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國中教學實驗研究分析

第一節 教學實驗實施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國中教學實驗研究分析

本章旨在分析教學實驗的結果,以瞭解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國 中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的影響,且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全章共分 為七節:第一節描述本研究教學實驗整體之設計與實施過程;第二節為專家內容 效度,為研究工具「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國中公民學習成效測驗」施測前 的進一步編修;第三節為研究工具中正式問卷的信校度分析;第四節呈現本實驗 研究的學生背景資料;第五節就研究工具所蒐集到的統計資料進行「學習動機」

和「學習成效」的現況和差異分析;第六節以共變數分析,探討公民科電子教科 書融入教學後,在「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上所帶來的效果,以及在不同背景 變項下的差異情形;第七節為綜合討論,從前幾節的研究結果分析結論為何。

第一節 教學實驗實施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探討當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學生學習動機 和學習成效的影響為何,其教學實驗實施,依據張春興(1997)所提出實驗研究 步驟,分項說明如下:

確定問題研究

在撰寫論文以前,首先與指導教授共同研擬研究主題,基於前述研究背景與 動機,欲得知電子教科書是否能成為國中公民科的教學利器,用以提升學生的學 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故確定研究問題首先為瞭解國中生的公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 效現況,接著探究在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於國中生學習動機和學習 成效是否有顯著影響,最後分析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不同背景之國中 生其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是否有差異。

陳述研究假設

針對研究主題蒐集並整理國內外有關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的研究資料與相 關文獻,再根據前述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提出研究假設一、二「電子教科書融 入教學後對國中生公民學習動機、學習成效有顯著差異。」以及假設三、四「電 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不同性別、學業程度、資訊科技使用程度之國中生,公 民學習動機量表、公民學習成效測驗後測成績有顯著差異。」

設計實驗進程

歸納相關研究的結果,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為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

以班級為單位,實驗組和控制組各兩個班級,其中實驗組進行教學實驗,教師使 用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控制組則無教學實驗,教師維持一般傳統講述教 學。在教學實驗前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均分別接受「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與

「國中公民學習成效測驗」前後測,經由兩組前後測的比較,瞭解公民科電子教 科書融入教師教學,是否會對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帶來影響,且分析性 別、學業程度、資訊科技使用程度等不同背景變項下的差異情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確定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四個班級,實驗組兩個班級,人數 為 61 人,進行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另一控制組亦是兩個班級,人數為 63 人,維持傳統板書講述教學,共計 124 位學生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本實 驗設計由於受限於學校行政的安排,無法以隨機分派的方法將受試者分派到不同 的實驗處理或情境,故採用準實驗設計。雖然準實驗設計的結果無法像真正實驗 設計那麼高,但研究者能盡量控制影響實驗內在效度的因素,在教學實驗的實施 上,實驗組和控制組為同一位任課教師林老師,避免因教學風格的不同而影響實 驗結果;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實驗組和控制組為林老師所任教班級中,上學期 公民 科總成績平均值和標準差最為接近的四個班級,換言之,實驗組和控制組 學習能力接近,除此之外,控制組與實驗組的教學實驗地點、前後測測量工具亦 均為相同。

選擇研究工具

本實驗研究的研究工具有實驗組融入教學使用的公民科電子教科書,以及實 驗組和控制組前後測所用的評量工具「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與「國中公民學 習成效測驗」。公民科電子教科書為經教育部審定通過的康軒版國中公民課本所 搭配之「康軒版公民科電子教科書」;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由研究者參考吳靜 吉和程炳林(1992)所編製之「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彭月茵(2002)所編製 之「國中生數學學習動機量表」、顏至瑩(2011)所編製之「國中地理科學習動 機問卷」編製而成;國中公民學習成效測驗則為研究者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教育部,2008)的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康軒版公民 課本第四冊的單元學習重點編製,且分別依據各課教材內容、Anderson 等人 (2001) 所 修 訂 Bloom 的 新 版 認 知 教 學 目 標 , 編 製 雙 向 細 目 表 (two-way specification table) 完成命題,以提高內容效度。

「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與「國中公民學習成效測驗」兩者初步編製完成 後,為使量表更加嚴謹,邀請相關領域之大學教授和現職國民中學公民教師擔任 專家進行審閱,再統整專家意見,針對量表題目進一步的調整與修訂(詳述於第 二節),成為正式測驗問卷,並進行信效度分析(詳述於第三節)。

進行實驗觀察

本教學實驗期間為民國107 年 2 月 21 日至 107 年 3 月 31 日,為期六週,每 週1.5 節課,共計九節課,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節課教學範圍與方式如表 4-1 。第 一節至第三節課實驗組和控制組均使用一般傳統講述教學,教學內容為第四冊第 一課「法律的基本概念」,第四節課實驗組與控制組均進行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 表與國中公民學習成效測驗的前測,範圍為第四冊第一課「法律的基本概念」。 第五節至第八節課,實驗組開始教學實驗,教師以公民科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

控制組則維持一般傳統講述教學,教學內容則均為第四冊第二課「人民的基本權 利與義務」,第九節課實驗組與控制組均進行國中公民學習動機量表與國中公民 學習成效測驗的後測,範圍為第四冊第二課「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整理分析資料

本研究使用 SPSS 22.0 統計軟體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 (independent groups , paired-sample t test ) 、單因子獨立變異數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單 因 子 共 變 數 分 析 (One-way ANCOVA) 、 雙 因 子 共 變 數 分 析 (Two-way ANCOVA)。以平均數與標準差來描述實驗組與控制組在不同組別,以及不同背 景變項下,其學生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整體和各構面現況,以單因子獨立變 異數分析了解四個抽樣班級在教學實驗前後學習成效上的差異,並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證明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在未進行教學實驗前無太大差 異,其學習能力相近。

然而即使已盡量控制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樣本相當,但由於未採用隨機分派 法分派受者試,以致實驗組與控制組有可能在各方面的條件未必相等,因此在統 計分析上,會採用共變數分析方法,避免不同班級平均能力之差異對實驗結果之 干擾。本研究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本研究的假設一與假設二「電子教科 書融入教學後對國中生公民學習動機、學習成效有顯著差異」,以二因子共變數 分析,驗證假設三與假設四「電子教科書融入教學後,對不同性別、學業程度、

資訊科技使用程度之國中生,公民學習動機量表、公民學習成效測驗後測成績有 顯著差異。」其分析資料均符合共變數分析法的基本假定,分析結果如後。

撰寫研究報告

在教學實驗與資料分析過後,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將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 目的與問題整理成第一章緒論,文獻探討歸納為第二章,研究方法呈現於第三章,

教學實驗研究分析於第四章,結論與建議在第五章,提供予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

第二節 專家內容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