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評鑑的理論基礎

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所構成一系列的交互活動,所以 廣義的教學評鑑應該包括對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評鑑。一方面評鑑教師「教」的 成效,一方面也評鑑學生「學」的成效。對於後者,我們自古至今透過考試的制 度已經做得非常多;反觀對於前者,因為受到中國傳統尊師重道觀念的影響,我 們鮮少去檢討,而習慣上總是將教師的教授效果不彰歸咎於學生學習的怠忽。

教學評鑑是主要針對教師的教學深入瞭解分析,藉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品質 或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師資的人事決定依據。唯有徹底掌握教學評鑑的意義和目 的,才能有效推行教學評鑑的任務,充分發揮教學評鑑的功能。所以在本節中主 要探討評鑑的意義、教師教學評鑑的意義、教學評鑑的目的、教學評鑑歷程的模 式及教學評鑑的方法等五小項。

一、評鑑的意義

根據謝文全(1989)對「評鑑」所下的意義來說,就是對事項加以審慎的評 析,以量定其得失及原因,並據以決定之後如何改進或革新計畫的過程。而秦夢 群(1997)認為「評鑑」是透過收集、組織、分析資料,加以描述與判斷的歷程。

陳榮山(2002)更引用 House(1993)對評鑑所下的定義:「評鑑是依據適當的標 準來決定事物的歷程或價值。」葉憲清(1994)對評鑑的定義也下了註腳:「依據 既定的價值標準,所做的評定診斷。在教育上,它是由教育現象所產生的人的行 為、人格變化等,而依據一定的價值標準,加以判斷的過程。」綜觀上述學者的 定義,可知評鑑就是一種客觀的價值評定。評鑑人員選擇一個或多個標準,蒐集 接受評鑑對象的相關資料,進而根據評鑑標準決定評鑑對象的價值,最後再根據 評鑑結果,督促評鑑對象改進其缺失或應補強之處。

Stufflebeam(1974)也將「評鑑」界定為:「乃是劃定、獲得和提供有用資訊,

以作為判斷各種決策方案的歷程。」(陳珮軒,2000);張德勝(1997)也曾表 示,評鑑具有系統、多元、價值判斷、決策等四個特色之歷程。另外,王保進(1997)

提出評鑑模式,如圖2-1之架構:

圖2- 1 評鑑模式元素 資料來源:王保進(1997:114)。

可見評鑑應先確定預期進步的效果為何,來界定評鑑的效標或標準。其次,

根據效標或標準蒐集資訊並且評估資訊,然後制定其評鑑行動的方案,提出回饋 及調整有用之評鑑層面為哪些的訊息,以對原先預期的進步效果要求,進行校正 的工作,作為下一次評鑑的效標或標準。

由上述可得知評鑑主要是由四個要素所組成:

1.設定標準:依據適當的,選擇一個或多個層面、向度之標準,而且為評鑑者 與受評鑑者所共同認定具有目的共識的標準。

2.資料蒐集:以有系統、多元化(觀察、測驗、晤談及調查等)的方式,蒐集 接受評鑑對象的有關資訊及資料。

3.評析與判斷: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加以描述、分析,在設定的標準下,呈現 出教師個人的資格、能力及表現等形成客觀判斷,並由此決定評鑑對象的 價值,或者是呈現出受評鑑者的實際表現與理想目標間之差距。

4.改進與決策:根據評析與判斷的結果,督促評鑑對象改進其缺失或應補強之 處,或作為方案及事項決策依據。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評鑑所附於的意義,將歸納「評鑑」的定義如下:利用評 鑑者與受評鑑者所共同認定的評鑑規準為工具,經由評鑑者多方蒐集受評者的相

1.預期的進步 界定效標或標準

2.蒐集資訊 3.評估資訊 4.制定行動方案

回饋(校正)

關表現資料,對受評者的平日表現進行評估及判斷的歷程,以作為決策者決策之 依據。

由此,更確立了上述所表示的評鑑是由設定標準、資料蒐集、評析與判斷、

改進與決策等四個要素組成的歷程。

二、教學評鑑的意義

教師教學評鑑的觀念形成,可以追溯到西元350年時。當時,敘利亞首都安提 阿(Antioch)的學校已有類似「教學評鑑」的政策。家長如果對教師教導其子弟的方 式感到不滿,可以向教師及校外人士所組成的委員會申訴,並藉由評鑑結果,尋 求改善教學品質或要求轉班(張德勝,2002)。由上述可了解「教學評鑑」在教學 活動中所佔的歷史地位,並可更進一步的由此來探究教師教學評鑑的意義。

探討教學評鑑的意義之前,必先探討「教學」概念,希望藉此了解「教學評 鑑」一詞的周延真義。

何謂「教學」?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1992)的研究 認為「教學」是一種有企圖的活動,也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教師指導學生學 習的一種有計畫、有組織的複雜活動。同時也指出了教學歷程中應有的四個要素:

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歷程及教學評鑑。

而簡茂發(1987)認為,廣義的教學過程更涵蓋了「評鑑」在內。除了學生的學 習成就外,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及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評鑑,都應該 是教學評鑑的對象。是故,一個有效的「教學評鑑」應該包括三個層面:教師的 教學效率之評鑑、學生的學習成就之評鑑、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評鑑。簡紅珠(1990)

雖有類似的看法,但是她認為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評鑑,已另屬「課程評鑑」之範 疇,而學生的學習行為則常為教師「評鑑」自己教學時的主要參考,因此教學評 鑑可分為「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兩大部分。

統整以上學者對於「教學」一詞的看法,若就廣義言之,不難發現學者認為

教學活動是一價值導向,因此評鑑亦可屬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綜合上述得出教學評鑑的定義,教師評鑑是評鑑者根據共同認定的評鑑規 準,對教師在教學環境內的表現實施相關資料蒐集,進而加以審慎的分析、評估 及判斷受評者的表現,根據評鑑結果,提供教師日後教學的改進依據,並協助教 師促進其專業發展,以達到提昇教育品質的過程。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決策者對 策劃教師專業發展及在職進修教育與訓練規劃的參考。

三、教學評鑑的目的

在現今的教育體系中,教師晉升制度的欠缺,考核制度流於形式,無法激勵 教師求進,可見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透過評鑑予以提升與肯定(施頂清,2005)。

另外,優秀的教師得不到學生及制度層面之實質回饋,造成校園教學生態呈現了 倦怠與老化的情況,這樣的現象更突顯出「教學評鑑」可作為刺激、活化教學品 質提昇的必要性。

因教學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師生互動過程,不易進行有效的評鑑,因此在 設定目標、目的方面,則需由彼此共設評鑑內容,並形成共設標準。設定其目標 或目的,是為了使工作程序與歷程,能由上而下實施,且奉行不渝(吳思華、林 至洪、湯明哲、羅理平,1990)。目的的不同,則教學評鑑的規準以及歷程勢則將 隨之而異;目的選擇錯誤,無論評鑑手段如何有效,亦將一無所獲(陳美博,2000)。 由此,更顯現出評鑑目的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教學評鑑的目的,可分為兩個方向來說明:形成性目的(formative purpose)與總結性目的(summative purpose)。前者的目的通常在於「改進」,而 後者的目的則在於「做決定」。

1.形成性目的:教學評鑑可以發現教師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其原因,激勵教師改 進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並且可以就教師教 學表現的弱點,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計劃,以促進

教師專業發展。

2.總結性目的:教學評鑑可以判斷教師教學表現水準的優劣程度,以便作為聘 用教師、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秀教師、以及 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藉以促進學校人事之新陳代謝(張德 銳,2000;陳榮山,2002;賈馥茗,2000;林明佳,2004)。

研究教學評鑑的學者大部分也都認為「形成性評鑑宜重於總結性評鑑」。陳 榮山(2002)引述Reinhartz(1989)的說法,他認為教學評鑑的最主要目的,在於 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和鼓勵教師專業發展。教學評鑑的次要目的,才是在於聘僱新 教師、解聘不適任教師,和區別教師表現效能的總結性評鑑。

由評鑑結果的運用來說,蔡美玲(1989)探討了國內外相關文獻與學校的實 際作法,整理出評鑑結果的運用,有下列數項:

1.將評鑑結果作成調查報告,個別通知教師,以作為改進教師的參考。此為一 般學校最常使用的方式。

2.將評鑑結果作為教師進修或教師專業發展上,設計課程與內容的參考依據。

3.根據評鑑的結果,激勵與表揚教學優良的教師及改進教學卓有成效的教師。

4.將評鑑結果公佈,以作為學生選課的參考。

5.將評鑑結果提供給有關單位作為教師續聘、升等人事決策的參考。

另外,徐綺穗(2001)也提出評鑑結果的三種用途:

1.回饋受評教師。針對評鑑過程中發現的教學優缺點回饋給受評教師,使其有 依據可以改善教學,並提供個別化專業成長計畫,使教師教學能力得以提 昇。

2.供給學校規劃整體性教師進修,彙整如個別教師需要協助項目,多數教師需 協助的項目,可優先安排在教師進修活動當中。

3.供給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升等之參考,學校應將每年教師評鑑的結果建立為

等時參考的依據。

由上述兩位學者對評鑑結果的運用來看,其前二項皆為形成性的評鑑,餘則 皆屬於總結性的評鑑。

因評鑑資料的蒐集,是多元化而不是單一方式取得的。所以教學評鑑目的固 然有所謂的兩個面向,但主管決策者如果僅重視教學評鑑總結性的結果,則失去 了教學評鑑的意義。評鑑的結果常常會給教師深遠的影響,而評鑑的最大目的,

因評鑑資料的蒐集,是多元化而不是單一方式取得的。所以教學評鑑目的固 然有所謂的兩個面向,但主管決策者如果僅重視教學評鑑總結性的結果,則失去 了教學評鑑的意義。評鑑的結果常常會給教師深遠的影響,而評鑑的最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