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

歸結上述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數的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針對學校建構學習 型組織現況、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關係、學習型組織與學校人員的關係、學習型組 織與課程教學變項之關係等進行瞭解、探討;另一方面,在學習型組織於學校的推動 則以質的研究居多。整體而言,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研究主要以調查研究法為多數,

但進入個案學校現場採質的研究,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此外,從相關研究結果來分析可發現下列現象:(一)目前國中、小及高職學校的 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的狀況大致都還不錯。(二)學校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有密切 關係存在。(三)學習型組織會因教師人口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尤其 男性教師、資深教師、規模較小的學校,學習型組織的現況較好。(四)學習型組織與 學校人員、課程教學變項有相關情形存在。(五)學習型學校的建立要加強在行動反思 的能力,因應學校背景因素、資源,選擇推動策略。(六)時間不足是目前國民小學推 動學習型組織的困境。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基本概念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為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藉由課程結構的改變,下放課程決定權與選擇權,賦予學校、

教師彈性的教學空間,促成地方特色與學校本位特色的課程發展,並同時提升教師專 業素養與能力。本節探討的重點針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 意義、影響因素、類型、模式、策略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相關研究 分別論述。

壹、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

在 1970 年代以前,課程發展的模式多以中央為中心發展,採中央-邊陲模式

(center-peiphery model)或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教師不但未能有機 會參與課程發展的過程,同時對中央決定的課程,其主要的角色與職責就是忠實地執 行中央課程決策。1960 年代末期以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已在許多國家實施,在部分國 家更是蓬勃發展,成為學校課程實務與課程改革重要的環節。1970 年代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受到學校與教師的重視,蔚然成風儼然成為課程發展的主流。1980 年代末期後,

由於這些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課程決定的權利逐漸向中央政府集中,希望調 整以實現政府對學校課程的抱負與期望,因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遂告式微。至 1990 年代,民主社會的要求,民眾開始要求參與學校事務,因應社會的變遷,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復燃,成為多種教育實務改革所共同使用的口號與重點(方德隆,2001;白雲 霞,2001;高新建,1999a),此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沿革。

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興起的背後因素探討方面,高新建(1999a)歸納 Msrsh 等人 就澳洲、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等四個比較屬於地方分權化的國家與 Sabar 對中央集權 化國家之所以會產生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看法,有以下四點:

1.不滿「由上而下」的控制模式並要求更大的課程自主

不論在地方分權是或中央集權式的教育體制下,上級機關以「由上而下」的行政 控制模式所訂定與頒佈的課程,以及對課程實務實行上所做的控制措施,引起學校和 教師的不滿,採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途徑,能夠為學校和教師在課程事務的決定上,

帶來的自由、機會、責任和資源,提供學校與教師能參與決定和主導各項課程事務的 機制。

2.適應各個學校的情境和個別學生的需求

全國統一的課程,無法一一地符應各個社區和學校的各殊情境與需要。因此當任 何一所學校的教育人員認知到,學校所傳授的課程需要反映其身處特定社區環境的需 求、或是期望能改善個別學生的學習機會時,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能夠達成此一需求 的重要機制之一。

3.提升教育的專業地位並促進教師的自我實現

學校本位課程是教師在職訓練與專業成長的一種優良方式,而其所提供的報酬就 是教師的專業主義與士氣(Eggleston, 1979),如此,教師在擁有較佳的專業能力,

而後持續成長,必能承擔對其工作環境進行更多專業控制的責任。

4.追求課程的穩定性以避免課程受到政治的過度干預

學校課程一項永恆不變的事實是,它一直處在不斷發展與變動的狀態中(Nias et al., 1992)。學校本身是一個比地區或是國家法人團體要來得穩定而持久的機構。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能使學校對其課程的決定有較大的自主權與彈性發展空間,則課程受 到外在政治影響與干擾的情形可望減低。

張嘉育(1999)則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依據有五:

1.從課程歷史批判的角度:全國課程發展方案無法落實課程改革的理想。

2.從民主社會的歸趨:課程乃公共事務,應有草根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

3.從社會變遷的立場:課程發展是持續的動態歷程,應不斷回應社會變遷與學生 需求。

4.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課程發展及教師發展,教師有參與課程、決定課程的 權責。

5.從課程與教育的本質:從課程發展及學校發展來看,學校是最佳的課程發展場 所。

由國外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脈絡與因素反觀國內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脈絡,民國 三十八年之後,台灣地區的國民中小學必須遵照政府頒佈的「課程標準」規定,學校 甚少長期從事自發性的課程發展(黃光雄與蔡清田,1999)。在政治的解嚴開始,民主 社會發展的急速變遷,科技發展的迅速更易引動的全球化與在地化風潮,中小學課程 改革的速度與幅度均遠落後於當前的社會。一九九四年民間教改團體發動「四一0大 遊行」,在這一股教改浪潮下,教育部歷經「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後,先後公布「國 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與「國民 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要求各學校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依學校特色設計課 程或活動,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此為我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嶄新一頁。

此種課程改革途徑,結合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發展(national policy-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展(teacher teaching-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行動研究本位課程發展(action research-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等進路,強調「教師即研究者」的課程發展理念,說明了 教師不僅是國家層次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學校課程改革的發展者,深具課程改革 的時代意義(蔡清田,2002)。教育改革反應課程改革,透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 專業成長,為我國九年一貫改革的重要關鍵之一。

綜合上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點:

一、就教育自主權而言,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乃是對中央集權式的全國課程發展之反動。

學校、教師及相關人員應對課程事務的決定,擁有自主權,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 在人事、經費資源等相關方面,提供學校、教師及相關人員能發揮其自主性的課 程發展機制。而非一味地由上而下控制課程實施,致使課程發展僵化,且無法貼 切地反應學校的各殊性。

二、就課程發展的穩定性而言,中央主管教育事務無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環境變異的影 響與控制,致使課程亦連帶地產生變動、更易。職此之故,以學校為課程發展機 構,最具穩定性,能避免受到外在政治力的影響。

三、就學生主體性而言,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能貼近各地區學校不同人文與自然環境 背景下的學生,學校的課程反應周遭的環境;且對個別學生的學習能適時提供或 改善其學習機會與資源。

四、就教師專業發展而言,教師專業需永續成長,提升其專業素養與能力,而學校本 位課程發展的途徑,提供良好的機制與責任,促使教師專業不斷提升,進一步追 求教師自我實現。

貳、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義

有關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定義,課程學者對於學校本位課程各有不同的見解,也 出現一些不同的名詞,除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外,還有「學校焦點課程發展」(school-focus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學校本位課程決定」(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

marking),以及「學校層次的課程發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school level)。

「學校本位」是指個別學校負完全的課程決定之責,極端的課程分權與授權;「學校焦 點」則介於中央集權與分權課程發展型態之間(方德隆,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乃 相對於全國課程發展方案,以學校為主體的課程發展。

1973 年愛爾蘭阿爾特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Ulster)舉辦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國際研討會,學者 Furumark 與 Mcmullen 分別界定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義(引自 張嘉育,1999)。Furumark 由課程參與及目的的角度,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由教 師、行政人員、家長與學生所主導計畫的各種學校活動,其目的在改善學校教育的品 質;Mcmullen 由課程發展的資源投入觀點,則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以學校為基礎 的課程發展工作,課程發展工作主要仰賴學校成員及現有資源。

Eggleston(1980)進一步由資源投入及發展的歷程觀點,指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是學校運用相關的資源,經組織中合作討論、計畫、試驗和評鑑之後,發展適合學生 學習所需的課程。Skilbeck(1984)則由參與者及歷程的角度,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是由學校教育人員負責學生學習方案的計畫、設計、實施及評鑑的過程。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