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各相關變項之 間的關係,冀望透過本研究,能對當前學校建構學習型組織、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現 況及兩者之關係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本章共分五節,以下就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 題、名詞釋義、研究方法與解釋、範圍與限制等分次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面對的是一個不斷加速變遷的世界與無法掌握的未來。在經濟 系統方面,新經濟型態的產生,知識取代勞力與資本成為最關鍵的生產因素。如經濟 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 OECD)指出經濟已逐漸以知識和資訊作為重要基礎。知識被認為是生產力與經濟成長 的驅動者;歐盟於西元 2000 年召開高峰會議,強調要十年使命促使歐洲成為世界上最 具競爭力與活力的知識基礎經濟(knowledge- based economy)。故二十一世紀,知識 實已成為人類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社會系統方面,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學習不再只是學校中的學習,而是由搖 籃到墳墓的學習。1960 年代中期以來。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簡稱 UNESCO)積極倡導、

研究終生學習,主張個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歐盟則於 2001 年提出「實現終身學習的歐洲」(Making European Area of Lifelong A Reality)

報告。而我國教育部於 1998 年公布「教育部白皮書-邁向學習型社會」。知識的學習 與創新成為新世紀的趨勢與全球關注的焦點。

在自然科學領域方面,則產生典範轉移,並擴展至社會科學領域。尤其 1990 年代 後興起的渾沌理論,益使未來之教育行政領域充滿著非線性、隨機性、不確定性(秦 夢群,2001)。面對時代的改變之下,無論是政府、企業、學校等組織均面臨空前的挑

戰,一個無法學習、轉化、創新知識的組織勢必停止成長,終至衰退。

知識經濟的新紀元、無國界全球化競爭的時代背景下,Senge 於 1990 年出版之「第 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中,提出「學習型組織」之原理與實務。Senge 指出,學習型組織

(Learning organization)將會是業績最佳、最具競爭力的組織,更重要的是在學習 型組織中的成員,將不斷的學習,激發自己的能力,實現組織共同的願景(郭進隆譯,

1994)。Drucker(1988)指出,在競爭激烈而快速變遷的世界中,只有學習型的組織,

才能得到生存與發展。迄今學習型組織不僅是組織理論,許多的企業、公營機構也紛 紛運用於組織之經營。我國亦於 2004 年公布形塑學習型政府方案,俾使政府組織提升 服務品質,更具國際競爭力。

由於知識經濟教育模式是以知識為核心,並結合科技、創新、網際網路、全球化、

知識經濟導向等因素的新興教育方向,隨著人類知識不斷地創新與發展,教育之傳統 角色也跟著改變。學校再也不能一成不變的灌輸囤積式的知識,而必須自我改變,促 使學習者在動態的環境中依需求創造知識。職此之故,學校未來不得不面臨轉型與變 革的挑戰。不少學者認為學校必須從傳統封閉型組織轉型成學習型組織。使得學校能 順應環境變遷而有能力自我學習成長(秦夢群,2002a;張德銳,1999)。因此,面對 時代變遷的衝擊,全球化的競爭的壓力下,學校一方面負有培育未來的人才之職責,

另一方面,面臨市場化競爭、家長教育選擇權、國家經費的緊縮與資源的有限性等現 實的考驗,學校必須積極因應,加速學習與創新,建構成學習型組織為學校因應變革 的途徑之一。以學習型組織來改革教育,而究竟當前學校學習型組織建構、實施的情 形為何?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瞭解,此為研究者研究動機之一。

學校教育在二十一世紀以知識為主導的的經濟時代,所面對的競爭,將沒有時空 的限制,面對的挑戰亦無法預知,但可以預料的是將比二十世紀更為激烈,所面對的 壓力和挑戰,也比以往更為嚴峻。而傳統上在探討國家競爭力時,通常簡單地界定為:

增加生活水準,而且普遍使用的指標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平均生產毛額。但今日競爭力

概念是指「永續的成長(sustainable growth)」,特別強調在達成目前的成長目標時,

必須考慮到對未來世代的影響,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在測量國家競爭力時,列入教育因素,可見教育是國家競 爭力之重要構成要素(引自王如哲,2002),教育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知識經濟時代與全球化時空背景的交錯影響之下,教育培育未來人才,是國家 競爭力之要素之一,而傳統的學科知識並無法因應全球快速變遷的時代環境。職此之 故,各先進國家莫不在 1990 年代著手進行教育改革。我國不能自外於此股教育變革風 潮,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之下,1994 年「四一0教改大遊行」,1996 年完 成「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教育部在 1998 年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 綱綱要」,並於九十年度正式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BCD)即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核心與課程 改革之主要精神(楊朝祥,2000;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0)。希望透過課程改 革,肆應時代發展與追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發展。

Freire 指出,學校乃教師與學生同存的情境,兩者是互為主體,不僅要以批判的 態度揭露社會實際為任務,且必須以知識的再創造為任務(引自方永泉譯,2003)。職 是之故,學校不只是傳承知識的機構,而且是知識的創造場域。教育部在九年一貫課 程特色中指出「以往由上而下的課程設計模式,強調全國統一性的課程標準,地方政 府學校與教師缺少發展課程與教材的空間;九年一貫新課程則強調『課程綱要取代課 程標準、學生學習者中心取代學科本位的傳授;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取代統一課程設計』

等概念,讓學校、老師有主動發展課程、自編教材機會,既培養共同基本能力,又更 符合地方實際需要」。教育部(2003)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揭櫫國民中小學運用學 習時數之百分二十,規劃全校性的活動,或是配合學校與社區發展學校特色。各校並 應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規劃彈性節數安排、協調協同教學、規劃統整課程、確定多 元評量方式、並主導教科書的選用,甚至自編教材,凡此種種展現透過「由下而上」

草根性的課程改革方向,為我國開啟學校本位、多元參與的新里程。值此之際,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正式實施已三年,發展的情況如何?此為研究者進行探究的動機之二。

以舊有的學校組織結構,不能支持與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利教師進行有效 的教與學,因此,配合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各校需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學習領 域課程小組」、「學年/學科課程小組」以配合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潘慧玲(2002)指出,

近年來學校因應外部環境的變遷,紛紛進行組織革新,細究學校革新的相關策略,主 要有三項精神,包括學校本位管理、教師張權益能及組織學習。因此,學習型組織的 運用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或許是另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近年來,學習型組織推動 於學校,以美國的實證研究為例,如:加速學校(accelerated school)、Senge 等人

(2000)。國內提出的研究,近幾年來亦頗多(陳美如,2000;陳俊生,2001;彭淑珍,

1998;蔡琇韶,2002;賴訂旺,2001;賴燊雲,1999;江志正,1999;李幸,2001;

李佳霓,1999;李瑞娥,2004;林建富,2003;張奕華,1987;彭佳儀,2002;楊進 成,2000;白穗儀,1998;余錦漳,2000;林貝絲,2000;曹志宏,2004;許育禎,

2001;張簡天瑞,2001;利明盛,2003;吳建華,2003;吳曉青,2001;李麗玉,1999;

林博文,2002;林慶國,2002;陳文彥,2001;黃清海,1999;賴嫦卿,2002;林騰 雲,2002;吳長法,2001;沈華海,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係近三十多年來歐美國 家課程改革的主流(白雲霞,2001;高新建,2000;張嘉育,1999),學校為了因應挑 戰與教育革新,進行本位課程發展,有效提升學校教育品質。國內近年來的研究,由 於九年一貫課程之試辦、正式實施,關於此方面的研究亦頗多,但以個案研究及行動 研究者居多(游宗穎,2002;鄭杏玲,2003;鄭勝文,2002;顏曉湘,2004;宋銘豐,

2003;蔡惠貞,2004;錢富美,2002;白雲霞,2002;徐麗棻,2004;林佩璇,1999;

孫瑞鉑,2000;許有鐘,2002;曹志宏,2004;黃雅瑛,2001;譚為任,2004)。學習 型組織在學校運用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兩者有什麼樣的關係?此為研究者進行探究的 研究動機之三。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以「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之研 究」為題進行探究,所欲達成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民小學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現況。

二、分析教師及學校背景變項在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差異。

三、探討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關係。

四、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國小建構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參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