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研究工具

基於研究的需要,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指出,江滿堂(2008)

的「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 效能調查問卷」之「學校效能量表」,以及許嘉政(2003)的「學校本位管 理與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調查問卷」之「學校本位管理量表」,量表發展的 信度良好,直接整合採用之(問卷使用同意函如附錄一、二)。茲將兩種 量表發展之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統計數據說明如下。

(一)許嘉政 (2003)之「學校本位管理量表」之統計數據

1. 「學校本位管理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許嘉政(2003)的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量表,經採用「相關分析法」

檢驗,分析結果發現,全量表的同質性極高,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301,

顯示量表項目具有相當的同質性。此外,該量表經採用「決斷值檢定」,

所有題目皆超過決斷值3.5的標準,表示本量表27個題目都具有良好的鑑 別度。

2. 「學校本位管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量表」經項目分析後,27個題全部予以保 留進一步進行因素分析,以建構此量表的效度。此量表之效度分析,採

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特徵值大於1的因子,並以極變法(varimax)進 行直交轉軸。結果顯示本量表27個題目的因素負荷量皆高於.4,可解釋 總變異量59.276﹪,抽離出四個主要因素。根據各因素所含的題目,將 因素一命名為參與決定(參與決策)、因素二命名為決定內涵(決策內涵)、

因素三命名為績效責任、因素四命名為分權結構(權力分享)。「國民小學 學校本位管理量表」由以上四個因素建構為為四個分量表,合計27題。

3. 「學校本位管理量表」信度分析結果

「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量表」之信度經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後,

採用內部一致性來加以考驗。分析結果分量表的Cronbachα係數介 於.6688至.8905,總量表係數為.9314,信度良好,顯示該量表可用。

「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量表」的填答及計分均採用李克特式量表

(Likert-type Scale)的五點量表計分方式,反應項目為「總是如此」、

「經常如此」、「偶而如此」、「很少如此」、「從未如此」等五項,

分別給予5分、4分、3分、2分、1分計算。

基於研究的需要,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認為和許嘉政(2003) 的「學校本位管理量表」,量表發展的信度良好,直接採用。

(二)江滿堂(2008)之「學校效能量表」之統計數據

茲就江滿堂(2008)的「學校效能量表」之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和 信度分析結果呈現如下。

1.項目分析

該研究所進行的項目分析採決斷值(CR)檢定,藉由極端組比較法,

以 t 檢定考驗高低兩組在每題得分平均數的差異顯著性,確保各題項的 CR 值達.05 以上之顯著水準(p<.05)。分析之後,此量表各題項決斷值均 達.001 的顯著水準;在同質性檢驗方面,各題項與總分析的相關均達.30 以上,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7,表示該量表同質性極高;當因素設定為 1 個因子時,各題項的因素負荷量均高於.30 的水準。故該量表 28 個題項 均予保留。

2.因素分析

該 研 究 運 用 因 素 分 析 建 構 量 表 的 效 度 , 以 主 成 份 分 析 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抽取因素,依據文獻理論及實證研究,強迫抽取四個 因素,並以直接斜交法(Direct Oblimin)進行斜交轉軸。分析之後,此量 表各題項因素負荷量均達.30 以上,得正式量表共 28 題,解釋總變異量 為 68.453%。

3.信度分析

因素分析後,進行量表各層面與總量表的信度考驗。此量表之各分 量表Cronbach α 值分別為.9024、.9232、.9184、.9153,而總量表之 Cronbach

α 值則為.9706,可見此量表內部一致性相當高,亦即信度極佳。

該研究之預試與正式問卷均採 Likert 五點量表填答計分,受試者依 其知覺在學校工作概況與感受,直接在每一題後勾選代表其知覺感受的 適當程度,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成五種不同程度的知覺 感受,分別計 1、2、3、4、5 分,得分愈高,表示符合程度愈高。

第六節 研究實施過程與資料分析

茲就研究實施過程與資料分析分別探討如下。

一、研究實施過程

本研究的實施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個過程:

(一)蒐集文獻

本研究的過程,肇始於研究主題的形塑與確定。研究者基於個人職 場上關於學校本位管理程度與學校組織效能良窳的經驗和感受、碩士班 學程修習內容,以及指導教授之提點,確定以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 學校組織效能之關係為題,進而透過近期教育期刊、書籍、碩博士論文,

以及教育線上資料庫等途徑,廣泛蒐集與閱讀取得所需的相關文獻資料。

(二)撰寫文獻探討

在蒐集定量的相關文獻資料之後,研究者著手撰寫文獻,期間經過 指導教授的指正,幾經修改後得以定稿。本文獻探討之基本架構分別從 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等變項的理論基礎切入,進而深入探討其 內涵與概念,及其相關研究,並歸納出每一主題的構面。

(三)撰寫研究計畫

為求本研究的完整性與嚴謹性,研究者乃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研 擬出整個研究的方向與架構,進而撰寫及提出研究計畫。

(四)選用量表

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為基礎,選擇江滿堂(2008)的「國民小學校 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

之「學校效能量表」,以及許嘉政(2003)的「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文

化特性調查問卷」之「學校本位管理量表」,加入本研究設計之背景變項 (詳如圖 3-1) ,直接整合為「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問卷」(詳如 附錄三)用之。根據量表發展之資料統計結果顯示,二者在項目分析上顯 示同質性高、因素分析上顯示解釋總變異量高(分別為 68.453%和 59.276

%,詳見表 3-4),以及在信度分析上顯示 Cronbach α 值高(分別為 97.06

%和 93.14%,詳見表 3-5)。

(五)實施問卷調查與資料處理分析

此為正式調查的階段,調查的對象為屏東縣縣立國小教師,待問卷 回收後,隨即進行統計分析與討論。

(六)撰寫論文初稿

歷經以上各項工作後,隨即將文獻探討以及問卷調查的結果予以整 合,撰寫論文初稿。

(七)修訂論文

論文初稿完成後,再經校對、修改與潤飾的過程,始完成本研究論文。

二、資料分析

本研究運用spss 18.0 for Windows 軟體分析,資料分析方法與步驟:

(一)以樣本平均數分析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之分布情形。

達成研究目的一,了解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的現況。

(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不同背景變項在學 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之差異情形,達成研究目的二。

(三)以積差相關考驗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之相關情形,達 成研究目的三。

(四)以多元迴歸分析學校本位管理對學校組織效能之解釋情形,達 成研究目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