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應風格、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於高壓力下之宗教因應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因應風格、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於高壓力下之宗教因應的影響"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因應風格、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於高壓力下之 宗教因應的影響

Coping Style,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Impact on Religious Coping under

Major Stressors.

簡靖維

Ching-Wei Chien

指導教授:吳英璋博士 Advisor: Yin-Chang Wu, Ph.D.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June, 2014

(2)

誌謝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裏 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 – 18 今晨,電腦螢幕前敲動著整本論文的最後一段文字,似乎亦同時迎來學生生 涯的最終篇章。至今內心仍多少存有如置身夢境般的不真實感,碩士論文竟已完 成!!這大概是幾個月以前的我所不敢確定,甚至無法想像的。一直以來,文章 的撰寫及對文字的掌握就是自己最不擅長的,而研究、統計能力等需精進之處更 不在話下,因著恩典、以及身旁的你(妳)們所給予毫無保留的協助與鼓勵,我 才能從一次次的挑戰、挫折與煎熬中,持續邁向並抵達終點。

首先,爸、媽,謝謝你們!雖然比起牙醫、警大在職場上多了更多的不確定 性,但謝謝你們同意我的任性,放手讓我選擇進入心理系就讀。也謝謝在經濟上、

精神上完全的支持,所以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去學習、發展興趣及拓展人際網絡。

至於學生生涯當中的車禍、研究所一年的重考,以及漫長的碩士生活,都令爸媽 擔心了,但也因著你們在背後默默、堅定的支持,我得以成長至此。滿懷感謝地 將這本論文與碩士學位獻給你們。

接著,非常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吳英璋老師,這四年來您辛苦了!您豐富 的心理學知識、實務經驗與融入心理師角色的一切人際互動,都令學生受益良多,

得以進入臨床心理學領域的大門;並且,每每在研究上出現低潮及延宕時,老師 的無條件正向包容及適時的引導,更是讓我能繼續前進的支持來源。同時,也謝 謝口試委員,逸如主任與秀蓉老師,於倉促的時間中,二話不說地答應學生口試 指導的邀請;且不僅協助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觀點與角度重新檢視自己的研究,亦 總是帶著溫柔、鼓勵、正面的言語,著實令對畢業感到焦慮的我安心、勇敢不少。

也謝謝讓我在碩班研究有安身之處的健康(或許稱作神童)LAB,治勳、雪 綾、陳鈴、家齊、欣宜、瑾哥、宣佑、怡潔、怡苹、沛宇、羽瑄、宜峰、湘鈞,

雖然meeting 很少能有全員到齊的機會,但是果然腦海中還是能清楚浮現與你們 討論、聊天、玩說書人的痕跡。研究的過程或許常碰壁,有時也帶著苦悶,但謝 謝你們能與我度過這些日子。特別謝謝雪綾學姊在百忙之中給予論文方向上的指 導、問卷翻譯的協助與口試投影片的悉心指引,我想大概也忘不了那一夜在立法 院旁,邊堅守學運防線,邊追趕論文死線的奇妙經歷;謝謝統計達人治勳學長總 是即時精準解答關於我任何「唐突」的統計疑難雜症,全台灣可能只有你辦的到;

以及,謝謝芸新、元健碰面時的各種激勵與打氣,還有論文摘要的修改。

(3)

當然,不會忘記的是這三、四年以來一起經歷大、小修課戰役的R99 級的 臨床組同學們,桑伃、威嘉、朱苹、阿潘、宣佑、亭妤、妤苑、寬穎、明修、小 綠,謝謝不棄嫌地與我一起實習、值班、出遊、打屁、吃飯、圍剿論文大魔王,

令研究生活著實增色不少。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別忘了將來一同創業、合作的夢 想喔!還有,今年四月多開始因著趕論文整日待在研究室,而意外認識大搖大擺 寄居 S223 的一大票鳩兒們,卓柏、卉怡、瑪莉、小白、筱薇、宜峰、湘鈞,儘 管幾乎都不是原座位的主人,卻給了我寫論文上莫大的協助,不管是統計、格式、

問卷填寫,謝謝你們,地下的共同作者群。

論文研究的完成,真的需要歸功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就是所有台大小區的小 組員們,沒有你們願意立即撥冗填寫問卷,這次的研究收案便無法快速地完成,

更遑論撰寫論文或畢業了。特別感謝小組中的紫瑤、聖揚、詠心、恩潔、瑋庭、

子蘋、廷真、慧軒、淇銘、碩平、子潔、立心、宸儀,以及心理系的宣佑、怡潔、

芋頭、奕凱、茂寧,你們義不容辭地協助分送問卷,造就了僅花兩個多禮拜內就 能收集超過160 筆資料的驚人成就!為著能順利於時間內畢業,再次謝謝你們的 情義相挺。

不得不提及的還有一群我重要的朋友:已經不住在浦城街的「浦城飯糰」。 請原諒我使用綽號,因為這樣比較親切,阿伯泰、游賊、阿婚老師、Jinco、家 齊、書仔、羅子維哥、Joanna 妹,一直是我念研究所以來的好夥伴。雖然常常自 認拍的照片不錯、常常買衣服、常常有點忙、常常咬人、常常講話有些冗長、常 常講著不一定好笑的笑話、常常咪咪眼、常常太熱血,但是只要相聚一起就能有 各種好笑、各種放鬆、各種資訊的交流。謝謝長久以來的陪伴和包容,也謝謝神 讓我們有幸能彼此認識和扶持。

最後,謝謝我的女朋友,珮芬。在我遇到人際衝突的時候,重考低潮缺乏信 心的時候,大小考試的時候,車禍的時候,痛苦撰寫論文的時候,一路走來妳都 陪在我的身邊,不論高山或低谷。靜靜的聆聽我所有的想法或抒發,總是對我有 無比的信心,除了父母之外,我想應該沒有人比妳更包容和支持我了。希望所有 的喜悅和成就都能與妳繼續分享。

雖然八股,如今卻也真實體悟了陳之藩的感動。要感謝的人著實太多,無法 一一詳述。感謝神,讓我的生命總是充滿恩典;也感謝父神,將所有如天使般的 你(妳)們放在我的身旁。謝謝祢的愛!

2014.07.18 筆

(4)

i

中文摘要

宗教信仰是重要的社會文化資產,同時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其中,當個 體嘗試透過尋求神祇、超越力量等靈性資源來理解、處理壓力情境時,則稱之為 宗教因應。近年來,國外研究對於宗教變項與壓力適應、健康之間的關係已有大 量的實徵資料,但對於個體選擇尋求靈性資源協助的前置因子卻仍少探究,而國 內之相關研究則仍處起步階段。因此,本研究有兩個目的:(一)翻譯Pargament

(2000)等人所編製的宗教因應量表(RCOPE),建立測量台灣人宗教因應程度 的工具;(二)初探個人之宗教相關變項、宗教因應風格、因應自我效能感與社 會支持,對處於高壓力情境下個體的宗教因應反應是否存在影響。本研究以163 位台灣某大學學生為樣本,採橫斷式研究設計,透過結構式問卷蒐集受試者之「基 本資料」、「因應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宗教因應風格」與「高壓力特定情 境下之宗教因應」。結果如下:(一)量表具有好的內部一致性(α = .96 ~ .97)

與再測信度(r = .90 ~ .92),而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宗教因應量表存在積極(對 靈性資源的信任、有安全感之表現)與消極(對靈性資源關係的懷疑、不確定感 之表現)兩個因素,與國外文獻相同;(二)高壓力情境下之宗教因應與宗教虔 誠、宗教主觀重要性、因應風格有顯著正相關,而與因應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 無關;(三)因應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與消極宗教因應有顯著負相關。結果支 持個體使用宗教因應的程度與信仰的主觀重要性、虔誠程度、因應風格存在關聯,

而中文化宗教因應量表將有助於進行後續之相關研究。

關鍵詞:宗教、靈性、宗教因應、因應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

(5)

ii

Coping Style,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Impact on Religious Coping under Major Stressors.

Ching-Wei Chien

Abstract

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assets in human society, and could deeply influence human lifestyle. When a person cope with stressors through asking God’s help, it is here called “Religious coping”. 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confirmed the relation between health and religious coping, but what antecedents induce people turning to God for help remains unclear. There are two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1) To translate the RCOPE scale(Pargament, 2000) in to Chinese version for Taiwanese; (2) To see if religiosity, religious coping style, coping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influence religious coping.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measures of personal variables, religious coping style(Chinese version of RCOPE), coping self-efficacy(CSE) and social support(ISSB), and religious coping(Chinese version of RCOPE), and were completed by 163 college student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RCOPE yield two factors, which called positive religious coping and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Meanwhil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RCOPE showed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α = .96 ~ .97)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r = .90 ~ .92).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eligious coping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religiosity, religious coping style, but not correlated with coping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In addition,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oping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Keywords: religion

spiritual

religious coping

coping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6)

i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宗教信仰在台灣之現況………...4

第二節 宗教與靈性………...6

第三節 宗教因應………..10

第四節 宗教因應的前置因素………..15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對象………..29

第二節 研究程序………..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36

第一節 宗教因應量表因素結構分析與信度分析………..36

第二節 受試者於各量表變項上之描述性統計………..46

第三節 組間差異分析………..47

第四節 個人宗教信仰相關變項、社會支持、因應自我效能感、 宗教因應各變項間之相關分析………..50

第五節 因應自我效能感高、低組別於高壓力特定情境下之宗教

(7)

iv

因應差異分析………..58

第六節 社會支持高、低組別於高壓力特定情境下之宗教因應使 用………..6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70

第一節 綜合討論………..70

第二節 研究貢獻及建議………..75

第三節 研究限制和未來方向………..76

參考文獻………..78

附錄一 受試者同意書………..87

附錄二 本研究之正式問卷………..89

(8)

v

表目次

表2-1 宗教因應量表(RCOPE)的 17 個分量表……….14

表3-1 研究樣本在性別、宗教信仰類別上的次數分配表………29

表3-2 研究樣本在性別與宗教信仰團體參與的次數分配表………30

表3-3 因應自我效能感之因素與項目………34

表4-1 「一般性宗教因應量表」各項目轉軸後的因素負荷量………..37

表4-2 「一般性宗教因應量表」之因素及題目………..39

表4-3 「特定性宗教因應量表」各項目轉軸後的因素負荷量………42

表4-4 「特定性宗教因應量表」之因素及題目………44

表4-5 各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47

表4-6 男、女樣本在本研究各變項之摘要與組間比較表………48

表4-7 各宗教信仰類別於本研究各變項之描述統計與組間差異分析摘要表…49 表4-8 總樣本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52

表4-9 無宗教信仰者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54

表4-10 相信有神但無特定宗教者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55

表4-11 傳統信仰者(佛、道、民間信仰、一貫道)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56

表4-12 基督信仰者(基督教、天主教)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57

表4-13 因應自我效能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全量表為依 變項)………..59

表4-14 因應自我效能感高低組在特定性宗教因應全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 表………...60

表4-15 自我效能高低組對特定性宗教因應全量表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0

表4-16 因應自我效能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積極因應為 依變項)………...61

(9)

vi

表4-17 因應自我效能感高低組在特定性積極宗教因應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 表………..61 表4-18 因應自我效能高低組對特定性積極宗教因應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19 因應自我效能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消極因應為

依變項)……….62 表4-20 因應自我效能感高低組在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

表……….63 表4-21 因應自我效能高低組對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22 社會支持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全量表為依變

項)………..65 表4-23 社會支持高低組對特定性宗教因應全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66 表4-24 社會支持高低組對特定性宗教因應全量表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6 表4-25 社會支持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積極因應為依變 項)………..67 表4-26 社會支持高低組對特定性積極宗教因應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67 表4-27 社會支持高低組之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分析摘要表(以消極因應為依變 項)………..68 表4-28 社會支持高低組對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68 表4-29 社會支持高低組對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9

(10)

vii

圖目次

圖2-1 Gall 等人(2005)之因應歷程的靈性架構圖………20

圖2-2 自我效能與結果期望流程圖………21

圖2-3 本研究之概念模式………27

圖4-1 一般性宗教因應之因素陡坡圖………37

圖4-2 特定性宗教因應之因素陡坡圖………42

(11)

第一章 緒論

宗教信仰是重要的社會文化資產,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蕭雅竹、黃松 元、及陳美燕,2007)。文字尚未發明以前,人類的祖先已出現了祭祀、埋葬死 人等信仰觀念;而文字發明之後,各種宗教信仰的儀式、活動、教義、經驗等,

更是廣泛的記錄在每個時代各地的人類歷史中。為了試圖理解、處理應付該時空 背景下所發生的知識、能力尚難解釋、解決之問題,包括:氣候、疾病、災禍、

生存所需、生命的意義……等,透過對宗教信仰的追尋與信奉,一直是人類面對 各樣挑戰時重要的因應途徑之一。

不過,因著中世紀宗教團體的腐化,工業革命所逐漸強化人定勝天的觀念,

以及啟蒙運動所傳遞之科學、理性至上、破除迷信等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的重要 性也於此時期走向式微、被忽略,甚至與負向標籤、迷信、狂熱、非理性畫上等 號。人不僅將宗教信仰與自身生活逐漸切割,也降低了對宗教、信仰生活的挹注,

學術上也對宗教多有負向的論述與觀點,且不乏實徵研究的支持。Freud

(1927/1964)雖然承認宗教能緩解焦慮情緒,但也提及信奉宗教會妨礙人面對 真實與成長,並且會阻礙科學和理性的進展。另有其他學者闡述宗教相關之因素 與心理的脆弱、缺乏有關(e.g., Dittes, 1969; Ellis, 1960)。此外,一些研究亦指 出宗教參與與個體的能力、控制感、自我接納、彈性、敞開心胸呈現負相關(Batson, Schoenrade, & Ventis, 1993)。

雖說如此,由於尋求戰後的心靈寄託及正向心理學的發展,探究宗教信仰的 學術研究開始蓬勃發展起來。Emmons 與 Paloutzian(2003)就曾利用 PsychInfo database 搜尋以「宗教」及「靈性」為關鍵字的研究,發現單是 1988~2001 年間 已累積了有一千多篇的研究論文,而這些文獻也將宗教廣泛應用在臨床、諮商、

(12)

健康等不同領域之上。進一步來看,許多研究皆發現宗教、靈性變項與精神健康 之間有顯著的相關(e.g., Bergin, Masters, & Richards, 1987; Koenig, 1997;

Schumaker, 1992)。例如:宗教與較低的憂鬱症狀(e.g., McCullough & Larson, 1999)、高的主觀幸福感(e.g., Koenig, McCullough, & Larson, 2001)、正向的社 會態度(Batson et al., 1993)、壓力相關的成長(stress-related growth)(Park & Cohen, 1993)等心理變項呈現正相關。另一方面,宗教性的因應也被指出和身體健康

(Harris et al., 1995; McIntosh & Spilka, 1990)、較長的生命期(e.g., McCullough, Hoyt, Larson, Koenig, & Thoresen, 2000)、死亡率的下降(Oxman, Freeman, &

Manheimer, 1995)等生理層面健康有正相關。縱然許多宗教變項對健康是否產生 直接的影響仍未獲得確實的驗證(劉一蓉,2010),但正因大量研究顯示宗教信 仰與全人健康、壓力因應間的密切關係,宗教、靈性等相關議題持續受到學術界 與一般人民的重視。

宗教信仰普及的文化中,個人單純對於神祇(God, gods...etc.)、超越力量(the transcendent)、或者真理(the Truth)的渴求認識、親近,是習以為常的生活內 涵;此外,當面臨威脅、挫折或挑戰等壓力,人們轉而尋求神明的因應模式,更 是常見。以台灣人民為例,面臨升學、職業考試前多數人會至廟宇祈求;身染疾 病時,除了就醫外,禱告、祈求神明保佑也是許多人的因應方式之一;亦有會透 過念經、禪修、靈修等來處理自身負面情緒者。近年來實徵研究投注大量興趣在 宗教因應(religious coping)與健康(mental health & physical health)間的關聯

(Ano & Vasconcelles, 2005; Pargament & Raiya, 2007),企圖釐清宗教因應的使用 對於個體健康的功效。然而,縱使已逐漸清楚特定的宗教因應類型會對健康帶來 特定的影響(Ano & Vasconcelles, 2005),但是個體選擇透過宗教來因應壓力的 原因為何,卻仍少實徵證據說明。換句話說,促使人們會去選擇拜拜、禱告…等 其他接觸神祇的方式來面對當前的挑戰與困境之因素,至今尚不清晰。此外,

Folkman 和 Moskowitz (2004)指出,因應並非一個單獨存在的現象,而是存在

(13)

於複雜的、動態的壓力歷程之中,且包含了人、環境與兩者間的關係。若僅解釋 宗教因應與健康結果間的關係,對於全面釐清宗教信仰於壓力因應模式的角色,

仍尚嫌不足。因此,本研究藉由探究個體內、外在的因素與尋求神祇的因應方式 之間的關係,嘗試說明引發個體使用宗教性因應的可能因素。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宗教信仰在台灣之現況

相較於西方國家已大量投入宗教、信仰、靈性與健康的研究,台灣本土的相 關宗教研究也於1980 年代中期以後受到本土學者的普遍重視(陳杏枝,1999),

惟大抵屬社會學領域之研究討論;而以「宗教」、「靈性」及「健康」為標題關鍵 字使用華藝線上圖書館搜尋,發現宗教、靈性與健康間相關的研究則至2003 年 後才開始零星出現。以樣本選取為全台的護理高年級學生(N = 1268)為例,自 認有宗教信仰者比起無神論者,有較佳的靈性健康及健康促進行為(蕭雅竹等人,

2007)。簡旭敏(2009)的研究結果更進一步顯示,宗教活動的參與與心理健康、

社會關係、環境品質等有顯著的正相關。除大樣本研究之外,釋慧岳、釋宗惇、

及陳慶餘(2007)之個案分析資料亦指出,接受宗教靈性照護的癌症病人,能有 效調適其憂鬱心情及面對疾病、死亡迫近的威脅。由此看來,台灣對照於國外研 究有著相類似的發現,即宗教信仰相關因素對於個人的健康、壓力調適存在某種 程度的影響。

雖說如此,若要直接斷定東西方宗教信仰在健康、壓力適應的表現一致,並 不合適。據Pargament(1997)的看法,有宗教背景者,會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狀態下吸收或引用宗教信仰資源,引導他們來因應問題。意即個體透過宗教信仰 來因應壓力的歷程,易受其身處之環境、文化所影響。進一步地說,生活於不同 宗教背景的人,在宗教相關因應類型的選擇與因應後所表現的調適結果皆可能存 在差異。故若欲釐清台灣文化下之宗教信仰與壓力、健康的關係或歷程,尚待更 多本土的研究與計畫挹注當中。

有別於西方基督信仰背景為主的特徵,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色如下:

(一)台灣宗教類別非常多元,目前至少存在有25 種宗教類別(內政

(15)

部,2012)。其中,信奉民間信仰佔全體人民的 42.8%、信奉佛 教佔19.7%、信奉道教者有 13.5%、基督信仰者(天主教、基督 教)佔5.5%。同時,除了存在多元宗教信仰外,各宗教所衍生 的教派更是林林總總。

(二)台灣人民自評無宗教信仰者僅佔12.9%,且仍有祭拜祖先者佔 86.6%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10)。顯示縱然虔誠的程度 可能不一,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自認擁有宗教信仰。即便是自陳 無宗教信仰者,據宋文里與李亦園(1988)的研究:大多數無信 仰者並非絕對的沒有信仰,他們只是在形式上沒有信奉某一制度 化的宗教組織。具體來說,由於生活於宗教多樣性高的社會,不 同宗教信仰間的界線對多數台灣人來說極可能已模糊不清。因此 自評不屬任何宗教信仰卻相信有神者,亦或是自認有多元宗教者,

在本土文化中實屬常見。

(三)超過半數自認有宗教信仰者,並無強調參與固定的團體,或是 經常性的集體宗教活動(劉一蓉,2010);而根據2010 年台灣社 會變遷基本調查的資料顯示,透過儀式成為該宗教團體成員的比 例亦僅佔11.4%。顯示台灣人比起西方有宗教信仰者,大多數更 傾向以個人為單位與神明或超自然的力量互動。

基於上述台灣宗教信仰之背景特色,筆者認為探究台灣宗教信仰相關變項與 健康、壓力適應是重要且有價值的,因為宗教信仰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大多數台 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舉凡祭祖、祭祀、卜卦、祈禱、領受祝福、疑難雜症的處 理、功名財富之求取,乃至廟會、崇拜聚會、信仰講論課程等宗教組織活動參與,

幾乎隨處、隨時可見。若能同時探究宗教、靈性與認知、行為歷程,將更可以接 近台灣人自身與所面臨環境間互動的整體真實面貌。此外,比起西方基督信仰者 大多可明確劃分屬於某一特定團體教派,本土信仰者較常於組織團體外展現宗教

(16)

信仰相關之行為,故本篇研究將針對台灣人宗教信仰之相關研究所觀察的範圍關 注在個人單位上,而不特別探討個人與宗教團體(組織)的社交性互動。

第二節 宗教與靈性

當人們談論涉及神祇、信仰等相關的話題時,「宗教(religion)」、「靈性

(spirituality)」是相當容易被提到詞彙之一。為此,欲進一步探討何種因素引起 個體透過尋求宗教信仰來理解或處理壓力前,本研究先行對「宗教」、「靈性」作 定義上的釐清。

不論在學術研究或是在一般的社會場合,宗教和靈性常會被相提並論,但是 兩者於概念上卻不易區別(蕭等人,2007)。Tsang 與 McCullough(2004)也指 出,試圖區別宗教與靈性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因為許多鑽研此領域的心理學家都 曾分別提出自己對宗教、靈性的不同定義,更遑論不同研究者於考量兩者概念與 定義的角度或著重方向上,就可能已截然迥異。

特定團體組織參與的必然性是常見的定義角度,亦是兩辭彙所被著重討論的 差異處之一。宗教(religion)一詞源自拉丁字「religar」,意思是將一群人的靈 性經驗集整之後,成為一套落實於生活情境的信念與系統。因此,Purnell、Walsh、

及Milone(2004)將宗教定義為一種宗教組織,強調特定的信仰、特定信念與 特定的教義與儀式。亦有其他學者持類似的看法,認為宗教所涉及的是宗派、外 顯、公開的行為,與組織、教義及儀式有關(Daaleman, Frey, Wallace, & Studenski, 2002; Richard & Bergin, 1997)。杜明勳(2003)進一步詳述宗教團體內不僅存在 共同分享之信念、行為規範與約束,並經常以符號、儀式、神話、故事來緩解人 的不安,也常將其特有價值觀與所信仰的「神」結合在一起。

相對地,靈性(spirituality)一詞源自拉丁字「spiritus」,表示活著或是個人 生命的必要組成(breath, make alive)。Daaleman 等人(2002)將靈性概念定義

(17)

為個人內在、自發、私有的經驗,著重顯現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及來自內在或超 越的力量。整理上述研究者所定義之宗教與靈性,宗教的概念包含有組織、群體 的意涵,而靈性則著重強調個體自身的個人經驗。意即,相較宗教概念下之價值 信念、行為儀式為群體所共同認可、分享的,靈性所探討的是個人私有的信念、

行為與經驗。不過,不論是集體共有或是個人所私有的,前述定義對於這些信念、

行為與經驗的源頭及內容分別為何,卻無進一步描述或說明。然而,若是在這些 部份未能清楚定義,那麼宗教、靈性概念所指稱的內容則可能會流於空泛,甚至 會因概念範圍幾乎包含著人類社會的所有現象而失去定義的價值性。

另有一些定義則嘗試描述信念、儀式行為的內涵。Emmons 與 Paloutzian

(2003)將宗教定義為一種追求神聖的信念與行為,他們把宗教中個體產生的信 念和行為,描述成是因著追求神聖所引發的。另一方面,關於靈性,O’Brien(1982)

和Speck(1998)認為是個人對生命最終價值所堅持的信念或信仰;或是生命的 必要組成,賦予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Narayanasamy, 2004);抑或是一種人生 的哲學觀、價值觀,它不一定是宗教的,但也可以接受宗教的哲學觀(杜明勳,

民92)。概括來說,靈性定義下的認知行為成份,被廣泛描述是從個人生命價值、

哲學觀、存在觀而來。而要注意的是,除杜明勳(2003)、Daaleman 等人(2002)

有提及「神」、「超越力量」的內容之外,多數定義忽略、省略了「人與神的連結」

的部分,僅強調了人類一方的認知與行為。雖說對研究者而言較為具體,同時是 較熟悉的心理變項,但是本為宗教信仰源頭的神祇、超越力量或更高的存在等卻 被撇而不談;如此一來,對於嘗試接近宗教信仰真實面貌的研究期待,則可能會 出現一定程度的落差。

神祇、鬼神、超越力量等這些超越自然的存在,起初就是人類宗教信仰中所 崇拜的對象,同時也是透過宗教信仰來應付壓力的任何嘗試中所佔的核心角色

(Pargament et al., 2007)

,國外的學者常以「the sacred」一詞來統稱。Pargament

(1999)根據牛津英語字典(1989),將「the sacred」定義為神聖的、與平常事 物有分別、值得崇敬的對象(the holy, those things set apart from the ordinary,

(18)

worthy of reverence)。而其所包含的概念不僅有神祇(God)、神聖者(the divine)、

超越者(the transcendent)等高層的力量,亦含有因著曾代表神聖或著因與善、

德(virtue)相關,而被聖化的物體、象徵、身份地位等原本屬世俗事物,如:

聖器。

除了納入「sacred」的概念,也為了能完整定義宗教、靈性概念,以及清楚 區分兩者的差別,Hill 等人於 2000 年提出了試圖完整包含多種觀點的宗教與靈 性定義,分別如下:

(一)宗教:

A.由尋求神祇、超越力量(a sacred)而引發的感覺、想法、經驗或行為。

和/或

B.在尋求神祇、超越力量(a sacred)的脈絡之下,主要追求的卻是非關 超越自然存在者之外的其它目標(如:安全感、自我價值、歸屬感)。

C.對於該尋求神祇、超越力量(a sacred)所用的方式或方法,是被同一 特定宗教群體的人們所認可和支持的。

(二)靈性:

由尋求神祇、超越力量(a sacred)而引發的感覺、想法、經驗或行為。

Hill 等人不僅將宗教團體、組織的概念納入定義之中,亦區別了團體概念在宗教、

靈性兩者的意涵。簡言之,個體所擁有之宗教性的經驗、信念、行為,定是存在 於某一宗教組織之內;而個體之靈性相關內涵,則並不一定屬於任何宗教組織或 群體,意即可能是私人的、個人內在的。另一方面,對於宗教、靈性定義中所提 及的經驗、信念與行為,他們亦清楚地將來源指向人類與神、超越力量的連結。

總的來說,在Hill 等人的定義之下,透過區別個體主要的追求目標(神祇/個人 在生理、心理、社交上的滿足)以及所尋求神祇的方法屬於某特定組織與否,研

(19)

究者可以將幾乎所有信仰相關的現象,容易地歸類進宗教或靈性的概念下。然而,

要注意的是,因著Hill 等人企圖包含各種觀點的野心,如此的概念定義也存在限 制。(一)由於宗教的定義複雜且存在不同的組合,而提升了研究上實際測量、

操弄與分析的難度。(二)台灣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中,有許多個體自評並不歸 屬於任何宗教組織,或者無法明確界定隸屬單一團體,如:民間信仰、佛道混 合……等。當這些個體透過宗教信仰的手段企圖去追尋個人的生理、心理、社會 上的滿足(non-sacred goals)時,這些手段、方式卻不一定總是源自於某一特定 宗教群體。因此,屬於這些個體的宗教相關面向,如:信念、經驗、情感、因應……

等,則較難歸類在Hill 等人的宗教、靈性任一概念之下。

對於宗教與靈性概念能相對簡潔、不複雜的描述,並且仍保留神祇、超越力 量等宗教信仰核心元素,Pargament(1999)提供了另一種定義方式。他將宗教 定義為透過與神祇、超越力量有關的方式(如:禱告、拜拜、出席宗教聚會), 去追求個體自己目前認為之重要事物(a search for significance in ways related to the sacred);另一方面,靈性則被定義為尋求神祇、超越力量……等神聖的存在

(a search for the sacred)。進一步解釋,Pargament 認為不同的個體會去追尋不 同的重要事物(objects of significance),在找到後會去保護、維持它,並且原本 所認為的重要事物亦會於必要時而產生轉變。不管個體所追尋、持守的重要目標 為何(如:神、安全感、個人價值、問題解決、壓力適應……),只要尋求、持 守的方法與神祇、超越力量等神聖存在(a sacred)有關連,如:拜拜、祭鬼神、

祈禱、接受信仰的價值觀……等,即屬於宗教所定義的範疇之內。再者,於宗教 所定義的範疇之中,僅當個體所追求的目標是接近或認識神祇、聖者、超越力量、

聖物等神聖的存在(the sacred)時,則此現象特屬於靈性概念之內涵。因此,靈 性與宗教定義間之差異並非來自現象發生於個人內在或團體層次的區辨,反而與 個體所主要尋求、持守的重要事物有最大的關係。如此一來,對於那些不一定屬 於任何一特定宗教群體的個體,如:台灣民間之佛道融合者,縱使其追求重要事 物之方法並非出自任何群體的習慣或經過群體認可,即能被Pargament 的宗教定

(20)

義範疇所包含。

綜合上述,本篇研究將採用 Pargament(1999)對「宗教」與「靈性」的定 義觀點,並將個體透過尋求神明、超越力量等非人存在的靈性資源來理解或處理 壓力的現象,歸屬於「宗教」所定義的範疇之內。其中,對於靈性資源的尋求或 接觸可以是直接的,即個人親自與神互動、接觸或對話,不需仰賴他人之手;亦 可能是間接的,即借由友人、神職人員的協助與神產生來往或連結。

第三節 宗教因應

從 1980 年代之後的二十多年間,學術界對於宗教與因應間關係的興趣開始 高漲,特別在健康及社會科學領域(Harrison, Koenig, Hays, Eme-Akwari &

Parament, 2001)。在宗教、靈性相關研究的不同切入取向之中,因應理論(coping theory)為理解、研究宗教議題呈現了一個有潛力的切入角度(Pargament, 1997)。

因應(coping)為個體處理某一情境遭遇(如:生活壓力事件)下的內、外 在需求(demand)與資源間覺知差異的歷程(Lazarus & Folkman, 1984)。此一 定義目前已被廣泛地採用(Tennen, Affleck, Armeli, & Carney, 2000)。根據Lazarus 與Folkman(1984),壓力所指稱的是個體對於某情境下引發之需求與所擁有的 資源之間,知覺到兩者存在差異。意即當個體在遇到情境需求的當下,若此需求 被其評估為具個人重要性,且超過其內、外在資源所能應付,則會讓該情境下的 個體知覺到壓力。同時,為了應付壓力所帶來的影響,個體會主動選擇是去降低 情境之要求、擴展知覺的資源,亦或是緩和情緒反應。舉例來說:一個處於生病 狀態的上班族,可能選擇請假休息以減少體力的消耗、尋求醫療資源的協助,或 是聽音樂放鬆自己因著生病而焦躁的情緒。不僅如此,不同的因應目標亦可同時 存在。此外,除了因應的目標選擇有不同的可能,處理壓力可使用的手段與方法

(21)

來源更是多元,包括:認知或行為上的嘗試、透過他人或神的協助。

在宗教信仰普及的台灣,人們透過尋求神祇、超越力量等靈性資源來面對及 度過壓力事件的現象,亦相當普遍。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2010),詢問 受測者關於相信自身宗教信仰的原因(可複選),有53.5%的人自陳是為了尋求 平安,34.5%是為了尋求精神的寄託,而理由為趨吉避凶、修身養性、尋求安慰、

減少煩惱者,各有25.6%、24.5%、22%、21.1%。而奠基於 Pargament(1999)

對「宗教」一詞的定義範疇,在此則將宗教因應(religious coping)定義為個體 透過嘗試與神祇、超越力量有關聯的途徑,如:禱告、燒香、算命…,尋求理解、

處理負向生活事件(Pargament, 2007)。需特別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指稱之宗教 因應係為透過靈性資源的尋求與應用以解決壓力情境下之內外在需求,並不隱含 因應方法與宗教團體、組織有關的必要性。

一項針對腎臟移植病人與其重要親屬的壓力調適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宗教 因應的使用與好的術後調適結果存在顯著關聯,並且兩者的正相關有部分變異量 無法被認知重建、內在控制、社會支持等其他變項所解釋(Tix & Frazier, 1998)。

相似的,Pargament 等人(1999)以正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手術者的親屬為選取樣 本,發現即使控制了計劃(planning)、壓抑(suppression)、社會支持(instrument social support)、宣洩情緒(focus on and venting of emotion)、分心(mental disengagement)等非宗教之因應方法,宗教因應仍與焦慮、憂鬱、靈性安適感等 壓力適應指標有顯著關聯。換句話說,宗教因應非僅是其他因應概念下的變形,

反而是與非宗教因應同對壓力調適結果存在獨特的解釋量。因此,Pargament

(2007)說道:「宗教代表個體生命的重要向度之一,並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

是無法被其他概念完全解釋的。」

(22)

壹、宗教因應的測量

過去在測量宗教因應的方法時,有幾種實徵的取向:(一)測量宗教活動,

如:禱告頻率、聚會出席(Bahr & Harvey, 1979; Sherkat & Reed, 1992)。(二)以 單一概略性的問句測量,詢問是否加入宗教信仰相關的方式來應付壓力(Harrison et al., 2001)。(三)透過因應量表中的一、兩個項目,如:Ways of Coping Scale

(Lazarus & Folkman, 1984),或者當中的一個分量表來量測,如:COPE(Carver, Scheier, & Weintraub, 1989)。雖然上述取向能夠很有效率及快速的測量,但這些 指標不僅無法清楚、具體地體現宗教於因應上存在著哪些功能與角色,更在測量 宗教因應方法的廣度、面向上有其侷限性。

然而,Pargament(2000)認為關於宗教因應的量測,必須能詳細指明個體 是如何運用宗教信仰來面對壓力情境。如此一來,對於宗教因應方法與壓力適應 結果間的關係,才能讓人更加直觀地去理解與解釋。因此,Pargament 等人回顧 了五個宗教信仰的重要功能(羅列於下),並依據不同的宗教功能性建構相對應 的分量表(如表2-1 所示)。

一、意義(Meaning):宗教在尋找意義上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Clifford Geertz, 1966)。面對痛苦或是不可理解的生活經驗(如:壓力情境),

宗教提供個體一個去理解和解釋的架構。

二、控制感(Control):Erich Fromm(1950)強調宗教在協助個體尋求控制 感的角色。當遭遇超過個人自身資源可應對的事件時,宗教提供了多種 能獲得優勢感(mastery)與事物之可控制感的途徑。

三、安慰/慰藉(Comfort):根據古典佛洛伊德學派觀點(1927/1961),宗教 是被設計來降低個體對於隨時可能發生的災難之擔憂、恐懼。

(23)

四、親密感(Intimacy):宗教的角色是幫助社會上的凝聚(Durkheim, 1915),

包含形成社會連結與社會認同;此外,亦能促進與更高力量的緊密關係 與親密感(Buber, 1970)。

五、生活轉變(Life Transformation):透過放棄舊有價值、尋找生命重要意 義或價值的新來源,宗教亦能協助個體做出重大生活轉變(Pargament, 1997),如:人生目標。

另一方面,由於個體與靈性資源的互動,以及個人宗教相關經驗存在多元的 型態,更可能因著不同宗教信仰而呈現迥異的因應樣貌。有鑑於斯,為了能更準 確、更廣泛地測量宗教因應的概念,以及滿足宗教因應相關研究的便利性,

Pargament 等人進一步透過專家討論、回顧文獻,及實際參考以宗教信仰資源來 因應壓力的個人經驗來編撰題目,並分別以大學生與生病的長者為樣本,透過因 素分析方法提出17 種不同的宗教因應向度,並據此建構出 17 個分量表所組成的 宗教因應量表(RCOPE)。有別於僅使用一、兩個問句評估個體透過尋求神來應 付壓力的程度,如:禱告的頻率、求神問卜的次數……,ROCPE 不但呈現了因 應方法的細節與功能,亦顧及了宗教因應方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Pargament, 2007),使得測量本身能夠更貼近個體在面對壓力下尋求宗教的實際經驗。

基於台灣的多元宗教信仰組成,廣泛且含有多種面向的量表更適合用來測量 運用靈性資源因應壓力情境的豐富性,以期能盡量忠實反應不同個體在不同情境 下之不同宗教因應方法的使用情況。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宗教因應量表(RCOPE)

作為量測工具。

(24)

表2-1

宗教因應量表(RCOPE)的 17 個分量表(修改自 Pargament, 2000)

功能 宗教因應方法(分量表)

尋找意義 1. Benevolent Religious Reappraisal

重新定義壓力源是善意的、有潛在益處的 2. Punishing God Reappraisal

定義壓力源是因為自身的錯誤而從神來的處罰 3. Demonic Reappraisal

定義壓力源是來自魔鬼的作為 4. Reappraisal of God’s Powers 重新定義神影響壓力情境的能力 獲取控制感 5. Collaborative Religious Coping

透過以夥伴關係與神共同解決問題來尋求控制 6. Active Religious Surrender

在因應的過程中主動讓出控制權給神(降服)

7. Passive Religious Deferral 被動地等待神來掌控局面 8. Pleading for Direct Intercession

透過懇求神降下神蹟或調解以間接地獲得對情境的控制感 獲取慰藉 9. Religious Focus

埋頭致力於宗教活動而轉移對對壓力源的注意 10. Religious Purification/ Religious Forgiving

透過宗教性的行動以尋求靈(spiritual)的洗滌/從宗教中協助 自己離開任何會擾亂平靜的情緒,包括:生氣、痛苦、害怕 11. Spiritual Connection

經驗與超越人類的力量(force)的連結 12. Spiritual Discontent

對於在壓力情境下神與自己的關係表現出不滿足或者困惑 13. Marking Religious Boundaries

清楚地劃定可接受與不可接受之宗教行為的界線,並留在此宗 教的界線裡

獲取親密感 14. Seeking Support from Clergy or Members

從會友、教友成員所給的愛與照顧,來尋求安慰及再保證 15. Religious Helping

嘗試給予他人靈上的支持與安慰 16. Interpersonal Religious Discontent

對於在壓力情境下會友與自己的關係,表現出不滿足或者困惑 達成生活轉變 17. Religious Conversion /Seeking Religious Direction

透過宗教帶來生活上徹底的改變/透過宗教來協助自己找到生 活中新的方向

(25)

第四節 宗教因應的前置因素

儘管宗教因應的內涵及宗教因應—適應結果間的關係已有大量的文獻描述 及實徵資料,卻少有實徵研究去探討何為宗教因應的前置因素(antecedents)

(Harrison et al., 2001)。意即促使個案轉而尋求靈性資源協助,或決定同時加入 了宗教因應於處理壓力策略之中的因素,至今仍未十分清晰。

壹、個人變項

Pargament(1997)就曾指出:宗教因應方式的選擇分別與個人變項、面臨 之挑戰、所處之情境脈絡的特性有關。Koenig(1998)為了檢驗宗教信仰相關信 念和實踐的盛行率與人口學變項、生理、心理、社會特質間的關係,訪談了542 位因疾病住院的老年人,發現非裔美國人(比起白人群體)、低教育程度者(相 較於高教育程度),更可能會去使用宗教信仰相關的因應策略。而在另一橫斷式 的研究中,Wahass 與 Kent(1997)指出:相較於英國籍患者傾向使用分心或其 他以心理學為基礎的策略來因應自身疾病,沙烏地阿拉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則傾 向尋求自身信仰的協助。上述研究初步顯示了文化、教育水準等人口學變項與宗 教因應的選擇有關聯。同樣的,宗教信仰的虔誠(Pargament, 1997)、對於上帝 的依附關係(Belavich & Pargament, 2002),亦與宗教因應的使用、因應類型的選 擇存在相關性。因此,個人的信仰深度、內涵與人口學變項,對於個體選擇應用 靈性資源來面對壓力,扮演著當然的重要角色。

(26)

貳、融合靈性之壓力因應架構

除此之外,Lazarus 與同事們所發展關於壓力與因應的理論,提供了另一個 解釋此問題的方向(Lazarus, 1981; Lazarus & Folkman, 1984)。實際生活中,不 論是面對相類似的壓力情境,或完全不同的壓力源,個體所展現的處理方式及策 略中所包含的因應類型數量皆可能因人而異。舉例來說,面臨大考將至卻又自覺 未準備充分的情境下,有的人會減少睡眠時間挑燈夜戰,有的會選擇向朋友求助,

也有的人會於讀書之餘向上蒼祈求考試的順利。為了解釋個體在遭遇壓力情境下 所展現因應的變異性,Lazarus 與 Folkman(1984)認為需要考量「認知評估」

在兩者間的中介角色。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為個體分類所遭遇壓力的 內在歷程,主要是聚焦在評估所遭遇壓力的意義和重要性(Lazarus et al., 1984),

包含初級評估與次級評估,定義分別如下:

初級評估(primary appraisal):

評估所遭遇的情境對個人健康安適(well-being)的影響與影響之程度,

可分為以下三類:(一)當遭遇情境的結果被評估與個人全無風險或利益關 係時,即為無相關的(irrelevant)。(二)而當遭遇情境之結果被個體理解 成能維持、增加安適時,則屬正向有利的(benign-positive)評估。(三)僅 當遭遇情境被評估已造成或預期將導致個人安適之損傷,則屬具壓力的

(stressful)。

次級評估(secondary appraisal):

評估什麼方法是可能可以被運用來處理、避免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或是增加健康與安適。次級評估是一個複雜的評估,考量內容包括:哪些 因應選項或資源是個體可利用的、不同因應策略分別能達到預期結果的可

(27)

能性、個體本身能有效應用特定因應策略的可能性。

在考量利害攸關的初級評估與衡量因應選項的次級評估兩者互動之下,形塑 了覺知的壓力程度及情緒反應的內容、強度。例如,假設遭遇一模一樣的壓力情 境,當個體評估缺乏因應資源或無法有效處理該遭遇時,會更容易感受到較高的 壓力程度及負向情緒反應;或者,縱使自覺有相當的能力處理遭遇之壓力情境,

個體仍可能因面對危害風險較高的情境而產生較高的壓力感受。

另一方面,認知評估也會接著影響因應歷程。Folkman、Lazarus、

Dunkel-Schetter、DeLongis 及 Gruen(1986)以 85 對至少家中有一孩童的夫婦為 樣本,進行每月一次並且為期半年的訪談與自陳量表資料收集,每次皆分別詢問 針對訪談近一週內所遭遇之最大壓力的初級評估、次級評估及因應類型。研究結 果發現受訪者所展現的因應類型與其當下的認知評估有很強的關聯性,意即受訪 著自身不同的初級評估與次級評估,會在所展現的因應類型上有所區別。舉例來 說:當評估所遭遇情境使得自尊受威脅的程度高時,受訪者會展現相對多的自我 控制因應與較少的社會支持尋求;而個人評估所遭遇情境的可改變性高比起可改 變性低者,會展現較多的問題解決、正向再評估等因應類型。

以 Lazarus 等人(1984)的壓力理論為基礎,Pargament(1997)率先將壓力 與因應概念拓展至理解個體在壓力下的宗教、靈性資源使用,尤其著重於釐清宗 教因應的內涵及功能。進一步地,透過整合宗教、靈性、因應與健康等過去相關 實徵研究,Gall 等人(2005)更嘗試提出一個融入靈性至壓力因應歷程的概念架 構,如圖2-1 所示。當遭遇壓力源(如:某壓力情境事件),個體會進入初始階 段的靈性評估歷程,包含:1.試圖初步理解壓力事件的歸因評估,可能從宗教信 仰、命運、他人或自我的信念角度出發,以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如:事件的出 現與上帝有關)。2.衡量該事件所造成之影響的初級評估(如:對自己與上帝關

(28)

係的傷害)。3.衡量因應資源及因應方法可近性和效用的次級評估(如:靈性資 源)。接著,與次級評估互動關係密切之因素則屬靈性連結(spiritual connections),

代表個體與自然環境、他人(宗教信仰團體、家庭、朋友…)、超越自然之存在

(神)的聯繫與關聯感,皆可視為其面對壓力時之因應資源,同時也影響著因應、

意義建構等歷程。靈性因應行為(spiritual coping behavior)(於本研究中屬於宗 教因應的概念)為壓力源與適應結果的中介變項,於此架構中又可區分為宗教團 體的公開行為(如:參與禱告會、進香團、集體崇拜)、個人的靈性行為(如:

讀經禱告、祈福)、非傳統的靈性行為(如:運用上帝意象)等類別。同時,在 壓力與因應的互動歷程中,個體會逐漸形成由該情境遭遇所衍生的意義建構,並 存在著機會能進一步將壓力事件做意義上的轉化,進一步影響個人的生命目標、

自我成長、個人轉變,以及情緒、社會、身體與靈性各方面的健康安適。除此之 外,個體的宗教傾向、所屬教派與團體規範、問題解決處理風格、動機期望等個 人因素,如同此壓力因應架構的脈絡,亦會分別影響著個體的評估、資源、因應 等歷程之內的各個要素。

Gall 等人(2005)認為整個靈性架構下之因應歷程是個動態的過程,且結構 中的元素大多彼此相關連,甚至交織互動著。雖然,此因應歷程的靈性架構模式 經過四位不同宗教之靈性照護工作者(印度教、基督教、猶太教、穆斯林信仰)

對照自身實務經驗後,提出檢視及調整建議,且架構內之各變項定義尚屬明確,

然變項的內涵與彼此間關係的方向性仍缺實徵證據支持,尚須未來的實徵研究持 續地提供檢驗與修正。總的來說,根據Gall 等人所提出的靈性因應模式顯示,

壓力下宗教因應行為的展現會受靈性歸因、認知評估、靈性連結(因應資源)及 個人特質等因素所影響。

不論是否歸屬於任何宗教信仰團體或宗教組織,逾八成的台灣人民有著程度 不一的宗教信仰,生活各層面亦可能廣泛地受到神明、上帝、佛祖、祖先等靈性

(29)

資源不等的影響。因此,以靈性概念融入於理解壓力因應歷程,將能貼近台灣大 多數自認為有信仰者的真實經驗。陳秉華、程玲玲、范嵐欣及莊雅婷(2013)針 對17 名本土的基督徒進行訪談,並以扎根理論為研究方法,嘗試探究生活壓力 事件及所伴隨之靈性掙扎壓力的因應歷程。其質性分析、歸納的結果與Gall 等 人所提出的模式相類似,受訪者面對壓力事件時所採取的靈性因應行為,係指因 應壓力所運用的與神、與人連結之相關特定行為,受個人信仰狀態(個人特質)、 靈性與心理詮釋(歸因與認知評估)、資源的使用所影響。當中,因應資源又可 細分為神(靈性的)、他人(教會的、家庭的、一般人際的、專業的)、自己(個 人的)等三種來源。

以融合宗教、靈性概念的壓力因應模式之角度出發,本研究嘗試初探何種個 人的特質、傾向,又或者當下的何種認知內容與歷程,使得個體尋求人以外的資 源來因應壓力情境。Pargament、Koenig 及 Perez(2000)曾提到:當在被問起處 於極大壓力情境下會如何因應時,許多的受訪者會提到宗教。並且,與宗教信仰 相關資源(如:神、超越者等靈性資源;宗教團體)亦被列舉為最使用的壓力因 應資源(Pargament, 1997)。相似的,Koenig 等人(2001)的研究也發現宗教因 應行為最常使用在當個體遇見重大壓力事件時。此外,在一些族群,特別是長者、

少數民族,或是當面臨威脅生命的危機時,宗教往往被報告是比其他因應資源更 被頻繁使用(Conway, 1985)。根據 Krause(1998)的研究,在追蹤了 500 名居 住在生活品質惡劣的社區超過四年的上年紀成人之後,發現他們比起居住品質稍 好者更多使用、倚賴宗教因應方法,且自評的健康狀況受到惡劣生活品質的影響 也相對較少。此一發現除了顯示宗教因應的使用可能為環境壓力的健康保護因子 外,亦顯示了面臨更大生活壓力的個體有更多的可能會展現宗教因應。如同面臨 末期疾病、工作危機、存亡等壓力情境,Pargament 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因著明白 自身的極限,轉而尋求更高層力量的解決辦法。因此,宗教因應會被特定的情境 所引發,特別是當這些情境(如:死亡、末期疾病)所帶來的壓力,超過了個體

(30)

的理解與其當下有限的個人、社交(他者)資源(Pargament, 2007)。具體來說,

當個人所知覺的個人資源與社交資源越低時,則有越高的程度會使用靈性資源來 因應壓力情境,尤其是相信有非人之超越力量存在(如:神)者,或擁有宗教信 仰者。

參、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Harrison(2001)認為宗教因應的研究奠基於兩個假設:(一)所有人類都會 遭遇困境或改變,是超過個人能力可以應付的;(二)個體是自己的行動代理人,

主動處理多個可能性和選擇。換句話說,當個體評估遭遇高壓力情境且預期自身

圖2-1 Gall 等人(2005)之因應歷程的靈性架構圖(引自陳秉華等人,2013,頁 479)

(31)

能力無法應付之下,其很可能會主動尋求透過靈性資源以協助自己渡過難關。以 台灣某一醫學中心的癌末患者為例,有71.4%認為宗教信仰對其人生很重要且有 影響,且因癌末住院而改變其執行宗教儀式或活動者占約半數(胡文郁、邱泰源、

釋惠敏、陳慶餘及陳月枝,1999)。

有別於行為學派只強調外在因素(如:增強物、情境特徵)對個人行為的影 響,Bandura(1997)同時考量認知歷程對行為的重要性,並強調個體為一主動 的行動者,而非僅受環境賞罰的制約。他將影響個體行為的產生、投入程度、維 持長短的心理構念區分做兩個部分(如圖2-2):(一)效能期望(efficacy expectation):個體能成功執行行為的信念。(二)結果期望(outcome expectation):

對於行為可能產生之特定結果的評估。兩者為截然不同的概念,且對於行為的產 生的與否皆具有影響力。對於個體而言,在結果期望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因為 酬賞不足而削弱行為動作;在效能期望不夠的條件中,即使知覺到行為所導致的 預期結果可能令人滿意,但若是對於自己是否能夠確實執行特定行為有所懷疑,

則同樣會降低行為產生的機率。Bandura 稱此個人對自我表現能力的預期為「自 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成功執行某特定行為 能力的預期。

Bandura 最初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論為一領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ity)的 構念,其規模隨工作範圍不同而有結構上的歧異(Bandura, 1984)。意即,個人 在面對不同作業和情境下分別存在著特定的自我效能(specific self-efficacy),例

圖2-2 自我效能與結果期望流程圖(Bandura, 1977)

(32)

如:社會性自我效能(social self-efficacy)、健康自我效能(health self-efficacy)、

學業自我效能(acdemic self-efficacy)等,且同一個體於不同情境或不同類型的 作業之間,可能分別存在高低不一的自我效能感。雖然如此,亦有研究者將自我 效能感視為一般性或整體性的心理構念,稱為一般性自我效能感(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指的是個體對橫跨於不同壓力情境或作業之因應能力的 普遍信心程度(Schwarzer & Jerusalem, 1995; Sherer et al., 1982)。並且,Sherer 等人(1982)認為,過往在不同情境下的成功或失敗經驗會導致個人對新情境產 生普遍性的期望信念。不論面對的壓力情境類型為何,一個成功的因應經驗能促 進一般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有著適應不佳結果的因應經驗,則會使得個人對 自身因應能力的普遍信心受到損傷。有別於Bandura 的想法,一般性自我效能的 適用性並非僅針對特定的情境或作業,而是當個體面對新的環境條件時,依循個 人過去在不同領域所得到的大量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結果(Bosscher & Smit, 1998),

提供個人對於是否有能力有效地處理各式壓力情境的一個廣泛而穩定的信念

(Chan, 2007)。因此,自我效能感可視為一能協助個人因應的內在資源(Knoll, Rieckmann, & Schwarzer, 2005)。

在測量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構念上,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f-Efficacy Scale, GSE)已被廣泛地使用於測量個體對自身整體能力的信心(Scholz, Doña, Sud, & Schwarzer, 2002)。相較於 Bandura 所強調之領域特殊性,GSE 量表能分 別被使用於面對不同情境、作業之受測者,在測量上有其便利性。然而,在了解 個體對於自身壓力因應能力的整體信心時,GSE 量表中的項目所涵蓋的因應類 型卻過於簡化,且僅著重於問題聚焦因應能力的部份,如:「以我的才智,我定 能應付意料之外的狀況」、「有麻煩的時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應付的方法」,而 無法進一步得出個體在其他類型之因應能力的信心程度,如:情緒聚焦因應。有 鑑於Bandura 強調領域特定性的自我效能感工具,無法同時測量跨壓力情境下之 受試者,而一般性自我效能感量表又難以兼顧量測不同類型因應方法使用之信心,

(33)

故本研究採用Chesney 等人參照因應方式量表(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

所編撰之因應自我效能量表(coping self-efficacy scale, CSE)來測量廣泛壓力情 境下,個體對於自身因應能力的效能感(Chesney, Neilands, Chambers, Taylor, &

Folkman, 2006)。

自我效能感會對於人們如何思考、感受與行動帶來差異(Bandura, 1997)。

而整體的自我效能感系統為人類行動之動力,除非人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達到期 望展現的行動,否則便容易失去面對困難時仍繼續堅持的動機(Bandura, Caprara, Barbaranelli, Pastorelli, & Regalia, 2001)。於高挑戰、高威脅的壓力情境下,有著 高因應自我效能感的個體,會因著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到而選擇去探索環境、接受 挑戰、或是主動面對壓力情境之需求;相反的,一個低因應自我效能感的人,因 著認為個人的能力不足而較少會獨自應付困難的挑戰、威脅,反而可能傾向倚靠 他人或其他資源的協助。由Lazarus 與 Folkman(1984)提出之壓力下認知評估 的角度出發,一個有著低因應自我效能感的個體,不僅較易將高壓力情境視為威 脅而非挑戰,同時亦會影響其次級評估而將個人有效因應壓力的能力視為不足,

進一步促使個體相較於以個人的能力來處理壓力,轉而去選擇其它可利用且自身 更能有效應用的因應資源,如靈性資源。

肆、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與宗教因應

除了個人的內在資源會影響其因應行為之外,外在資源亦是需考量的因素之 一。根據Lewin(1951)所提出的場地理論(B=f(P , E)),人類的行為是個體 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函數。因此,在探究壓力下之宗教因應的展現時,並不能忽略 個體與其所處社會環境的互動。而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乃是壓力相關研究 中,被廣泛討論與研究的個人外在因子之一。

(34)

Caplan(1974)最先提出社會支持的概念,他認為社會支持是一種永續的關 係,當人們面臨壓力情境時,透過不斷與他人、社會網絡或團體組織互動,進而 獲得援助、肯定與支持。Cobb(1976)則將社會支持視為一種訊息,讓個體感 受到自己是被他人關愛、敬重,且是屬於某一社會網絡中。近年來的學者也普遍 抱持類似的定義,認為社會支持是一個人可以從他人或群體,獲得安慰、關愛、

尊重或幫助(Colvin, Cullen & Ven, 2002;Uchino, 2004)。簡言之,社會支持的 核心概念係為個人與其身處之社會網絡的互動與連結,且從而得到支持。支持的 來源可能是來自他(她)的配偶、朋友、同事、同伴等(Barrera, Sandler & Ramsay, 1981),屬初級支持系統;或者,來自非私人所組織的正式體系,如:醫療機構、

社會團體、宗教機構,屬次級支持體系(Bennett & Morris, 1983)。其中,以初 級支持系統對於個體來說更為重要(Cassel, 1976),故本研究以個體之重要他人

(如:朋友、親人)當作測量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

除了社會支持的來源外,社會支持所能提供給個體的類型為何,亦被研究者 所關注(Thoits, 1982)。Thoits 認為:社會支持是由他人對於身處壓力情境下的 需援助者,提供一些因應的協助,包含情感性與工具性的協助。相類似的,

Langford、Bowsher、Maloney 及 Lillis(1997)則視社會支持為對人的有形(如:

經濟資助)、無形(如:情緒支持)的協助(assistance),以及對生活壓力之負面 影響的保護(protection)。回顧過去文獻,研究者大抵將社會支持的類型分為以 下幾類:(一)情緒支持(emotional support):透過如傾聽、同理、關懷、安慰、

鼓勵,提供情緒上的支持。(二)工具性/實質的協助(instrumental / tangible support):

指提供具體行動或物質方面實質的協助,包括服務、勞力、金錢、時間、物質資 源…等。(三)訊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針對被支持者的困難,給予具 體建議、忠告或指導,協助其了解及因應問題。(四)社會整合/社會陪伴支持:

透過陪伴提供友誼及歸屬感(Barrera, Sandler, & Ramsay, 1981; Cohen & Wills,

(35)

1985)。這些社會支持的類型,某種程度上也呈現了社會支持的不同功能,特別 是在於扮演協助個體因應壓力的角色上。

林子雯(2000)表示:社會支持係為個人在經歷壓力時,由重要他人所提供 的援助與支持(可能為情緒、精神、經濟或其他資源),以增加其處理壓力情境 的能力。而在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的研究中,許多的文獻都有類似的發現:社會 支持能夠減緩個體所經驗的壓力程度。例如:當員工可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時,

他們所報告的心理壓力會越低(Cottington & House, 1987);此外,擁有高的社 會支持者比起社會支持較低者,於工作當下的血壓也會較低(Karlin, Brondolo, &

Schwartz, 2003);甚至,當個體僅僅只是在遭遇壓力情境前,先行回憶一段支持 性的人際關係,亦能降低個體於壓力當下的心血管系統之壓力反應(Smith, Glazer, Ruiz, & Gallo, 2004)。簡言之,壓力情境遭遇時之身體與心理的壓力感受,會因 著個體覺察自身可獲得的社會支持而有緩衝的效果。相對地,Parry 與 Shapiro

(1986)則提到,在以正常人為母群且隨機抽樣的研究中,大多發現低的社會支 持與高壓力經常伴隨出現。綜合來說,個體所經驗的壓力感受及程度,與自身所 覺察之社會支持多寡呈現負相關。因此,當一個人的所知覺的社會支持資源越缺 乏時,壓力情境下之要求與覺知資源間的差異也越大,使得個體可能感受更高的 壓力與負向情緒反應,轉而尋求其他更強大資源的協助,如:靈性資源。

另一方面,一個初探關於孤單感與內在宗教性(intrinsic religion)的實驗,

發現當嘗試引發個體內心的孤單感後,會使得其提高對神的成熟、單純地委身

(Burris , Batson, Altstaedten, & Stephens, 1994)。Aydin、Fischer、及 Frey(2010)

於研究中亦發現,在不論是基督教或回教信仰的樣本中,社交上被排擠者比起控 制組有著更強的意圖去從事宗教相關的行為來因應壓力。意即,對社會支持缺損 或較低的個體來說,透過轉向神或宗教團體等資源來處理社交壓力是一個易見的 因應方法。探究可能的原因,其一可追溯至Freud(1927/1964)的觀點,他認為

(36)

宗教的核心功能是運作來當成社交孤單與社交孤立的緩衝。此外,Kirkpatrick

(1998)所提出的依附理論帶來另一種解釋,神被個體視為真實世界中一個替代 的依附形象,代替著原本的社交資源所能提供的緊密關係。而從社會支持功能的 角度切入,當個體的社會支持資源不足時,於壓力情境下將缺乏情緒、訊息上的 支持或來自外界的實質援助;而求助或連結於靈性資源可帶來安慰、壓力情境的 意義理解與實質協助。

綜合來說,社會支持的缺乏會提高一個人對於某一壓力情境的壓力程度評估,

轉而投靠更強而有力的資源;亦會因與他者連結的需求未被滿足,同時引發其尋 求靈性資源的意圖與動機,促使個體於壓力情境下展現出宗教因應的策略。因此,

知覺社會支持資源越低者,將可能會有越高程度(頻率)的宗教因應反應,反之 亦反。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Pargament(2007)認為宗教因應會被特定的情境所引發,特別是當這些情 境(如:死亡、末期疾病)所帶來的壓力,超過了個體的理解與其當下有限的個 人、社交資源。且過去文獻指出,宗教因應行為最常出現在當個體遇見重大壓力 事件時(Koenig et al., 2001)。因此,本研究意圖探討個體在高壓力情境下,因 應的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與宗教因應之使用間的關聯,並進一步檢驗因應自我 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宗教因應的預測力。研究者整合前幾節的文獻回顧與推論,

形成研究架構如圖2-3。

與宗教信仰相關的個人因素,如:宗教信仰重要性、虔誠程度、信仰的內涵…

等,會形塑個體看待世界的基模,廣泛地影響其自身如何知覺、解釋外在環境,

(37)

以及如何作出反應。此外,一個人使用因應策略的習慣或傾向,對於其往後的壓 力因應亦存在顯著的影響力。因此,不論是宗教信仰相關變項,或是宗教因應的 風格傾向等個人變項,可視為壓力因應歷程中的脈絡,隨時對認知評估系統、宗 教因應策略的選擇造成影響。當個體面對某一特定的壓力情境時,其認知評估系 統會趨近自動化地立即啟動分析所處狀況。一方面,初級評估考量該情境對自身 安適感的利與弊;而另一方面,次級評估則會衡量當下的因應資源的可用性與效 用,包括:個人、他人或靈性資源。若評估該情境導致之損害越高,且內、外在 資源越低,則個體主觀知覺的壓力程度也會越高;同時,個體所知覺能協助面對 的個人內在資源(如:因應自我效能感)或是外在他人資源(如:社會支持)越 低的狀態下,則會提升個體選擇尋求靈性資源的協助,意即增加宗教因應策略使 用的程度。

圖2-3 本研究之概念模式 壓力情境

選擇加入宗教因 應的程度

因應資源:

1.個人(因應自我效能感)

2.他人(社會支持)

3.靈性 初級評估

次級評估 個人因素:

1.宗教信仰相關變項 2.宗教因應風格

(38)

而根據上述研究架構形成本研究之問題和假設如下:

問題一、個人宗教信仰變項與宗教因應是否具有關聯性?

假設 1-1:宗教信仰的主觀重要程度與宗教因應呈正相關。

假設 1-2:宗教信仰的主觀虔誠程度與宗教因應呈正相關。

假設 1-3:宗教團體的主觀重要性與宗教因應呈正相關。

問題二、一般性的宗教因應風格與特定情境中之宗教因應是否具有關聯性?

假設 2-1:一般性宗教因應風格與宗教因應使用呈現正相關。

問題三、高壓力的情境下,高因應自我效能組與低因應自我效能組在宗教因 應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異?

假設 3-1:低因應自我效能組的宗教因應使用明顯較高自我效能組的多。

問題四、高壓力的情境下,高社會支持組與低社會支持組在宗教因應的使用 上是否存在差異?

假設 4-1:低社會支持組的宗教因應使用明顯較高社會支持組的多。

數據

表 3-2   研究樣本在性別與宗教信仰團體參與的次數分配表  男 女  總計 百分比  從未參與  15 26 41  25.16%  幾乎沒有參與  15 35 50  30.67%  偶爾參與  9 14 23  14.11%  不固定參與  7 7 14  8.59%  固定參與  16 19 35  21.47%  總計  62 101 163  100%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係為一橫斷式研究設計(cross-sectional design),以結構式問卷進行 資料的收
表 4-5  各量表分數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題項平 均數  平均數 中位數 標準差 偏態  峰度  因應自我效能感  6.25 125.01 128.00 22.91  -.21  -.10  社會支持  1.93 28.97 30.00  8.71  -.22  -.63  一般性宗教因應  0.60 25.13 18.00 22.42  .91  -.16  積極  0.80 21.47 16.00 18.98  .91  -.06  消極  0.24 3.66 2.00 5.24 1.98 4.05
表 4-8  總樣本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n = 163)  信仰重要性  虔誠  團體重要性 因應  自我效能感 社會支持 一般性積極 宗教因應  一般性消極宗教因應 一般性宗教因應 特定性積極宗教因應  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 特定性宗教因應  信仰重要性  1             虔誠  .79** 1
表 4-9  無宗教信仰者於各變項間之相關矩陣(n = 41)  信仰重要性  虔誠  團體重要性 因應  自我效能感 社會支持 一般性積極宗教因應  一般性消極宗教因應 一般性宗教因應 特定性積極 宗教因應  特定性消極宗教因應 特定性宗教因應  信仰重要性  1             虔誠  .47** 1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a tiling problem: Given an m × n chessboard, how many ways are there to tile the chessboard with 1 × 2 dominoes and also ”diagonal”

2.1.1 The pre-primary educator must have specialised knowledg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development before they can be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children, se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If care was not take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ategories of texts, there would be a danger of describing Chinese mathematical thought solely in terms of ‘Chinese didactic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