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校行政支援的探討

綜合以上學者論點,茲歸納學校行政的意涵:「學校行政是依據教育原理與 法令,有效且經濟地系統化管理學校各種事務,以最完善力量支援教學活動,提 升教育成效,以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至於學校支援的事務內容範圍,不外乎 人、事、物、財等方面,指學校在經費、設備、人員組織及編制、方案規劃、督 導、評鑑、社區資源、相關團隊之運用、教師專業知能研習以及資訊等之提供(陳 清溪,2000)。

貳、資訊融入教學之行政支援需求

科技本身對教育並不能帶來改變,改變的關鍵在教師身上。融合資訊科技成 為在教室教學的一部分,讓教師與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都有能力使用資訊科技 來尋找問題的解答,並在生活中得以落實。然而資訊融入教學的政策推行多年,

成效有限,因此正需進行全盤的檢視,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面臨困難之處。

各縣市教育局為因應學校實施資訊教育的需求,無不用心耕耘這領域的基礎 建置,列舉以下縣市最近幾年對資訊教育相關支援的具體作法(楊昭瑾,2006):

(一)台北市:

1.為教師建構 e 化平台「台北益教網」(http://etweb.tp.edu.tw/),讓教師提供 多年現場的教學經驗、成果和心得;以及專長和興趣與他人分享教學資源和切 磋,獲得更多良師益友的專業諮詢與深度會談,使教師成為一位既專業又稱職的 好老師,同時能帶給老師快樂地教學和喜悅地成長。

2.全面完成建置光纖網路。

(二)台北縣:率先向廠商租用電腦方式,能節省維修成本和教師的人力、

時間。宜蘭縣、台南縣、雲林縣、彰化縣等陸續跟進。

(三)桃園縣:

1.成立數位資訊教育課,目的在於配合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融入各學習領域的 教學理想、培養教師運用資訊融入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理念和技巧;培訓資訊組長 熟練網路伺服器建置、電腦教室管理技術與資訊通信安全管理能力;推動運用自

2.近年來將電腦設備汰舊換新,讓所有國小的電腦都維持在使用年限四年之 內。

(四)嘉義縣:推動資訊教育的重點工作有下列三項(黃銘宗,2005):

1.資訊環境基礎建設:逐年淘汰老舊電腦設備並免費保固三年的電腦及網路 設備;網路頻寬提升至8M,有助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應用;建置資訊教育軟體與 教材資源中心,充實學科網路教材。

2.在職教師資訊素養與技能培訓:積極辦理相關的資訊研習課程,以提升教 師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於教學上。

3.建置教學資源:

 (1)VOD 隨選視迅:依照七大學習領域架設教學影音教材於縣網中心。

(2)教育 e 學院:為了能整合全縣數位研習資訊而架設教育 e 學院。

(3)輔導團教學教材資源:將各領域的教材資源整合在同一網站,方便教 師上網下載運用。

(五)高雄市:教育局與台灣微軟公司合作共建置「未來學校」,由教育局 提供學校平板電腦等硬體,微軟提供咨詢服務。培養學生善用科技來解決生活問 題的能力(陳玉珊,2007)。

由此可見各縣市政府對資訊教育的重視,努力建置一個良好的資訊環境與提 供教師豐富的教學資源,是讓教師能發揮專業的基本要求。資訊教育的落實最終 還是需要學校行政單位與教師共同合作,然而,各校的經費與人力資源不一致,

難免教師在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時會面臨一些不同的困境,以下是學者對學校實施 資訊融入教學的研究結果:

Hoffman(1996)指出,教師排斥「資訊科技教育」的教育改革,除了教師 本身未察覺到應用資訊科技必要性與急迫感之因素外,校長和行政人員不重視資 訊科技的運用,對於資訊科技的應用僅是政策的規範,導致教師並不熱中運用科 技提升教學品質。因此,學校行政在資訊教育是否成功的推行,扮演者關鍵的角 色。

溫家榮、吳明隆(1999)對學校行政人員在資訊科技教育的應用上建議,其

除了扮演著推動者、帶領者的角色外,更應充分提供教師所需的教學資源,如建 構校園網路化的學習環境,使得教師教學活動進行順暢與達成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的目標。

張國恩(1999)在〈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中指出,要成功地進 行資訊融入教學,除了考慮資訊融入教學環境,讓教師從事資訊融入教學時,學 校的軟硬體設備充分配合教師教學需求,學校行政單位還需有下列配套措施:

(一)規劃校園內方便上網的環境:除了電腦教室網路化外,一般教室的電 腦也需規劃成能上網,使教學活動隨時依內容需求而上網。因此規劃全校電腦都 能連上網路是很重要的。

(二)鼓勵教師發展資訊融入教學之教材教法:資訊融入教學之教材教法是 創新教學的方式,因此教師可能會遇到困難而裹足不前。因此教育行政單位有必 要實行配套措施,以鼓勵教師發展融入教學之教材教法,例如舉辦研習會推廣資 訊融入教學、製作融入教學教案講習、獎勵甄選優良的融入教學教案、選擇與補 助示範學校開發融入教學之教案等。

陳裕隆(2000)研究學校為了能順利推行資訊融入教學,應具備電腦設備、

班級電腦以及豐富的教材資源要素。

李介至(2002)分析教師運用教學科技的主要問題為:研習缺乏實務、班上 缺乏網路資訊節點、相關研習太少、學校缺乏經費、學生家庭沒有電腦、自身缺 乏經費、不大會操作、無法配合教材編製等。

羅圩貞(2002)的研究中提到,對於剛接觸融入教學的教師而言,資訊人員 的協助能夠提高教師實施資訊融入的意願。

徐新逸與吳佩謹(2002)提出資訊融入教學的阻礙如:軟硬體設備不足、沒 有時間製作教材、缺乏軟體操作製作能力、教師的守舊觀念及不願意多花時間和 精力去思考如何將資訊融入教學中。

周永記(2003)國小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順利與成功,關鍵在學校 行政對資訊設備資源的實際建置情形,亦即學校資訊資源的完善能促使教師實施 資訊融入教學的成功。

為外在因素(如環境、設備、行政支援等)及內在因素(教學措施、電腦信念、

觀念改變等)兩種,造成外在因素的障礙相當具體,也較容易排除。

李曉伶(2003)研究發現學校環境提供良好資訊設備能提升教師實施資訊融 入教學的意願。

林育毅(2004)研究發現校園資訊設備的完善,是影響高高屏地區國小教師 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意願的全面性問題。

蔡馥嬪(2004)研究國小推動資訊融入教學時,教師認為行政實務支援缺乏 下列四項:電腦設備不夠使用、缺乏資訊專業技術支援、缺乏合適的教學資源、

管理機制不完善。

王筱涵(2004)研究台北市國小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形,在資訊設備 上所面臨的困境,依次為學校設備的維護人力不足、使用班級內 notebook 便利 性不足、資訊設備(單槍、投影幕)不敷使用;在研習方面,研習內容與教師實 際需求不符、教師較少參與校內資訊研習。

鄧美湘(2004)台北縣國小英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配置設備資 源的不足,對於教師運用資訊融入教學,造成很大的阻礙。

陳恩賞(2004)國小初級資訊種子學校教師面臨資訊融入教學的困難和問題 有常擔心會觸犯智慧財產權問題、花費太多時間在搜尋教學資源、器材的安裝或 故障排除、教學資源不足等。

陳瑞鴻(2006)研究彰化縣教師對於運用資訊融入教學的誘因有:主管機關 能提供充裕資訊設備、個人的意願及成就感趨使、校長及學校行政之支持。

劉宏模(2007)進行《影響教師採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階層線性模式分 析》,發現學校是否積極推行資訊政策,會直接影響教師教學態度,讓教師會更 配合政策實施,讓教學成效更好。

以上學者研究影響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主要四個因素,其分為學校行政單位 需提供足夠的校園軟硬體設備(溫家榮,1999;張國恩,1999;陳裕隆,2000;

李介至,2002;徐新逸,2002;周永記,2003;張雅芳,2003;李曉伶,2003;

林育毅,2004;蔡馥嬪,2004;王筱涵,2004;鄧美湘,2004;陳恩賞,2004;

陳瑞鴻,2006)、人力資源(李介至,2002;羅圩貞,2002;蔡馥嬪,2004;王

筱涵,2004;陳恩賞,2004)、態度支持(Hoffman,1996;溫家榮,1999;張國 恩,1999;陳瑞鴻,2006;劉宏模 2007)、進修管道(張國恩,1999;李介至,

2002;王筱涵,2004)。並綜合歸納這四方面的詳細內容(見表 2-10),故本研究 將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過程中,學校能順利推動資訊教育與減少教師應用資訊融 入教學的障礙,教師所需的行政支援採用這四方面,以下依序說明:

(一)軟硬體設備:學校擁有足夠的電腦、相關設備(如單槍投影機、數位 相機)、教學資源(補充教材光碟)與方便的網際網路。

(二)人力資源:有專人進行軟硬體設備的管理維護與技術支援。

(三)態度支持:行政人員對資訊融入教學的重視,會適時鼓勵、獎勵資訊 融入教學成效不錯的教師。

(四)提供進修管道:為提升教師的資訊融入教學的能力,學校舉辦相關研 習或提供相關研習資訊。

學校行政的本質,具有教育性和服務性,在於導引和支援教與學,為師生服 務,以提高學校教育績效(吳清山,1996)。學校內的行政單位,主要是為了協 助教師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而存在,是教師落實教學創新的重要動力來源。資訊環 境的快速變遷,學校面對資訊教育的推動下,不能僅於表面教育政策的宣導,還 需要積極介入規劃與執行的責任。學校行政人員的態度應重視資訊融入教學的應 用,積極尋求各方面的資源來建置校園資訊軟硬體相關設備及後續的維修管理機

學校行政的本質,具有教育性和服務性,在於導引和支援教與學,為師生服 務,以提高學校教育績效(吳清山,1996)。學校內的行政單位,主要是為了協 助教師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而存在,是教師落實教學創新的重要動力來源。資訊環 境的快速變遷,學校面對資訊教育的推動下,不能僅於表面教育政策的宣導,還 需要積極介入規劃與執行的責任。學校行政人員的態度應重視資訊融入教學的應 用,積極尋求各方面的資源來建置校園資訊軟硬體相關設備及後續的維修管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