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演進

由於本研究以宜蘭茶產業為研究範圍,因此,先簡述宜蘭茶產業概況及轉型緣由:

宜蘭茶區三面環山,開口向東,東北季風帶來海上水氣,水氣遇到山沉積,常年晨 昏有霧,玉露滋養茶樹,雖然海拔不高 (約 50-300 多公尺) 但非常適合種茶,所種之茶,

品質不輸高山茶,價格卻和高山茶差距甚大。

茶園主要分佈於冬山、三星、大同、礁溪等鄉鎮,各茶區有自己的茶葉品牌名稱,

包括素馨茶、玉蘭茶、上將茶、五峰茶等,對外統稱為「宜蘭茶」,為了方便和其他縣 市所產茶葉作區隔,外觀成半球狀為主。茶種包括烏龍、金萱、翠玉、紅茶、綠茶。

地產地消前,茶葉品質好,卻沒有坪林、南投、阿里山茶般有名,都是 OEM,價 格任由中間商以低價收購,茶農生產的茶葉沒有自己的品牌,加上臺灣買茶喝茶的人消 費習慣已經改變,消費者逐漸偏好高山茶,中低海拔的茶葉開始沒落,所以宜蘭茶農開 始尋找自己的出路。

一、地產地消發想與演進

臺灣農業轉型的過程深受國內政治經濟環境、臺灣各地地方特性、以及全球農業食 物供應系統等不同程度的影響 (梁炳琨,2008) 。在政府正式宣示地產地消政策前,農 民遭受現實環境逼迫,隨後又面臨 WTO 開放農產品傾銷臺灣的危機,處於弱勢的農民,

需要尋求一條活路 (F3-5、F6-1、A1-17) 。宜蘭縣茶葉休閒農業及地產地消的興起,便 是依照在地的特性循著這樣的軌跡發展,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 A1 遙想當初的情景

66

及歷程:

宜蘭的茶沒有品牌… (約 15 年前) 我剛到農會的時候,總幹事就跟我講:「…我們 的茶農每天一大早,大概 4、5 點要開車,載著茶葉,到臺北的希望廣場去擺攤位,

這樣很辛苦…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讓農民不要這樣子奔波」,後來我就在想說,诶

~~可以呀,我都到都市去賣,那如果都市人到我們這裡來,那他就不用奔波,我去 賣茶是工作呀,那都市人到鄉村來是休閒啊,那休閒路程就比較沒有關係,心態不 一樣,所以…我就跟他提這個概念,然後他就覺得說:「欸~~有道理喔」,後來我進 來就做這一塊。 (A1-4)

這是茶農地產地消的初始發想,觀念的轉換往往是困難的,小農從原本單一的生產 面向跨界到休閒服務面向,思惟上難以立即接受,甚至排斥質疑,A1 敘述:

一開始我們農民其實很反彈,因為做一次茶,像這個是烏龍茶,從採茶到可以泡茶,

要 18 個小時製程,那消費者怎麼可能晚上不睡覺,所以我們茶農就說不可能啦,

這麼辛苦的工作,那我們就一直跟他們(農民)教育,其實他們(遊客)不一定要做 18 個小時,他們可以做一段,比如說採茶的過程,那農民覺得說採茶很辛苦耶,你沒 有給人家工錢,還要收人家的錢,消費者一定不肯。我說,因為心態不一樣,他們 是來玩的,所以要讓活動變得有趣,所以我們從採茶體驗活動這個地方開始著手。

(A1-5)

於是,產業走在政策制定前,在一個發想點被燃起後,就此揭開宜蘭茶葉休閒農場 及地產地消的新頁。然而,只有產業的力量,發展速度有限,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注入 資源,加上行使行政權的效果,可以想見會更有發展力道。A1 解釋:

67

休閒農業是產業走在政府之前,這是事實。但是,就是我們產業自己在跑,能力有 限,速度的問題,當政府介入之後,速度很快,在 88 年 4 月 30 號休閒農業輔導管 理辦法公告之後,然後 89 年修改農業發展條例,把農業的範圍,包含農林漁牧及 休閒嘛,「及休閒」這三個字我們花了多少年的時間,才納入。然後那時候又是加入 WTO,那我們也要轉型,所以那時候把休閒農業納入重點政策,你如果從休閒農業 發展,從民國 69 年,木柵觀光茶園,到採草莓,到田尾公路花園,從這三個點開 始看,到現在 40 幾年了,後面這 15 年的時間,就是 2000 年之後休閒農業發展得 非常的快。 (A1-17)

茶農 F1 憶起當時的情形,亦如是說:

我們主動提的啦…那你靠這幾個比較大的農場要推,他比較沒有甚麼吸引力,他想 要更大的吸引力,就只好結合這個區塊的小農戶…是我們裏面的先進業者邀我們這 幾個小農戶一起來,寫計畫去跟縣政府、農委會申請才變成一個休區。 (F1-2)

地產地消也是產業走在政府政策前,並認同政策的幫助。小農迫於現實生存的壓力,

或是轉作有機茶生產量驟減,銷售通路未開,所以自然而然開創一條活路, 茶農 F5、

F6 及 F7 都提到,政府尚未將地產地消納入政策前,就已經在做了:

(政策幫助)會很多,只是我們當初這樣做,不曉得那個名稱叫地產地消,實際上我 就是走這條路了。 (F5-4、5)

地產地消…在我們這邊本來就是這樣子嘛,自己在這邊生產,自己銷售。一開始像 我父親那一輩他們是以批發為主。所以我們沒有太多自己的客人。那政府推廣那個 休閒農業,就是說像民宿啊,餐廳啊,這些農業體驗之類的。然後就會有新的觀光 客進來。 (F6-1)

68

我覺得這個 (地產地消食材旅遊) 是順其自然的,我爸爸他們做茶的時候都是批發 為主…我做有機的時候,量突然縮得很小,沒有辦法批發,再來是以正常的標準你 的品質不是很好,那別人也沒有跟你批的意願,第三是價格問題,他跟你批的價位 可能比原來的便宜而不是比較高。那你就要想辦法自己把這些茶賣掉,所以變成說 你要想辦法自己去克服的問題。 (F7-4)

政府的資源中除了經費挹注外,行政權的影響力更加具有推升擴延的效果,A1 點 出政府介入的重要性:

政府的資源有兩個,一個是錢啦,還有一個是更重要的行政權,比如:農委會說我 們農業要升級,那休閒農業是個好的方向,農民聽得進去,地方政府也會跟著做,

所以那個觀念的轉變就變快,單靠我們業者是不行的,是不夠的,我們只能做單點 或者是小區塊…還會有一些補助款、資金等等,所以他有這些好處。 (A1-18)

二、食材旅遊進階體驗

小農經營的茶產業從生產轉型休閒農業,藉體驗導引地產地消的方式已行之有年,

當初所謂的體驗是較為初階,較為表象的。近年來,國際自由貿易的情勢變化加劇,國 人飲食習慣逐漸改變,影響農產品供需產銷,耕地面積縮減產量下降,使得糧食自給率 偏低。政府警覺到此種現象,致力宣導國人購買在地農產品,強調地產地消,突顯在地 食材的價值成了政策重點,加上食安問題接連發生,讓消費者直接到產地培養食農觀念,

便由口號轉為行動,因此,開始推展以食材旅遊為主題的遊程,體驗活動隨之進階,內 涵包括深度的食農教育、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健康養生等概念。

休區2是 90 年成立,94 年變成第一個示範區……那時候沒有所謂食材旅遊,只有體

2 休區係產業界對休閒農業區的簡稱。

69

驗的行程而已,沒有食農教育、可食風景,是最近這幾年,因為食安的問題,才有 食農教育、食材旅行出來。 (F1-24)

其實政府執行推動食材旅遊,並非一開始就很成功,當初只有形式,對於內涵的豐 富度還不夠,也沒有帶入食材旅遊的精神,跟初階的體驗旅遊差異不大,經過執行後慢 慢修正才漸上軌道。農委會科長 G1 表示剛開始大家都在摸索,休區本來就有在做體驗,

但內涵還沒有辦法深化,經過轉型進階,到去 (2014) 年較成熟的談食農,之後往六級 化方向努力 (G1-2) 。引述 G1 指出食材旅遊執行過程中的轉變:

我們其實在食材旅行的推動,是在 101 年開始…但是要怎麼去化無形的一個力量變 成宣導的工具,我們認為與其去呼籲民眾要怎麼做怎麼做,還不如帶他們直接到產 地去。 (G1-1)

那直接到產地去最好的就是旅行,所以那時候 101 年我們透過一些輔導、獎勵的措 施,然後我們直接安排一些遊程,可是憑良心講不成功,因為那時候我們不知道食 材旅行應該要包含哪些東西,就是把民眾帶過去以後,並沒有真正去講,食材旅遊 其實應該要包含食農教育這樣的觀念,就是讓他們知道這個菜是這樣子長,在這塊 土地長,甚至知道怎麼煮。 (G1-2)

到了 102 年的時候,我們真的是很具體的去輔導食材旅行,然後我們就是去強調食 材旅行在地學習這樣的一個概念,所以去食材旅行,你就是去學習的,那時候我們 真正,總共結合了 39 家的休閒農場還有體驗農場,包裝出 69 條的主題遊程,我們 直接在國際旅展販售。 (G1-2)

旅行社在食材旅遊的進程上也是從原本旅遊的附加元素,轉變成食材的主題遊:

我們公司大概在 5 年前就有接觸綠色旅遊,那時候有加入在地食材的取用和購買,

是行程的一部份,但還不是以食材為主題,真的以食材為主題的旅遊,大概是在三

70

年前農委會有計畫在推動,那我們就去配合,才開始的。 (T1-1)

在食材旅遊的概念中,有一個關鍵是要到產地去,並經由體驗提升消費者意識,將 農、食、育在無形中導入,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 A1 道出這樣的精神。

很多人在講說為什麼不是美食旅行,為什麼是食材旅行,美食旅行在臺北吃得到,

但食材旅行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要到產地,這是很大的差異,還有體驗,遊客超愛 的,一推出來之後遊客超喜歡 (A1-9) 。那個概念就是健康、低碳,所以我們在推 時,會說農食育,透過美食去體現教育知識的價值,日本叫食農教育,就是永續、

健康、農業、環境的概念,要樂活,樂活就是永續跟健康的概念,那我們要以農業 為主 (A1-46) 。包括吃、住、玩、買、看,都在裡面,你只要在農村的旅遊,跟農

健康、農業、環境的概念,要樂活,樂活就是永續跟健康的概念,那我們要以農業 為主 (A1-46) 。包括吃、住、玩、買、看,都在裡面,你只要在農村的旅遊,跟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