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對學校或專業人員的期待與建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家長對學校或專業人員的期待與建議…

走過一段參與子女教育的過程後,受訪對象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觸很深 的想法,這些想法大部分可能是因為自身遭遇到的一些現實的困難之後,所發自 內心對專業人員的期待或建議。本節在分析受訪者的談話內容之後,以下將分成 期望老師指導孩子時的態度、期望老師或專業人員與家長能一起合作、期望老師 或專業人員在自己專業領域的作法和最後其他部分等四個項目來說明受訪者對 老師或專業人員的期待或建議。

壹、期望老師指導孩子的態度

「我最大的期望也是在他身上…...」(PA960511-I2),雖然走過許多艱苦歷程,終 究受訪對象還是會回到原點的部份,也就是最終的希望還是放在孩子身上。在整 個參與子女教育過程中,不管是出發的原點或終點,都是希望孩子能夠進步,因 此會希望老師能有耐心、有包容心,發自真心去愛孩子,好好去教孩子,由於老 師或專業人員這麼用心努力,才是幫助受訪者更能參與協助孩子的最佳方法。

一、對孩子的耐心與包容

受訪者表達出希望老師能體諒到孩子的需求,發自內心去愛、去包容這些孩 子。

「小孩去讀書也希望老師能有耐心的教他們,畢竟他們跟一般小孩子不一樣,我們希望 老師有愛心耐心,一定希望這樣。家長都希望老師能有愛心、耐心去包容這些小孩,因 為他們就是不懂,若說有些不好的動作是他們不懂而做出來的,所以希望老師能有包容 的心…體諒他們的需求。」「其實覺得家長期望很簡單,就是你真的要發自內心去包容 這些小孩,你自己本身就很有耐心跟愛心,是真的要發自內心去待這些小孩要真心啦!

當然你只是教這些小孩,但是你在這些成為你學生之後,要發自內心去愛這些小孩,我 是這樣覺得!」(PA960420-I1)

二、用心好好引導孩子

從教育的立場來看,老師最基本的職責就是好好用心引導孩子而已,對特殊 幼兒的父母而言,當然希望老師能在孩子能力之下,能教多少就教多少,盡每一 份心力去引導孩子。

「說真的,我們真的不是什麼專業人員,只是說我們希望他們設定目標能確定去執行,

不管他設定的目標看不看得到,那個你有去執行我就覺得那是累積的經驗,它會累積起 來。比如可能在這裡上一學期你有真正執行到,他一定都會累積起來」(PA960420-I1)

「哎!其實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老師好好教孩子,這應該是所有家長的心聲吧!…」

(PA960511-I2)

「沒有ㄟ只要有用心在教就好」「老師就是看他的情形跟我講,你可以幫到什麼,就幫 忙這樣。」(PB960512-I2)

「就是功課方面我不希望妳怎樣,就盡量能教她就教她學多少就學多少,主要就自理方 面,她自己自理方面教她洗手,功課方面一定跟不上我不要求,但是回家課本就摺一下,

讓我知道回家可以複習!」(PD960515-I2)

「就在學校好好教他這樣就好了啊!」(PH960525-I2)

「老師畢竟能力也有限,你想要說讓他們怎麼幫你,只要現在能力有辦法讓她更進步這 類的。」(PG960517-I2)

三、依孩子能力來教

能夠依據孩子的能力來教孩子,也會使得受訪者在指導孩子學習時,不會感 到困難重重,也會使得受訪者的配合度提高。

「就依她的能力來教她!」「其實,還是依她的能力來教,讓我們可以配合,我覺得在 這過程裡,雖然很辛苦,有時候也會累、會想放棄,但是每次只要有人跟我說她有進步,

我都會很高興,就想說好啦!再繼續!像去針灸,○○還蠻乖的,她會說痛!痛!痛!,

四、不要有雙重標準,要一視同仁

若感覺到老師以雙重標準的方式對待孩子,受訪者心裡也會感觸很深,內心 還是會希望老師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要一視同仁,不要差別太大,以受訪 D 的經 驗來說,之前就感覺到只要是老師的孩子,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有差別,在自 己加入學校委員之後,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也產生轉變,這讓受訪 D 感受很深;

因此受訪對象也就自己的經驗說明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有關這部份受訪 A 也在 兩次的訪談中都不約而同提到類似的想法。

「對!而且會覺得有些老師也會看人會覺得有可能對特定小孩子好,我覺得會可能那幾 個比較合你的緣(台語),可是不要真的很明顯!不要說這幾個你都會罵他,這幾個你 都放縱他!」(PA960420-I1)

「不要好像你很好過啊!你肯怎樣,我就特別關照你、特別照顧你,我是比較不喜歡這 樣,我是希望老師說以同理心還有將心比心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小孩!」「其實每一個 媽媽一定都會有那種感覺,我希望老師對我的小孩好,希望他能多照顧我的小孩,每一 個媽媽都會有那樣的想法!」「對對!要就一視同仁,可是這其實說真的一定也很難,

因為你也是會有特別喜歡的,可是覺得特別喜歡,那無所謂,可是至少不要說都偏差太 多!」(PA960511-I2)

「我覺得他們有一種,那種醫院的感覺齁!只要你是他孩子的父母親齁!在我們這附 近,例如說他是教師的孩子、公務人員的孩子,那身分就會不一樣,那個又有差別,真 的有差別,所以姐姐小一我就參加家長委員,然後整個老師的態度,○○在大班,整個 老師的態度都改變了!」「我就覺得這樣差很多!」(PD960417-I1)

「你做的到底對不對,既然你是來讀普通班,既然這小朋友可以這樣,小朋友吃飯很慢,

你就罰他站起來或怎樣 ,還是小朋友不乖就罰他,可是○○有時也會調皮就學,你就 沒有罰○○,就覺得這樣到底是好、還是壞?!」「我們○○是不是以後就不要遵守這 樣的規矩!」「不了解這樣的孩子,…他們就有雙重標準對我們○○就較寬,可是我心 裡就很納悶說!」(PE960423-I1)

「之前在㊣㊣就覺得有一個老師,就覺得他因為只有他一個老師,五、六個實習生啊!

我覺得他好像他感覺比較有名,比較喜歡的小孩子就會做久一點這樣,畢竟只有他一個

老師啊!…」(PH960525-I2)

五、不要讓小孩受到傷害

以愛孩子的心為出發點,受訪者希望老師能做到對孩子的基本愛護,教不了 沒關係,不要讓孩子受到傷害就好了!

「… 我心裡面想說,上國小不要看那新聞報導,看很多孩子不聽話,給老師怎樣,我 心裡想說我孩子,如果聽不懂,還是不專心聽課,你教不會,那你就不要理他,也不要 打就好了! 我意思是這樣,現在也是心裡也是要求這老師,你教他他不理會,那你就 放他,不要去管他,也不要毆打他還怎樣,這樣就好了!」(PI960525-I2)

「沒有啊!我就覺得說你怎麼教她,ok 就好了,只要小孩子不要受到傷害我 ok!」

(PD960417-I1)

貳、期望老師或專業人員能與家長一起合作

基於受訪者一切為孩子著想的立場上,受訪者希望老師或專業人員能提供有 關孩子的訊息給家長知道,這些訊息包含雙方溝通分享孩子的學習情形、告訴家 長該怎麼做和提供有關訊息,讓雙方產生緊密的合作。

一、老師主動雙向溝通互動分享孩子學習情形

有些受訪對象在經歷過和老師溝通互動的經驗之後,會期望老師除了好好對 孩子之外,也希望老師能多跟家長聊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形,讓老師和家長都隨 時知道孩子學習情形,隨時掌握孩子的能力,彼此雙向溝通互相配合合作,讓自 己更能參與協助孩子學習的過程。

「嗯!像我是希望他能多跟我們分享他在學校上課的情形 或者說他上課內容跟他配合 的情形,如果因為他多跟我們講,才會知道他在學校的情況,所以老師沒講我都會主動 問,我是希望老師多跟我們講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形,還有他能夠認識什麼,就是能 多跟我們講他目前能力在哪裡,像有時候回家要教他的時候 至少我們也概念說他大概 到哪裡。」(PA960511-I2)

認識什麼,就會比較能明確的講一下,回來如果有時間教他的時候,比較能抓他的底,

說他的能力在哪裡,我們的期望才不會說很高,有時後他沒有做到,我們期望那麼高的 時候,失落感就會覺得很重!」「對啊!要不然我們也會有一個盲點就是說現在小孩子 的能力不知道到哪裡了?所以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跟老師說○○在家裡怎樣啊,是希望 讓老師多了解說他現在能力怎樣,讓老師了解他在教他的時候,他也比較能確定說,就 是會有一個底吧!」「老師也要跟媽媽溝通啦!比如媽媽丟很多給你,你就說,我們希 望怎麼做,不要一下子...就也要改變媽媽的想法,有時候老師也要適時的改變媽媽想法」

(PA960511-I2)

「就是她有什麼變化你跟我講或是她的課程今天教 1-2 就兩個字好了,其他孩子都會 了,可是我孩子都不會,你可以跟我講,我們就慢慢教!」(PD960417-I1)

二、雙方間要有聯繫溝通的橋樑管道

建立一座雙方溝通的橋,不要讓家長自己獨立去闖、單獨去面對這些事,最 後又受到挫折傷害,一座橋樑可以緩和親師之間的溝通關係,讓親師有更多合作 的機會與關係,讓家長在協助孩子這條路可以走得比較順遂。

「如果有個橋樑的話,例如社工、巡迴老師的話,因為他沒有每天待在學校,所以至少 她是家長跟老師之間的橋樑!」「就是不要老師跟家長的溝通這樣強碰(台語)到,經 過橋樑再傳話,也許會比較好聽一點!」「個人體會很深喔!現在也想不出來,只是說 如果可以的話啦!就是剛跟你說的,家長跟學校要有個橋樑出來,不要直接跟老師溝 通,好辛苦!」(PD960417-I1)

「如果有個橋樑的話,例如社工、巡迴老師的話,因為他沒有每天待在學校,所以至少 她是家長跟老師之間的橋樑!」「就是不要老師跟家長的溝通這樣強碰(台語)到,經 過橋樑再傳話,也許會比較好聽一點!」「個人體會很深喔!現在也想不出來,只是說 如果可以的話啦!就是剛跟你說的,家長跟學校要有個橋樑出來,不要直接跟老師溝 通,好辛苦!」(PD960417-I1)