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上述的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 行政、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積極推動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融入學校行政與教學運作,裨益學校組織變革,

進一步增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改革成效

從調查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有正 向的影響。此顯示教育行政機關可從推動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著手,由實際的組 織變革,在學校行政運作與教師日常教學活動中,產生深層改變,落實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的課程改革,達成教育革新之效。

二、彙集、分享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之策略與成效,並提供資源協助學校建構學習型

組織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對國民小學辦學有督導之權,更有協助之責。因此,在促成學 校建構學習型組織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一)在校長遴選與培訓方面,除考驗此知能外,在培訓過程增加學校學習型組織建 構的實務瞭解與分享,以有助於日後擔任學校領導者之學校經營,及教育革新 推動者之組織變革與發展。

(二)在校長專業素養涵化方面,舉辦建構學習型組織的相關知能與實務的研討,整 合辦學卓有成效之建構策略、校務經營實務分享,互相交流,促使建構學習型 組織的知識顯化、轉化,並創新。

(三)在資源協助方面,提供實際資源的挹注,以利學校在學習型環境的規劃設計,

讓各校依據其不同的組織發展背景,申請經費及相關資源協助。

三、彙集、交流各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務經驗與成果,並提供予學校進行學校本 位課程發展

(一)定期舉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師進修與研討的活動,協助教師在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專業知能的發展與提升。

(二)建置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機制,獎勵積極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且卓然有成的國 民小學,並讓發展有成的學校教師,分享實務課程發展與運作經驗的成果,相 互交流,提升此方面的專業能力。

(三)運用資訊網路科技,整合相關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資源,提供資訊服務、諮詢協 助。

貳、對學校行政之建議

一、型塑學校共同願景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結合、實踐

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練中的共同願景,乃凝聚組織向心力,結合組織成員共同學習,

產生創造性的學習;另一方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中,願景建構正是課程發展關

注的前景,換言之,共同建構的學校願景,可透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過程中,逐步 落實、體現。故學校在本位課程發展過程,乃在於實踐學校共同願景。

二、注重校園學習型環境規劃與發展學習型文化,裨益建構學習型組織

由調查研究中可發現,國民小學學習型環境與學習型文化是目前建構學習型組織 較弱的層面,因此計畫創校的學校籌辦規劃者或是當前的學校領導者,可資為借鏡,

強化學習型環境的規劃及學習型文化的營造,可從以下方向著手:

(一)在空間規劃方面,規劃教師有共同討論、研究的場所;另一方面,考慮課程活 動設計的多元性,以利創新教學與學習的嘗試。

(二)在課表規劃方面,考量教師共同討論、設計課程與教學的共同時間,且納入協 同教學活動設計的共同課表規劃。

(三)營造尊重自主、民主開放的學校文化,使教師感受信任與尊重,並積極參與學 校事務。

(四)建立分享的學習文化,學校成員間彼此分享新觀念與實務經驗的智慧,同時增 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知能。

三、增強組織中橫向聯繫,並擴大學校成員參與學校行政運作,減低科層體制色彩的 組織運作

由調查研究的結果可發現,37 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在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比中、小型學校有較多的困境有待克服;另一方面,兼任行政教師對學校建 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正向知覺,因此,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一)學校行政各處室間密切聯繫,跨處室共同規劃、討論學校行政事務。去除各自 為政的山頭心態,初階改變為有效率的行政團隊,次階改變為學習型組織。

(二)行政與教學系統緊密聯繫、合作。加強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間的對話、溝通與 瞭解,互相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行政系統真正支援教學,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融入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

(三)學校領導人以身作則,扮演學習領導者角色,減低科層體制的行政領導,積極

協調、溝通行政與教師間的運作。

(四)擴大教師參與學校行政運作的機會,並予以參與決策的權力,提升對學校的認 同感,且發揮教師專業自主。

四、建置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機制,提供反饋以永續發展

由研究結果可發現,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評鑑與回饋」是表現最不足的一環。

評鑑與回饋卻也是學校本位課程永續發展重要的關鍵之一,因此,落實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的評鑑,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一)課程發展是一不斷修正改進的過程,故學校應注重建立學校本位的評鑑機制,

配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定期視導,如:同儕視導等。使課程發展能在反饋、

省思中,提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品質。

(二)利用週三進修研習,定期舉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分享回饋的活動,以互相觀摩、

改進,並作為後續課程發展的參考。

參、對教師之建議

一、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凝聚、實現學校共同願景

從調查研究的結果發現,兼任行政的教師在建構學習型組織或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均有較高的知覺。故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事務或行政工作,在行政與教學參與中,

個人的學習融匯組織的學習,個人專業成長與學校發展互益,實現學校共同願景亦即 實現個人願景。

二、善用組織學習,提升專業成長

從調查研究的結果發現,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有關聯性 與影響力。因此,教師在積極參與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的過程,同時有裨益於學校本 位課程發展的專業能力;在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過程中,亦同時進行組織學習,

促發教師專業成長。

三、教學與研究相結合,透過共同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踐教師專

業自主

由下而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其意涵為教師可以是知識的擁有者,而非僅只是 工具的角色。且由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教學經驗豐富者對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有較高的知覺。因此,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習型組織建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發展專業社群,教師之間彼此分享知識、經驗,豐富自我教師專業知能發揮教師 專業自主的角色與權能。

四、積極參與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從研究結果可發現,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評鑑與回饋」是表現最不足的一環。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是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在課程評鑑機制的角色中,學校中的 教師亦應是主動的參與者,而非只是接受由上而下的評鑑。故教師應積極主動發展學 校本位課程評鑑,以提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效。

肆、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一)本研究僅以中部地區四縣市國民小學為對象,未來研究的對象可以將母群體擴 大到全國不同的區域,或將國中、高中職的教師納入研究範圍中,藉以瞭解建 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關係在不同地區,或不同教育階段的適用 情形。甚可比較不同教育階段,是否因不同升學因素而有不同的學習型組織建 構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二)可擴及私立中、小學,進一步比較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在公、

私立學校的實際運作情形。

(三)本研究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主要以教師為主要課程發展者,未來研究隨者學 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日益成熟,可將研究對象納入家長、社區人士及教育行政機 關人員。

二、研究變項方面

(一)本研究由學習型組織的實際建構著手,採三個核心構面:學習型領導、學習型 環境、學習型文化,日後研究可進一步從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理論更深入地 結合此三個運作構面,並思考學習型組織強調的「深層改變」與學習型學校「真 實的學習」,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討。

(二)本研究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方面,區分發展歷程為五個階段及一個影響因素,

隨著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日益成熟、參與對象的擴展,可納入相關參與的人員 及影響因素,如:家長、社區人士及教育行政機關等人員、社區支持等影響因 素。

(三)學校組織的環境與內、外部影響因素錯綜複雜,由調查研究的結果發現,校長 性別對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並未有關聯。

但校長身為學校的領導者對學校的行政與教學有重要的影響力,日後研究可針 對校長此變項,深入探討,納入非性別因素,如:支持態度、經營理念、領導 型態等深入探究其可能影響因素。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蒐集研究資料,並進行量化統計分析獲致結果,對於研究結 果僅就資料分析結果以推論可能原因,難以深入瞭解其深層意義與研究變項間,互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蒐集研究資料,並進行量化統計分析獲致結果,對於研究結 果僅就資料分析結果以推論可能原因,難以深入瞭解其深層意義與研究變項間,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