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由研究結果發現,社會性科學議題並非只能應用於國中以上學生,其實只要選擇適當的 社會性科學議題,做適當的轉化及適時的引導,再配合設計恰當之教學方案及教學策略,並 以科學讀寫作為鷹架,可以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對土石流主題知識,對解決「土石流」相關 問題的能力與信心,小組合作學習技能、自然科學習動機、提升環境態度與增加非形式推理 能力。研究者希望扮演著拋磚引玉的角色,以下分別提出幾點建議:

壹、對教學設計之建議

(一)多方蒐集社會性科學議題之主題及訊息:

教學主題若能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必更能引起學生共鳴,若教師能透過新聞報導、報 章雜誌與網路資源廣為蒐集目前廣為被討論兩難議題的,或者是尋找與學生生活息息 相關的社會性科學議題資訊,如環境開發與利用、基因改造食品、大哥大基地台設 置……等,必能增進學生之思考智能。

(二)讀寫單數量需減少,不要太多,以避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意願:

從學生之課程回饋問卷中發現,本研究之「土石流發生」學習單稍多,因為研究者希 望多蒐集學生的個人看法,並讓學生可以為後續活動(即公聽會)作準備,因此設計 了許多讀寫資料以為學生之學習鷹架,但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卻逐漸的對這些讀寫 資料產生不耐感,導致影響了部份的學習興趣。因此,未來教學設計時應更加仔細斟 酌其讀寫單之適當份量。

(三)增加具體操作之活動,減少抽象概念之學習困難:

教學設計方面,對於較抽象化、屬較高層次理解之概念可再多設計些實際操作或影片 觀賞來使學生更能藉由細部觀察來了解其徵象,例如本研究中之「土 石 流 的 特 性 」即 屬於此類,學生故而學生之成就表現在四向度中是最低的;另外「土石流的防範」在 後測時平均數與「土 石 流 的 特 性 」一樣,皆為0.794,部份原因可能是「土石流的防 範」概念中關係到個人道德價值觀,其並非全是教學活動所能改變的,因此在教學成 效上有其一定的極限。

(四)設計模擬情境讓學生以角色扮演方式,提升學生付出行動之意願:

經過教學後,學生對於「寫信給立法委員,請他支持保護山坡林地的法案與規定」、「擔 任山坡林地水土保持的推廣義工」、「捐獻一百元零用錢來贊助推廣山坡林地水土保持 的團體」、「參加山坡林地的保護工作」、「挨家挨戶到處發送與保護山坡林地有關的宣 傳單」之意願即使有所提升,但仍屬較為保守的;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進行類似教學 活動者,可以設計模擬情境讓學生以角色扮演方式,讓學生能進行模擬,增加其對於 前述行為的模擬經驗,進而降低對於此等實際行動之畏懼感,提升學生付出行動之意 願。

(五)增加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項目與次數: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對於其學習社會性科學議題是具有正向 提升力的,但是依據學習土石流議題信心問卷之質性資料可以發現在學習土石流議題

相關課程之「信心程度」方面,則較難提升出較低成就學生對於學習社會性科學議題 的信心;再者,由小組合作質性資料上發現學生們對於小組成員相互討論的學習方式 感受最深刻,認為有助於自己的學習,更有61.8%的學生認為別人的意見「一定會」更 有助於自己填寫學習單。因此,建議能更加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小組中較高 學習成就的學生能更有機會帶領低學習成就的學生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

(六)『主動學習』類別之教學形式的設計需更多元化

學生認為『主動學習』幫助程度明顯大於喜歡程度,因此教學者在設計社會性科學議 題教學課程時可以再多花心思在教學形式的設計上,使之更加多元化,以提高學生對 於活動項目之喜歡程度,增進學生之學習興趣。

貳、對教學者之教學建議

(一)教師應加強營造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情境:

不同於傳統教學法,多元之教學法可以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就多 數學生而言,往往會因怕說錯話而決定上課時保持沉默,特別是對於自己較為陌生的 議題,因此,教學者多引導、鼓勵學生踴躍發言,無論是小組討論或全班討論,並且 對於學生的發表,教學者更須有耐心去聆聽或等待。例如營造輕鬆無壓力的氛圍,提 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關係,時時提醒學生「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是合 理的詮釋或發表都可以」、「說說看,說錯了也沒關係」,讓學生願意發言;藉由「土 石流發生」等生活化議題教學反覆進行小組對話討論與角色扮演、公聽會的過程,透 過討論、傾聽與表達,可以讓學生獲得多元化的資訊與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刺激學生 多元化的思考;在整個課程下來,研究者發現較低成就或較害羞的女生發言次數稍嫌 少了些,建議未來教學時,教學者可以主動邀請並適時引導此類學生多做發言。

(二)時間的掌控:

研究者在設計教學活動之初,雖然已仔細考量教學活動之進行時間,但實際執行時,

會因常規掌控、相關概念之難易、學生實驗操作之快慢及學生提問或討論之熱烈與否

等等因素而拖長了上課時間,以至於只好縮減某些活動細項或者延後學生下課時間,

影響學生學習部分知識能力及休息時間,這表示未來需更精緻化上課內容,對於學生 實驗操作及學生或師生討論的時間也需做更好的掌控。

参、對協助學生學習之建議

(一)建置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平台或學習資料庫並有適當空間及充足時間讓學生運用:

學生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時必須藉由讀寫等方式使其具備討論對話之能力,因此 協助學生做資料的蒐集,引導學生彙整資料、充實學生先備知識是相當重要的,也能 藉此資料庫或平台讓師生能在網路學習站中討論。例如在「土石流發生」教學模組中,

教師雖事先建置一資料庫以更順利引導學生搜尋資料,但是學生只能在校內電腦教室 中查詢,卻無法在網路上做互動、進行討論,更因校園課業進度壓力而無法有恰當時 間多做閱覽及觀點之討論,感覺上有些浪費了教師辛苦建置的資料平台。

(二)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

在經過查閱資料、小組合作、全班討論、公聽會等教學過程,學生更有信心、也更加 清楚社會大眾在解決土石流問題方面有哪些不同意見,因此若能讓學生更有時間來相 互做討論、進行公聽會的論證發表,學生的多元性思考觀點一定會更加增強。

肆、對蒐集研究資料之建議

(一)多增加攝錄影工具之配件:

在本研究中公聽會活動時因為各方位學生要發言,所以未來研究教學時如果能準備多 支麥克風,可以方便錄音或學生彼此都能聽清楚問題及彼此的發表內容;另外若能在 教學場合中增設攝錄影機,會更有利於記錄觀察活動中師生之互動或學生間之互動,

當然要如此做之前提是經費許可或能尋得協助。

伍、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擴展研究的樣本:

對研究的建議,建議可以擴展研究的樣本,使不只限於年齡較大之學生群,或研究不 同鄉鎮之學生是否有城鄉差距的存在。

(二)選擇熟悉的教學對象以利活動流程掌控:

本研究之教學者(即研究者)因研究主題之因素,因此向任教學校同事商借了一班五 年級學生以作為研究對象,一來教學者須配合該班級導師時間與班級級務之許可,因 此某些時候會影響教學時間;二來教學者與該班學生之前未曾接觸過,彼此皆感到很 陌生,而研究教學時間是受限的甚至是短暫的,因此要彼此建立信任感與親密感實屬 不易;三來高年級學生對於人我的感受度較強,對於「中途穿插」之教學活動及教師,

其配合度顯然遜於原任教教師或導師,可能是因「利害關係」之疏密程度有關。因此,

建議未來選擇教學研究對象以自己原本任教之班級為優先考量。

(三)另行運用不同研究方法進行社會性科學議題研究:

本研究由於人力、物力和時間上的限制,採用單一組前、後測教學研究,雖然進行質 量並重分析研究,使之深入了解研究個案在教學前後之改變,但是畢竟樣本數少,較 無法廣為推論至其它群體。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採用其他研究方法,例如使用實驗 研究法來比較在經歷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研究後,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於各方面之改 變情形,更可進一步去探討其改變的原因。又例如行動研究法,讓研究者(即教學者)

透過教學省思,使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活動設計更加精進,更符合實務教學的需求。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2006)。水土保持手冊。台北: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美芬,熊召弟(2004)。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

王澄霞(1995)。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1),115-137。

王鼎銘(2001)。爭議性科技議題對九年一貫科技教育的啟示。生活科技教育,34(12),

2-11。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璧純(2001)。科學-科技-社會(STS)教育思潮及教學取向。教育研究月刊,92,69-76。

吳璧純(2001)。科學-科技-社會(STS)教育思潮及教學取向。教育研究月刊,92,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