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宗教因應

從 1980 年代之後的二十多年間,學術界對於宗教與因應間關係的興趣開始 高漲,特別在健康及社會科學領域(Harrison, Koenig, Hays, Eme-Akwari &

Parament, 2001)。在宗教、靈性相關研究的不同切入取向之中,因應理論(coping theory)為理解、研究宗教議題呈現了一個有潛力的切入角度(Pargament, 1997)。

因應(coping)為個體處理某一情境遭遇(如:生活壓力事件)下的內、外 在需求(demand)與資源間覺知差異的歷程(Lazarus & Folkman, 1984)。此一 定義目前已被廣泛地採用(Tennen, Affleck, Armeli, & Carney, 2000)。根據Lazarus 與Folkman(1984),壓力所指稱的是個體對於某情境下引發之需求與所擁有的 資源之間,知覺到兩者存在差異。意即當個體在遇到情境需求的當下,若此需求 被其評估為具個人重要性,且超過其內、外在資源所能應付,則會讓該情境下的 個體知覺到壓力。同時,為了應付壓力所帶來的影響,個體會主動選擇是去降低 情境之要求、擴展知覺的資源,亦或是緩和情緒反應。舉例來說:一個處於生病 狀態的上班族,可能選擇請假休息以減少體力的消耗、尋求醫療資源的協助,或 是聽音樂放鬆自己因著生病而焦躁的情緒。不僅如此,不同的因應目標亦可同時 存在。此外,除了因應的目標選擇有不同的可能,處理壓力可使用的手段與方法

來源更是多元,包括:認知或行為上的嘗試、透過他人或神的協助。

在宗教信仰普及的台灣,人們透過尋求神祇、超越力量等靈性資源來面對及 度過壓力事件的現象,亦相當普遍。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10),詢問 受測者關於相信自身宗教信仰的原因(可複選),有53.5%的人自陳是為了尋求 平安,34.5%是為了尋求精神的寄託,而理由為趨吉避凶、修身養性、尋求安慰、

減少煩惱者,各有25.6%、24.5%、22%、21.1%。而奠基於 Pargament(1999)

對「宗教」一詞的定義範疇,在此則將宗教因應(religious coping)定義為個體 透過嘗試與神祇、超越力量有關聯的途徑,如:禱告、燒香、算命…,尋求理解、

處理負向生活事件(Pargament, 2007)。需特別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指稱之宗教 因應係為透過靈性資源的尋求與應用以解決壓力情境下之內外在需求,並不隱含 因應方法與宗教團體、組織有關的必要性。

一項針對腎臟移植病人與其重要親屬的壓力調適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宗教 因應的使用與好的術後調適結果存在顯著關聯,並且兩者的正相關有部分變異量 無法被認知重建、內在控制、社會支持等其他變項所解釋(Tix & Frazier, 1998)。

相似的,Pargament 等人(1999)以正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手術者的親屬為選取樣 本,發現即使控制了計劃(planning)、壓抑(suppression)、社會支持(instrument social support)、宣洩情緒(focus on and venting of emotion)、分心(mental disengagement)等非宗教之因應方法,宗教因應仍與焦慮、憂鬱、靈性安適感等 壓力適應指標有顯著關聯。換句話說,宗教因應非僅是其他因應概念下的變形,

反而是與非宗教因應同對壓力調適結果存在獨特的解釋量。因此,Pargament

(2007)說道:「宗教代表個體生命的重要向度之一,並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

是無法被其他概念完全解釋的。」

壹、宗教因應的測量

過去在測量宗教因應的方法時,有幾種實徵的取向:(一)測量宗教活動,

如:禱告頻率、聚會出席(Bahr & Harvey, 1979; Sherkat & Reed, 1992)。(二)以 單一概略性的問句測量,詢問是否加入宗教信仰相關的方式來應付壓力(Harrison et al., 2001)。(三)透過因應量表中的一、兩個項目,如:Ways of Coping Scale

(Lazarus & Folkman, 1984),或者當中的一個分量表來量測,如:COPE(Carver, Scheier, & Weintraub, 1989)。雖然上述取向能夠很有效率及快速的測量,但這些 指標不僅無法清楚、具體地體現宗教於因應上存在著哪些功能與角色,更在測量 宗教因應方法的廣度、面向上有其侷限性。

然而,Pargament(2000)認為關於宗教因應的量測,必須能詳細指明個體 是如何運用宗教信仰來面對壓力情境。如此一來,對於宗教因應方法與壓力適應 結果間的關係,才能讓人更加直觀地去理解與解釋。因此,Pargament 等人回顧 了五個宗教信仰的重要功能(羅列於下),並依據不同的宗教功能性建構相對應 的分量表(如表2-1 所示)。

一、意義(Meaning):宗教在尋找意義上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Clifford Geertz, 1966)。面對痛苦或是不可理解的生活經驗(如:壓力情境),

宗教提供個體一個去理解和解釋的架構。

二、控制感(Control):Erich Fromm(1950)強調宗教在協助個體尋求控制 感的角色。當遭遇超過個人自身資源可應對的事件時,宗教提供了多種 能獲得優勢感(mastery)與事物之可控制感的途徑。

三、安慰/慰藉(Comfort):根據古典佛洛伊德學派觀點(1927/1961),宗教 是被設計來降低個體對於隨時可能發生的災難之擔憂、恐懼。

四、親密感(Intimacy):宗教的角色是幫助社會上的凝聚(Durkheim, 1915),

包含形成社會連結與社會認同;此外,亦能促進與更高力量的緊密關係 與親密感(Buber, 1970)。

五、生活轉變(Life Transformation):透過放棄舊有價值、尋找生命重要意 義或價值的新來源,宗教亦能協助個體做出重大生活轉變(Pargament, 1997),如:人生目標。

另一方面,由於個體與靈性資源的互動,以及個人宗教相關經驗存在多元的 型態,更可能因著不同宗教信仰而呈現迥異的因應樣貌。有鑑於斯,為了能更準 確、更廣泛地測量宗教因應的概念,以及滿足宗教因應相關研究的便利性,

Pargament 等人進一步透過專家討論、回顧文獻,及實際參考以宗教信仰資源來 因應壓力的個人經驗來編撰題目,並分別以大學生與生病的長者為樣本,透過因 素分析方法提出17 種不同的宗教因應向度,並據此建構出 17 個分量表所組成的 宗教因應量表(RCOPE)。有別於僅使用一、兩個問句評估個體透過尋求神來應 付壓力的程度,如:禱告的頻率、求神問卜的次數……,ROCPE 不但呈現了因 應方法的細節與功能,亦顧及了宗教因應方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Pargament, 2007),使得測量本身能夠更貼近個體在面對壓力下尋求宗教的實際經驗。

基於台灣的多元宗教信仰組成,廣泛且含有多種面向的量表更適合用來測量 運用靈性資源因應壓力情境的豐富性,以期能盡量忠實反應不同個體在不同情境 下之不同宗教因應方法的使用情況。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宗教因應量表(RCOPE)

作為量測工具。

表2-1

宗教因應量表(RCOPE)的 17 個分量表(修改自 Pargament, 2000)

功能 宗教因應方法(分量表)

尋找意義 1. Benevolent Religious Reappraisal

重新定義壓力源是善意的、有潛在益處的 2. Punishing God Reappraisal

定義壓力源是因為自身的錯誤而從神來的處罰 3. Demonic Reappraisal

定義壓力源是來自魔鬼的作為 4. Reappraisal of God’s Powers 重新定義神影響壓力情境的能力 獲取控制感 5. Collaborative Religious Coping

透過以夥伴關係與神共同解決問題來尋求控制 6. Active Religious Surrender

在因應的過程中主動讓出控制權給神(降服)

7. Passive Religious Deferral 被動地等待神來掌控局面 8. Pleading for Direct Intercession

透過懇求神降下神蹟或調解以間接地獲得對情境的控制感 獲取慰藉 9. Religious Focus

埋頭致力於宗教活動而轉移對對壓力源的注意 10. Religious Purification/ Religious Forgiving

透過宗教性的行動以尋求靈(spiritual)的洗滌/從宗教中協助 自己離開任何會擾亂平靜的情緒,包括:生氣、痛苦、害怕 11. Spiritual Connection

經驗與超越人類的力量(force)的連結 12. Spiritual Discontent

對於在壓力情境下神與自己的關係表現出不滿足或者困惑 13. Marking Religious Boundaries

清楚地劃定可接受與不可接受之宗教行為的界線,並留在此宗 教的界線裡

獲取親密感 14. Seeking Support from Clergy or Members

從會友、教友成員所給的愛與照顧,來尋求安慰及再保證 15. Religious Helping

嘗試給予他人靈上的支持與安慰 16. Interpersonal Religious Discontent

對於在壓力情境下會友與自己的關係,表現出不滿足或者困惑 達成生活轉變 17. Religious Conversion /Seeking Religious Direction

透過宗教帶來生活上徹底的改變/透過宗教來協助自己找到生 活中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