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動機之相關探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響(王姿陵等人,2015)。因此在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中,

除了討論電子教科書的影響外,也會納入學生背景變項分析,例如將學業程度分 為高、中、低水準三組(宋岳霖,2016;邱婉琪,2013;張興財,2013;曾婕芸,

2015;謝惠如,2010),或是依據不同性別分組(宋岳霖,2016;曾婕芸,2015;

謝惠如,2010;),在國小階段也曾有研究者會考量家長學識背景所帶來的影響

(陳燕玲,2015)。

整體而言,電子教科書在臺灣中、小學階段應是教師的教學利器,可以幫助 學生學習成就、學習成效、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保留的效果提升,可預見 在中小學階段推廣和普及電子教科書應用是未來的趨勢(王姿陵等人,2015)。

然而,不是所有研究都同意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的效能,電子教科書融入不一樣 的學科所帶來的影響也可能不同,目前,此類型的研究尚聚焦在國小階段,對國 中的研究也僅止於英語科、數學科、國文科和地理科,尚未有電子教科書融入國 中公民科後針對學生學習方面的相關研究。是故本研究將探討公民科電子教科書 融入教學後國中生的學習改變,並以上述研究作為參考,將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 視為依變項,探究其變化,且將性別、學業程度作為個人背景變項,瞭解其影響,

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未來欲將電子教科書融入國中公民科教學的相關 教育工作者的參考。

對本研究之啟示

歸納本節文獻,可知電子教科書的形式多元,從手機、個人電腦,至藉由投 影機播放至螢幕上的教與學教材,都可以稱作電子教科書。其發展漸趨多元,除 了紙本的轉化以外,也客製化地增添許多個人設定功能、更教育性地增加教學互 動功能,因此在教育現場教師能夠妥善運用,成為教學輔助利器。然而電子教科 書融入教學對學生所帶來的學習影響仍然值得探討,是否能引發學習動機、提升 學習成效?還是只是播放多媒體的娛樂道具?更甚,會不會因為超過認知負荷而 降低學習效果呢?電子教科書雖然有眾多教學優勢,但隱藏在背後的仍有軟硬體 設備、技術、教師專業能力、教科書品質等疑慮,在使用電子教科書時仍須注意,

教師也應視學習者的不同需求設計適合的課程,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第二節

學習動機之相關探究

本研究要旨之一在探究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 的影響,然而動機是人類複雜的心理特質,是隱藏在個體內部的力量,也是最難 測量的成分之一,故以下就學習動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進行探討,作為本研究學 習動機衡量之基礎,發展本研究學習動機量表之內容。

學習動機的定義

在心理學中,動機是行為的原動力,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

並導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6)。在教育上,動機則擔 當影響學習過程的重要因素,是打開學習的開關,任何學習活動的起點都源於學 習動機,否則學習無法產生。國內外不少學者均提出關於學習動機的定義,研究

McKeachie (1961) 說明學習動機的定義為:「學習動機是個體結合自我評估 和期望成功,選擇可以達成最大滿足與最少後悔的策略」。臺灣重要的教育心理 昇,2004;鄭采玉,2008;賴淑芬,2005;周世平,2008;葉炳煙,2013)。

表 2- 3 學者對學習動機的定義

學者 定義

McKeachie (1961) 學習動機是個體結合自我評估和期望成功,選擇可以達成 最大滿足與最少後悔的策略

Brophy

(1987)

Ormrod (2003)

學習動機可以引起個體學習行為,往學習目標持續不斷努 力,強化個體的認知歷程,增強學習結果之信念。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有些學者依據學習動機的來源,將一般動機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Lumsden, 1994; McCown, Driscoll, & Roop, 1996; Ormond,2003;李咏吟、單文 經,1997;張文彥,2003;張春興;1996)內在動機是指學習者對需求或目的所 產生的自發性驅力,例如為了滿足求知慾、勝任感而主動學習;外在動機則是學 習者受到環境中的壓迫或為了獲得實質酬賞而表現,非發自內心的學習,像是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機和偏重型學習動機兩種類型的偏好。前者是指全面投入且認真學習的學生,

對所有的學習活動都具有學習動機,此類型學生對於追求知識的動機、興趣、習 慣、態度和價值觀等心理因素,已連成一致性的系統;後者是對某幾種學科專注 學習的學生,對其他學科則不感興趣。此類型的學生可能因求學經驗中學習的成 敗或師生間的互動,影響其學習某科目的意願和動力(張春興,1996)。

綜合上述學者的研究,可以定義學習動機是個體學習的過程中,隱藏在內部 的心理特質,會驅使個體朝向目標前進的心理歷程。從中也得知學習動機與學習 目標的密切相關,因此教學者若欲達到教學目標,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引發」學 習者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可以試著瞭解學生學習狀況,因應不同學習 動機類型的學生,使用讚美、肯定等外在方式,或者是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慾、勝 任感等內在感知,並設法「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其能持續學習,有效的 達成學習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國中生學習動機 的影響,期許藉由電子教科書,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能自主性學習,

培育良好公民素養。故本研究將繼續探討學習動機理論如後,以了解電子教科書 是否能作為教學者喚起學生學習動機之利器。

學習動機的相關理論

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分為行為學派、認知學派、人本學派,以及社會學習 取向等四種類型的學習動機理論,每一學派強調的層面以及在教育應用皆不盡相 同,茲分述如下:

(一) 行為學派的動機理論

行為學派心理學家在學習動機的解釋上是採取「刺激—反應—增強」、「需求

—趨力—行為」的模式,運用增強的原則來控制個體的學習,將學習的結果視為 外在因素控制的歷程(李咏吟,2001)。因此,行為主義者主要是以「獎勵」及

「誘因」來解釋動機(張春興,1996),也因為行為是因為來自個體外的「增強」

而被強化,其所產生的動機作用就被視為「外在動機」。

受到行為學派的影響,在學校教育的實際運作時,教師可以藉由外在誘因或 外控權力以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當學生表現有利的學習行為,教師採用獎勵(口 頭讚賞、獎品、額外權利等),當學生表現不良,施行處罰(訓斥、剝奪權利、

勞動服務等),來督促學生學習(朱敬先,1997;張春興,1996)。雖然運用外在 增強能使學生在短期內收到學習效果,可是卻容易忽略內在動機的引發,使學生 的學習行為並不利於長期的發展,因為當外在驅力不在時,就會失去學習動機(葉 炳煙,2013)。外在動機可能產生下列缺陷:被增強的行為可能為時短暫,無法 持久;學生有可能成為只為得獎而學習的物質主義者,更可能減弱被增強的學習 活動的原有內在動機(溫世頌,2007)。是故行為主義取向的學習動機論雖然應 用廣泛,在行為改變與控制上有立即而顯著的成效,教學者在使用時也必須注意 所隱含的缺失。

(二) 認知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

認知學派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容易受到個體的知覺、期望、預信及目標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主張學習動機是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一個中介歷 程(張春興,1996)。 也就是說,不同於行為學派,認知學派認為行為不只是受 到本能的驅力或刺激的連結所控制,人的行為會受到人對事物的內心期望所影響

(李詠吟、單文經,1997)。相對於重視「刺激-反應」連結的行為學派動機理 論,認知主義的教育心理學家更注重過程中的心理歷程,他們試圖藉由認知的過 程,來解釋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運作模式。以下就認知學派取向延伸出的幾個重要 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分述如下。

1. 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論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是由 David McClelland 和 John Atkinson 兩位心理學大師所創,兩人認為個體會在某方面追求成就、追求完美,

並不在乎獎勵,這就是高層之成就動機(朱敬先,1997)。成就動機的概念可以 追溯到1930 年代,Murray (1938) 在他對人類需要的鑑定中就已提出人類有成就 需求 (Needs of Achievement)。他認為人類有 20 種基本需求,其中之一就是成就 需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需求,因而造成個體間成功的差異。

在此基礎上,McClelland、Atkinson、Clark 與 Lowell (1953) 對成就需求進 行一系列的研究,認為成就需求是個人人格中,相當持久、穩定的一種特性,這 種追求某種目標的特性或傾向就是成就動機(引自劉靖國,2005)。McClelland 等 人 (1953) 將成就動機的概念定義為「個人與自己所持的優秀標準相競爭的衝動 或慾望」,他們發現當個人面臨抉擇情境時,凡抉擇正確工作表現成功的人,具 有三個共同的特徵:他們都求好心切、勇於從事適度的冒險、能從成敗經驗中得 到教訓。於是他們便假設當個人對其工作目標、環境、個人成就標準、應做事項 有所了解時,就可以經由學習的歷程養成並逐漸加強他的成就動機(引自許繼德,

2002)。

Atkinson (1964) 進一步提出「趨避衝突」模式的成就動機理論,主張個體在 從事某項工作時,會同時產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這兩種相互衝突的心 理作用。當個體追求成功的動機較高時,為成功導向型,會表現出正向積極的態

Atkinson (1964) 進一步提出「趨避衝突」模式的成就動機理論,主張個體在 從事某項工作時,會同時產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這兩種相互衝突的心 理作用。當個體追求成功的動機較高時,為成功導向型,會表現出正向積極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