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正式問卷的各題目經項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 而成,其內容包含基本資料、教師資訊素養、學校對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的行政 支援、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等四部分。

壹、項目分析

(一)內部一致性係數效標分析法:將所有受試者在預試量表得到的總分依 得分高低排序,選出總分最高的27﹪為高分組,總分最低的 27﹪為低分組,再 以t 檢定進行高、低分組在各題得分之平均數差異檢定,求出各題項的決斷值。

決斷值就是高、低分兩組平均數檢定之t 值,當決斷值達顯著水準時,表示該題 具有鑑別力,且決斷值越高,代表題目的鑑別力越好。

(二)相關分析法:分析每一題項與總分的Pearson 積差相關,若相關係數 較低或未達顯著水準時,則代表該題沒有鑑別作用,未能區分受試者反應的程 度,應予刪除。

(三)因素負荷量:以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抽取一個 因素,將各量表進行因素分析。

問卷中各題目經上述分析法後,其摘要(詳見表 3-3、3-4、3-5)顯示所有 題目在內部一致性係數效標分析法與相關分析法皆達顯著水準,但第12 與 36 題 之因素負荷量小於.30,予以刪除。另外,第 22 題雖因素負荷量略大於.30,但與 其他題項之因素負荷量有過低現象,故也予以刪除。

表3- 3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1 10.679*** .637*** .531 保留 2 8.064*** .642*** .589 保留 3 7.139*** .623*** .657 保留 4 7.763*** .528*** .680 保留 5 8.640*** .670*** .716 保留 6 4.797*** .377*** .436 保留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9 10.160*** .653*** .729 保留 10 7.518*** .564*** .557 保留 11 8.031*** .638*** .537 保留 12 4.61*** .335*** .290 刪除 13 9.742*** .749*** .730 保留 14 11.079*** .707*** .735 保留 15 10.137*** .746*** .788 保留 16 7.908*** .692*** .723 保留 17 8.160*** .736*** .726 保留 18 10.840*** .739*** .811 保留 19 9.045*** .723*** .766 保留 20 9.898*** .633*** .611 保留 21 6.745*** .624*** .508 保留 22 5.468*** .362*** .304 刪除 23 9.258*** .687*** .631 保留 24 10.362*** .736*** .664 保留 25 6.238*** .585*** .661 保留 26 7.992*** .715*** .750 保留 27 6.941*** .660*** .667 保留

***代表p<.001

表3- 4 學校行政支援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28 7.043*** .685*** .546 保留 29 8.987*** .588*** .724 保留 30 9.001*** .548*** .693 保留 31 8.475*** .626*** .673 保留 32 8.960*** .655*** .595 保留 33 6.868*** .618*** .694 保留 34 7.747*** .655*** .760 保留 35 9.482*** .717*** .678 保留 36 4.93*** .375*** .298 刪除 37 6.677*** .668*** .573 保留 38 6.406*** .622*** .739 保留 39 7.420*** .674*** .747 保留 40 10.014*** .747*** .688 保留

***代表p<.001

表3- 5 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題號 決斷值 題項與

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篩選 41 8.964*** .660*** .793 保留 42 11.474*** .783*** .702 保留 43 10.794*** .757*** .599 保留 44 16.388*** .784*** .805 保留 45 14.908*** .795*** .812 保留 46 15.737*** .769*** .853 保留 47 8.944*** .683*** .662 保留 48 10.324*** .690*** .645 保留 49 9.724*** .708*** .821 保留 50 8.839*** .718*** .615 保留

貳、信效度分析

一、效度分析

本研究「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行政支援對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影響之 問卷」之效度分析係採用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亦即在編製問卷的過程中,

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李偉俊教授、岑淑筱教授、陳嘉彌教授、

鄭承昌教授、龍懷成校長),就問卷設計的適切性加以指正、並修正文句,以建 立本研究問卷之效度。

研究者將回收預試問卷所得資料以因素分析來驗證其建構效度。以主成份分 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特徵值設定為 1 抽取因素,配合最大變異法

(varimax)行直交轉軸,並以 KMO 與 Bartlett 球型檢定取樣適切性。本問卷之 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6、3-7、3-8 所示。

表3- 6「資訊素養」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N=147) 因素負荷量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預試問卷題號

整合與應用資訊 搜尋與存取資訊 認知與評估資訊 18 .784

15 .768 19 .764 25 .716 13 .703 26 .682 14 .666 17 .663 16 .659 27 .638 20 .603 23 .579 21 .531 24 .482

因素負荷量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預試問卷題號

整合與應用資訊 搜尋與存取資訊 認知與評估資訊

10 .679 08 .642 04 .706 03 .682 05 .677 06 .624 02 .543 01 .505

特徵值 10.783 1.830 1.383

解釋變異量(﹪) 43.132 7.322 5.533

累積解釋變異量(﹪) 43.132 50.454 55.987

KMO 檢定值 .913

Bartlett 球型檢定 近似χ²值=2148.982***(p<.001)

表3- 7「行政支援」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N=147) 因素負荷量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因素4 預試問卷題號

提供進修管道 態度支持 軟硬體設備 人力資源

39 .853

38 .831

40 .770

35 .712

37 .698

29 .861

30 .798

31 .667

28 .556

33 .796

34 .796

32 .428

特徵值 5.136 1.963 .960 .683

解釋變異量(﹪) 42.797 16.356 8.001 5.694

因素負荷量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因素4 預試問卷題號

提供進修管道 態度支持 軟硬體設備 人力資源

KMO 檢定值 .838

Bartlett 球型檢定 近似χ²值=822.721***(p<.001)

表3- 8「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N=147) 因素負荷量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預試問卷題號

科技產品的應用 電腦軟體的應用 網路資源的應用

46 .824 44 .808 45 .798 41 .862

42 .677 43 .519

49 .863

48 .714

50 .663

47 .521

特徵值 5.437 .965 .905

解釋變異量(﹪) 54.371 9.646 9.053

累積解釋變異量(﹪) 54.371 64.017 73.070

KMO 檢定值 .887

Bartlett 球型檢定 近似χ²值=792.727 ***(p<.001)

二、信度分析

本研究「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行政支援對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影響之 問卷」之信度分析係根據預試問卷回收資料,經過主成份分析之後,依各層面之 題目求其信度係數Cronbach′s α,以了解問卷的可靠性,採用SPSS12.0統計軟體,

分別針對問卷第二部份「教師資訊素養」、第三部份「行政支援」及第四部份「教 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進行內部一致性之信度考驗,以Cronbach′s α係數 進行信度分析。在「教師資訊素養」部份的Cronbach′s α值為 .942;「行政支援」

部份的Cronbach′s α值為 .872;「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部份的Cronbach′s

表3- 9 整體問卷與其各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N=147)

量 表 層 面 預試題號 Cronbach′s α 分量 信度 認知與評估資訊的能力 1~6 .786 搜尋與存取資訊的能力 7~11 .807 資訊素養

整合與應用資訊的能力 12~25 .925 .942

軟硬體設備 26~29 .777

人力資源 30~32 .744

態度支持 33~34 .765

行政支援

提供進修管道 35~37 .844

.872

電腦軟體的應用 38~40 .802

科技產品的應用 41~43 .873

應用資訊融入 教學的方式

網路資源的應用 44~47 .779

.906

總信度係數 .944

參、問卷的填答與計分方式

一、基本資料部分

代表教師的背景變項,內容包括性別、年齡、任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 模、資訊研習時數等。

二、教師資訊素養部分

教師資訊素養的測量工具是由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歸納而成的教師資訊素 養指標(表2-6)加以自編而成,分為認知與評估資訊的能力、搜尋與存取資訊 的能力、整合與應用資訊的能力等三方面,共25 題(詳見表 3-10)。計分方式採 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方式,依受試者對陳述問題的認知情形進行填答,分為「非 常符合」、「符合」、「沒意見」、「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等五個等級,分別給予 5 分至 1 分。將各方面認知情形之分數相加後算出平均值,即為教師的資訊素養 程度之得分,其得分在於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平均數(M=3)以上者,界定為教 師資訊素養較好;其得分在於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平均數(M=3)以下者,界定 為教師資訊素養較差。

表3- 10 教師資訊素養層面與題目對照表 資訊素養層面 題 目

認知與評估資訊 的能力

1.我知道一般電腦軟體的基本用途及操作概念(如 office、Internet Explorer)。 2.我瞭解運用資訊對教學的助益。

20.我會使用電腦軟體(如 Excel 或 WinScore)統計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

21.我會運用資訊科技輔助之策略來設計教學活動,以達到學生最佳學習成 效(如資料搜尋)。

22.我會利用資訊科技並以不同方式呈現教學資源。

23.我會使用網路與同事、學生及家長進行雙向互動(如 E-mail、MSN、

Skype)。

常不符合」等五個等級,分別給予5 分至 1 分。將各方面認知情形之分數相加後 算出平均值,即為學校對教師在資訊融入教學的行政支援程度之得分,其得分在 於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平均數(M=3)以上者,代表教師獲得行政支援愈充足;

其得分在於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平均數(M=3)以下者,代表教師獲得行政支援 愈貧乏。

表3- 11 學校行政支援層面與題目對照表 行政支援層面 題 目

軟硬體設備

26.學校配備足夠的電腦設備,讓教師與學生使用。

27.學校有足夠的資訊相關設備供教師使用(如單槍投影機、

數位相機)。

28.學校有豐富的數位資訊教學資源(如補充教材光碟)。

29.校園環境提供便利的管道進行上網搜尋教學相關資源。

人力資源

30.學校的資訊軟硬體設備有專門人員負責管理維護。

31.學校的資訊軟硬體設備借用流程方便。

32.學校有專人提供技術支援以協助教師使用軟硬體設備。

態度支持

33.學校行政主管相當重視資訊教育的落實。

34.學校對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成效佳的教師,給予鼓勵或獎勵

(口頭支持肯定或敘獎)。

提供進修管道

35.學校每學期皆舉辦資訊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習。

36.學校舉辦資訊融入教學的研習內容符合我的需求。

37.學校會提供校內外有關資訊融入教學的研習資訊。

四、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部分

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之測量工具是由研究者根據文獻歸納自編而 成,分為電腦軟體的應用、科技產品的應用、網路資源的應用等三類,共10 題

(詳見表3-12)。其計分方式採 Likert 五點評量計分方式,依受試者對問題陳述 的使用頻率分五個等級填答,分為「總是使用」、「常常使用」、「有時使用」、「很 少使用」、「從未使用」,分別給予5 分至 1 分,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的應用資 訊融入教學的方式之頻率越高;得分較低,則顯示受試者的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 方式之頻率越低。

表3- 12 教師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方式與題目對照表 教師應用資訊融入

教學的方式 題 目

文書處理軟體 38. 我 會 使 用 文 書 處 理 軟 體 來 輔 助 教 學 ( 如 : Word 、 Excel…)。

多媒體軟體 39. 我 會 使 用 多 媒 體 軟 體 來 輔 助 教 學 ( 如 : 小 畫 家 、 PowerPoint、mp3…)。

電腦軟體的應用

輔助學習軟體 40.我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CAI)的相關軟體來幫助學生 學習。

單槍投影機 41.我會利用單槍投影機呈現教學資源。

數位相機 42.我會利用數位相機輔助教學。

科技產品的應用

數位攝影機 43.我會利用數位攝影機輔助教學。

資料的搜尋 44.我會使用網路查詢教學相關資料(如 Google、Yahoo、

Openfind…)。

教育資源網站 45.我會利用教育資源網站來輔助教學(如亞卓市)。

線上即時教學 46.我會透過網路方式和學生雙向互動(如 MSN、Skype)。

網路資源的應用

網路空間互動 47.我會使用網路空間來進行師生討論、親師溝通、同事之 間互相學習。(E-mail、部落格或網頁公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