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政策評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政策評估"

Copied!
2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政策評估. 研 究 生:賴依寧 指導教授:林伯修.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政策評估 2015 年 6 月 研 究 生:賴依寧 指導教授:林伯修 摘. 要. 本研究採用政策評估理論,探討透過食材旅遊推展地產地消的執行結果,對宜蘭縣 茶產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並分析利害關係人之態度需求及未來政策延續方向。研究方 法為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訪談對象為參與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相關利害 關係人,包括農委會、宜蘭縣政府與茶葉休閒農場經營者,另有協力參與者包括農會、 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旅行社,以及未參與政策之專營茶業生產小農,共 19 人。研究結 果發現:1.宜蘭茶葉小農建立茶葉自有品牌,茶葉由代工轉為直接銷售,農家收益增加。 2.宜蘭茶葉休閒農場藉著食材旅遊之體驗行銷,讓茶農與消費者原本疏離斷裂的關係, 重新建立情感與信任之連結。3.農委會與宜蘭縣政府鼓勵有機農法耕作,促使生態平衡、 地力恢復。4.茶葉休閒農場經營者認同食農意識,並實際融入體驗活動解說中,從消費 者觀念著手影響後續購買行為。5.宜蘭茶農、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農會與旅行社均支持 並將延續執行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但整體行銷及人力短缺是茶農主要經營困境。6.未來 執行方向,政府、宜蘭茶農、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及旅行社均認為需要持續拓展國內外食 材旅遊市場,歸納其作法可以結合宜蘭在地性格,發展出更為精緻或有機農村旅遊,並 朝向綠色餐飲努力。結論:政策評估結果顯示,經由政府、宜蘭茶農、休閒農業發展協 會、農會及旅行社公私協力合作,使宜蘭縣茶產業食材旅遊方案之執行,達成幫助農民 增加收益、保護環境、加強食農意識三項政策目標,未來仍需要政府在地產地消政策引 導下,回應茶農之需求,透過利害關係人網絡串聯發揮綜效。. 關鍵詞︰地產地消、在地食材、政策評估、茶葉休閒農場. iii.

(3) Policy Evaluation of Yilan County Tea Tourism Promoting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June, 2015 Author: Lai,Yi-Ning Advisor: Lin,Po-Hsiu 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policy evaluation theory to examine how a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program, promoted through food tourism, has affected the Yilan County tea industry, and analyzed the attitude and demands of stakeholders and the future of the polic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9 people, namely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food tourism program, including Council of Agriculture (COA) and Yilan County Government officials, leisure tea garden owners, and third-party participants, including from the Farmers’ Association, the Taiwan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TLFDA), and travel agencies. Small-sized tea farmers who had not joined the program were also inter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Yilan tea farmer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own brands and are switching from selling through distributors to direct selling, thus earning more profits. (b) Yilan leisure tea gardens have used experiential marketing of food tourism to rebuild the broken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affection between consumers and tea farmers. (c) The COA and Yilan County Government have encouraged organic farming to promot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oil recovery. (d) Leisure tea garden owners have promoted food and agriculture awareness by integrating it into food tours, shaping the perspectives and subsequent purchase behavior of consumers. (e) Yilan tea farmers, TLFDA, the farmers’ association, and travel agencies have supported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food tourism, but tea farmers are facing. iv.

(4) difficulties like integrated marketing and manpower shortages. (f) The government, tea farmers, TLFDA, and travel agencies agree on the need to continue expand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od tourism market by us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Yilan to develop improved depth tourism in organic agriculture villages and strive for “green” food. In conclusion, the polic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tea farmers, TLFDA, farmers’ association, and travel agencies has made Yilan County tea tourism a success in increasing famers' income,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food and agricultural awareness. However, the government must address the needs and demands of tea farmers, following the spirit of the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program,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resources of. stakeholders and ensure its continuity.. Keywords: local production for local consumption, local food, policy evaluation, leisure tea garden. v.

(5) 謝 誌 論文寫作的過程,像是一場跟自己的比賽,每一次的修改如同是超越了原本的自己, 幫助我一次次突破瓶頸的,就是我最感謝的林伯修老師,他不斷地給予我指導與鼓勵, 激發我去省思問題的核心,打通阻塞的環節。也很感謝口試委員李銘輝老師及莊文忠老 師對論文的批評指教,讓我更能釐清問題癥結。 其次,非常感謝我的家人,總是關心支持我,也擔心我因論文壓力影響身體健康, 常準備我愛喝的雞湯暖身暖心,給我莫大的精神鼓勵,讓我數度在幾近放棄邊緣的疲憊 狀態中,重新振作且充滿信心的繼續努力。 對於給我正面力量的好朋友、好同事和好同學,也是萬分感謝,有人提供對論文寶 貴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有人陪我來回奔波進行訪談,有人在我想放鬆時陪我運動、旅 遊、談心,有人耳提面命要我以健康為重,有人不斷地對我催眠說我是最棒的,因為有 這些好友,在我內心受挫、思路受阻、失去方向時,給我許多溫暖、建議與指引,在關 懷鼓舞中獲得堅持完成論文的動力。還要感謝學門大家庭的協助,看到很多態度謙和、 積極有毅力、朝目標邁進的好榜樣,伯門互相幫助的情誼永銘於心,謝謝有緣成為同門 一家。 感謝論文訪談對象,在百般忙碌中接受我的訪談,真實感受到他們的友善與熱情, 而且有耐性地忍受我不純熟的發問,藉著論文能結識到對理念堅持,對土地有情的朋友, 是另一種值得珍惜的收穫。最後,謝謝老天爺讓我有幸能進入師大就學,在兩年的求學 過程中成長獲益,未來會帶著師大經驗往人生下一站繼續學習成長。. vi.

(6)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i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5.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貳章. 文獻回顧……………………………………………………………6. 第一節. 政策背景回顧:臺灣農業食物系統與休閒農業……………………………6. 第二節. 地產地消……………………………………………………………………19. 第三節. 政策評估理論………………………………………………………………50. 第四節. 利害關係人之公私協力……………………………………………………56. vii.

(7) 第叁章. 研究方法……………………………………………………………58. 第一節. 研究架構……………………………………………………………………58. 第二節. 研究流程……………………………………………………………………59. 第三節. 質性研究……………………………………………………………………61.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62. 第五節. 研究對象……………………………………………………………………63. 第肆章. 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演進、執行過程與結果…………………65. 第一節. 宜蘭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演進………………………………… 65. 第二節. 宜蘭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執行過程…………………………………71. 第三節. 宜蘭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執行結果…………………………………88. 第四節. 本章小結……………………………………………………………………113. 第伍章. 地產地消食材旅遊茶農需求及延續方向………………………116. 第一節. 地產地消食材旅遊宜蘭茶農需求………………………………………116. 第二節. 宜蘭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延續方向…………………………………141. 第三節. 本章小結……………………………………………………………………151.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53. 第一節. 結論…………………………………………………………………………153.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155. 參考文獻……………………………………………………………………159 附錄一覽表…………………………………………………………………166 viii.

(8) 表 次. 表 2-1:農夫市集設置情形表………………………………………………………………33 表 2-2:宜蘭縣農作物產期及產地一覽表…………………………………………………46 表 3-1:訪談對象與代碼……………………………………………………………………64. ix.

(9) 圖 次. 圖 2-1:農夫市集分布圖…………………………………………………………………34 圖 2-2:宜蘭縣休閒農業區分佈圖………………………………………………………45 圖 3-1:研究架構圖………………………………………………………………………58 圖 3-2:研究流程圖………………………………………………………………………60 圖 4-1:有機茶園中的蟻窩………………………………………………………………91 圖 4-2:遊客採茶體驗…………………………………………………………………91 圖 4-3:遊客體驗揉茶…………………………………………………………………92 圖 4-4:遊客體驗炒茶…………………………………………………………………92 圖 4-5:簡樸的農家民宿………………………………………………………………93 圖 4-6:農家民宿餐廳…………………………………………………………………93 圖 4-7:農場民宿旁的萎凋場……………………………………………………………94 圖 4-8:農家民宿庭園…………………………………………………………………94 圖 4-9:農場周遭茶葉知識標示牌………………………………………………………94 圖 4-10:遊客戴上斗笠繫上竹簍…………………………………………………………97 圖 4-11:休區環境-營造樂活慢遊情境……………………………………………………97 圖 4-12:榮獲五星級製茶廠………………………………………………………………104 圖 4-13:通過 ISO 等驗證………………………………………………………………104 圖 4-14:社會文化消費向量圖-宜蘭茶……………………………………………………114. x.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 範圍,第四節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本身在農政機關工作,在參與農業活動並實地造訪農村時,發現消費者在品嚐 農民新鮮採摘的食材後,對這些深具原始風味的食材讚不絕口,很自然地和生產作物的 農民交談幾句,開始詢問在哪裡種植?是怎麼種出這麼好吃的農產品?在什麼季節生產? 可以去哪裡購買?受到好評的農民朋友們獲得鼓舞,總一貫地露出淳樸笑容,大方地分 享農作經驗,甚至會告訴你怎麼料理出食材好滋味,有時還能意外地挖掘出一些辛勤耕 耘背後的故事,較為熱情的農民還會邀約到他的農場去走走。看到這種景象,心想臺灣 小農的努力是需要被認同支持的,站在政府的角色應該如何幫助這些農民走出困境?又 要怎麼讓消費者認同在地食材? 臺灣農業曾有輝煌的過往,替國人賺取可觀的外匯,而造成臺灣農業現今的困境, 跟自由貿易市場開放有關, 2002 年臺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會員國,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開始引進各國農產品,農業面臨極大的衝擊與 挑戰,政府為了推動農村產業轉型,活絡農產業經濟並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在 2001 年 提出「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計畫」,逐步將農業由「生產型」調整為「服務型」 (周若 男,2002) 。由於國人食米量逐年下降,稻田休耕,逐漸產生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 政府轉而提倡新米食文化與在地食物,加上環保節能的倡議,減少食物里程的「地產地 消」政策隨之而起。 於是,當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地產地消」政策推動時,便覺得這是個值得探究 的議題。政府近年來體認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資源保育和糧食安全議題受到全球關 注,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及生態價值獲得重視,因此,開始去思索我國屬於小農經濟的情. 1.

(11) 況下,部分糧食大量自國外進口,受國際價格波動的威脅非常大,所以有必要實施地產 地消的政策措施,以解決因農作規模過小而產生的競爭困境 (張大川,2015) 。 此外,食物工業化和全球化後,增加了食物安全控管的風險,臺灣的農業食物系統, 歷經鎘米汙染、口蹄疫、戴奧辛鴨蛋等事件,以及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疑慮,造成消費者 對工業食物生產的不信任 (梁炳琨,2008) 。近年來,塑化劑、飼料油、混充米、香精 麵包、毒豆干、毒茶等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民眾不知所吃的食物從何而來?又該從何處 選購安心農產品?原因便是人們和食物的關係日益疏離,如同我們在超市所見,琳瑯滿 目的各國產品匯聚在貨架上,這些農產蔬果經過長途運送,卻便宜又方便地隨手可得。 當我們利用冷藏設備儲存食物,改變了每日採買蔬果的習慣,食物和人、農業的關係也 就日益疏離 (董時叡,2012) 。 由於消費者對環境、健康及食品安全的擔憂,影響到購買的決定,相對地提高對當 地農產品的需求 (Ruth-McSwain, 2012) 。2011 年政府宣示倡導地產地消,除了縮短食 物里程,更重要的就是注重食物生長的過程、對環境的照顧與強化食農教育之精神,進 而增加消費者對在地生產者的信任. (張大川,2015) 。換言之,飲食危機給了無毒健康、. 自產自銷的「在地良食」一股推升的動能 (林佩萱,2013) 。消費者日趨關切食物來源 及食用安全的問題, 「地產地消」政策顯得更加重要。而在這種追求食安的社會氛圍下, 推動地產地消追溯食材源頭及直接向農作生產者購買的理念,變得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 同。 政府推展「地產地消」實為一項對農業生產者和消費大眾立意甚佳的政策,可是忽 略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感,消費者依然不相信也不認同在地農產品,就像我曾在 展售會上看到農民銷售在地有機農產品,但因為消費者並未親眼看到農作物在田間的生 產情形,似乎不相信有機的真實性,因此並未吸引消費者購買,如此的推廣形式,無法 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也無法達到幫助農民的美意,農委會主管休閒產業人員從推廣在地 消費的目的和欲解決的問題出發,經過討論後,激盪發想出以食材旅遊作為落實地產地 消的行銷宣導方案,直接帶消費者到產地瞭解食材源頭。因此,運用「食材旅遊」以一. 2.

(12) 種關係行銷的方式融入觀光旅遊中 (張宏政,2013) 。時值全球觀光旅遊熱潮興起,依 據世界觀光組織的預測,2020 年全球觀光人口將達到 15 億人次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2010) 。觀光業毫無疑問地,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礎產業之一 (蕭照芳、戴 開成、許郁文、鍾瑞芳、曾淑卿、王慧娥、彭南儀譯,2010,頁 54) 。這種情形也顯現 在臺灣的農村休閒旅遊中,到農村休閒的遊客逐年增加,至 2014 年已逾 2,300 萬人次, 外國來臺農遊者約 30 萬餘人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2015) ,搭著這股觀光 旅遊風潮,政府以食材旅遊融入休閒產業的方式讓國內外消費者認識臺灣在地食材,在 這樣的轉型過程中也增加了臺灣農業的附加價值,連帶達成地產地消政策目的。 政府自 2012 年起輔導農民參與食材旅遊的推動,不僅讓消費者瞭解食材從產地到 餐桌的過程,更導引消費者從餐桌走向產地,進入農村旅遊尋訪原始滋味、品味在地風 情,結合食農教育及友善環境的概念,從實際的走訪體驗中,親近自然、接觸農家、了 解食材。透過休閒農場的體驗與農業食物網絡行銷的概念,讓在地居民與遊客互動對話, 建立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任、互惠關係 (張宏政,2013) 。跟著食材去旅遊的方 式,能夠用軟性訴說置入地產地消的觀念,讓民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在慢食慢遊的風 潮中如何延續政策的推行亦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本研究之所以選擇宜蘭縣的茶產業作為研究範圍,是因為自從雪山隧道通車後,位 處臺灣東北部的宜蘭縣成為大臺北地區民眾遊訪的好去處,同時也發現宜蘭是重視環保、 積極發展觀光的好地方,其遊憩、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相當豐富,除了著名的太平山、 冬山河風景區、福山植物園、礁溪溫泉、蘇澳冷泉等,更有許多休閒農場及觀光工廠, 農業旅遊資源方面,劃設有 14 個休閒農業區,是目前休閒農業區最多的地方,完成登 記的休閒農場有 40 家,縣內四季物產豐富。近來致力推動食農、養生、環教題材的新 休閒農業,運用在地當令食材及「田園到餐桌」的概念開發遊程,舉辦各種食農方面的 主題遊,例如:稻田裡的餐桌、適合銀髮族健康養生的不老輕旅遊,以及有機農場體驗 一日農夫的生活等。宜蘭縣具備發展觀光的良好條件,並以成為休閒農業第一品牌作為 其願景之一,又考量推廣地產地消食材旅遊需要觀念意識的支持,大臺北地區民眾的消. 3.

(13) 費意識高,以臨近大臺北地區的宜蘭縣作為研究範圍,期收示範之效。其中茶產業遭受 WTO 的衝擊和中間商的不合理剝削,壓縮茶葉小農生存空間,這樣的情況在地產地消 政策與食材旅遊推動前後似乎有些不同的轉變,基此,欲進一步瞭解宜蘭縣如何發展食 材旅遊與落實地產地消的執行結果及造成什麼影響,故以縣內茶產業進行研究。 政府以地產地消政策為主軸,在行銷作法上以食材旅遊為方案,經由進階的休閒農 業體驗方式,試圖連結消費和生產兩端,逐漸達到地產地消訴求的效果,為了國家政策 能更加完善,也為了幫助在地的農民,希望運用正確的方法延續政策推行,就必須先評 估透過食材旅遊是否達到地產地消政策所強調幫助農民、環保生態、提倡食農意識的目 標與成效。本研究採取回應性評估的利害關係人評估途徑,主要利害關係人是政府與宜 蘭縣茶葉小農,另外也牽涉到其他參與執行的利害關係人,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農會 及旅行社等,各個利害關係人怎麼看待這項政策,他們之間的角色關係,以及需求是什 麼? 故本研究以宜蘭縣茶葉小農在推展食材旅遊所達到地產地消的政策成果作為示範 案例,期望提供政府未來政策修正或延續執行的參考,也提供給其他同樣進行食材旅遊 的地區或農民一個經驗分享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提出以下之研究問題: 一、分析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政策演進、執行過程與結果為何? 二、探討宜蘭縣茶產業地產地消食材旅遊茶農需求及延續方向為何? 本研究嘗試以政策評估角度,評估政府以食材旅遊作為達成地產地消的方式,其執 行後對於農民的幫助和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分析農民在執行食材旅遊過程中如何傳播置 入食農觀念。而食材旅遊執行至今,對於利害關係人的回應與需求,政府又該如何協助, 提供未來繼續施行的參考,此為本文之研究目的。. 4.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基於宜蘭茶產業從原本代工的產銷模式,在地產地消食材旅遊後,有為數不少的茶 業休閒農場對於自有品牌的建立、訂定價格的自主性及其他方面有明顯的改變,像宜蘭 茶這樣小農生產的小眾產業,符合政策強調以小農為標的,若依循政策推動,能夠達成 政策目標,頗具示範作用,顯見其研究價值,因此,本研究擇定宜蘭縣茶產業進行研究, 聚焦在宜蘭縣內從事茶葉生產兼營休閒農場之農民,而其他參與食材旅遊之利害關係人 作為政策評估資料蒐集之輔助參考。並以 2012 年至今參與執行食材旅遊之宜蘭縣茶葉 休閒農場經營者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為本研究範圍,研究時間為 2015 年 3 月 31 日至同年 7 月 15 日。.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名詞解釋可分為「地產地消」及「食材旅遊」二個部分,說明如下: 一、地產地消 地產地消係指當地所生產的農產品,直接供給該地區消費之意;廣義的解釋,甚至 可擴大至全國為範圍 (陳志維,2014) ,因此,臺灣本土生產的蔬菜及水果等農糧產品 皆可視為地產地消的範疇 (莊金谷、徐惠瑩,2014) 。 二、食材旅遊 食材旅遊就是讓消費者直接到食材產地,從認識食材、農事體驗、料理烹調到伴手 製作,了解土地與農村的人文風情,以最直接的方式和農民、農村以及土地產生更深厚 的連結 (蘇夢蘭、倪葆真,2014) 。. 5.

(1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相關文獻分為四節整理:第一節政策背景回顧:臺灣農業食物系統與休閒農 業,第二節介紹地產地消,第三節政策評估理論,第四節利害關係人之公私協力。. 第一節 政策背景回顧:臺灣農業食物系統與休閒農業 「地產地消」政策最直接之目的是鼓勵國人消費在地生產的農產品,這項政策的形 成有其歷史演進過程,本研究和農業食物系統影響國人飲食習慣,以及休閒農業政策發 展關係密切,因此在研究地產地消食材旅遊之前,先整理臺灣農業食物系統與休閒農業 發展的脈絡。 一、農業食物系統變遷與休閒農業演進 臺灣有特殊的時代背景,結束日治時期,從戰後至今農業食物系統逐漸轉變,隨著 國人經濟日益豐足,加以社會結構改變,農業政策必須轉型,本文將此歷程依食物系統 與農業轉型分成四個時期: (一) 農業生產黃金時期-米食為主 (1945-1970 年) 此時期可說是農業發展的黃金全盛期,由於戰後初期,臺灣曾發生兩次米荒, 影響國民政府日後糧政發展甚鉅。以致於 1970 年代前,臺灣的糧食政策以追求「自 給自足」為首要目標,希望盡量不要依賴進口國外糧食,當時國民政府剛接管臺灣, 政策決定者認為,擁有充足的米糧才能確保社會秩序的安定, 「若糧食沒管好,會亂」 。 因此,政府透過掌握公糧,尤其是以人民的主食-稻米為核心,制定規劃農業政策 與生產結構 (農委會,2012,頁 256-259) 。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原先只有 600 多萬人口的臺灣,湧進近百萬的外省 移民,面對突然暴增的人口,帶來一波糧食供應壓力,戰後初期的糧食政策,就以 追求增產為第一目標。政府為增加糧食產量,1953 年全面施行「三七五減租」 、 「耕 者有其田」 、 「公地放領政策」 ,使臺灣農村生產力大增。戰後初期,整體經濟發展是. 6.

(16) 具有戰略性的目標,發展策略是「以農業培養工業」 ,政府透過農業部門經濟資源的 移轉,以協助工業部門的發展。當時亞洲地區普遍性的稻米短缺,造成稻米價格是 小麥價格的 2 倍,所以政府鼓勵外銷稻米用來賺取外匯 (農委會,2012,頁 262、 500) 。 在臺灣需要賺取外匯扶植工業的階段,美國於 1950 至 1965 年提供臺灣經濟援 助,大量進口小麥做為援助糧食。美國主導壓低小麥價格,創造有利美國外銷小麥 的市場環境。而美國為傾銷其過剩農產品,於 1960 年代起,積極在海外國家推動「麵 食推廣運動」 。美國農業部將米食為主的遠東地區視為擴張小麥的市場,並且認為唯 有改變亞洲以米食為主的飲食習慣,才是拓展海外市場之道。1962 年在美國壓力下, 成立「臺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執行委員會」 (以下簡稱麵食推廣委員會) 踏出麵食推 廣運動第一步。1966 年「美國小麥協會」在臺北設立辦事處正式開始有計畫推廣麵 食。麵食推廣委員會與糧食局合作,利用農會家政系統,於各鄉鎮農會辦理麵食推 廣講習會,受訓者參加訓練後,其家庭麵食消費量均大幅增加 (農委會,2012,頁 502-505) 。 雖然此時期的農業以生產為主,民眾以追求溫飽及經濟累積為首要,休閒概念 尚未啟發。僅有林業單位在 1965 年開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發展多功能林 業經營,算是臺灣休閒農業的嚆矢 (農委會,2012,頁 537) 。由於政府積極發展民 生工業,導致農村勞動力逐漸外流,之後農業開始進入停滯期。 (二) 農業加工盛行時期-米麵共食 (1970-1980 年) 臺灣在此時期完成十大建設,形成工業發展體系,都市化及工業化改變了農業 社會結構。臺灣的農業至此從「生產面」轉向「加工面」的層次,農會小型農產加 工,成為農產品加工的主要模式,政府也投入經費發展「一鄉鎮一特產」 ,國人日常 飲食轉向了米麵共食 (農委會,2012,頁 500) 。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人經濟生活日漸寬裕,觀光的思維與行動逐漸萌芽。1976 年臺灣省政府在彰化縣田尾鄉的「公路花園」 ;苗栗縣大湖地區,有遊覽車公司應遊. 7.

(17) 客需求,載客至農家採草莓,體驗田間採果樂趣;1979 年,「中華農學會」聯合年 會,即以「觀光農業」為主題,進行學術性討論,以農業為基礎發展的觀光概念成 為討論議題。直至 1980 年臺北市首先在木柵區組訓 53 戶茶農,創辦了「木柵觀光 茶園」,開啟觀光農園的先例 (陳昭郎,2000) 。 (三) 農業後生產主義導入時期-西式速食 (1980-2000 年) 這個階段,經濟發展走向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在開放的市場,減少干預 的政策主導下,農業增長率快速下降。加上麵食逐漸融入飲食中而不自覺,米食消 費量大減,飲食轉向西式烘培及漢堡快餐之速食文化。 在美國有計畫性的向外推廣麵食的策略下,臺灣麵食消費量穩定增長,主因來 自美國主導的「國際農糧體制」與「國際農業貿易體系」 ,可以確保廉價小麥及麵粉 產業的長期供應。但是,初步引發大眾對麵食的興趣,只是短期性的目標;從小開 始培養臺灣人喜歡麵食,改變食米的飲食習慣,才是美國對臺灣銷售小麥的長期策 略。1982 年「麵食推廣委員會」與「美國小麥協會」集資成立「中華麵麥食品工業 技術研究所」積極拓展美國小麥。1988 年正式更名為「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 技術研究所」 。在經濟部工業局委託下辦理長達十年之專用麵粉配粉計畫,提高麵粉 價值與應用,並開始有計畫推廣西式烘焙產品 (農委會,2012,頁 504-505) 。 回溯 1980 年代後,臺灣社會進入穩定繁榮的經濟階段,此時影響飲食的兩大因 素是「全球化」和「本土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西式料理引入,國人飲食習慣與口 味逐漸西化。1984 年,世界知名的「麥當勞」正式進駐臺灣,大大改變臺灣當時的 飲食文化 (農委會,2012,頁 502、509-510) 。 之後,「本土化」的思維興起,回歸鄉土、重視地方特色,加上 1995 年開始推 動「社區總體營造」 ,讓各鄉鎮發展出結合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同年,農政單位輔 導農會辦理「稻米品質競賽」活動,是將稻米產業帶向新領域的初始 (農委會,2012, 頁 509、520) 。 此時期,國人所得提高經濟穩定,對於旅遊活動消費支出增加,政府遂推動休. 8.

(18) 閒農業政策。1981 年 3 月在北投區開辦「觀光柑園」供遊客採果,自此帶動臺灣觀 光休閒農業的風潮。1982 年底,農委會核定「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首先在苗 栗縣大湖鄉卓蘭鎮及臺中縣豐原市設置各類型觀光果園,成為觀光農業帶;這段發 展時期,是典型的觀光採果農業 (農委會,2012,頁 537) 。 1984 年後,大型的休閒林場和休閒農場逐漸興起,如彰化縣農會經營的「東勢 林場」於 1984 年 6 月正式對外開放。1985 年 2 月,臺南縣農會開發「走馬瀨農場」, 轉型成為遊客觀光、住宿、體驗的綜合性農場,臺灣的休閒農業,於是進入更企業 化、全面性的休閒旅遊型態 (農委會,2012,頁 537) 。 以上觀光農園及休閒渡假農場之開發奠定臺灣農業旅遊發展的基礎,但在這段 期間,大家對農業結合觀光的新興事業不知用何種名稱及定義,直至 1989 年 4 月 28 日至 4 月 29 日,農委會贊助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舉辦「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 產官學各界自此建立共識,以「休閒農業」作為共同用辭,並將其定義為: 「休閒農 業係指利用農業產品、農業經濟活動、農業自然資源環境及農村人文資源,增進國 民遊憩、健康,合乎利用保育及增加農民所得改善農村之農業經營」 (陳昭郎, 2000) 。 1992 及 2000 年,政府陸續公布「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 、 「農業發展條例」, 將「休閒農業」定義為: 「休閒農業係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 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國民休閒,增進國民對 農業及農村之體驗為目的之農業經營」 。自此,休閒農業成為結合生產、生活、生態, 三生一體的新型態農業 (農委會,2012,頁 538) 。 臺灣農業政策自 1992 年起的「農業三生事業」 ,可以視為後生產主義的起始點, 在後生產主義的相關措施作為上,逐漸朝細緻化與複雜化發展,不僅關心農業生產 部分,也關心在地農業食物的生產、消費與品質,進而擴及到農村整體發展,農業 從生產轉向農村多功能角色,也與臺灣休閒農業的推動有關 (梁炳琨,2008) 。. 9.

(19) (四) 另類農業食物網絡興起時期-新米食文化 (2000 年~) 對於農業食物網絡的概念,源自於 2000 年起西方興起之在地農業食物系統的研 究 (張宏政,2013) 。提及農業食物在地化,不僅關心全球與在地農業食物系統的 關係,更涉及食物品質、食物安全、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村發展等面向 (梁炳琨, 2008) 。 臺灣的農業食物網絡發展,歷經 1980 年代起陸續發生的食安與品質問題,1990 年代兼顧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均衡發展的政策調整, 2002 年 1 月臺灣 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第 144 個會員國,質言之,臺灣農業食物 系統面臨品質安全、鄉村再發展、全球農業食物系統挑戰的問題 (梁炳琨,2008) 。 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臺灣開始引進各國農產品,來自全球各地的食材取得方便且多 樣化,在國內就可品嚐各國料理,也造成臺灣飲食的巨變。 此外,有鑑於臺灣食米量逐年下降,1981 年我國稻作面積為 66.8 萬公頃,至 2010 年已減少至 24.3 萬公頃,而白米消費量自 1981 年由 96.54 公斤/人至 2010 年 下降至 46.18 公斤/人。新米食文化及在地風味於是成為政府倡導的重點,陸續推出 與教育、休閒產業結合的活動 (農委會,2012,頁 537) 。 2001 年開始實施周休二日制度,地方特產逐漸與文化觀光、休閒產業結合。農 委會提出「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計畫」 ,逐步將農業由「生產型」調整為「服務型」。 此時強調田園風味的「田媽媽」開辦,田媽媽是由農會家政班員利用地方特產開發 出的農家菜或點心,是非常具有在地味的農情菜餚 (農委會,2012,頁 509-510) 。 在推廣米食及在地食物方面,2003 年推動親子及學童種稻體驗,藉由稻米文化 教育,鼓勵親子重建對土地的認同,養成以米飯為主食的習慣。2004 年,辦理第一 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 ,選拔全國冠軍米並辦理競賣會,力求國產米品質提升。2005 年辦理「臺灣米禮盒包裝設計比賽」 ,開創食米精品化的消費,包裝成婚嫁禮盒、彌 月禮盒、百貨滿額禮等商品。2006 年推出農業伴手禮及百大精品,包括生鮮農產品、 加工品、茗茶、良質米、美酒等,以頂級品質,輔以具質感的精良包裝,重塑消費. 10.

(20) 者對農產品的印象 (農委會,2012,頁 510、520) 。 到了 2008 年與 2010 年因國際糧價暴漲,使得國內各界開始關注臺灣過份仰賴 進口糧食,且糧食自給率僅有 32%之現象。於是,2009 年起進行米食多元加工利用 技術研究,為迎合消費需求及飲食趨勢,減少對進口小麥之依賴及提升國產稻米之 應用,開發出 30 項以上烘焙製品,並輔導廠商提升業界使用米穀粉之技術,強化消 費者對米穀粉製品之認同度 (農委會,2012,頁 271、520) 。 至此,對於米食推廣更為積極,為傳承米食文化,辦理特色米食行銷,建立米 食與生活相關的情感。2010 年 8 月至 10 月於臺灣博物館舉辦各種米食主題特展, 介紹稻米的故事、種類、在節慶的運用等,搭配專題演講,深化國人對米食文化的 瞭解、米食營養與多樣化,並建立重視土地及對稻米的文化情感。米食推廣隨著時 代科技演變,進入網路新紀元,2011 年辦理「臺灣百大米餐廳」網路票選,並結合 國內知名餐旅系所、餐廳與飯店研發實用米食料理 (農委會,2012,頁 521) 。 無論田媽媽料理、農業伴手禮、農漁會百大精品及農村酒莊酒品,均是推動在 地消費飲食文化的先驅。時至今日,消費者基於健康、環保認知或其他因素,有人 提倡直接向農民購買,選擇在地、當季食材,吃得健康、自然、環保。農業在地化 也在臺灣悄然運行,另類食物網絡就是提供一個與生產地點較緊密關聯的網絡,遠 離生產主義標準化和工業食物系統的供應,藉以改善食物品質,重建消費者對於慣 常食物供應鏈所喪失的信心,以及創造落後地區經濟發展,朝向關心品質、地方和 自然的觀念 (梁炳琨,2008) 。 為了喚起國人支持臺灣農業,養成在地消費的習慣,政府推動「在地生產、在 地消費」,各地相繼以另類農業食物網絡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 AAFNs) 形式體現,例如:農夫市集、農民直銷站、社區支持型農業、消費合作社、地理標 示等。依據梁炳琨整理 Marsden、Renting 和 Higgins 的看法,另類農業食物網絡包 含:1.面對面 (face-to-face) :消費者透過如農民市集、農場小舖等面對面直接 向生產者購買產品。2.近鄰 (proximate) :產品與生產地是近鄰關係,販賣的中. 11.

(21) 間者是生產者的代表,例如社區支持型農業、消費合作社等。3.延長 (extended) : 產品銷售到生產地之外的消費者,是透過制度化的協定、標準和商標,使消費者與 生產地產生關聯,例如認證商標、地理標示等 (梁炳琨,2008) 。 配合地產地消政策,自 2012 年起推出休閒農業「食材旅遊」,以農業食物網絡 關係行銷的概念,透過休閒農業體驗,建立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互信、互惠之關 係 (張宏政,2013) 。藉行銷在地消費的觀念,鼓勵「零或短距離的食材」 ,盡可能 使用在地生產的食材,不但既新鮮又健康,並且能達成節能減碳的效果 (農委會, 2012,頁 539) 。 綜整前述,臺灣農業受到政治、經濟、自由貿易以及全球化的影響,農民生活 及農村發展似乎在變動中不斷尋求契機,臺灣島國經濟的現況無法漠視全球化的浪 潮,另一方面,本土價值日漸抬頭,加上民眾對工業食物的質疑與不信任,讓人開 始關心全球化與在地化對食物和農業的影響,大量、標準化生產的工業食物與家庭 式小農生產食物又有哪些差異?臺灣農業在全球化下如何發展在地食材,接續探究如 后。 二、全球化與在地化對食物及農業之影響 (一) 食物工業全球化導致飲食文化改變 全球化影響涵蓋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法律、人際關係、環境等, 也包括我們的食物體系及飲食習慣。全球化也是多面向且複雜的,可解讀成全球有 越來越豐富的連結,像是讓自己在熟悉的環境中卻有身處異地的感受,即錯置 (dis-placement) 的感覺。例如:到清境旅遊有置身歐洲的錯覺,在鄰近街坊的異 國餐廳享用料理和感受氛圍。哈維 (Harvey) 將全球食物文化的興起,視為是「時 間-空間壓縮」的例子,認為全球食物文化,是一系列幻影的一部分,經由這些幻影, 我們得以如同親身經歷世界之地理位置。但身歷其境的經驗幾乎隱蔽了任何經驗的 來源、生產該經驗的勞動力,或是該生產隱含的任何社會關係 (鄭棨元、陳慧慈譯, 2010,頁 150) 。. 12.

(22) 現今在超級市場隨手可得各種外國的食品,是我們日常生活熟悉且食用的食物, 在異國餐廳中也有這些全球性食物的蹤跡,像是義大利麵、墨西哥玉米片、美式漢 堡、德國香腸等,這些食品的生產可從食物工業全球化的角度來看。梅西 (Doreen Massey) 認為全球化過程是一種明顯的「權力幾何學」,「有些人較能掌握全球化 的過程、有些人創造潮流和趨勢,其他人則隨波逐流;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則成為 過程中的囚犯」 。食物工業全球化透過生產線大量製造、包裝、銷售和運輸,改變了 第一世界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由第三世界生產來供應西方世界消費,導致 第三世界國家逐漸依賴工業食物輸出維持經濟 (鄭棨元、陳慧慈譯,2010,頁 150、 161) 。這些農產品經過防腐包裝、低溫運送及在超市中冷凍,消費者無法觸及原始 的香味及原有的新鮮度,也不知道這些食材如何生產及從何而來,飲食文化隨之悄 悄改變。 全球化擴大了科學、技術、工業及資本主義經濟的主控地位,成為世界奉行的 標準,現今食物生產系統遭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使得這系統受到西方文化 及思考方式的傷害。因為全球化下,彼此交流與貿易到處在進行,複雜度也增加, 連日常飲食也深受影響,過去人們是因為地緣關係或是在經濟因素權衡下食用某種 食物,現在全部被市場新規則所取代 (林欣怡、陳裕鳳譯,2009,頁 43、55、107) 。 相同的,購物中心的設立,是因為全球市場力量對於計畫性銷售的要求,而非基於 當地意識的表達或需求所建立。再者,足以代表國家特色的食物,背後經常隱含著 貿易連結、文化交流、特別是殖民主義複雜的歷史,一個地區的特色食物,敘述著 移動和混合的故事。歸化的食物是經過長時間改良、被接受和融合過的食物 (鄭棨 元、陳慧慈譯,2010,頁 108、150) 。 我們可說,食物工業化和全球化的程序,象徵著和傳統食物處理方式的決裂, 也是「疏離」的過程,顯然削弱了地域和食物來源之間的關係。隨著國際交流的頻 繁及全球化食物供應鏈的形成,在地喪失對食物和飲食的控制權,增加了食物安全 的控管風險,像是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農藥殘留等問題,為了供應需求,在. 13.

(23) 大規模、快速育成的農業生產下,農產品的抗病性越來越低落,如此,去疆域化的 流通難以全盤掌控食物安全。而基因改造作物的普及是另一個引起爭議的議題,消 費者對食物安全衛生的不信任,對於信賴過程破裂的焦慮,造成另外一種食物文化 的「重新固根」 (re-embedding) 現象:例如有機農業運動,目的在於追求當地 的自產自銷 (當地運銷計畫) 、尋求人們在超級市場購物之外的替代方案,以及 建立食物合作社等,在全球化的「抽離力量」和本地的「重新固根」力量之間,必 然有一種互動的消長關係 (鄭棨元、陳慧慈譯,2010,頁 76、152、156-157) 。 或許,從文化角度來看,當世界變得越來越標準化,原生食物就越來越具吸引力及 重要性 (林欣怡、陳裕鳳譯,2009,頁 116) 。 從歷史的推移來看,由於人類的慾望,食物隨著殖民、移民、資本主義、特權 把持、世界貿易中遷徙傳播。人群跟地方根深蒂固的聯繫,是食物具備在地文化特 點,一旦空間移動,似乎將這樣的連結逐漸瓦解。有趣的是,屬於後期資本主義的 速食加盟店遊走世界各地,同時美國的老媽老爹 (Mom-and-pop) 家庭經營型態 興起,食物的模式是延續與循環且不斷變遷的 (Mintz,2006) 。 全球化的過程是複雜、曖昧、混合的,去疆域持續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在 過程的不安定感中,有新的機會也有新的風險。然而,拜全球化之賜,以往特定季 節才有的蔬菜水果,現在消除了季節性的因素,可以一年四季長時期的享用 (鄭棨 元、陳慧慈譯,2010,頁 152) 。 (二) 在地小農對農業食物的價值 聯合國以 2014 為國際家庭農業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 , 強調家庭農場對於戰勝貧窮,增加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的重要與貢獻 (吳東傑, 2014) 。由於食物工業化後許多糧食仰賴進口,未來十年油價變動劇烈,每過一段 時間就持續上揚 (林麗冠譯,2008,頁 23) 。世界糧價隨著石油價格日漸高升是不 可避免的趨勢,慣行農業的產銷倚賴石油,在後石油時代的將來,避免因買不起或 買不到進口糧食的我國,勢必要努力增產,以盡量達到自足 (郭華仁,2014) 。近. 14.

(24) 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對農業造成威脅,種種因素讓很多國家開始正視糧食安全的問題,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約為 32%,表示有將近 70%的糧食是經由長途運送進口而來。為 了取得糧食自主權,避免國際農糧集團掌控,小農式家庭農場強調的農業生產多樣 化正是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好方法。小農式生產的另一優點是能避免進口基因改造作 物大量流入我們日常餐飲中,臺灣進口黃豆 90%以上是基因改造,這是關心食品安 全需正視的問題。 小農式家庭農業耕作,與美國大農粗耕方式不同,農事採行粗放耕作,在一望 無際的農地上,駕駛飛機大面積噴灑農藥,充分運用機械,將勞力減到最低,從播 種、耕作、收貨到運銷,都使用機械操作,播種後讓作物自然成長,不需太多人力 照顧,屬於大規模、高產量、標準化生產。正因如此,大農僅能選種一種作物,方 便大規模、標準化、機械式地耕作;大面積農地為了免去除草的投入成本,多會選 種基因改造作物。大農耕作獲取豐厚收入的同時,勢必付出基改、化學農藥、生物 單一的代價。 世界大多數國家是小農制,黃重豪 (2014) 撰文指出小農在全世界有至關重要 的好處,具備優於大農制的優點: 1.保存生物多樣性:同一品種被種植在不同區域,會因為溫度、濕度等差異而慢慢 演化出略為不同的基因庫,進而阻隔同一種病蟲害蔓延,對糧食安全有很大的保 障。基因差異衍生出風味各異的美食,並帶動觀光旅遊。譬如都是米粉,桃園人 用另一米種來做,苗栗發明另一種曝曬方式,與新竹米粉風味有所區隔,如此吸 引觀光客展開米粉之旅,體驗截然不同的客家風味。換言之,就是用各地區引以 為豪的在地農產品,製作成美味且具在地風格特色的美食,經由行銷推廣形成風 潮,進而吸引消費者前往旅遊。 2.小農結構可以縮短食物運輸里程,降低碳排放:一天當中搬動最多的日用品,不 是電器,不是家具,而是食物,如果糧食是進口的,那碳排量更驚人。要回歸在 地生產,在地消費,也只有小農體制才能做到。. 15.

(25) 3.小規模、混種、輪作才能支持有機耕作或永續農業:不同物種雜處可形成一物剋 一物的生態平衡,天敵會主動幫農人除蟲,不需要化學農藥。 我國農業屬小農經營,在全球化以及臺灣農產品的自我社會認同有些困境的今 日,透過新興農法,知識系統的建構,社群的支持來縮短城鄉、生產與消費的距離 和增加彼此的認同,讓農民更自在與自信 (吳東傑,2014) 。其中有機食品通常聚 焦於小規模生產,是一股抗衡全球化與工業化食物的重要力量,同時避免了在大量 生產過程中發生的食安、生態系統改變等問題 (Gössling et al., 2011) 。此外,在地 化的產物凝聚了地方生活文化與先人智慧寶藏,具地域的獨特性;地方文化產業的 在地性參混著地方歷史、文化、地理、產業等特色,融入在地人的情感、人情與技 術,它的價值性並非侷限於產品本身的販賣價值,也涵括無形的價值 (楊深耕, 2006) 。臺灣因經濟發展的結果,都市化及南北產業差異化,形成農業生產基地在 南部而消費人口集中在北部的現象,消費者與土地的連結性、情感性相對較薄弱, 地產地消觀念的形成適可建立對鄉土的連結及對國產農產品認同 (莊金谷、徐惠瑩, 2014) 。 面對過去數十年全球化農業所造成的環境和農業生產、消費方式的負面衝擊, 近年來全世界正興起一股在地化的農業運動反思,以彌補全球化農業貿易所造成的 能源過度消耗和過度排碳的生態危機 (董時叡,2012) 。結合「當地生產銷售、在 地消費」的社區產業精神,將可作為抗衡強權式殖民經濟體系所衍生之連鎖量販業 者的一股力量,農民市集的再現正是典型的代表產物之一 (陳姿伶,2008) 。 以往傳統農民施行慣行農法,透過盤商銷售農產品,現在倡導青年回鄉,有越 來越多的人認同臺灣這塊土地,崇尚回歸自然、環保生態的生活,以「半農半 X」 的方式加入農業生產。 「半農半 X」是以能夠持續的務農生活為基礎,發揮與生俱來 的才能,完成社會使命,持續為社會解決問題,創造新文化的生活 (王蘊潔譯,2013, 頁 20) 。半農半 X 的實踐者同時也是美國佛蒙特州議員祖克曼認為,在迷失方向的 社會中,有太多人突然想要尋根,自給自足,能讓人真正滿足 (林麗冠譯,2008,. 16.

(26) 頁 90) 。這些兼職農民具有一定的社會歷練,想法創新,具市場行銷概念,懂得運 用科技銷售產品,因此,突破傳統產銷機制,以網購、認購、契作方式預先掌握銷 售量,甚且在百貨公司、超市內銷售提高農產品的價值。 (三) 全球化與在地化並存 「在地食物」的擁護者從環保的理由,譴責長途運輸食物造成二氧化碳排放, 導致氣候轉變,引生了「食物里程」 (food miles) 的概念,因此應該吃在地食物, 減低個人對環境的衝擊。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簡單,在地產品有時對環境衝擊更大, 因為某些國家較適合生產某些特定食物。例如:紐西蘭林肯大學 (Lincoln University) 的研究發現,紐西蘭出產的羔羊肉產生的二氧化碳 (每公噸肉產生五百六十三公斤 的二氧化碳) 遠低於在英國出產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每公噸肉產生兩千八百四十 九公斤的二氧化碳) 。因為紐西蘭有較大的放牧空間,小羊可以吃草;相對於英國 的小羊以飼料餵養,而製造飼料是排碳量高度密集的產業。即使從紐西蘭運送到英 國,造成每公噸肉一百二十六公斤的額外排放量,紐西蘭羔羊肉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仍遠較英國低。最不會造成汙染的方式,可能是讓各國或各地區依照當 地的環境條件,專注於生產他們特別有效率的方式所製造出的食物,然後彼此交換 (楊雅婷譯,2013,146-147) 。 用來支持在地食物的論證,不該限於環保觀點,就社會論證觀點:在地食物可 以增進社會凝聚力,支持地方產業,並鼓勵人們更關心自己所吃的食物來自何處、 如何種植。但也有社會論證支持進口食物,對於開發中國家農民種植高價值作物, 外銷到外國市場,有助於發展經濟 (楊雅婷譯,2013,頁 148) 。 綜上,「全球化」強調市場經濟、大規模生產及同質性,「在地化」則強調社區 發展、資源保護及民眾的參與。兩者不應視為彼此衝突,而是相輔相成的,所謂「全 球思維,在地行動」 ,在地化的範圍沒有通則性的標準,只要區域內居民認同在地文 化、凝聚在地意識,從全國、縣市、鄉鎮到社區都可以是在地化的範圍 (曾竫萌、 袁浩雲,2012) 。. 17.

(27) 全球化和在地化是共生並存的,地產地消的推廣並不是專注在環保方面如此簡 單,尚有國家糧食安全、農村經濟、農民生存、在地就業、社會凝聚、國民健康、 食安教育等各個面向的考量。教條式的推廣過於僵化,藉由體驗活動、觀光旅行中 體現是達到扶植產業,教育民眾的方式之一。從地產地消的觀點推廣食材旅遊,除 了鼓勵消費者直接到食材產地認識食材,從食材中認識農村,結合跨界的文化、文 創、藝術、音樂、運動、節慶等加乘旅遊的豐富度,串連營造旅遊的感動因子,形 成一種社會氛圍,吸引國內外遊客來到農村,也能將臺灣好食材行銷到國外。臺灣 重視在地產業,亦不能自限於此,必須在國際化中找出立足之地。. 18.

(28) 第二節 地產地消 本節首先整理瞭解地產地消的涵義,提及如何界定在地;其次,由於臺灣地產地消 參考日本模式,故從日本與臺灣地產地消緣起、相關政策法令、主要銷售類型、與觀光 旅遊結合之作法等面向,分析臺灣地產地消政策推廣及發展脈絡;最後綜整臺灣論文研 究者對地產地消議題關注的方向。 一、地產地消涵義 臺灣「地產地消」的概念源自日本,目的就是呼籲本地人應該多加消費本地產品, 由食材採購作業,從海鮮到蔬菜、水果,都是利用當地產的新鮮食材就叫做「地產地消」 (顏建賢、曾宇良、張瑋琦、陳美芬、謝亞庭、臺灣農業推廣學會,2014) 。易言之,就 是當地生產的農水產物在當地消費的意思 (顏建賢、曾宇良、莊翰華,2011) 。在日本 有吃三里 (日本的一里約四公里) 以內食物,有益身體健康的說法 (王蘊潔譯,2013, 頁 46) ,也是地產地消的概念。1990 年代日本兵庫縣「日本農業協會 (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簡稱農協」以「地產地消」為理念推出的一套農業振興方案,即當地所 生產的農產品,直接供給該地區消費之意;廣義的解釋,甚至可擴大至全國為範圍 (陳 志維,2014) 。 除了日本,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概念,2005 年世界環保日,舊金山環保團體 Four Woman 結合「在地」 (Local) 和「飲食」 (Vore) 創造出「Locavore」這個新字, 提出在地化飲食的概念,強調只消費方圓百哩、「土生土長」的在地、當季食材。美國 知名有機超市 Whole Food Market 設置「在地專區」 ,定義陸路運送時間不超過 7 小時為 「在地」 。Bon Appetit 集團要求旗下每間餐廳起碼要有 20%食材,由餐廳所在地 50 哩 之內的農牧業者提供 (朱乙真,2013) 。 「地產地消」包括生產距離範圍,食物運送時間,以及餐廳使用在地食材的比例三 種界定,對於「當地或在地」也尚未有一致性的定義。英國史特福 (Stratford) 農民 市集,將「當地或在地」定義為以議會為中心,方圓 30 英哩 (約 48 公里) 為範圍之 區域 (陳姿伶,2008) 。. 19.

(29) 依據國立中興大學萬鍾汶教授研究指出,臺灣國內各農產通路皆能將食物在一天內 運達,因此臺灣本土生產的蔬菜及水果等農糧產品皆可視為「地產地消」的範疇 (莊金 谷、徐惠瑩,2014) 。綜上所述,食材的銷售及消費,都是當地生產的新鮮農產品,站 在支持臺灣農產品的立場,廣義而言,直接銷售或消費臺灣生產的農產品亦可稱之。 「地產地消」為因應消費者重視食品的安全、品質及進口農產品逐漸增加、國內農 產品價格低迷等問題,打破傳統以生產者為中心的產銷模式,透過意識改革,轉型為重 視「飲食」、「健康」及「生活」,以農產品直銷的方式,由生產者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開拓多元行銷管道的產銷方式 (陳美芬,2012) 。再者,理想的當地食品能夠沿著商品 鏈連結許多元素,像是食品在哪裡種植或生產,誰去販賣,消費者在哪裡買,甚至是採 買者是誰 (Blake,Mellor, & Crane, 2010) 。 二、地產地消緣起 (一) 日本 日本有所謂「身土不二」的精神,人不應脫離土地生活,生活在土地上就吃那 塊土地所生長出來的食物。認為人類也是環境的產物,食用當地所採收的當季食物, 身體才能和環境保持協調 (王蘊潔譯,2013,頁 124) 。日本以強烈的社會和文化傳 統觀念,支持本土農業。 日本農林水產省在 1981 年提出的「地產地消」口號與施政目標,剛開始是為了 改善國民飲食生活,近年來則被應用到促進農產品銷售及振興農村發展等方面,在 日本全國推廣,同時結合了綠色旅遊的發展,將當地農業體驗活動融入當地農產品 特色,並與教育結合,達到文化傳承及確保農業價值的效果 (顏建賢、曾宇良、莊 翰華,2011) 。2014 年 1 月農林水產省與觀光廳共同訂定「農業與觀光合作之協定」 為基礎,將農業及農村所具有的地域資源予以整合,並且與觀光業者合作,積極建 構可以讓日本國內外觀光客停留 2 至 3 日的觀光行程 (林文傑,2014) 。 面對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各種外在壓力,日本重新檢視過往農業政策,並以法規、 政策來振興農業。2002 年農林省發表的「食」與「農」再生計畫,將「都市與農山. 20.

(30) 漁村之共生、對流」設定為重要政策方針。市民農園與地產地消政策之結合,便是 企圖透過農業經營的重生以達到地方社會永續發展的典型。都市居民透過前往市民 農園,參與當地農村的農業生產活動,達到育教於樂的效果,更有助於振興當地的 農業生產,提升當地農產量並增加農產的自給,另與當地觀光業者合作,由農園提 供旅館食材等方式,落實地產地消的理念 (蕭閎偉,2011) 。 (二) 臺灣 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的波動,影響糧食供應及需求量,在 2011 年召開的「全 國糧食安全會議」提及,持續幾年的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先進國家對糧食需求增 加、全球氣候變遷異常及熱錢炒作等因素,造成國際糧食價格高漲。為確保我國糧 食供需穩定,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系列活動,提升我國糧食自給率,初步目標 為 2020 年前提高糧食自給率至 40%,會議結論強調推動地產地消,改善國人飲食 結構,減少對進口產品需求,採多元角度提升全民消費在地農漁畜產品之意願 (陳 武雄,2011) 。 在意識到糧食安全問題後,強調基於糧食安全、節能減碳、保護環境與鼓勵農 民等四大理由,地產地消極有必要,為鼓勵在地生產、在地消費而舉辦「愛用國產 農漁畜產品」金句徵選活動,並選出「鮮享在地」好句 (農委會,2011) ,之後, 陸續推出系列活動,包括: 「米食多樣化」、 「百大精品伴手禮」、 「鮮享在地便當王」、 「在地創意料理」、 「米食招牌飯地圖」,以及農業微旅行推出「鮮享在地・食材旅行」、 「跟著嚐鮮大使去旅行」等。 有感於日本與臺灣農業都屬小農制經營,同樣面臨國人飲食消費習慣變遷、從 農者高齡化、糧食自給率偏低、農業產值下降、農村日漸凋零等現象。日本振興農 業推動之相關政策對臺灣農業具有參考價值,藉著日本推動農業體驗教育、綠色旅 遊及地產地消等政策、作法,獲取引為借鏡的方向。 臺灣貿易依存度高,在自由貿易及全球化效應下,農業生產面臨嚴峻考驗,為 穩定農民收益,活絡農村經濟,除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外,面對進口農產品的競爭,. 21.

(31) 必須區隔國產品與進口品,強化在地特色,鼓勵地產地消,並推動食農教育,由教 育紮根。作法上,加強農產品追溯及安全管理,發揮在地農產生鮮優勢,並結合農 業旅遊、農村再生創新在地產業,以確保農業自然保育與生態永續等多功能價值(農 委會,2014) 。 藉由地產地消政策推廣,厚植國人購買國產農產品的意識,提高在地農產品的 消費需求,增加從農者收益,連結休耕地活化,提升糧食自給率,確保糧食安全供 給,也期望能吸引更多有意願從農者投入農業。同時兼顧國人飲食安全,深化健康 飲食及在地消費教育,傳達在地農產價值,培養健康安心選食的概念。此外,低碳 經濟蔚為風氣,強調低碳食物里程也是地產地消的重點之一(農委會,2014) 。 在加強國產品的認同與接受度方面,必須瞭解消費者的需求,從消費面來思考 農業如何轉型。亦即從市場定位調整生產輔導,加強與消費者溝通,符合消費者的 期待與需要,使其願意購買國產農產品。食農教育是強化地產地消方式之一,以在 地農產品為主題設計從產地生產到餐桌的課程及示範教案,培育年輕族群認識與體 驗農業,認同鮮享在地,建立喜愛國產農產品的飲食習慣。盤點農漁畜產業具發展 優勢或潛力之特色產業,輔導以當令農產品食材,製作特色農村料理或伴手禮,以 地方農特產開發美食,以美食吸引農村旅遊風潮,以農村旅遊帶動「吃在地、食當 季、遊道地」的全民運動,朝向農業六級產業化發展,打造具經濟活力與生活品質 農漁村 (農委會,2014) 。 不論從宏觀的政策面或軟性生活旅遊的角度,地產地消對農民經濟、消費者健 康、國家安全而言都具有正面效應。這種重視消費者與生產者間交流互動的產銷模 式,以農夫市集、農民直銷站是目前主要的銷售實施形式,近年來社區支持型農業 逐漸成形,亦成為銷售形式之一,政府也推出食材旅遊方案作為落實地產地消的方 式。. 22.

(32) 三、地產地消相關政策法令 (一) 日本 日本地產地消以法律支持推動,依據施美琴、羅光傑、阮淑鵬 (2013) 赴日報 告內容,擇要整理如下: 1.食育基本法 (厚生勞動省) 2005 年 7 月公布施行「食育基本法」 (2009 年 9 月修訂,共 4 章 33 條) , 明定飲食教育的理念、目的、相關者的角色與任務、食育推進基本計畫的制定 (2006 年 3 月第 1 次制定、2011 年 3 月第 2 次制定)、食育推進會議的設置等。 其中與地產地消相關條文摘述如下: (1)飲食教育可維護傳統良好的飲食文化,而有效利用地區特性的飲食生活,與環 境調和的糧食生產和消費,可使國民理解國內糧食需求及供給的狀況,並藉由 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交流,以促進農山漁村的活性化和糧食自給率的提高。 (第7條) (2)教育相關團體及有關人員對於飲食生活的關心及理解的增進有其重要性,因此 必須利用所有機會和場所,積極推行飲食教育。而農林漁業者應積極提供關於 農林漁業的多樣體驗機會,使國民理解自然的恩惠和人類飲食生活的重要性, 並與教育相關團體及有關人員相互配合,以推行飲食教育。 (第11條) (3)中央政府及地方公共團體,藉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交流,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 的信賴關係,確保食品的安全性,促進食品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國民對飲食 的理解與關心度提高的同時,為促進與環境調和之農林漁業的活性化,需加強 農林水產品生產、食品製造、流通等之體驗活動,提高地區內學校供餐及消費 對當地農林水產品的使用。此外亦須活用創意功夫,降低食品廢棄物的發生, 並強化資源之再生利用。 (第23條) (4)中央政府及地方公共團體,為維護傳統活動或具有地區特色的飲食文化,對於 優良飲食文化之傳承相關活動,應採取必要的對策。 (第24條). 23.

(33) 2.學校教育法 (文部科學省) 1997 年,日本文部科學省 (教育部) 實施「教育改革計畫」,正式將農山 漁村納入教育的學習場所,開始重視學生的自然體驗學習活動及體驗型校外教 學。 3.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 (農林水產省) 1999 年,農林水產省頒布「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將振興山地及偏遠 地區、都市與農村交流列為主要施政策略。2001 年 4 月,將農林漁業體驗協會、 故鄉與資訊中心、21 世紀造村學院等 3 個財團法人,整併成「財團法人都市農山 漁村活性化機構」,扮演推動與支援城鄉交流體制的單一窗口,專責輔導農林漁 家開辦民宿、培育民宿經營人才、提供民宿經營諮詢、維運城鄉交流資訊系統平 台、選拔百大農林漁家民宿等任務。2010 年 3 月,訂定第 2 次食料、農業、農村 基本計畫,其預期目標如下: (1)直銷所年銷售額1億日圓:該類直銷所數量於2020年度須提升50%以上 (2006 年度1億日圓以上的直銷所比例約為16%) 。 (2)提升對學校營養午餐使用當地農作物之比例,並達成飲食教育推進基本計劃, 預計2015年度須提升30%以上。 (3)打造綠色農家民宿,以旅遊觀光事業而言,預定於2020年至農家民宿之投宿人 數須達到1,050萬人。 (4)活用直銷所、道之驛等銷售站,並與學校、公司企業之餐廳結合,促進地域性 的農業、林業、漁產物之利用,確保地域的需求與農業、林業、漁產物之穩定 提供,另推動農村體驗活動、降低環境負荷等,都是作為具體促進地域性農業、 林業、漁產業物利用的對策。 (5)與各類之全民活動結合,多元化推動地域性農業、林業、漁產物利用促進,以 吸引或提升國民參與率。. 24.

(34) 4.六級化產業法 (農林水產省) 日本六級產業化的概念是前東京大學今村奈良臣教授所提倡,原本定義為農 業生產 (一級) +加工 (二級) +通路 (三級) ,後因環境變遷與專家研究 結果,目前趨向為農業生產 (一級) x 農業加工 (二級) x 直銷 (三級) , 代表產業升級是加乘的效果 (陳依文、王玉真、周妙芳、沈杏怡、劉力嘉,2011) 。 2010 年 12 月制定「六級產業化法」 ,鼓勵農林漁產漁業者有效地利用所有的資源 開創出新的事業,促進地區的農林漁產物的利用,進而提昇日本糧食的自給率, 基本理念為: (1)強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 (2)振興地區農林漁業與相關事業帶動地區的活性化。 (3)提供消費者豐富的飲食生活。 (4)配合飲食教育活動的推動。 (5)推動都市與農山漁村的交流與共生。 (6)對提高糧食自給率有所貢獻。 (7)對降低環境的負荷有所貢獻。 (8)把地區做為政策推動的主體以及形成一種社會的氛圍。 5.農山漁村故鄉生活體驗計畫 (跨部門合作計畫) 2002 年,日本總理府與教育、農業、衛生、經濟、交通、內政、環境等 7 個中央部會共同組成「都市與農山漁村共生及對流計畫推動小組」 ,並與 JA (農 協) 團體聯合推動農山漁村體驗與綠色休閒旅遊,以 JA 及鄉鎮公所為核心,並 於大都會開設「支援回歸故鄉中心」,鼓勵鄉村子弟、都市居民及二次大戰嬰兒 潮世代回鄉定居、就業。 2007 年 6 月由中央農林水產省、文部科學省及總務省 (相當於內政部) 等三 大部門共同訂定「農山漁村故鄉生活體驗計畫」 ,從 2008 年度開始實施,目標為 2016 年全國公立小學 5 年級學生 1,000 萬人到農山漁村小住一星期,進行農山漁.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enable the research team to gain a more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cheme, 4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32 in eight case study

Stone carvings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ere mostly religion-oriented (namely Buddhism or Taoism), and today much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em has been derived from

In addressing the questions of its changing religious identitie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the paper shows that both local and global factors are involved, namely, Puhua

` Sustainable tourism is tourism attempting to make a low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local culture, while helping to generate future employment for local people.. The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z The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 with the 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was completed in March 2002. z Employability : skills required

因此在表 5-4 評估次項目中,統計結果顯示政治穩定度、房產政 策、官僚政治以及景氣是接受度最高的,可以顯示政局安定以及當局

但原住民族尚不知利用茶樹產製茶葉。荷蘭人據台期間,從事稻米與甘蔗生產,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