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從地產地消食材旅遊的發想與演進瞭解政策發展脈絡,並試著釐清各利害關係 人對「在地」的界定,每個人對其定義有不同的解讀,但對臺灣在地農產品都抱持高度 認同,政策標的對象的茶業休閒農場經營者,在農場的餐食、配茶的點心等,都盡量使 用自家或宜蘭在地的農產品,若縣內無法取得,就會優先選擇臺灣其他地區的農產品作 為食材。

在政策執行過程,各利害關係人是相互連結,惟所持立場角度不同,作法及資源的

114

挹注各有程度上的差異,但大方向都是支持食材旅遊。政府和農會關懷茶農的立場明確,

由於所轄管的農業事務廣泛,在人力、經費、時間等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對茶葉休閒農 場盡量輔導從旁協助,也透過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做更聚焦的休閒產業輔導推廣,更貼 近的和休閒農業業者交流,並串連資源及傳播資訊,各利害關係人是秉持協力合作精神 共同推廣執行食材旅遊。茶葉休閒農場經營者除了接受輔導協助,自身的意識覺醒與理 念相當強,儼然跳脫傳統農夫舊思維,成為自我成長的現代農夫。旅行社是站在商業的 前提下支持食材旅遊,在宜蘭地區和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互動密切,合作開發產品,對執 行初始的行銷通路頗有助益。

食材旅遊就觀光旅遊業而言本身就屬於差異化的產品,其中的一個特點就是要到產 地去從事和在地食材相關的體驗,為了讓宜蘭的茶葉休閒農業能吸引遊客重返,永續經 營,採取了同中求異的體驗活動設計,讓人想要從事茶葉休閒體驗,就會想到宜蘭旅遊。

宜蘭茶體驗活動不只是思考一個孤立的產品,而是跟隨社會文化消費向量 (sociocultural consumption vector, SCCV) ,找到一個較寬廣的意義空間,也為顧客創造一個想像的生 活型態,本研究據此社會文化消費向量,勾勒出宜蘭茶產業的定位:

提 升 SCCV

擴延

食材旅遊 農產品

(茶葉)

綠活休閒旅遊型態

社會文化背景

(無毒、友善食安環境)

圖 4-14. 社會文化消費向量圖-宜蘭茶

資料來源:改編自王育英、梁曉鶯 (譯) (2000,頁 37) ,體驗行銷,臺北市:經典傳訊。

(Bernd H. Schmitt,1999) 。

115

綠活休閒農業,就是以農村、農民及農業為主軸發展,包括地產地消的綠色價值,

以永續為理念,實踐樂活精神、尊重自然等綠色概念的生活主張 (游文宏、鄭雅方,2014) 。 食材旅遊將茶葉當成是綠活休閒旅遊型態的一部份,消費者不只是注重茶葉本身品茗功 能,在食材旅遊設計的茶葉體驗活動,帶入了無毒友善環境及食農知識,提供了更豐富 的內涵。而親眼看到蟲、蛙的體驗,讓消費者確認食品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口碑,也 提高再購意願,使客源財源得以穩定。

食材旅遊是以農業為主體,藉由旅遊讓人體認農業的價值,最終希望達到地產地消 幫助農民,也讓消費者尋回知的權利,在影響與成效上雖不能完全以量化的數據來評估,

但對於宜蘭茶業生產、茶葉小農生活及農村環境生態確實產生了變化,甚至農民對有機 的信仰漸趨強烈,各方面是逐漸往正向邁進。透過觀念轉化及行銷推廣,運用通路的放 送打開了市場,旅展也吸引國內外遊客前往宜蘭體驗具食農教育意味的食材旅遊。

一個政策或多或少會有需要加強精進的地方,將在下一章節中試圖探討各利害關係 人的需求及未來政策延續的方向。

116

第伍章 地產地消食材旅遊茶農需求及延續方向

本章共分三小節。第一節為地產地消食材旅遊宜蘭茶農需求,第二節為地產地消食 材旅遊政策延續方向,第三節為本章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