980 年代初期仍延續有效能學校的研究,研究常兼具研究基礎和推 動 革 新 的 性 質 。 此 時 期 學 者 對 於 早 期 學校 效 能 研 究 發 展 展 開 嚴 厲 的 批 判,認為早期的學校效能研究在取樣、方法等各方面上有缺失,對早期 研究的結果持負面的看法,故而對這類研究不感興趣,實徵研究並不多 見。

4.追求效率期

美國在 1970 年形成「有效能學校運動」,兼具研究與實務取向,1980 年代中期整個重點則轉移到推廣工作上。此時期開始致力於研究方法改 善,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例如使用階層線性模式的統計方法(hierachical linear modeling)及在研究中加入教室觀察等質的研究取向,另外也重視 情境因素的檢視,將追求平等的研究理念轉為效率的追求。

綜上可見,透過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發展的探討,有助於研究者掌握 時代對於學校效能的著墨點和潮流趨勢,更可顯見教育與政治、文化、

科技等他領域,有著密切的關聯。由此顯見,本研究的主題學校本位管 理,著實係教育體系呼應外部機構期許和政治解放的改革活動,此等背 景,與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發展的脈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學校組織效能的研究方法

關於學校組織效能的研究方法,Pinter(1988)採用非實驗性的方法,

發展出分析學校行政影響力與效能關係的模式,包括有直接效果模式、

中介效果模式、先驗效果模式和交互效果模式。直接效果模式指沒有中 介變項的研究設計,此種模式普遍被運用。中介效果模式係假定自變項 的影響,可能會透過組織的其他因素,而對效能產生影響。先驗效果模 式指自變項因自身特質或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同時也是一種依變項。

交互效果模式則著重在自變項與組織樣貌和環境間互動下的改變,進而 效能產生影響。

此外, Purkey 與 Smith(1983)提出學校效能的三種研究方法,包括 極端組研究法(out-lier studies)、個案研究(case studies)和方案理論評鑑 (program theory evaluation)。

1.極端組研究法

極端組研究法係選擇兩端典型及特殊取向的學校為研究對象,一般 採用調查研究,實施大規模的標準化測驗,然後利用統計迴歸的方法分 析資料,推算期望值。以效能學校的實際得分會顯著高於期望值,反之 則為無效能的學校。

2.個案研究

學 校 組 織 效 能 的 個 案 研 究 方 法 係 針 對 單 一 所 或 少 數 學 校 , 透 過 觀 察、訪談或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以深入探究。但因所選取的樣本 數極少,研究的結果不能加以推論到其他群體,乃此種方法的限制所在。

3.方案理論評鑑

方案評鑑係針對某一方案的實施成效進行評鑑。評鑑是一種有系統 蒐集資料、解釋資料和價值判斷的科學活動,關心方案本身的假設或理 性基礎是否正確。所以方案評鑑較前二種方法,在方法論上較為嚴謹。

準此,本研究透過學校組織效能相關文獻探討的結果為基礎,採量 化研究取向,採用各自變項對學校組織效能的直接效果模式。

(三)學校組織效能的研究架構

Coleman 時期的學校組織效能研究,主要是一種「輸入-產出」的 研究架構。實際上學校組織的產出卻不如企業產品容易計量分析,學校 的產出具歷時性與複雜性,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很大。因此,後來又發 展 出 組 織 架 構 、 制 度 化 架 構 與 示 範 學 校 架 構(吳清山,1998;Cuttance, 1985),其內涵分述如下。

1.輸入-產出架構

輸入-產出架構(the input-output framework)主要是操弄經濟和政 策取向資源的變項,並控制種族及社會背景變項的影響,以探究投入資 源與產出結果的比值,試圖比較學校之間的差異,進而驗證學校效能。

2.組織架構

學校的組織結構(the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會強迫及引導著個人 的社會行為,由於各校的組織結構及氣氛不同,所以各校也會表現不同 的特色及風格。

3.制度化架構

學校教育是一種制度化架構(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的過程,學 生能從某一特別的制度化範疇中,發展形成某一成人制度化的職位。學 生被視為是有理性的個體,認同學校教育制度和組織架構,並不斷的努 力和參與,建立其角色承諾,學會做決定及採取行動,以便將來獲得有 價值的社會職位。

4.示範學校架構

示範學校架構(The exemplary school framework)是採個案研究的方 法,來探討有效能學校的特徵。此研究的模式大都是以貧困地區,但學 生的學業成就有良好表現的學校為樣本,進行長期而深入的觀察。

綜上可見,本研究的主題設計:「國小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 關係之研究」,非屬於「輸入-產出」及「示範學校」的架構;而是較傾 向於「組織架構」的架構,著重學校組織行為的觀點,就組織的權力結

綜上可見,本研究的主題設計:「國小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 關係之研究」,非屬於「輸入-產出」及「示範學校」的架構;而是較傾 向於「組織架構」的架構,著重學校組織行為的觀點,就組織的權力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