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視覺藝術課程教學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依據 88 年 4 月 27 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研修小組所提供的資料,

目前所訂「藝術與人文」領域下分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其課程的內涵 係依總綱所訂之十項基本能力: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力,2.欣賞表現與創新,3.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4.表達溝通與分享,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6.文化學習 與國際瞭解,7.規劃組織與實踐,8.主動探索與研究,9.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0.運用科技與資訊,再發展為分段能力指標,然後依分段能力指標發展為六項 主題軸:1.藝術與人格成長,2.藝術與社會文化,3.藝術與自然環境,4.創作,5.

審美,6 生活應用。有關視覺藝術的部分,就依此六項主題軸再發展六項核心內 涵(呂燕卿,1999):1.視覺藝術與人格成長;2.視覺藝術與社會文化;3.視覺藝 術與自然環境;4.媒材、技術與創作;5.視覺藝術欣賞與思辯;6.視覺藝術與生 活應用。

壹、視覺藝術教學的內涵

視覺藝術在傳統藝術分類上,有空間藝術、造型藝術之稱。純粹的表現或供

欣賞的稱為美術,或形象藝術。以實用為目的的表現,稱為工藝、美工或美術設 計。

一、 傳統視覺藝術教學的內涵

陳朝平(2002)所提,在國民中學課程中,與視覺藝術有關課程,原有美術、

工藝和家事三科。美術科的內容以繪畫、雕塑、設計與中外美術史為重點。工藝 與家事課程則以勞動與職業教育為導向。八十三年的課程標準將工藝和家事合併,

並擴充為「生活科技」。在九年一貫課程中又與自然學科統合為「自然與生活科 技」。可見國民中學階段的工藝和家事,原本為實用技能學科而非藝術學科。

二、 藝術與人文課程中的視覺藝術教學內涵

李奧.托爾斯泰(Leo Tolstoy)說:「藝術活動就是人類將自己的情感、經 驗,藉著動作、線條、色彩、聲音或文字表現形式,來傳遞給具有共同經驗者,

以引發共鳴。」(李美蓉,1996)由此可知,藝術並不是某些離我們很遙遠的事 物他是從我們的理解中展開的,當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有強烈情感,並且急欲將此 經驗和他人分享時,就是從事藝術活動的開始。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認為藝術 就是由藝術家所創造的,如此,我們便無法在普遍性的範疇裡探討藝術、瞭解藝 術亦或是從事藝術活動了。既然,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件事幾乎都可能成為藝術。

接著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藝術就是理念的表達,而表達又需要藉由媒材與技巧的應 用和配合。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以後,藝術就開始讓人感到是屬於少數天才之事。自此,

藝術也開始遠離我們的生活。(李美蓉,1996)十八世紀時,有所謂的純藝術「純 藝術」(Fine Arts)與「應用藝術」(Applied Arts)之分;也有「藝術家」(Artist)

與「手工藝家」(Craftsman)之別,藝術更變得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了。但在工 業革命之後,隨著科技進步,攝影機、印刷術的發展,人類的生活裡,已充滿機 械化大量生產的產品,手工之作日漸減少,藝術與手工藝之分也日漸模糊。到了 二十世紀六零年代,生活周遭的商品、商業圖像也都成為藝術作品。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藝術與人 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的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 課程。」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以培養學生藝術知能,

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並以啟發藝術潛 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課程目標為:「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 與應用」三個主軸。在實施要點方面的教材範圍說明教材應涵蓋「視覺藝術、音 樂、表演藝術與其他綜合形式藝術等個別與綜合性的鑑賞與創作,及其與歷史、

文化的關係;評價、反思與價值觀的建立;實踐和應用生活藝術及聯絡其他學科 等範疇。」在課程設計方面應「協助學生在美感、情緒、心智和身體等方面的發 展與成長,促進自我概念、關懷生命、發展藝術與文化的理解,實踐藝術於生活 中。」藝術課程與教學也應「適度融入海洋教育、本土教育、生命教育、環境美 育等各種議題,並鼓勵運用媒體教育的資訊科技。」以及視覺藝術的基本學習內 容包含「視覺審美知識、媒材、技術與過程的瞭解與應用;造型要素、構成功能 的使用知識等範疇。」有此可知,視覺藝術教材已不受媒材與形式表現以及藝術 分類的限制。在這廣泛的「藝術」概念下,除了民國89 年 9 月公布的「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明確提示視覺藝術教材內容與範圍包含繪畫、

雕塑、版畫、工藝、設計、攝影、建築與電腦繪圖等的欣賞與創作,而且包含精 緻與大眾的藝術型態外,如插花、編織、縫紉、烹飪、器物選購等「家事」活動,

植物栽培、修剪與盆景配置等「園藝」活動,環境整潔、垃圾處理、水土保持、

社區規劃、景觀裝置等「環保議題」,乃至自然現象與事物等,凡是視覺生活有 關的事物,都可作為視覺藝術的教材。陳朝平(2002)所提,而視覺藝術的學習 不再是侷限於表現技能的創作活動,藝術與藝術文化的認知及鑑賞能力的培養,

以及藝術知能的應用與生活中的實踐,更須受到重視。

我們總以為藝術離我們非常遙遠,只有藝術系的學生、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 人,才會時常接觸到藝術。事實上,每天清晨醒來,當我們睜開眼睛後,所看到 的就幾乎都是視覺藝術品。我們生活當中所使用到的物品,皆可說是視覺創造力 的客體。

大多數的人都會利用視覺創造力,來將個人的自我意識轉換成具象形式。因 此我們更無須懷疑視覺藝術就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論點;也可確定藝術並非盡是 存在於很久以前的異國文化。

綜合上述,顯示視覺藝術的教學,藉由多元的取材,透過空間視覺之美的呈 現,引發人們的知覺、想像、情感和理解等審美認知層次,除了激發創作、用材

料鑑賞活動外,更兼具藝術知能的應用與生活的實踐。

貳、視覺藝術教學的相關理論

有關視覺藝術的理論,「學科本位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簡稱DBAE 及「新學科本位藝術教育」(Neo-DBAE),Parsons 根據美術鑑賞能 力的發展,提出兒童發展階段,Lowenfeld 根據藝術表現發展的觀點,劃分兒童 成長階段,Gardner 主導的「零計畫」(Project Zero),歸納出兒童美感發展階段,

以下做說明:

一、Lowenfeld 的藝術表現發展理論

視覺藝術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門有關於製作與瞭解視覺藝術的教 與學,同時也是一門經由藝術發現世界與自我的學科。

為什麼要教(或學)視覺藝術?譬如,有本著兒童發展的理論,強調視覺藝 術教育有助兒童創造性自我的表現,Lowenfeld 從藝術表現發展的觀點,主張應 順應兒童自然傾向來教學,透過美術創作以促進兒童個性發展,且評量範圍應視 兒童成長特徵,強調適性並重視創作過程,其階段劃分如下(引自黃任來,1993):

(一)塗鴉階段(scribbling stage):約2~4 歲,是自我表現的開始。又可分為無 秩序塗鴉(disorder scribbling)、縱橫線塗鴉或有控制的塗鴉(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圓圈塗鴉(circular scribbling)、命名塗鴉(naming of scribbling)。

(二)前圖式期(preschematic stage):此時期為4~7 歲,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 有意識的做具象表現,他們所畫出來的形象都以幾何線條為主。

(三)圖式期(schematic stage):此時期為7~9 歲,型態概念的形成。這個時期 兒童發現人與環境的明確概念,會用圖式(schema)來表現。

(四)寫實萌芽期(stage of drawing realism):此時期為9~11 歲,屬於群體的年 齡(gang age)。這個階段的兒童有團體互動的能力,並開始以寫實的線 條代替幾何線條,表現人物時會強調性別與衣服的特徵,色彩表現較為 主觀。

(五)擬似寫實期(pseudorealistics stage):此時期為11~13 歲,是推理階段。

這個階段的兒童能做抽象思考,重視製作的結果。視覺方面重視色彩的

不同、光影變化等。

(六)決定期(period of decision):此時期為13~17 歲,他們已能做到有意識的 表現,對自己作品持續增加批判意識。由於青少年在情緒上有很大改變,

在人類的發展上有決定性的改變。

Lowenfeld 的藝術表現發展研究,大致上說明兒童繪畫表現是依據年齡增長 而呈現合理化、視覺化與客觀化的趨勢(陳朝平、黃壬來,1995)。 國內對於兒童 繪畫發展的研究,也證實前述的發展順序,但與 Lowenfeld 所描述的特定年齡略有 出入,因為繪畫發展是漸進的過程,即使同一年齡或同一年級也可能有不同的發 展特徵(陳芬美,1994;呂桂生,1994)。

本研究係以七年級為研究對象,其年齡約在十二到十四歲之間恰好介於 Lowenfeld 藝術表現發展理論之擬似寫實期和決定期之間,擬似寫實期的發展階 段開始重視製作的結果而非只是過程,這在本研究課程設計的成果分享時更是得 到印證。而決定期此時的青少年身體、心智與情緒方面有顯著改變,而且必須適 應新的情境,他們能做有意義的表現,對自己的作品持續增加批判性意識。在表 現上出現視覺型(visual type)與觸覺型(haptic type)兩種型態。視覺型是依據 視覺作畫,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與表現外在實物,注意光影、色彩、大氣、遠近 的變化;觸覺型則以參與者的角度,將對於外在實物之身心情緒感受綜合起來,

表現於畫面上。大多數青少年是處於這兩種極端型態之間。

二、Eisner 的藝術發展理論

Eisner(1976)根據兒童的表現動機與意圖來區分發展階段。(王秀雄,1988)

Eisner 提倡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課程,強調透過美術教育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的各 項知能,主張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與指導方法,且以學科的標準評量兒童的學習成

Eisner 提倡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課程,強調透過美術教育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的各 項知能,主張系統化的課程設計與指導方法,且以學科的標準評量兒童的學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