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課程實施成效與省思

第二節 學生學習反應之評估

本研究旨在統整視覺藝術與戲劇課程,在規劃相關教學單元後、正式研究之 前,先實施試探性教學研究,藉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經過修正調整,期使課 程更臻完整。而在經過整個試探性教學及正式教學之後,謹就學生學習成果及學 習態度加以分析探討。

壹、 學生學習成果方面

鄭明憲(1998)認為理想的藝術教育課程,應根據學生所處的文化背景來規 劃,如此才能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並且符合學習機會均等的原則。

一、

學生對於以戲劇表演來呈現主題學習的教學方式相當感興趣並有強烈的學 習動機

為了更確切了解研究對象的藝術學習背景,研究者在研究之初即設計了「學 生對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及興趣經驗調查問卷」(附錄一)及「藝術活動經驗問 卷」(附件二)讓學生填寫,以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及先備程度如何,結果顯示,

無論是試探性教學或正式教學,學生對於以戲劇表演來呈現主題學習的教學方式 相當感興趣及喜愛,從觀察晤談資料及上課反應中研究者證實此現象。

研究者:喜歡用 cosplay 的方式學習名畫嗎?

學生:喜歡,因為可以看到一些同學裝扮之後變漂亮變帥氣的樣子,從一個男 生變成一個美女等。

研究者:喜歡編劇嗎?

學生:還可以,可以自己聯想故事內容。

研究者:喜歡演戲嗎?

學生:喜歡,可以幫同學化妝,可以幫同學裝扮服裝,製作道具。比只有畫畫 來的好玩多了。

二、

戲劇活動有助於學生表達能力及肢體動作的改善 (一)對學生口語表達

有些孩子在接觸戲劇活動之後,在口語方面有些微的進步,有的說話很小 聲的,或是說話很快口齒不清的同學,不敢表達的同學,在表演的同時都有所 進步。這是戲劇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口語進步的證明。視覺藝術教學前輩方朱憲 老師曾經提到,他在教授一位有口吃困擾的小學生,在經過皮影戲的訓練之後,

說話變流利許多。研究者教學過程中,運用了戲劇活動的教學技巧,讓學生感 到興趣,也消除了學生對老師的恐懼,接著他們便可以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進而促成口語的進步,戲劇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口語發展產生正面增強的功 用,將自己的觀察與想法,經由口語及想像與他人分享,這正是藝術課程中重 要的一環。

(二)對學生肢體開發

有的同學在活動中很想表現,但是沒有經驗,所以動作會有些許僵硬不自 然,經過戲劇活動之後,肢體動作變的自然大方流暢,不再扭扭捏捏。有的學 生會有站上講台就不停左右搖晃的動作,藉由活動讓他變得大開大闔,非常生 動,是戲劇活動幫助孩子解放自己的肢體動作,這是戲劇對肢體動作方面「放」

的助益。

還有一種孩子,動作過大,一開始在戲劇活動中,表現的過於激動,經過 與同學的合作之後,肢體變得比較收斂,不再張牙舞爪,這就是「收」的力量。

所以,學生開始修正自己肢體動作,使他們更合宜的「收」與「放」,這 也是戲劇活動對學生的影響之一。

三、

戲劇活動中,學生的自我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降低師生間的衝突

研究者有時對班上學生行為的好壞判定難免會較為主觀,或是無法徹底貫 徹獎懲,所以順利在活動當中讓學生的行為舉止合宜、不逾矩的外在力量,便 是以建立穩固的共識與評量標準,讓學生尊尋法規自我管理,因此學生之間,

同組的組員會互相提醒;不同組的同學會互相競爭、監督,教師就不必緊迫盯 人,無形間減少師生間可能產生的不愉快,讓學生能更甘願地面對裁決。

四、

「自信心」與「對活動的不了解」是學生進行活動時,不能全心參與活動 的一大主因

有些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難免會顯得參與意願低落,這並非因為他們不喜歡、

或抗拒活動,而是他們自信心不足,所以不敢在別人的面前表現自己;有些學生 對活動要怎麼進行還是一頭霧水,所以活動進行時,便呈現裹足不前的狀態,老 師如能探查真相,適時給予協助,便會使的活動或是學生之間的討論更為順利。

五、

在戲劇活動中,減低對視覺藝術恐懼

有別於小小孩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總是可以享受創作視覺藝術的樂趣,

年紀越來越大的青少年,開始在意別人的想法、看法,對自己的創作能力開始產 生了懷疑,對視覺藝術感到畫的不像就是不好,產生了信心不足與抗拒心態。在 戲劇活動中,學生知道了視覺藝術的範圍不止是平面上的繪圖,還包括更多樣性 的型式,而戲劇活動中雖有道具的使用,但其象徵意義重於其作品的精緻與完整 性,這樣讓人寬心的解釋讓學生更能全心全意的在活動中製作與操演自己的作品,

不再計較自己的作品的好壞。壓力解除了,真正享受到戲劇的好玩之後,對視覺 藝術的接受也因此提高。

六、

因參與課程,使學生的生活戲劇化

下課時,有時可以看到學生用角色扮演的對話方式交談,有些學生在平時 的對話與動作中,也會以演戲的方式來進行,增加生活情趣。

用戲劇化的對話方式來進行交談與互動,除了增加樂趣外,也讓學生間建立 良好的默契,形成一種諧趣、機敏的口語練習、互動模式,更重要的是人與人相 處時的磨擦變少了,戲劇化的互動成了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七、

學生因分工合作,進而領導統御的能力提升

戲劇活動仰賴眾人的合作,才能順利進行,所以溝通與協調就變得十分重 要,研究者將活動中,戲劇活動對整個的團體的助益分析如下:

(一)藉由分組討論、溝通提升理解

請學生自己討論劇情,互相指導、排演,可以增進學生對活動的了解。在進 行活動時,一開始總有一臉茫然的學生,不知如何下手,如果這時候有一小段腦 力激盪的時間,老師也可一組一組的從旁協助問題的討論,並由組員幫忙解說、

釐清概念,提供學生們更多的想法與構思的材料,這是集思廣益的效果。

(二)分組活動中領袖的產生

在分組的當下,研究者就會在每一組安插一位較積極活潑有想法的學生,

再由這些學生抽籤順序挑選自己喜歡的組員,在活動當中領導人會自然的產出,

也因為希望做出好的作品,學生彼此間能夠互相協助,並分配工作,研究者發 現這種分組模式很好,因為可以讓每一組都有願意當領導的學生與願意合作協 助的學生,即使是較弱勢的學生,也不會呈現整組停滯沒有討論進度的狀態,

如果老師發現有這種情形,就要上前進行輔助討論與分配,讓活動更順利進行,

讓每位學生覺得這堂課都有參與到。

八、

沒有特殊天分但肯努力學習的學生開始「發光發熱」

戲劇活動,對學童創造力﹙creative ability﹚開發有卓越的貢獻,因為

「創造力」是一種經擴散思考而表現於外的行為,創造力最高的兒童,未必就 是智力最高的兒童,所以我們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需要資賦優異,中人之資 也可以在創造力方面有不錯的表現。相較於智力,創造力的發展受環境因素的 影響較大,既然創造力的培養,可以因後天的努力而改善,那麼就不該忽視這 個區域﹙張春興、林清山,1989﹚。

一個班級之中,以中人之資的學生佔大多數,他們平時的課業表現雖不起 眼,卻也是班上不可缺少的甘草人物,戲劇活動讓他們有出風頭的機會。演員 只要肯認真就會有不錯的表現,這些孩子沒有特殊才華,但是在戲劇活動都讓 人發現他們的優點,讓他們更喜愛與人合作,也更融入班級,讓不傑出的同學

開始變得出色,讓沒有出色卻認真付出的同學有了機會。

九、

學生參與視覺藝術創作的意願向上提升

學生的個性各有不同,對於同樣的活動,也會產生不同的態度,不過大部 分的學生都會在活動之後更加愛上了視覺藝術,以下就是研究者從問券當中獲 得的分析:

(一)原本就喜歡視覺藝術的學生

原本就喜歡視覺藝術,本來就在視覺藝術的表現上不錯的學生,在戲劇活 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但是戲劇活動讓他們所涉略的視覺藝術,由平面的創作 擴展到立體的創作,由這次的活動來看,戲劇活動擴充了學生在視覺藝術方面 的認知。

(二)原本對視覺藝術為表現出興致的學生

原本對視覺藝術沒有明顯興趣之學生,在接觸戲劇活動融入課程之後,可 分為兩種結果:

1.對視覺藝術產生興趣者

在接觸戲劇活動之後,對於上視覺藝術課程的反應再也不是興趣缺缺很無 聊的表情,而是充滿精神的問老師今天要上甚麼?讓老師感到欣慰,也期許自 己在未來的課程也要更豐富有趣。

2.對視覺藝術依然沒有興趣者

仍然對視覺藝術感到抗拒之學生,有些學生讓老師驚訝的是,平時上藝術 課程表現相當優秀,也感覺他們是喜歡藝術的,但是在回答問卷時,卻是以非 常不喜歡視覺藝術為作答,表示對藝術沒有感覺、也沒有興趣,讓研究者感到 疑惑。

貳、小結

根據學生前測與後測的問卷來做分析,戲劇活動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確實可 以提升學生學習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意願。多數的學生覺得從戲劇活動中,得到最 大的收穫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和相處的方法,有助於

根據學生前測與後測的問卷來做分析,戲劇活動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確實可 以提升學生學習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意願。多數的學生覺得從戲劇活動中,得到最 大的收穫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和相處的方法,有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