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理論

在「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目的方面的研究,有多位學者提出許多看法,但針 對綜合高中的背景而言,「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目的則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提供 學校人事決策參考、提供學生選課參考等三個目的為優(張德勝,2002)。其中以 第一個目的「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最受好評及肯定,其主要的原因在於,評鑑最 初的目的本以協助教師的教學工作為宗。而「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是如何做到協 助教師改進教學,其主要理論又是哪些。此將是本節探討的重點。

一、學生評鑑教師教學

教師教學評鑑的方式有那麼多,「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方式為何會受到各 大學的青睞,必有其特別之處。故研究者茲將以下分為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意義 及方式、目的與功能等三部分為切入視角,分別敘述其優於他者方式之處。

(一)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意義

根據張德銳(1992b)對「教師教學評鑑」的定義:「大學教師教學評鑑是對 大學教師教學表現作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其步驟為根據教師表現的規準,收 集一切有關訊息,以瞭解教師表現的優劣得失及其原因;其主要目的在協助教師

『改進教學』,其次要目的才是在行政上決定教師任用獎懲的依據。」從上述定 義得知,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更是收集教師表現之客觀訊息來源之ㄧ。

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主體—教師與學生,長久以來,總被定位為知識的傳遞者 與接受者。而有效的教學,實不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認定,也不完全是以學生不甚 成熟的知覺為依歸。相反地,「教學」是師生互為主體性的合作過程,也是開放 性的反省回饋圈,以促成真理共識的形成,教室知識的品質更因而可以具有動態 的成長潛能。為了達成有效教學,所以必須納入學生的真實感受,才能作為最終 判斷教與學品質之依據(陳美玉,1996)。

在此研究者借用企業經營的理念闡述,企業為了使其永續經營及在市場環境 中求生存和發展,常利用「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 策略,以提高產品品質及生產力。全面品質管理其首要之務就是以客為尊:「提升 服務品質,滿足顧客需求」的概念(管高岳,2000)。若把「全面品質管理」運用 在教師授課上為例,教學就是一種商品,消費者就是學生。而以消費者為導向的 企業經營哲學的角度來詮釋,教師教學首先也應當注重學生的意見。以上的論點 間接證明了「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合理性與適切性。隨著目前的學風開放,綜 合高中的選修課程將是主流,學生的選課也如消費者選購物品的情境,如何確保 學校所開課程的品質及學生學習的權益和成效,如同消費者基金會之為消費者把 關,有賴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協助。

(二)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方式

依據Kulik與Mckeachie(1985)指出「評鑑大學教師教學效能」的五種最佳方 式為:

1.使用標準化的教學評量表,由學生來評鑑教師教學。

2.由學校行政人員,評量與分析學生的學習成就。

3.由教師之同事或學校行政人員來評鑑教師之教學。

4.由教師對自己教學作自我評鑑。

5.由教育評鑑專家或教師評鑑委員會之委員,至教室訪問學生,以了解教師教 學情形(廖欣楣,2000)。

從學生的「學習成效」來做為評鑑教師教學的指標,一直是傳統的評鑑方法,

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實際上其內涵非常複雜,常涉及到學生先前的學習背景,又 要建立明確可測量的學習目標與評估的效標,這種方式實不適合大規模的量化評 鑑;由教師之同事或學校行政人員來評鑑教師教學的「同僚評鑑」方式,也常有 爭議,主要原因在於各科專業分工過細,導致同僚之間彼此並不熟悉對方的專業

領域,更何況學術自由意識高漲,誰都不願意介入其他同僚的評鑑工作,所以在 執行方面有其困難;另外在教師自評方面,測量工具通常以問卷填答為主,在教 師的填答當中很容易過度高估或低估自己的教學表現,而效果不彰;至於由教育 評鑑專家或教師評鑑委員會之委員,至教室訪問學生,以了解教師教學情形的評 鑑方式,需要動員較多的人次,且耗費較多的物力,所以不受各校普遍的使用。

然而,由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評鑑方法,只要透過標準化的教學評量表,便可得 知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表現,因學生是課堂上最直接的觀察者,評鑑出來的結果 也是最客觀的。由以上五種評鑑方法之分析可得知,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評鑑方 式,既節省人力及物力,且客觀公正,所以至今國內外大學對於教師教學的評鑑,

無不使用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方式來評鑑,被接受的程度遠超過教師自評、同儕 互評與行政人員的評鑑。

(三)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目的

Marsh(1991)指出學生評鑑教師教學適主要提供下列方面的目的:1.對於教 師教學績效給予形成性之回饋;2.對於教學績效予以總結性的評量,作為教師人事 裁量上之運用;3.提供學生在選課或選教師時之資訊;4.為了教學上的研究,一種 結果或過程性的描述(曾憲揚,2001)。另外林珊如、劉燦樑(1995)根據國內 外學者研究大學實施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成果,整理出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五種 目的:1.提供教師教學上的診斷性回饋,使其了解自己教學的效能、缺失,以提昇 教學品質;2.提供行政單位作為教學成效的實據,在監督教學品質,或升等、評定 等第、甄選優良教師等人事議案中,作為決策資訊;3.提供學生作為選課資訊;4.

提供學系作為課程品質的指標,以便改進課程結構;5.提供研究人員深入探討大學 教學。

無論想要達成何種目的,「教學評鑑」都可依其需求屬性劃分為兩部分:形 成性評鑑(formative evaluation)與總結性評鑑(summative evaluation)。以形成

性評鑑而言,主要是在評鑑教學過程中所得來的結果,其目的在於協助任課教師 改進教學的表現、提高教學的效果、達成教學所要目標,評鑑的結果將提供教師 作為日後教學的主要參考,而行政當局亦可就教師的教學弱點,提供教師適時的 在職進修或其他專業之輔導。而總結性評鑑,則是在評鑑教學總結中所得到的結 果;評鑑的主要目的在作為聘僱教師、教師的升等、決定薪資的水準、獎勵優良 的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藉此促進學校人事的新陳代謝;除此之外,

總結性評鑑也可將所蒐集到的資訊,作為教學分析及提供學生之選課參考(張德 銳,1993;徐超聖,1995;毛郁雯,2000)。

究竟何時應採用「總結性評鑑」或「形成性評鑑」來評鑑教師教學,才能提 昇教學效能?在大學教育的實施作法裏可見,總結性評鑑應用在教師聘用、升等 或決定是否給予終身教授(tenure)時,認可度較佳;對教師教學、服務及研究,

則進行暫時性的評定(tentativedecision)以了解其改善情況時,則採用形成性的評 鑑(曾憲揚,2001)。簡成熙(1989)研究國中學生實施「學生評鑑教師教學」

的結果,卻明確指出,總結性評鑑結果不宜作為教師的考核依據,間接說明了學 生評鑑教師教學是一種「形成性的評鑑」,有其提昇教師教學效能之功。

二、學理依據

(一)社會學的觀點

教室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環境,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老師與老師 均可能產生互動關係(王順合,2005)。Blackledge 和 Hunt(1985)構成教學情境 四個要素有「教師自我概念」、「學生自我概念」、「教師對學生的認識」與「學生 對教師的認識」等(張德勝,2000)。其互動模式如圖 2-5。

圖2- 5 師生交互作用基本模式 資料來源:張德勝(2000:40)

由上圖可知,教師根據其自我的概念和對學生的認識,產生了教室內的組織 與規則及教學的教材內容,也就是說教師透過彼此互動之供需、交流為學生營造 了適宜的教學環境。同樣的,在學生方面,學生也以自己的自我概念和對教師的 認識,對教師設計創造之教學環境產生了反應;同時,學生也在其中依其自我概 念和對教師的認識,重新詮釋了教師創造的教學環境,並對此學習過程,產生了 自我學習或觸發學習的意義。教師利用直接觀察與評量工具來得知學生的反應,

進行對學生認識及教室組織、規則的修正和教學內容的改進,由此就完成了師生 的互動模式。

因此,「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不僅可提供教師評量學生反應的工具,更可依其 提供的正確訊息,以便日後安排和創造更有利的教學環境,及設計更適宜學生的 教學內容。

(二)心理學的觀點

根據教師評鑑的形成性目的來看,「教師評鑑」是為了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促 進教學革新,以提高教學效果(張德銳,2000)。而從「教師改進其教學」的角度 切入,有幾個理論值得一探究竟,其中亦必有可取之處。

教師自我概念 對學生的認識

對教師的認識 學生自我概念 教室組織規則 與教學內容

反 應

1.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指一種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理論要義包含:(1)個體經常 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如失去平衡,即感到緊張與不適,因而產生恢復平衡的內 在力量,也是調整前述不平衡情況,進而重新適應的動機;(2)當個體對同一事 產生兩種或多種認知時,可能因認知之間彼此矛盾而形成心理失衡現象;(3)個 體為了恢復平衡,結果產生新的行為,故「認知失調」實具有改善行為的動機作

認知失調理論是指一種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理論要義包含:(1)個體經常 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如失去平衡,即感到緊張與不適,因而產生恢復平衡的內 在力量,也是調整前述不平衡情況,進而重新適應的動機;(2)當個體對同一事 產生兩種或多種認知時,可能因認知之間彼此矛盾而形成心理失衡現象;(3)個 體為了恢復平衡,結果產生新的行為,故「認知失調」實具有改善行為的動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