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學生環境態度變化之分析

壹、環境態度資料分析

將學生的「環境態度量表」填答結果以 SPSS12.0 中文視窗版之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成對樣 本 t 檢定,以利觀察學生經社會性科學議題「土石流發生」教學模組後,其環境態度是否有 顯著差異(p<.05),藉以解讀 SSI 教學模組之教學成效。

環境態度量表有 24 題,總量表信度前測為 0.776,後測為 0.748。在表 4-5-1 中得知總 量表顯著性 0.001(p<.05),d=0.555>0.5 達中度效果量,顯示教學前後學生在環境態度 上已達到顯著性差異,學生經過教學後對於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且 其感受達顯著性的變化,能知道人類與大自然是密切相關聯的。

師:你會覺得環境對你有什麼關係

IH1s04:以前覺得跟我沒關係,現在覺得跟我們有密切關係(教學中訪談-070416)

師:還有呢?對於環境的態度?以前跟現在

IH1s05:現在很重要,環境很重要(教學中訪談-070416)

師:那你覺得以前跟現在環境的感覺有什麼改變 IH1s12:自然跟生活息息相關

師:那以前沒有這種感覺

IH1s12:以前覺得還好(教學中訪談-070416)

IL2s28:嗯…以前看到新聞報導上面的土石流問題媽媽在說,我都不在意 師:阿現在呢?

IL2s28:現在媽媽在說或是看到的時候,我會想想看如果我是那裡的居民,我會 有什麼感情

(教學中訪談-070612)

表4-5-1 環境態度量表分析

向度 變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test 顯著性 d 值 前測 3.965 0.381

環境態度量表總表

後測 4.165 0.353 3.605 0.001 0.555 註:(1)N=34;(2)p<.05

在環境態度量表中(表 4-5-2),第 2、7、15、16、19、20、21等七題 p 值皆小於.05 達顯著水準,其餘十七題 p 值皆大於.05 未達顯著差異,以下就量表之子題討論之:

(1)第 7、20、21題 d 值>0.5 達中度效果量,代表學生經過教學後其對於以下認知感受已 有中等程度之改變:「人類不可能一直依賴科技的發展來解決所遭遇的問題」、「感受人類是自 然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或超越自然」、「認為地球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它所能負荷的極限」。

因此學生有不少人更加體認科技不可能是萬能的,無法解決所有人類所遭遇之問題;學生更

真切感受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大自然承載著全體人類,因此不能 超越其所能負荷之極限,應更加關懷、愛惜大自然以及環境保護的問題,不能置身事外。

(2)第 2、15 題 d 值分別為 0.447、0.490 大於 0.2 達到輕度效果量,接近中度效果量,教 學後,學生提升了對地球的危機感,認為地球空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源源不絕,更 體認經濟快速成長之結果會是壞處多於好處,因此,要開發經濟應多方思考,不能只顧眼前 利益,需善用及愛惜地球現有之空間及資源,更應發展永續經營之概念。

(3)第 16 題「大自然的平衡系統是很精巧細緻的,而且很容易受到破壞。」d=0.755>0.5 達中度效果量,由數據看到其 d 值已接近 0.8,顯著性 0.000(p<.05)達顯著水準,表示在 教學後學生對於大自然的平衡系統之感受已達顯著性差異與第 4 題「當人類的行為干擾到大 自然時,通常會帶來巨大的災害。」相印證,第 4 題前測平均數 4.03、後測平均數 4.32,雖 然 p 值 0.282>.05 未達顯著水準,但其後測平均分數提高了 0.29,顯示教學後較多學生認 為人類行為干擾到大自然時,通常會帶來巨大的災害;再則 d=0.274>0.2 達輕度效果量,顯 示教學活動在學生對於干擾大自然通常會帶來巨大的災害之感受方面是具有輕度影響效果 的。換言之,經過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學生更加感受到人類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應更 加愛惜大自然以及關心環境保護的問題。

(4)第19題「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長有其一定的限制。」前測平均數 3.56、前測平均數 4.41,平均分數提高了 0.85,p=0.000<.05 達顯著水準,顯示學生對於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 成長之認知感受呈明顯差異;d=1.053>0.8 達強度效果量,表示教學活動在對於學生了解 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長方面之影響具有強大影響程度。如此代表了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使 學生更加感受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長有其一定限制,不能無限制的發展。

(5)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第 5、8、9、11、12、14、24等子題上後測平均數是低於前測平 均數的,不過除了第 8、24題外,其餘 5 題的前、後測平均數皆大於 3 分,甚至有大於 4 分 者,由前述資料可知其前、後測平均數原本就偏高,因此在教學前後較難有顯著差異。再者 此 7 題的 d 值皆未達 0.2,即未達輕度效果量;而其顯著性亦皆大於 0.05(p>.05),即未有

顯著性差異,表示後測平均數雖然低於前測平均數,但還在可接受的差異範圍內,故可忽略 其影響。

(6)第 8 題「如果停止經濟成長,台灣人民的生活品質一定會下降。」前測平均數 2.76、

後測平均數 2.68,降低了 0.08,p 值 0.738>.05 未達顯著水準;第24題「經濟成長所帶來 的正面效益(好處),遠大於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壞處)。」前測平均數 3.06、後測平均數 2.88,降低了 0.18,p 值 0.461>.05 亦未達顯著水準,表示學生在教學後對於「經濟發展」

的利弊之認知未達到顯著差異,而其 d 值皆未大於 0.2,僅有微弱效果量,這顯示了社會性 科學議題教學仍讓學生對於經濟發展有較正面傾向之感受,認為不斷地經濟開發不見得皆會 帶來正面效益,而停止經濟開發也不一定會使人民的生活品質下降,即經過社會性科學議題 教學後學生比之前較能體認經濟發展需適度,才能真正提昇人類生活品質。此結果可與第 2 題「經濟快速成長所帶來的結果是壞處多於好處。」相呼應,第 2 題前測平均數 2.65、後測 平均數 3.06,提高了 0.41,且 d 值 0.447>0.2 表示學生們在教學後更能感受到快速經濟成 長所帶來的結果經常是壞處多於好處。

(7)第 3 題「人類並不需要去適應大自然,因為我們有能力改變自然環境,使自然環境適合 我們生存。」前、後測平均數並未改變,第 5 題「人類是萬物的主宰。」後測比前測降低了 0.17,但兩題 d 值皆小於 0.2,故可忽略其影響。

(8)第 9 題「改變自然環境來滿足人類生活所需,是人類擁有的權利。」、第 12 題「為擴展 人類的生活空間,增進生活福祉,土地應該被充分開發利用。」、第 14 題「人類提升生活品 質是沒有極限的。」後測平均數皆比前測平均數低,不過皆未顯著變化(p>.05),d 值也皆 遠小於 0.2,表示經過教學,學生對於土地開發利用、滿足人類需求的想法是掙扎的,希望 提升生活品質,又無法確定改變大自然的程度應是如何,而其中教學前後學生感受之變化又 是非常微弱,致使可忽略其影響度。

(9)由 d 值可得知,教學活動對學生於環境體認之影響程度依序為「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 長有其一定的限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或超越自然」、「大自然的平衡系統是

很精巧細緻的,而且很容易受到破壞」、「地球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它所能負荷的極限」、「人

A12 3.56 1.211

(3)A1、A2…表示前測平均數;AA1、AA2…表示後測平均數

(4)第3、5、8、9、12、14、22、24等8題為反向題,在計算分數時皆已轉換為正向分數。

貳、小結

(1)經過教學後學生在環境態度上已達到顯著性差異,即在教學後學生對於自然環境與人類 的關係有更深刻的感受,且其感受達顯著性的變化,其能知道人類與大自然是密切相關聯的。

(2)教學後學生更加體認科技不可能是萬能的,無法解決所有人類所遭遇之問題並且真切感 受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因此,人類應更加關懷、愛惜大自然以及 環境保護的問題,不能置身事外,不能讓大自然超越其所能負荷之極限。

(3)經過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後,學生提升了對地球的危機感,認為地球空間和資源不可能 源源不絕,更體認當人類干擾了大自然精巧細緻且易受破壞的平衡系統時通常會帶來巨大的 災害;再則學生更加感受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長有其一定限制,不能無限制的發展,因此 對於經濟開發事宜應多方思考,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應發展永續經營之概念。

(4)平均數已偏高的測驗,著實很難在其後測時有顯著之變化,但是教學後仍可更加釐清學 生對於環境之感受。由d值可得知,教學活動對學生於環境體認之影響程度達中度效果量者依 序為「工商業社會的發展與成長有其一定的限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或超越 自然」、「大自然的平衡系統是很精巧細緻的,而且很容易受到破壞」、「地球的人口數量,已 經達到它所能負荷的極限」、「人類不可能一直依賴科技的發展來解決所遭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