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全文化之研究架構

早期對於安全文化之評估衡量方式多將研究重心放在安全氣候上,即探討員 工對風險和安全的知覺、態度和信念,藉此以瞭解組織的安全狀況。但近年的相 關研究中,Schein、Cooper 等人分別提出在衡量安全文化不應單單只著眼在人的 知覺上,人與環境及人所產生的行為都是影響安全文化的因素,而人、行為與環 境三者間形成交互作用,相互影響。

Schein【1992】所研擬三層面文化模式(Three-layered cultural model),如圖 2-3 所示,最常被後續作此相關研究引用,許多學者常以此模式為主架構再進一 步對層面調整後,作為其探討安全文化、組織文化或安全氣候等之研究架構。

2-3 Schein 安全文化模式

資料來源:[3]

Cooper【2000】提出與 Schein 相呼應之模式(圖 2-4),認為若要建立一個 用以衡量組織安全文化模式時,可採用Bandura 於 1986 年所提出用於衡量事故預 防的模式,其主要是探討人、行為、環境三個要素間交互關係。

行為與工具

(Behaviours & artefacts)

信念與價值觀

(Beliefs & Values)

核心基本假設

(Core underlying assumption)

行為

人 情境

2-4 交互的安全文化模式

資料來源:[3]

Cooper【2000】進一步提出採用該模式之理由有三點:

1. 由許多的相關研究中可發現,該模式中的心理、行為及情境三元素可以確實地 反映出意外事故發生原因的交互關係。

2. 該模式可用以衡量在變動的環境中,人與組織間之交互運作關係。

3. 該模式提供三角驗證原理來驗證多層級的分析。(三角驗證原理即為資料校 正、分析者校正、理論校正及方法校正等,來提高質性研究的效度及信度)。

其它相關研究,則強調人與組織間的互動性,因此在探討安全文化時,應將 組織中不同層級應有的責任建構後,再去探討人與組織間的交互關係。吳聰智

【1998】引用 INSAG【1993】之定義時,強調安全文化應包含態度及結構組合,

與組織及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在關注安全議題時,應有適當的知覺及行動。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uthority,國際原子能總署)【1991】提出安全文 化應有兩個主要成份,第一個成份是組織內的必要架構及管理層級的責任;第二 成份是各階層人員對前述架構的響應及從該架構獲益所抱持的態度。因此,該單 位對安全文化之架構,如圖2-5 所示。

人(PERSON)

安全氣候:(Safety Climate:)

知覺查核(Perceptual Audit)

環境(SITUATION)

安全管理系統: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客觀查核(Objective Audit)

行為(BEHAVIOUR)

安全行為:

(Safety Behaviour:)

行為取樣(Behavioural Sampling)

內部心理因素 外部觀察因素

(Context)狀況

2-5 安全文化的主要成份

份或特徵主要可分為四個層面,可由圖2-7 架構加以了解,前三個層面為安全文 化建立時應有的政策與作為,第四個層面則是持續不斷將安全文化之概念落實於 組織中,以達到應有之成效。

2-7 安全文化的內涵或重要成份

資料來源:[58]

根據上述之概念,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將航空公司組織分為管理、作業與幕僚 三個層級,除了探討層級間對安全文化之認知外,另外並探討各層級內部中人、

行為與環境三者間之交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