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學習焦慮相關研究

近年來國內的英語學習情況呈現雙峰現象,不僅存於各縣市之間的差異,

同一縣市、校園,甚至教室內也都如此,著實地令人憂心。形成此現象與許多 因素相關,例如師資、教材、學習時數、動機與興趣、學習資源、城鄉差距、

家長社經地位及關注程度等等(張武昌, 2011)。如今,愈來愈多家長將孩子送 進雙語幼稚園、美語補習班,或者要求孩子參加檢定考,而這些行為和態度連 帶影響學童的學習心理。Krashen(1981)表示:情感(affective)因素是學習 外語歷程中的一項重要因子。

Horwitz 於 1986 年提出外語焦慮(foreign language anxiety)的概念之後,

針對外語學習焦慮的研究逐漸增多,對於英美等英語系國家,英語為其母語,

所以學習英語的焦慮並不如其他國家顯著,主要是以法語或西班牙語為主,因 此,若要探究英語焦慮,往往是集中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ESL)或以英語為外語(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EFL)的學生身 上,台灣則是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探討學習焦慮,可從外語焦慮的觀點加以 瞭解。雖然國內外研究的目標語言不同,但英語焦慮與外語焦慮,不論在內 涵、成因或者對語言學習的影響上,其實都是相當的(Horwitz et al., 1986; 程 玉秀,1999; 曾思維,2005)。

焦慮是伴隨著身體激發或覺醒的一種不安、擔憂和不愉悅的負向情緒反應

(Weinberg & Gould, 1999),究竟哪些情況比較容易引起語言學習者產生較深 的學習焦慮呢?語言學家將外語學習焦慮歸類成兩大類型,其中包含學習者特 質焦慮和狀態焦慮兩種成份。

壹、狀態─特質焦慮理論

狀態─特質焦慮理論(state-trait anxiety)由 Spielberg(1972)提出,區別

出人格特質焦慮以及在特殊情況的焦慮。人格特質焦慮是後天養成的行為傾向 或性格,使一個人對各式各樣的情況做出各種程度的狀態焦慮反應;而狀態焦 慮則是一種持續變化的情緒反應,是指此時此刻主觀地知覺到目前當下恐懼緊 張或不安的感覺。

理論上,狀態焦慮反應程度會受到人格特質、情境的影響,而特質焦慮愈 高者容易引發較高的狀態焦慮,情境競爭或重要性愈高時,所造成的狀態焦慮 也愈高。狀態焦慮上升時會伴隨一些生理反應,包括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 吸急促、頻尿、肌肉緊張、血糖升高等,由此可知,焦慮對於學習者當下的情 緒反應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如何降低焦慮以有效學習,是許多教育研究者相當 感興趣的議題(Spielberg, 1972; 王人生,黃崇儒, & 陳錦偉,2005; 李品蓁,

2014)。

另外,在高壓力的活動中,如遊戲或比賽,涉及認知任務或與人競爭較量 的情況,競爭會導致參與者之間競爭焦慮(competitive anxiety)的情緒反應,

競爭所伴隨而來的焦慮可視為一情境焦慮。Eysenck、Derakshan、Santos 和 Calvo(2007)指出競爭焦慮可以刺激並趨動注意力,轉變目標並提高注意力,

同時也會威脅資源的分配,為了要分配給其他任務,而犧牲注意力。此外,

Eysenck、Payne 和 Derakshan(2005)也說明在焦慮狀態下的情緒反應會有所不 同,個人的認知負荷會根據不同類型的競爭而影響,因而產生不同層次的焦 慮,同時導致球員表現出不同的結果。

競爭焦慮也同樣出現在外語課堂學習中,Bailey(1983)分析 11 名學習者 的日記,發現學習者會將自己和班上其他學生相比,如果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時,他們便會產生焦慮,有可能阻礙他們學習,也有可能促進學生更奮發圖 強,Bailey 更發現當學習者發現自己更優秀更有競爭力時,他們的焦慮水平會 降低。Bailey 提出競爭和焦慮的關係,其認為外語學習課堂中學習者之間的競 爭會造成兩種結果─自信的學生和焦慮的學生。自信的學生不是不具備焦慮

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最終恢復自信,獲得成功;相反地,阻礙 性焦慮感則會導致學生暫時或永久地逃避語言學習直到最後放棄語言學習,或 是惡性循環。

貳、英語學習焦慮的定義與獨特性

Horwitz、Horwitz 和 Cope(1986)將外語焦慮定義為:「在語言學習過程 中,有關語言學習的自我認知(self-perceptions)、信念(beliefs)、感覺

(feelings)及行為(behaviors)。」外語焦慮有別於一般性的焦慮,是特屬於外 語學習的特定情境焦慮(situation-specific anxiety),可謂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在使用第二語言時,學習者不免心存自卑,甚至可能懷疑原來的自我 是否存在,換句話說,只要跟語言學習有關,學習者就會感到焦慮或沒有信 心。針對語言學習的特異性,Horwitz 等人(1986)設計出一個完整的第二語言 課堂焦慮理論架構,他們把如此的焦慮當作是語言習得過程中的一種獨特情 結,與語言教室的學習息息相關,且後來被廣泛使用的外語課堂學習焦慮量表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FLCAS),其目的是測量外語學習 焦慮的廣度和深度。

程玉秀(1999)亦指出,語言習得的過程有其獨特性,英語學習焦慮最大 的差異在於:學習其他科目時所使用的語言通常是母語,所以學習者毋須擔心 語言表達的問題;然而,學習英語時,學習者足了必須瞭解另外一個新的語言 知識之外,還得運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表達自我。尤其,用英語表達自我的障 礙,更時時對學習者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產生威脅。受限於有限的語言 能力,學習者也許無法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感覺,也就無法呈現自己真 正的個性或才能(引自林昭君,2013)。

參、英語學習焦慮的內涵

Horwitz 等人(1986)根據臨床經驗級學生口述,認為之所以會有英語學習 焦慮,乃是因為和學業及社會情境中的表現有關,其包括三種表現焦慮

(performance anxiety):溝通恐懼(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試焦慮

(test anxiety)、害怕負面評價(fear of social negative evaluation),分述如下:

一、溝通憂懼(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指的是個體因真實情境或預期的人際溝通行為所產生的恐懼或焦慮程度,

表現出的害羞狀態或不安神情。其特徵包括在小組或團體中面對面溝通(即口 頭溝通恐懼,oral communication anxiety);或者在公開場合表達有困難(即舞 台恐懼,stage fright);又或是在接收或解讀口語訊息時有障礙(即接收恐懼,

receive anxiety)。

溝通憂慮的產生源自於個體後設認知的覺察,因為自覺無法控制溝通情 境,無論是要瞭解、接收他人訊息或是表達自我訊息,皆感到困難,因而導致 挫折感或恐懼發生(MacIntye & Gardner, 1991)。

二、考試焦慮(test anxiety):

此焦慮只有在考試情境中才會產生的一種特殊性焦慮,與一般性焦慮不 同。Horwitz 等人(1986)指出考試焦慮是源自於個體對於考試失敗的害怕,有 如此焦慮的學生經常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要求,若沒有達到完美表現,則覺得 自己是失敗的。因此,可想而知,當學校老師藉由測驗評量學生的英語程度 時,不論優秀與否或是經過準備,只要是有考試焦慮的學生,都會感受相當的 困難,因為擔心沒有達到理想的表現,感到恐懼、害怕甚至影響其學習表現。

此外,口試為嚴厲的考驗,包含考試焦慮和口語溝通焦慮,對於有外語焦慮的 學生來說,最為難熬(曾思維,2005;林昭君,2013)。

三、害怕負面評價(fear of social negative evaluation)

個體對於他人的評價感到恐懼,且逃避評鑑情境以及欲其他人會對自己做 負面評價的恐懼心理。害怕負面評價與溝通恐懼密切相關,學習者因為對自己 及他人所說的內容具有不確定感,因此害怕無法形成適當的社會形象。害怕負 面評價比考試焦慮範圍來的廣些,因為其並不侷限在考試情境當中。換句話 說,此焦慮是來自於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表現有不好的評價,且想要營造適切的 社會形象,因而產生的恐懼。所以,在外語課堂中,學生此方面的心理壓力主 要是來自於老師或同儕(莊蕙瑜,2007)。

肆、英語學習焦慮相關成因

形成英語學習焦慮的成因有很多,依據 Young(1991)仔細檢視有關於語 言焦慮的文獻,發現英語學習焦慮有六個一般的來源如下:(莊蕙瑜,2007)

一、個人的、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因素

研究顯示人格特質是影響英語焦慮的重要因素。吳雅玲(1998)指出學習 者的制握信念會影響英語焦慮,有外在制握信念的學習者,其英語焦慮程度較 高;反之,傾向內在制握信念者,則較無英語焦慮之困擾。除此之外,低自尊

(low self-esteem)和競爭性(competition)是學習者焦慮的兩個重要來源。

二、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的信念

Horwitz(1988)研究發現學習者學習英語時會有一些不實際、非理性的想 法與信念,如完美的發音、短時間就能說得流利、認為某些人較有語言天分 等,因而產生焦慮。Young(1991)認為除非學習動機相當強,才有可能達到 完美發音,並短時間說一口流利英語。因此,當不合理信念與學習情況衝突 時,焦慮就產生了。

三、教學者對語言教學的信念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教學者於課堂之中給予糾正或沒有給予太多的自由,

這種嚴厲、冷峻、控制、威脅的教學態度與信念,會加深學習者的英語焦慮

(Young, 1991)。

四、教學者和學習者的互動

Young(1991)認為,教師有良好的幽默感,友善、輕鬆、耐心的教學方 式,會使學生感到自在。在糾正學生錯誤時,需注意以下幾點:避免粗魯、草 率的;不要對錯誤反應過度;視錯誤為語言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在課堂之中,

能給予溫和、正面的回饋,師生互動必有正面的影響,焦慮情形自然得到改 善。

五、教室情境或課堂活動

時常舉行口試及口語問答是學習者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Young, 1991)。比 起其他學科,英語教常有機會讓學生開口說話,研究亦顯示:在教室情境中使 學習者感到焦慮的原因,大多來自於全班面前發表。

六、語言考試的影響

考試焦慮本來就是英語焦慮內涵之一。當考試內容與學生準備的方向不 同,導致考試結果不理想,就會有焦慮產生。此外,過去的考試經驗,也會連 帶影響日後學習英語的態度。

由此可知,英語學習焦慮除了與學習者個人特質、學習經驗有關,與教學 者、教學方法、教室情境等也密切相關。於教學現場中,提供適合的學習媒材

由此可知,英語學習焦慮除了與學習者個人特質、學習經驗有關,與教學 者、教學方法、教室情境等也密切相關。於教學現場中,提供適合的學習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