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對懲罰的詮釋與想像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二節 學生對懲罰的詮釋與想像

當雙方立場不同時,掌握權力的一方會很自然地去定義和解釋被掌控者的動 機與行為,而學生往往正是被教師解讀的那一方。透過訪談教師,研究者蒐集了 教師觀點的懲罰,本節將由學生視角來看懲罰是什麼?為什麼有懲罰?

在國中校園中,教師與學生雖不致為立場相反者,但在懲罰這件事上,師生 之間確實難有共同的立場;當教師為學生的錯誤安排適當處分時,學生可能坦然 面對錯誤與懲罰,但也可能正在合理化自己的錯誤。

本節首先分析學生如何定義懲罰,接著由學生角度來看教師運用懲罰的目的 和動機為何,進一步就成績、平常表現及性別差異等向度來分析學生認為可能影 響懲罰公平的因素,接著描述其難忘的懲罰經驗,透過學生的觀點檢視師生間對 於懲罰詮釋之落差。最後,就學生的立場來看,可以不懲罰嗎?有沒有可能由學 生與老師共訂規範?

壹、懲罰是什麼?

應該沒有人喜歡「懲罰」這兩個字吧?它聽起來和倒楣、錯誤及痛苦等字眼 是綁在一起的;學生更是。做為懲罰中的客體,學生很難有拒絕的權力;即使教 育改革、政策開放,老師們也懂得與時俱進,調整懲罰策略和方式,總不致和違 法犯罪扯上關聯,而做錯事的學生仍難逃懲罰。

經過訪談學生及老師,研究者確知在晨曦國中裡發生的懲罰都未違反法律規 定。但不違法,學生就認為懲罰合理或必要嗎?他們如何理解老師運用懲罰的目 的?老師的懲罰公平合理嗎?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懲罰是哪一件事?對他們有何 影響?

「就是給我們增加工作,叫我們做事。老師罰我們也是要讓其他同學都怕他。」

(訪 S03-130319-02)阿猴說的斬釘截鐵,他接著略略心虛說:「可是我都不怕。」

(訪 S03-130319-02)和阿猴總是形影不離、同進同出的慶仔也說:「我沒什麼感

112

覺,罰站還是罰抄也沒什麼差別,就是拖時間到放學!」(訪 S14-130419-03)他 們兩人常常請假、遲到,許多懲罰都逃過了,因為家裡無法配合,他們好像真的 天不怕、地不怕。

小珊是個敏銳多感的女學生,自市區轉學而來的她,總是顯得特別小心,她 以為懲罰是:

老師會用到懲罰是不得已的,透過一點方法來管全班,讓大家可以好好讀書。

是有犯錯的人才會受罰。(訪 S11-130410-02)

小珊認為老師是不得已的。和她同樣是謹慎安靜的小潔看法相同:「懲罰是 要讓大家守規矩、準時交作業和認真上課,如果我們能做好,就不會被罰。」(訪 S11-130321-03)

亦有學生將懲罰視為學生變好的痛苦過程,飛飛就認為:

懲罰,它其實不太好,但如果能有一點痛苦和壓力,那加到學生身上,其實 它就是一個過程而已,結果是好的,學生能有成長和改變。(訪 S06-130416-07)

很少被罰的她將懲罰視為改造學生的手段,其成果通常是美好的。同樣少被 罰的蘇莉則以自己的例子說:「如果我犯錯了,老師罰我,對我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會一直記得,然後不再犯錯。」(訪 S07-130315-15)

綜合幾位學生對懲罰的看法,其實正符合學者定義:有主客體及不舒適措施

(歐陽教,1998),是在個體表現不當行為時或違反校規時,施予個體痛苦的經 驗,目的在讓學生有良好的行為表現(吳清山,1996b)。

阿猴和慶仔對於懲罰的不畏懼是否懲罰太頻繁而失去效用?還是學生自我 保護的一種錯施?其他學生在懲罰中有什麼想像和詮釋?以下將就觀察及訪談

113

資料的整理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貳、今天天氣晴?

在學生的認知裡,老師為何要懲罰學生?老師懲罰學生會受到何種因素影響?

學生在犯錯後是否有機會對老師說明及解釋?又會否影響到老師的懲罰?在這 一個段落中,研究者將分析學生於訪談中所述說的字句和心情,討論學生對於影 響懲罰因素的想像。

一、老師,你心情不好哦?

14 位同學中,除了大榮並未回答關於老師施行懲罰的目的外,其他同學均 表達了意見,其中,阿猴的回答很少,也許是未經思考,或者是太常被罰,阿猴 的回答竟是:「他爽就好!」(訪 S03-130319-03)

老師們難道沒有對學生說明為什麼要懲罰?學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要這 麼罰嗎?事實上,不論是老師們或學生們的訪談中,均提到老師會說明原因,且 學生多認為教師的懲罰是為了學生好,希望能讓他們變得更好。

但阿猴認為老師要怎麼罰不關他的事,當研究者進一步追問時,阿猴補充幾 句,說:「反正每次被罰一定有我,做做事也很好啊,有時候要上課我還寧願被 罰去跑步或掃地。」(訪 S03-130319-09)不在乎為什麼被罰,只覺得被罰也沒關 係,反而更自在,他要求道:

老師!妳下次可以叫我去搬東西或整理東西,但是要在上課時間哦!如果是 下課或中午吃飯就不必了。(訪 S03-1300319-09)

在此之前,我曾經讓他幫忙整理過專科教室、搬幾套課桌椅或者擦辦公室窗 戶,阿猴都很認真,剛開始嘴巴上會叨唸、抱怨幾句;但他其實都很願意幫忙,

114

時間多在放學後或下課時間。

是否不在乎為什麼被罰?是否思考過老師們為什麼會處罰學生?阿猴停下 不斷走動的腳步,說:「就是我做錯事啊!那老師不是本來就要處罰嗎?這樣學 生才會聽他的話,……,說不定他要找人出氣。」(訪 S03-130319-03)他犯錯後 接受懲罰很少抱怨罰太重,因為他連被懲罰的事都不一定願意或有能力去完成,

對於老師的懲罰,只要不需動筆寫字的,基本上他都樂於承擔,「幹嘛要跟老師 解釋那麼多?反正他們早就決定好要怎麼罰了,我沒差。」(訪 S03-130319-05)

不論是罰站、挨罵或勞動服務,阿猴都願意接受,但就是不願意安份坐在教室中 上課;也許對他來說,上課才是一種懲罰。

慶仔對此也有相同的想法。他說:

老師是會給我們機會去說,但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有時候在教室裡頭坐著,

我也在發呆,有的老師不會管太多,那我就坐自己的事,如果一直管的,我 還不如去罰站。(訪 S14-130419-03)

據觀察及訪談其他老師與學生所得,慶仔在教室裡通常趴著睡覺或找人說話,

課堂上的學習他並不關心,對於老師的懲罰,慶仔認為:

老師們為什麼要罰學生的話,應該是因為我們作業沒交或是吵吧,要我們認 真一點。…,那怎麼罰的話,應該都差不多吧!(訪 S14-130419-02)

阿猴和慶仔認為對老師解釋自己犯錯的原因並不會影響老師的懲罰,而他們 也不懂如何去說明,加上對於懲罰並不恐懼、也不在乎,所以不會向老師爭取原 諒或解釋自己犯錯的原因。

而明明、小舞、伊娃、亮亮和小潔都提到了華老師很情緒化,有時候上課一

115

走進教室就很明顯心情不好,她們也知道要乖一點;但是那次被罰站,除了 FB 上別班的留言提醒外,毫無徵兆,小舞還以為別班在開玩笑。

二、老師,其實我懂你的心

相較於阿猴和慶仔對於懲罰的沉默或者說是無感,洋洋、小馬和福星是另一 種不為自己說話的人。

洋洋認為老師會懲罰學生都是為了學生好,老師的懲罰也不會帶有私人情緒,

所以,老師給的懲罰他都願意接受,也覺得沒必要再解釋什麼。但是他不喜歡部 分老師會說「你上次已經如何、如何」或是「你不記得誰誰誰才被我罰過嗎?怎 麼你這麼粗心?」

小馬認為適時向老師解釋清楚,說明自己犯錯是不小心的,這可以減輕老師 對他的懲罰;但當他犯錯時,不論是否故意,或根本與他無關,他從未真的向老 師爭取過什麼,總是默默承受。他認為所有老師的懲罰出發點都是希望學生能變 好、能進步,沒爭取過是因為不敢。

福星認為老師的懲罰目的是「要教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是好的。」(訪 S02-130326-03)他雖同意大部份老師會接受學生的申訴,但是「反正學校的懲 罰也不會太重,不需要去爭取什麼。」(訪 S02-130326-06)至於一些較兇或者愛 面子的老師,去解釋也無用,說不定惹惱老師,會有更重的處罰。大榮在訪談中 也提到:「我不會去跟她說,因為她不可能承認自己弄錯了;其他老師,我可能 會說。」(訪 S08-130322-08)

飛飛、伊娃、亮亮、明明和小舞,則是會為自己或同學挺身辯駁並爭取較輕 懲罰的人。

伊娃是個具獨特想法的女學生,自入國中以來,每逢她自認委屈,或希望老 師能為她額外做些什麼,她總是主動找上老師。七年級時她請病假,恰巧那天我 有一堂丙班的課,隔兩天後,她希望我能在放學後或午休時間替她補課;她也曾

116

拜託音樂老師放學或午休教她彈鋼琴,最後,音樂老師雖未同意,但開放教室讓 她練習。當主動、積極的伊娃遇上懲罰時會不會向老師爭取?她說:「我會看事 情還有看老師。比方說,像老師妳,我就會講。」(訪 S13-130412-11)

那一刻,我毫無喜悅之感,聽來像誇我是個好人、是非分明,但我有一種被 吃定的感覺。身為研究者,只能微笑再追問下去。伊娃接著說:

我是很少犯錯,也挺少被罰。我如果覺得我沒錯或老師罰太重,我會看看情 況,然後希望老師罰輕一點,但我覺得好像都沒效,老師很少改規定的。(訪 S13-130412-11)

因為知道老師們是為了學生好,所以就算爭取不到什麼,伊娃還是會安份地 接受懲罰。最近,伊娃又受到華老師的新處分,聽其他同學說她很沮喪,事情的 起因是伊娃不肯承認自己有補習,所以華老師說會把她當透明人,但訪談時她不 是很想談這件事;研究者試著詢問,伊娃的反應是急著轉移話題。後來研究者和 華老師談到這件事,華老師說自己在乎的是說謊行為;丙班學生則說伊娃覺得華

因為知道老師們是為了學生好,所以就算爭取不到什麼,伊娃還是會安份地 接受懲罰。最近,伊娃又受到華老師的新處分,聽其他同學說她很沮喪,事情的 起因是伊娃不肯承認自己有補習,所以華老師說會把她當透明人,但訪談時她不 是很想談這件事;研究者試著詢問,伊娃的反應是急著轉移話題。後來研究者和 華老師談到這件事,華老師說自己在乎的是說謊行為;丙班學生則說伊娃覺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