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目的在探討學校生活適應之意涵及其影響因素,並形塑出本研究對 學校生活適應整體之架構。由於學校生活適應屬於生活適應中的一環,因此,以 下從生活適應意涵開始進行文獻探討,再延伸討論學校生活適應意涵與影響學校 生活適應之因素。

壹、 生活適應之定義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句經典名言,是出自於生物學上Darwin於1859 年提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在這之後「適應」一詞廣為日常生活所應 用。Darwin的進化論認為生物須在生理機能與心理結構上適度地改變自己,才能 與環境配合(張春興,2006)。心理學家Piaget在認知發展理論提出對適應更精 闢的解釋,其認為適應是個體的認知、基模受到環境之限制後,為保持平衡而主 動改變的歷程,他以「同化」和「調適」說明個體的適應歷程;而同化與調適作 用能促使個體和環境間取得平衡時,這即所謂的「適應」(Sternberg, Robert J./陳 億貞譯,2006)。

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的定義,「適應」係指個體為與生活環境保持和諧、

平衡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張春興,2006)。廖榮利(1990)於《社會工作辭 典》中指出,所謂適應是指一個人與其所處環境之間和諧的狀態,包括內在自我 與外在環境之間關係的表現上。

本研究將生活適應重要學者及近來國內研究之定義進行彙整,分三大類進行 歸納,茲說明如下:

一、生活適應為個體與環境間彼此之交流、互動,且為取得平衡、和諧之歷程 Arkoff(1968)將適應視為個體與環境彼此交流、互動之歷程,而此一歷 程包含兩個面向,一是個體為滿足自身之需求而改變所處環境,二是個體為符 合環境脈絡下之情境而選擇改變自己。我國學者吳新華(1991)將 Arkoff 對適 應歷程兩個面向劃分為消極的適應與積極的適應,消極的適應表示個體被動地 去附和環境,積極的適應則是個體不僅企圖將環境改變,也試著進行自身的調 整,以達到個體與環境間之平衡。簡茂發(1986)認為適應是成就也是歷程,

是個體為滿足自身生、心、社各層面的需求,在環境中找到調整的方式以解決 困境,也就是希望能與環境達到平衡來滿足自己需求。目前國內針對兒童或青 少年之生活適應研究,也多對適應為個體與環境互動之連續歷程抱持相同態度

(林清江,1993;周文欽,1991;陳小娥、蘇建文,1978;林進財,1992)。

根據上述可知,生活適應為個體與環境脈絡彼此交流及尋求平衡、和諧之 歷程。而處於青少年發展階段之個體,除了與家庭環境互動外,學校、社區環 境開始成為其生活的重心之一,而環境的多元化與複雜性對個體的適應有更多

29

挑戰,這時青少年階段的個體是否能夠順利與環境取得平衡,為其未來生活適 應發展的關鍵時期。

二、生活適應是壓力與成功的因應行為或技能

Kaplan 與 Stein(1984)提出個體需要克服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的改變,

其運用各種技能與策略解決問題,以因應所面臨環境給予的挑戰,此一過程稱 為適應(引自陳曉真,2010)。而提出壓力因應歷程觀點的學者 Lazarus(1953)

認為個體擁有成功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之因應行為,即為適應,其指出有良好 適應之個體,是能夠克服內、外在壓力,並與環境維持平衡的狀態(引自陳依 璇,2011)。

相較於一般學生,慈輝班學生主要是在面臨困境時,無法找到適切因應問 題之技能或資源,使得自己以中途輟學來回應困境,而慈輝班的教育,主要強 調經驗性學習活動、基本學習、工作技能、生活技巧、行為改變等,希望培育 慈輝班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有良好的因應行為,提升其未來生活適應的狀況。

三、生活適應是心理健康的象徵

生活適應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象徵(陳依璇,2011)。簡茂發(1978)在研 究中提出生活適應較佳的個體其心理也較健康,原因是心理健康之個體有完整 人格、愉悅的情緒,能夠與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較少發生衝突、矛盾之情形。

陳李綢、蔡順良(2009)也指出生活適應情形為心理健康與否的象徵,認為個 體滿足自身需求,以及與環境達到平衡,所產生出幸福感則為心理健康之狀況。

心理健康與否較難以直接觀察而得,因此,研究常會運用其他指標來測量,

以上學者皆指出生活適應可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個體於青少年發展階段,漸 漸產生許多心理衛生之議題,也是許多相關輔導人員認為最難以處遇的議題,

若能夠從青少年在生活適應的展現來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態,並從其適應狀況著 手進行輔導,或許能夠協助青少年處理心理問題。

貳、 生活適應之內涵

由於眾多學者研究之對象,以及關注層面的不同,促使生活適應之內涵範疇 略有不同。不過,生活適應內涵的劃分,多數學者主要是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 適應」與「社會適應」兩大分項(江睿霞,1994;莫麗珍,2003;路君約,1981;

簡茂發,1978)。陳小娥、蘇建文(1978)則是將生活適應劃分為自我適應與社 會適應,自我適應指得是個體對自我之評價,社會適應則是個體與家庭、學校及 社區之互動關係程度,以及個體是否有符合社會認可標準的態度。

陳李綢、蔡順良(2009)所編制之「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係現今生活適 應量表中最具常模之測量工具,也為許多研究所使用,其則是將生活適應兩大分 項之內涵細分為七小項,個人適應層面分為自我定向、自我意識、自我勝任,而 社會適應層面分為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校適應、社會適應。其中與學校生活

30

適應有關的向度有:1.人際關係,代表個體與同學、朋友間相處互動的關係與情 形,以及在團體內的接納度;2.學校適應,指個體運用技巧解決和調適學習方面 之困難情形,以及與師長互動情形、對學校的認同感。

劉焜輝(1985)對生活適應的內涵簡單劃分為四項,分別為個人適應、家庭 適應、學校適應與社會適應。而黃玉臻(1997)所編制「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

之生活適應內涵,依研究人口群生活的範圍與接觸的對象為分類依據,共分為個 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四項。上述兩位學者之生活適應內涵,

其中學校適應、同儕適應與社會適應,較符合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學校生活適應的 範疇,這三項向度的內容分別為:個體在學校中與教師互動關係、對學校常規的 適應、課業學習的成效,以及對學校的認同感;與同儕互動相處之情形,以及在 同儕團體中的接納程度;個體在現實社會中,與他人彼此交流之情形、在他人與 社會對個體之要求下,能夠知道自身能夠做什麼,且處事待人圓融,以獲得現實 社會對自己的接納。

蔡河霖(2010)與羅婉麗(2001)的研究則探究學生之個人適應、家庭適應、

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其中人際適應代表個體與朋友、教師間的互動情形,及社 交能力等適應狀況。也有少部分學者探究青少年之常規適應,其內容為個體對學 校校規的觀感、服從學校常規的狀況和表現態度、在課堂上的秩序表現等(陳璟 賢,2013)。

綜觀上述各學者對生活適應內涵之分類,發現部分學者對社會適應、人際適 應,多解釋為個體與他人互動關係之適應情形。Shoshani 與 Slone(2013)以優 勢觀點來看青少年前期學校適應之研究,結果表示個體有著人際優勢對其學校社 會功能、適應是有顯著相關。顯示了人際互動對適應影響的重要性。由青少年時 期發展的特徵可以了解同儕關係對此時期的個體是多麼地重要,另外,慈輝班學 生所接觸的人際範圍除家庭外,主要是以學校內的人員為主,如教師、同儕與學 校人員,故本研究將同儕適應、人際適應與社會適應的範疇,納入學校生活適應 中探討。再者,常規適應與師生互動關係有關,即師生關係不佳者,常規適應較 低(黃志賢,2000)。故本研究也將探討常規適應。

從上述學者對生活適應內涵之劃分,可得知以探討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 校適應、同儕適應與社會適應為主,而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則常以學校適 應、同儕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適應與常規適應來探討該人口群的生活適 應程度,也因為學生最常接觸的場域是學校,故以學校中與學生有關聯的層面來 探究其適應情形,有部分研究則將這些探討學生有關在學校中適應之向度,統稱 為「學校生活適應」。以下本節最後兩部分,將進行有關學校生活適應意涵及其 影響因素文獻之歸納與整理。

31

參、 學校生活適應之意涵

一、學校生活適應之定義

學校生活適應實為生活適應中的一環(楊俊媛,1995)。依據上述對生活 適應定義之分類,也能將各學者對學校生活適應的定義進行劃分,大致可歸類 為兩類:

(一)與學校環境間的交流、互動,以及取得平衡、和諧之歷程

學校生活適應為個體在學校生活環境中,與其周遭的人、事、物彼此交 互作用的連續性歷程,而個體會隨著學校環境的轉變,採取積極的行動,調 和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以達到理想平衡、身心趨於和諧一致的過程(張喜 鳳、林惠芬,2011;莊明貞,1985;陳治豪、王以仁,2006;葉璿雯,2010)。

(二)成功的因應行為

學校生活適應是個體與學校環境的互動中,採取各種因應行爲以滿足自 身需求、學校規範與人際衝突之解決,所達到的一種適應狀況,其成功的因 應行為有助於增進學習能力、自我實現,並和學校、教師、同儕發展出良好

學校生活適應是個體與學校環境的互動中,採取各種因應行爲以滿足自 身需求、學校規範與人際衝突之解決,所達到的一種適應狀況,其成功的因 應行為有助於增進學習能力、自我實現,並和學校、教師、同儕發展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