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平原的公墓分布

「背山面原」的環境既然是陰宅風水的理想型態,理論上,一般民眾的墓葬 安排應該也會符合這樣的原則。以下透過對宜蘭平原的公墓分布的觀察,了解公 墓位址與墓葬方位的安排,是否符合陰宅風水的理想模式。

41

依據內政部全國殯葬入口網的資料顯示,宜蘭平原現存公墓主要有二十八處

(圖 2-3)。其中部分公墓乃是清代漢人入墾宜蘭平原時所設立的義塚(表 2-1), 經日治時期統一改制為公墓,並設有墓葬相關法規以管制墓葬環境的衛生。

清代隨著漢人入墾開發,臺灣西部俱被開發殆盡,以至於後期拓墾目標轉至 後山宜蘭平原等地區。由於開發快速,甚至到了一般民眾難覓死後葬身之地的程 度。例如〈礁溪庄義塚定界碑〉記載:「蘭地蕞爾微區,人煙稠密,平原僻壤墾 闢無遺,而窀穸一事每苦難營。自道光九年五月間,經總理楊德昭等稟請山場為 義塚」(陳進傳,1989)設置義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替一般民眾保留墓葬的空 間,讓往生之人得以有葬身之地,通常由地方官紳捐地而成立。

洪建榮(2003)認為,為了滿足一般民眾的墓葬需求,以及對風水的信仰,

設置義塚時,有時候官紳士人也會顧慮義塚所在地區的地形,或是根據當地的風 水格局決定義塚的地點,如〈笨新南港義塚碑記〉:「後有來脈蟬延,前有淺溝環 帶,誠冥居之得所者也」(何培夫,1983),可看出風水思想深入民間的現象。

然而,在「平原僻壤墾闢無遺,而窀穸一事每苦難營」的窘況之下,要能夠 讓每一處公墓都坐落在「後有來脈蟬延,前有淺溝環帶」的風水吉穴,想必困難 至極。

宜蘭平原是一座開口朝向東側的三角形平原,是由蘭陽溪等河川沖積而成的 聯合沖積扇。平原西北面有雪山山脈隔絕宜蘭平原至臺北與西部地區的路線,南 面是中央山脈的北端,阻隔宜蘭向南的通道,兩山之間有蘭陽溪由西南向東北橫 貫平原,注入太平洋。整體而言,宜蘭的地勢由沿山丘陵向東側海岸逐步低降,

大致上是西高東低的環境。地形較為封閉,對外的陸運交通不便,使宜蘭平原的 生活文化較容易保留拓墾之初的文化特質,漢文化於清代開始深入宜蘭,風水信 仰也帶入當地,至今仍留有餘風。

42

圖 2-3 宜蘭平原公墓分布圖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公墓位址取自「內政部全國殯葬入口網」與田野調查。

表 2-1 清代宜蘭「義塚設置」相關的古碑文

題名 頒立時間 內容摘要

〈 嚴 禁 放 牧 牲 畜 踐踏公塚碑〉

清 咸 豐 八 年

(1858)

‧ 開蘭之初,即於壯圍二結庄(今日宜 蘭市凱旋里、南津里)設有公墓一座。

如今當地已非公墓。

‧ 勸禁牧民使牛踐踏塚地。

〈 禁 止 踐 踏 塚 地 乞 食 祭 餘 及 捐 題 碑〉

清 同 治 五 年

(1866)

‧ 西勢新城仔庄有義塚一所,墓塚魚鱗 疊葬,是現今員山鄉第二公墓。

‧ 禁止庄民牧牛羊,縱豬犬踐踏塚地。

‧ 碑文附誌立碑捐款名錄,當中包含宜 蘭當時的仕紳名人。

43

44

圖 2-4 宜蘭平原公墓分區圖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公墓位址取自「內政部全國殯葬入口網」與田野調查。

坐落於本區的公墓,由北向南依序有:頭城鎮第五公墓(百合陵園)、櫻花 陵園、礁溪鄉第二公墓、礁溪鄉第一公墓、宜蘭市第二公墓、員山福園、員山鄉 第一公墓、羅東鎮立第一公墓(壽園)、員山鄉第三公墓、三星鄉第一公墓、冬 山鄉第三公墓、冬山鄉第二公墓、蘇澳鎮第二公墓,共計十三座。

本區的公墓,多座落於高山餘脈環繞之處,三面環山,山谷有河川向東或向 東北流向太平洋,背山面水的環境,是理想的風水吉地。如宜蘭市第二公墓即是 一例。

45

宜蘭市第二公墓雖然是宜蘭市所轄的墓葬區域,但地址位於礁溪鄉西側二結 村的刺仔崙,是雪山東側餘脈匏崙山的末端東北角,東北臨小礁溪,隔小礁溪與 對岸礁溪鄉第一公墓所在的山丘相望。站在公墓的高處向南眺望,即可感受背倚 緩坡,左右山勢環抱,前方有遼闊平原,並能遙望大海。(圖 2-5)公墓內墓塚 的坐向安排,多依地形而設,採背山面原的方式建造(圖 2-6),大致上符合理 想風水模式的地形原則。然而,因坡地可供埋葬的空間有限,倘若遇坡度較陡的 環境,則仍不適合進行墓塚營建工程,故本區並無法提供充足的墓葬空間給宜蘭 的民眾,而仍須仰賴沖積平原區的公墓作為墓葬的選擇。

倘若墓塚的方位都是依據風水的地形原則而安排,理論上,同一面山坡的墓 塚方位應該呈現大致平行、坐向一致的景觀。然而,實際上墓塚的方位,卻總像 是擁有各自不同性格一般地,具有個別差異。如圖 2-7 的墓塚 a、b 之間,或圖 2-8 的墓塚 c、d 之間,雖然位於同一面山坡地,但方位差異竟超過四十五度角 之多。在大原則相同的基礎下,實際上個別墓塚的安排仍存在著明顯差異。

圖 2-5 宜蘭市第二公墓背山面海的環境

說明:照片由公墓南側高處向東南方,面對宜蘭平原拍攝。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46

圖 2-6 宜蘭市公墓南面山坡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圖 2-7 宜蘭市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一)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47

圖 2-8 宜蘭市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二)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二、 沖積平原區

本區為宜蘭平原的地形主體,地勢大致平坦,海拔高度普遍低於 50 公尺,

為人口聚集的區域,主要聚落沿著湧泉帶出現於平原中央,而公墓的分布則多接 近扇頂或扇端等平原周圍,位居邊陲的環境。

位於本區的公墓,自北而南依序有:頭城鎮第一公墓、礁溪鄉第三公墓、員 山鄉第二公墓、冬山鄉第四公墓、冬山鄉第一公墓、蘇澳鎮第四(頂寮)公墓、五 結鄉第四公墓、五結鄉第三公墓、五結鄉第二公墓、五結鄉第一公墓,共計 10 座。

相較於近山緩丘區的公墓有地形上的優勢,能夠符合理想風水模式的條件,

本區若以公墓範圍的空間尺度來看,由於地勢起伏不大,故缺乏地形上的倚靠。

且因為平原區的公墓內成千上百座墓塚緊鄰相依,往往會出現前方墓塚阻擋後方 視野的情形,缺乏視野開闊的地形條件。因此,整體而言,本區的公墓缺乏符合

48

理想風水模式的地形條件,在方位的安排上,因為缺乏地形的支持,而似乎產生 了失序的景象。

以員山鄉第二公墓為例,墓塚排列缺乏統一的秩序,如圖 2-9,位於同一區 域的墓塚e、f、g、h,彼此坐向或朝東、或朝西,有朝北、也有朝南,個別 差異相當顯著。會出現墓塚坐向比較一致的地方,是圍牆邊緣或接近道路之處。

圍牆邊緣因為能夠提供墓塚倚靠的微尺度地勢環境,故多呈現背倚圍牆的方位設 置。而接近道路的墓塚,則多以朝向路面為主,如圖 2-10,墓道兩側的墓塚多 面向可通行的道路。

然而,本區地勢平坦,相對於近山緩丘區的公墓而言,有較多民眾居住在平 地,若就近尋找安葬祖先的吉地,也便於一年一次的掃墓,且不似山區道路容易 在清明時節出現交通堵塞的窘況,因此,公墓內的空間受到更充分的利用,墓塚 排列的密集程度往往很高。顯然,民眾對於在沖積平原區安葬,仍有不少的需求。

圖 2-9 員山鄉第二公墓墓塚分布(一)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e f

49

圖 2-10 員山鄉第二公墓墓塚分布(二)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三、 海岸沙丘區

宜蘭沿海灘地的砂質堆積物,長期受到季風與海風吹襲的影響,形成一道平 行於海岸線的沙丘地形。海岸沙丘的地勢起伏雖然不大,但以小尺度地形的角度 而言,仍舊是一道地形屏障。

本區僅列入設置於沙丘上的公墓,不計入鄰近沙丘但非位於沙丘上的公墓。

從北而南依序有:頭城鎮第三公墓、壯圍鄉第二公墓、壯圍鄉第一公墓,共計三 座。

本區三座公墓皆位於海岸沙丘西側坡面,為墓塚提供天然的地形倚靠。墓塚 的方位大致上為坐東朝西的安排(圖 2-11),但也會依據沙丘面的高起位置不同 而有個別差異。以宜蘭平原開口朝東的環境而言,冬季會東北季風的直接吹襲,

而墓塚位於沙丘西側,正好利用沙丘作為屏障,達到《葬書》所謂「藏風」的效 果。

50

然而,較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位於沙丘頂部較平坦處,則會出現與員山鄉第 二公墓相似的景觀,也就是失去高地的屏障後,墓塚的方位安排呈現混亂失序的 景象(圖 2-12)。此外,有建築物出現的地方,墓塚也會有背倚圍牆而建的特徵

(圖 2-13)。

綜觀宜蘭平原各地公墓的墓塚分布狀況,可以發現墓塚方位的設置與地形的 關係相當密切。在地勢起伏較顯著的環境,如近山緩丘區或沿海砂丘區,墓塚的 方位通常會遵照理想風水模式中的原則進行安排,亦即具有背倚高處、面朝平原 曠野的共通性。但是,一旦進入平地的環境,如沖積平原區或海岸沙丘頂部較平 坦處,就會失去高地可以作為墓塚的倚靠,這類環境中的墓塚坐向往往缺乏一致 性。

圖 2-11 位於海岸沙丘西側的壯圍鄉第二公墓

說明:照片是由西向東、面向海岸的方向拍攝。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51

圖 2-12 壯圍鄉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一)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圖 2-13 壯圍鄉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二)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